如何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 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 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对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疱疹性咽夹炎多是突发高烧,宝宝烦躁、哭闹、拒食、小婴儿常伴流口水。会说话的宝宝诉说嘴痛,张嘴时可见口腔后部出现灰白色小疱疹,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体温一般在3—4天后逐渐下降。
如何确诊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疱疹性咽峡炎的易感者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多见于1-10岁;手足口病也是学龄前儿童,但5岁以下占90%以上,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疱疹性咽峡炎恢复到什么程度就不传染了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大人吗
会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在1-7岁的幼儿身上,主要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幼儿的部分组织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肠道病毒后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而大人是因为免疫力高,即使感染了肠道病毒也不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但并不代表大人不会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所以疱疹性咽峡炎是会传染给大人的。
甚至有部分患儿是通过大人亲吻、接触后,才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的。
疱疹性咽峡炎吃桃子有什么影响 疱疹性咽峡炎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柠檬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于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雪梨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咽喉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柿子味甘,性寒,具有清肺化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好处。
芒果具有益胃、解渴、利尿的功效,并且芒果的营养价值高,所以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西瓜有清热解暑、除烦止呕的功效,而疱疹性咽峡炎是因为内热偏盛引起的,所以疱疹性咽峡炎可以适量食用西瓜。
猕猴桃可以调中理气、生津润燥、可用于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病毒能存活多久
疱疹性咽峡炎病毒从潜伏期就开始复制,一直到疱疹性咽峡炎恢复期时,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就会进入衰败期。
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周期一般为7天,因此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大概能存活7天。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要隔离多久 为什么一个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另一个孩子隔离也会犯病
二胎政策让很多家庭有两个孩子,当你发现一个孩子患有疱疹性咽峡炎时,其实很有可能另一个孩子已经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因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有1-2天,而潜伏期时疱疹性咽峡炎有具有传染性,所以当你发现一个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时,另一个孩子早就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你。
因此,才会出现一个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即使采取了隔离措施,另一个孩子也会感染发作。
疱疹性咽峡炎会传染给孕妇吗
有可能传染
因为小孩的免疫力较差,所以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1-7岁的儿童。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孕妇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即使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病毒也不会引起任何症状。
但,如果孕妇自身免疫力较差,也有可能感染疱疹性咽峡炎。
孩子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孩子嗓子发炎,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吃不下东西怎么办?那么孩子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属于典型的病毒感染,4—7月是高发季节,3岁以下儿童最易中招。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是致病罪魁祸首。闷热盛夏,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病毒繁殖加剧,极易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普通感冒。发病后,起初孩子会发高烧,胃口不好。慢慢出现咽部红肿、出现小泡,破溃后痊愈。孩子还会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轻微腹泻、不愿吃饭,或吃热饭菜时哭闹等。整个过程持续5—10天,平均7天。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可选择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症状强烈时,不妨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或吸入式的清咽喷雾剂。有些孩子患病后,因疼痛而拒食。但越是不肯张嘴,病毒繁殖反而更快。所以要鼓励孩子多张嘴,多喝水。饮食应清淡,少量多次,以牛奶、新鲜蔬菜汤、新鲜果汁等流质、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为主,不宜吃过热食物。
知道了孩子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每日可用淡盐水漱口,帮助口腔清洁。
疱疹性咽峡炎易和手足口混淆
见到孩子嘴里有泡,就以为得了手足口病,家长因此恐慌不已……昨天,记者从新华医院儿科等了解到,近期患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儿童有所增多,其中尤以疱疹性咽峡炎多见。目前,该院每天总能接到几十名这样的患儿,以3至5岁幼儿多见。针对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新华医院儿内科主任鲍一笑教授提醒家长,对于这种常见儿童病,虽然表面上看,容易和手足口病混淆,但其实质还是大有不同。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平时还应注意预防。
家长一见泡就误为手足口病
一周前,家住杨浦区的3岁小琳开始发烧不退。起初父母以为是感冒,在家自行服药。可吃了几天药,都迟迟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父母发现,小琳的咽喉处长出红色的小水泡,上面还有脓头。父母担心:女儿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于是马上送医。经新华医院诊断,结果是疱疹性咽峡炎。
据鲍一笑教授介绍说,这段时间以来,因为突然发热来院就诊的孩子非常多。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早期症状酷似感冒,一般症状以突发高热、流涕等为主,不少家长就在家给孩子自行服药,等到发现孩子咽峡处长出米粒状的水泡了,才匆匆就医。此外,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之一就是咽峡处长出米粒状疱疹,还有不少家长甚至误以为是得了手足口病,为此紧张不已。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可通过手、口接触传染。在临床门诊中,一般每100个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个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有些家长一见孩子长疱疹,就怀疑孩子可能得了手足口病。但事实上,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比手足口病小得多,孩子的手和脚心都没有疱疹,一般就不会是手足口病,不必过分恐慌。
空调引发热伤风可能是诱因
“儿童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很多! ”鲍一笑教授分析说,首先,儿童的自身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病毒;再加上,柯萨奇病毒在夏天活力尤强,更易存活。
此外,环境污染也是儿童染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专家说,一方面,夏季天气炎热,再加上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空气中的病毒进入儿童呼吸道;另一方面,市民夏季常用空调,不少成人习惯于在办公室有空调的凉爽环境中办公,结果一回到家也马上打开空调,而孩子长时间呆在门窗紧闭的空调房里,不仅空气不流通,还易滋生病毒。空调温度又调得过低,儿童无法承受,从而引发热伤风,也可能染上病毒。
少去公共场所 一周即可痊愈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对症治疗后,大概一周左右即可康复,也有一些孩子会自然痊愈!”鲍一笑教授说,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原则就是抗病毒治疗,可在儿童咽部喷涂一些抗病毒药。不过,当孩子出现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家长就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在预防上,专家建议儿童应远离感染源,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多通风,切断感染途径。同时,补充营养,适量摄入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对于已经感染的儿童,要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幼儿园,以免传染给他人。在饮食上,因为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可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比如:牛奶、米粥、果汁等,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食品,还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咽峡炎的类型
咽峡炎中有几种特殊类型。①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科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黏膜红色晕斑及周围特征性的水疱疹;②樊尚咽峡炎,又叫溃疡性咽炎或溃疡性扁桃体炎,它是一种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的亚急性扁桃体炎,其特征为明显的局限性炎性反应和溃疡形成。
疱疹性咽峡炎需要隔离多久 疱疹性咽峡炎隔离多久
疱疹性咽峡炎从潜伏期开始就具有传染性,所以从发现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开始一直到疱疹性咽峡炎恢复都需要采取隔离措施。而疱疹性咽峡炎自愈时间大概为1星期,所以更好的让患儿得到恢复,一般建议疱疹性咽峡炎隔离1-2周更好。
但,每个患儿的体质有所差别,具体隔离时间,还要根据自身病情而定。
咽峡炎的诊断和检查
咽峡炎的诊断根据症状、局部检查、血常规,一般诊断不难。若要明确致病菌,可进行咽拭子涂片及培养。应注意是否为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和百日咳等)的前驱症状或伴发症状,在儿童期尤为重要。还应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咽峡炎相鉴别,以免漏诊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猩红热、白喉等。
一、咽峡炎的诊断方法
(一)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 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系好发于儿童的特殊发热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 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二)樊尚咽峡炎的诊断
1. 西医诊断
根据症状及咽部检查。咽拭涂片中如找到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即可确诊。
2.中医诊断
证候:一侧咽痛,吞咽困难,痰涎多而粘稠,口臭,检查见一侧喉核上方有溃疡并有假膜覆盖,易拭去,溃疡面可见出血点,甚则整个喉核表面均有溃疡及假膜,伴全身发热、头痛、便秘、尿黄、口渴、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析:①辩证:本证的特点足一侧喉核上有溃疡及假膜覆盖,拭去假膜可见出血点,局部疼痛,并有肺胃积热的全身见证。②病机:肺胄积热,热毒上蒸咽喉,灼腐喉核肌膜,则形成喉核溃疡及伪膜,且口臭,局部疼痛以致吞咽困难;肺经有热,灼津为痰,则痰涎多而粘稠;邪热炽盛,则全身发热、头痛、口渴、尿黄;胃府积热则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皆属热象。
二、咽峡炎的检查
检查可见咽峡明显充血,部分可见软腭、悬雍垂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樊尚咽峡炎者常有口臭,舌苔厚。病变多局限于一侧扁桃体也可累及腭弓、牙龈及咽壁。病变处覆有厚而污秽的假膜,呈黄色或灰白色,为溃疡的坏死物所构成,易于拭去,拭去后溃疡面上有小出血点。
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若不增高,则可能为病毒感染。
咽峡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可见咽峡明显充血,部分可见软腭、悬雍垂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樊尚咽峡炎者常有口臭,舌苔厚。病变多局限于一侧扁桃体也可累及腭弓、牙龈及咽壁。病变处覆有厚而污秽的假膜,呈黄色或灰白色,为溃疡的坏死物所构成,易于拭去,拭去后溃疡面上有小出血点。
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若不增高,则可能为病毒感染。
孩子发烧、厌食、咽喉有泡,可能得了这种传染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小知识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及部分其他病原体的药物,病毒感染时并没有必要使用。在治疗中,输液的目的常常在于补充发热引起的水分丢失或者降温作用。
需要隔离。一般会通过与人的亲密接触,玩具、握手、餐具、飞沫等途径传染他人。尤其是学龄儿童,如果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至少2 周后才能返回幼儿园或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但也有大孩子、青少年和成年人患病的报道,所以说成年人也是会被感染疾病的,发热和咽喉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所以在护理患儿时,建议大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血清型非常多,所以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有可能因另一种血清型病毒感染再得的。
不要将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混淆
最近,“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传染性极高,请有孩子的妈妈们注意”等内容的帖子在微博、微信频繁出现,引起不少家长关注。记者向有关部门及医生求证,获悉目前疱疹性咽峡炎的确处于高发阶段,但今年的情况与往年相似,并未出现新病毒感染,如果经及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儿一般5-7天即可痊愈。
6月前后为高发季节
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性比较强的呼吸道疾病,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单纯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并发症是比较少的,病毒的潜伏期为2-10天,患儿在未表现出发病症状的时候也可能会成为传染源,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成人也会感染疱疹病毒,但大多数成人并不会出现症状。
6月份前后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从临床情况来看,近期的就诊患者也有增加的趋势。目前的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与往年流行情况相似,个别地区可能发病更多,但并没有出现新的病毒。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并非单一病原体,目前并未对其展开相关病原监测,所以在没有具体数据的情况下,很难确定现在北京的疱疹性咽峡炎是高发态势。吴疆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一种疾病如果每年都在一定发病水平,可称之为散发,如果高于这个水平,可称之为流行。
单纯病毒感染5-7天可痊愈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与手足口属于不同病毒亚型。患儿初期会表现出发热等,与感冒症状相似,另外,患儿口腔咽峡会出现疱疹,部分患儿也会合并出现细菌感染,往往需要抗生素治疗。单纯的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会致死,经过及时治疗,患儿在5-7天后基本都能够痊愈,愈后情况都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