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与密接者接触的人需要隔离吗 三密是居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

与密接者接触的人需要隔离吗 三密是居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

居家隔离。

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对次次密切接触者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控措施,其中居家隔离期限是从和次密切接触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管控时间总长为14天。

如果三密切接触者被发现时,距其与次密切接触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未超过7天,就按照“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居家隔离,直至距末次接触满7天后转为居家健康监测。

如果被发现时距离其与次密切接触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已超过7天,则直接转为居家健康监测,仍按“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居家健康监测,直至满14天即可解除居家健康监测。


14+7和7+7隔离政策什么意思

“14+7”隔离政策指的是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再进行7天居家隔离监测,一共需要隔离21天,而“7+7”指的是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再进行7天居家隔离监测,一共需要隔离14天,两者的隔离天数是不一样的,而且所适用的人群也是不同的。

其中“14+7”主要适用于感染风险较大的人群,比如入境人员,密接者以及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群,而“7+7”主要适合于次密接者以及有中高风险地区和本土病例报告县(市、区)旅居史的人群。


健康码红码隔离14天会自动转为绿码吗

视情况而定。

健康码红码是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核酸阳性者、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触者以及近14天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而这些人在健康码变红后都要实行集中隔离,集中隔离期满并且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才能解除隔离,部分还会需要转到居家隔离,居家隔离结束后才会转为绿码。

其中集中隔离14天健康码赋予红码,转到居家隔离后健康码变会黄码,居家隔离结束后才会恢复绿码,所以健康码红码隔离14天不一定就自动变成绿码,需要根据核酸检测结果以及所在地的防控措施而定。


什么是次密接者怎么判断 次密接者隔离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是由其最后一次接触患者起计算,接受14天医学观察,而次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的时间是从其与密切接触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

如次密接者被发现时距其与密接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未超过7天,则按照“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集中隔离,直至距末次接触满7天后转为居家健康监测。

如果被发现时距其与密接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已超过7天,则直接转为居家隔离,仍按“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居家隔离,直至满14天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次密接隔离完了回家还要隔离吗 次密接隔离的天数怎么算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密接者隔离时间是由其最后一次接触患者起计算,接受14天医学观察,而次密接集中隔离的时间则是从其与密接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

如次密接者被发现时距其与密接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未超过7天,则按照“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集中隔离,直至距末次接触满7天后转为居家健康监测。

如果被发现时距其与密接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已超过7天,则直接转为居家隔离,仍按“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居家隔离,直至满14天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次密接者要不要集中隔离 次密接者什么时候开始隔离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密接者的隔离时间是由其最后一次接触患者起计算,接受14天医学观察,而次密接集中隔离的时间是从其与密接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

如次密接者被发现时距其与密接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未超过7天,则按照“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集中隔离,直至距末次接触满7天后转为居家健康监测。

如果被发现时距其与密接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已超过7天,则直接转为居家隔离,仍按“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居家隔离,直至满14天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密接者隔离14天以后是否安全

一般来说是已经安全了的。

因为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是3-14天,所以一般来说密接者的集中隔离观察时间也是14天,当14天满之后,密接者就可以解除隔离,此时是比较安全的。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也有一些人体内病毒的潜伏期可以长达21天,因此在隔离14天之后,建议密接者最好还是居家隔离监测7天,如果没问题的话那么就可以恢复日常活动。


次次密接会被通知吗 次密接多久就算安全了

具体如下。

次密接是密接者的密切接触者,因此疫情期间次密接的隔离标准适合密接者直接挂钩的。

根据相关政策表明,发现次密接触者后,需12小时内开始集中隔离,7天内做的核酸检测都是阴性,且其密接者也是阴性,则可以解除集中隔离;回到家之后,还需要在家进行7天的居家隔离,期间不能出门,总的隔离天数不低于14天。


相关推荐

次密接触者的家隔离吗 次密接触者能申请居家隔离

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居家隔离。原则上次密接触者都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比如存在特殊情况的,此时可以向所在的社区提出申请由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比如:14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于单独居住者等四类,可以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佐证,经过医疗专家严格评估批准,可转为居家隔离观察。

7+7居家隔离什么

“7+7”居家隔离指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也次密接员的管控措施,主要对于符合在本市有固定居住地、“一一户或一家一户”等居家条件的次密接员,进行居家隔离,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进行集中隔离观察。“7+7”居家隔离有集中隔离、也有居家健康监测,而在前7天集中隔离期间需严格居家,进行核酸检测并报告体温等身体状况;后7天非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也要做好防护,比如佩戴好口罩,并积极落实核酸

14天医学观察就隔离

属于居家隔离,但和集中隔离又不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简称“居家隔离”,指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群、实施“14+7”的入境员、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员,所实施的医学健康管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求被观察足不出户,要“一一室一卫”,有单独房间居住,房间内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应当准备医用外科口罩、消毒纸巾、84消

居家隔离密接还次密接 什么会被要求居家隔离

居家隔离的对象包含以下几类:1、密切接触者及密接的密接中的特殊群,如家庭成员中仅14岁及以下儿童或孕产妇,或者患有基础性疾病或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的特殊群,这些无法独自接受集中隔离,可以在家中挑选一名身强体壮的员予以看护,实行居家隔离措施。2、采取封控管理的小区内由于员较多,除去集中隔离的居民,其他民众可以实行居家隔离。3、其他经专业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员,都需要采取居家隔离居家

密切接触居家隔离

需集中隔离。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5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员被称为密切接触者,对于此类群,需要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且在解除隔离后开展7天的日常健康监测才能解除风险。

密接者隔离14天后还要居家隔离密接者密接者需要集中隔离

需要的。密接者密接者也就密接者,指的与密切接触者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首次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员,其中与密接者频繁接触的家和同事重点群。根据相关规定,对于次密接者来说,首先需要实施7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果在此期间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且其所接触密接者核酸检测也为阴性的话,则解除隔离

次密接的接触者怎么处理 怎么判断密接和次密接

密接者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部分地区按实际情况拓展至前4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员。根据相关防疫要求,密接者将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此期间的第1、4、7、14天需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开展7天的日常健康监测,并在第2和第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次密接者主要与密切接触接触频繁的家属、同事等群,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

密接需要集中隔离居家隔离

一般集中隔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指出:新冠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和密接的密接(简称次密接),需要在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对于特殊群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应当加强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1.14岁及以下儿童若其父母或家均为密切接触者,首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做好个防护和保持际距离的情况下,儿童可与父母或家同居一室。如仅

次密接触者的家需要隔离吗 次密接触者可以申请居家隔离

特殊群可以申请居家隔离。如次密接触者存在以下无法集中隔离的特殊情况,在具备相关条件下可以提出申请,由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如:14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于单独居住者等四类,由居民提出申请,提供相关佐证,经过医疗专家严格评估批准,可转为居家隔离观察。

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的区别

主要隔离要求的区别。居家隔离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单独居住,隔离房间要符合“单单间单卫”隔离员及同居的家庭成员、室友原则上不准外出,每天两次要向“社区三小组”报告居家隔离员体温等健康状况,由社区提供生活保障,没有符合条件的居家隔离场所要在集中隔离场所完成健康管理。而居家医学观察包括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果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一样的,但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则和居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