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泡的药酒有保质期吗 自己泡药酒的注意事项
自己泡的药酒有保质期吗 自己泡药酒的注意事项
1.配制药酒与所治疗的病症要相符,配制补酒也要根据自身气血盛衰,五脏六腑的偏盛与不足,来选择适宜的药酒方。
2.每次配制药酒不宜过多,一般在5000毫升左右为佳,若病未愈,可以再配制,若方中剂量较大,可酌情将剂量按比例缩小。
3.处方内的药物一般不要任意改动或增减剂量,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4.泡酒所选药材一定要是新鲜洁净的,所用酒类应选用优质的,用劣质酒配制成的药酒,饮用后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5.服用药酒前,应检查药酒是否有变质,污染等异常现象和气味,一旦发现异常应停止饮用,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等异常现象和气味,一旦发现异常应停止饮用,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险!自泡药酒喝出人命
拳师给方子自己泡药酒
近日,记者在高明区人民医院ICU病房看到,两名中毒的建筑工人正在输液,年轻的清醒了一些,但脸色苍白;年长的仍戴着呼吸机,并不停呕吐。
记者了解到,两名中毒者均姓杨,重庆荣昌人。已经清醒的小杨断断续续地告诉记者,他喝得最多,大概3两多,同村人老杨可能喝了2两左右。酒是中午喝的,喝酒时觉得有点麻嘴,后来头发昏,再后来心跳加快,之后就昏了过去。
病房走廊座椅上,坐着一位焦急的年轻人。他是小杨的堂弟,叫阿明(化名),药酒就是他泡的。他说,药酒的方子是春节前找老家一个拳师要的。“我搞建筑,手有点痛,以为是风湿,就跟他要了这个方子。拳师说喝这个方子泡的药酒,对风湿很有效。”阿明说,20天前,他在龙江一家中药店按方拿药,然后用个大瓶子泡了10斤药酒。泡好后,他也经常喝一点,喝后身体有点发热发麻,可能是因为喝得很少,一直没有事。
阿明说,此前他们在顺德龙江当建筑工,昨日换到高明。初到高明,堂哥特别高兴,约大家聚餐,阿明去堂哥家时带上了药酒。午饭时有4个人喝了药酒,他和另外一个堂哥喝得少,有点头晕,但无大碍。
医生:中药乌头酒中“散毒”
小杨称,医生告知后,他才知道中毒是药酒里的“乌头”作怪。“医生说,这东西必须煮熟,用生的泡酒有毒。”阿明说:“要方子时,拳师没告诉我乌头要煮后才能泡酒,去中药店买药时,药店的人也没有说。真是害死人!”
采访中,医生告诉记者,不少人喜欢泡药酒,但泡药酒的方子不能乱拿。有些药可以泡酒,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并把握好量。比如乌头泡在酒中,对治风湿有一定功效,但一定要煮熟去毒才能放在酒里泡。“最少要煮1个小时。此外,量要严格控制。如果生泡,放入的量又大,喝这种药酒很容易中毒。”
医生告诉记者,两位中毒者入院后,进行了洗胃、上呼吸机等进行抢救,病情有所缓解,但尚未脱离生命危险。“乌头有毒,尤其对心脏有毒害作用。两位中毒者心律不齐,呼吸急促,头昏眩,呕吐严重,诊断为心脏中毒,需要一段时间的抢救和治疗。”
泡酒什么酒好 药材泡酒多少度酒更好
专家认为浸泡药酒的基质酒一般宜选用50%浓度(俗称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浓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杀灭所浸泡的中药材中粘附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以保障所浸泡药酒的安全性。
泡药酒用什么白酒好
一、泡药酒用什么酒好?
当然,最好的要用纯酿酒来泡制药酒,纯粮酿造酒是天然发酵酿造而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而这些天然形成的物质会和药材发生反应,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泡制药酒时选择的酒很重要,一不小心选择酒精勾兑酒当泡酒,再好的药材也会大打折扣。泡药酒一定要选用纯粮酿造的酒,好药材配真正纯粮食酒,才能达到药酒最大功效。
二、泡药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
动物药材,应除去内脏和污物,毒蛇要去头,然后清水洗净后,太阳底下自然晒干或用火炉或者烤箱烘烤,以达到除水灭菌的效果。植物药材,要尽可能地除去泥污和杂质,阴干后使用,之所以要阴干,就是要保持药材的药力。
三、泡药酒用什么容器比较好
不宜选择塑料桶装酒:市场很多PET塑料桶装酒,价格便宜,其实是很不好的,一定要选择陶瓷或者玻璃瓶装酒,切记不能用PET塑料桶,虽说 PET塑料装水很安全,但酒具有高度腐蚀作用,尤其是高度白酒,和塑料桶接触后,容易把塑料一些成分腐蚀到酒里,塑料成分是不安全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选用塑料桶装酒泡酒。
泡药酒的器皿一定要选择陶坛或者玻璃器皿,有条件最好选择陶坛,陶坛比玻璃更适合存酒放酒,我们熬制中药、古时候存酒都是土陶,可以加速酒的老熟,不能选用塑料和金属器皿,塑料和金属中容易逸出有毒物质。而玻璃和陶瓷,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如果泡量不大可以直接把药材加入陶坛里,如果量比较大,去集贸市场、菜市场购买专门泡菜、泡酒器皿。
泡制药酒要避开六大误区
泡药酒的药材量不应过多。
转眼又到冬季,王先生拿出去年泡制的药酒,里面大量的人参、海马等将酒映出深色,看起来药已经完全“泡开了”。当他倒出一碗酒喝下后,不一会儿就开始头晕、恶心。其实,王先生的做法触及了好几个泡药酒的误区,药酒不是泡越久越好,泡制过程中还有很多讲究。
误区一:泡得越久越好。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酒是“陈年的香”,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较为干燥的条件下,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应为15—30天。浸泡的时间主要和药材的质地有关,枸杞子泡酒后如果发现酒颜色变红,说明药效已经泡出来了;如果是动物类的药材如海马、蛤蚧等,泡制的时间需要更长,但由于它们带菌可能更多,因此泡好后更应尽快喝完。如果是泡药酒有经验的人,可在泡制过程中倒出来一点品尝是否出味儿,但注意不要直接对着瓶口喝,这样会污染剩下的酒,加快变质。
另外,温度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温度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温度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泡制药酒时,不应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影响药效被泡出。如果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泡制时间应当酌情缩短。而如果在泡制期间未启封瓶口,泡制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但人参、黄芪、当归等受影响不大,可多泡几天。如果泡制的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如果喝药酒后出现脸红、头晕、呕吐、心跳过速等情况,应尽快就医。
误区二:所有药材都适合泡药酒。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泡药酒,矿物类的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很难用酒泡出来。如果是以毒蛇为原料浸泡药酒,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一般认为毒蛇在浸泡前应去头,否则极易造成中毒。泡药酒要选用中药炮制品,如何首乌生品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只有炮制后才能起到养血滋阴、乌发的作用。如果要选用多种药材,一定要根据中医开具的药方配置,不要随意用多种药物泡酒。
误区三:药材放得越多越好。酒与药材的重量比应为10︰1—20︰1。质地较松散的药材吸水性强可以多加些酒,如枸杞子可加20倍酒进行浸泡;质地坚实的药材吸水性差可以少加些酒,如人参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一般要达到每10毫升酒中含有0.5—1克原药材。每次饮酒20—30毫升(一小酒杯),每日饮酒2—3次。因此,有合适容器的情况下第一次以泡制2升左右为宜,取出药材后应在一个月左右喝完。
误区四:选用过低度数的白酒。一般建议选用50—60度的白酒,这个浓度的白酒能杀死药材中存在的微生物,同时更容易使有效成分溶出。随着酒精的挥发和药材中水分的溶出,药酒中酒精的浓度会降低。待泡至可以饮用时,药酒大致在38度左右,口感温和。黄酒和米酒本身就有药用价值,也可用作泡酒的原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酒精的浓度比较低,这两种酒一般需要加药材一起煮沸后再装瓶,这样能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另外,煮好后最好立即服用,既避免带菌也趁热保证药物的溶出。
误区五:泡酒期间不搅拌。泡药酒应选用新的深色玻璃容器,不应用塑料制品。泡制期间,需每日摇晃或搅拌一次,一周后改为每周搅拌一次。如急于饮用,可将药材切碎浸泡。在泡酒过程中轻轻晃动酒瓶也能加速药物的溶解。药酒饮服90%后,可加酒第二次浸泡。一般不会向已经泡好的酒中再次添加药材,一是因为浓度不易把握,二是因为容易变质。
误区六:药材反复使用。药物经两次浸泡后,绝大部分有效成分已经溶出,此时普通药材即可废弃掉,如果药材比较珍贵,如冬虫夏草,可再用普通煎煮中药的方法获取一定的有效成分。
自己泡的药酒有保质期吗
自己泡的药酒有保质期。
虽然说酒越沉越好,但是泡入药材之后,酒中会含有药材杂质和其他添加品,如果贮存环境不当,或渗透了水分,就会造成药物变质变性,药酒变得浑浊,散发出酸味或其他特殊气味,就说明已经变质了。
药酒的泡制方法 酒的选择
泡药酒所选择的酒,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一般来说,浸泡药酒以50到60度的米酒或优质烧酒最为合适,因为酒的浓度过低,有效成分不易浸出,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药酒容易变质,但酒的浓度过高,药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药材料质变坚硬,有效成分亦难析出,如果是不善饮酒的人群,可以用低度白酒,黄酒和米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延长和增加。
重阳节送什么给老人 送坛养生药酒
秋季天干物燥,万物凋敝,一款益气滋补的药酒不失为送父亲的好礼,选择滋补药酒时,最好以温性中草药浸泡药酒为主,动物类浸泡的烈性药酒不建议送老人,以免引起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