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首次诊断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约占妊娠妇女的2%-8%。很多准妈妈认为妊娠期血糖高不用担心,生完孩子血糖就正常了,其实不然,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血糖控制不当会给母婴双方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应尽早对GDM进行诊断和必要治疗,准妈妈也应学会如何自我管理。
一、GDM对母婴危害都大
妊娠期间,母体会发生一系列有利于母胎交换和胎儿生长发育的代谢变化。孕妇体内的胎盘泌乳素、孕酮、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胎盘胰岛素酶等抗胰岛素物质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分泌量的反应性增高,孕晚期母体胰岛素的分泌量是孕前的3-4倍,而胰岛β细胞储备不足的孕妇则因不能代偿这种生理变化而可能发生糖耐量异常。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妥善处理的GDM可引起多种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对胎儿而言,孕妇高血糖可以透过胎盘,导致胎儿高血糖,继发高胰岛素血症,增加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时,影响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导致胎儿肺成熟延迟;另外,胎儿畸形、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发生率均增加。对孕妇而言,GDM增加先兆子痫、难产及以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二、孕24~28周筛查GDM
1.筛查时间
所有妊娠妇女应在孕24~28周进行75g葡萄糖OGTT筛查,以便能有充分时间对异常者进行治疗。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在首次产检时即进行孕前糖尿病筛查,必要时重复筛查。
2.高危人群
既往有流产、胎死宫内、畸胎、巨大儿、新生儿不明原因死亡史等;肥胖(体重指数≥24);既往有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反复霉菌性阴道炎史;孕期间断两次发现糖尿;年龄≥30岁;妊娠次数≥3次。
3.诊断标准
GDM的诊断标准(75gOGTT)
空腹 服糖后1h 服糖后2h
≥5.1mmol/ L≥10.0mmol/L ≥8.5mmol/L
注:1个以上时间点血糖高于标准即可诊断
三、GDM孕妇的孕期管理和治疗
对GDM的管理,原则上采用以饮食控制为主、适量运动、密切监测,必要时与药物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1.饮食管理
维持孕产妇体重的合理增长,保证母体的营养需要、胎儿的生长发育,用一切手段使血糖保持平稳,不出现低血糖、高血糖以及酮症,配合临床治疗防治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肾病、胃肠病变等。
2.运动管理
评估运动指证,排除不能运动的原因,运动时间宜在进餐后1小时,每次30-40分钟,防止低血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头晕头痛、憋气、胸痛等症状应立即终止运动,及时就医。
3.药物治疗
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因其潜在的致畸作用,并可能引起新生儿持续性低血糖等,一般在妊娠后不宜使用。目前比较公认的可以安全用于妊娠期控制血糖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仍不能达标者,就应该考虑应用胰岛素。
孕晚期准妈妈要查血糖
每30个准妈妈中就有一人可能因怀孕患上糖尿病,因此每位妊娠妇女都要进行糖尿病筛查——这是来自中国产科医生的呼声。
3月4日,在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全国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主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妊娠合并糖尿病流调启动会”上,准妈妈们应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胰岛素治疗。
据专家介绍,在妊娠糖尿病孕妇中,除少部分准妈妈是怀孕前就患有糖尿病以外,80%~90%是由怀孕引起的,医学上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由于大部分家庭缺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一味让准妈妈们吃饱吃好,再加上运动减少,而且孕期各种胰岛素抵抗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就非常容易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妊娠糖尿病如不及时控制,不仅容易引发孕妇感染、流产、早产、死产、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还会造成胎儿巨大或畸形,且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增高。调查显示,大约50%—70%的妊娠糖尿病孕妇在产后数年会转变为慢性2型糖尿病,其糖尿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倍,她们的子女也更容易患上肥胖甚至糖尿病。
针对这一情况,与会专家建议,准妈妈们应在怀孕24—28周时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偏大或肥胖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怀孕后应尽早接受糖尿病的筛查,以便及早诊断。
糖耐量检查重要性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造成的。胰岛素控制着你血液中糖的含量,并使你的身体能够储存没有立即用于能量消耗的糖份。
在孕期,特别是大概5个月以后,宝宝的生长开始加快,你的身体必须产生额外的胰岛素,来满足宝宝的需要。如果你的身体跟不上这种变化,你就可能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宝宝的生长需要葡萄糖形式的糖份,但是糖份过多可能会使他生长过速。宝宝过大会使妈妈的分娩难度增加,很可能需要接受剖腹产,而剖腹产又会使宝宝出现新生儿黄疸和呼吸窘迫综合征问题的风险提高。
在使用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14%不等,在中国大约5%的准妈妈会得妊娠期糖尿病。而新的诊断标准使用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预计可能会达到或超过15%。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保持健康饮食和锻炼来控制血糖。少数情况下,医生会为准妈妈开胰岛素进行注射。
孕妇糖尿病怎样预防血糖偏高
孕妇糖尿病怎样预防血糖偏高?这是很多准妈妈想知道的。由于糖尿病孕妇费尽辛苦把血糖控制住才怀上自己的宝宝,可是妊娠期孕妇却是很容易诱发高血糖,对孩子和对自身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血糖。
很多女性在孕期血糖偏高科室在妊娠前没有任何症状,糖代谢功都很能正常,只是到了孕期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才逐渐出现来,对于这种持续高血糖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健康,那么对于妊娠糖尿病如何控制高血糖呢。
部分准妈妈还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宝宝等。有的准妈妈会发现,以往血糖正常的自己在怀孕期间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医生指出这很可能就是妊娠期糖尿病。但由于该病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专家提醒准妈妈们,一旦发现血糖异常要及时控制。
女性在妊娠的过程中被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均被认为是妊娠期糖尿病,据悉,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大约要占到妊娠妇女的2%到8%,而且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将会影响到孕妇和胎儿。权威专家提醒准妈妈们,要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怀孕时不要为了补充营养而盲目多吃,并要定期监测糖代谢状况。
一旦出现了血糖异常,首先要调节饮食,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使用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另外,适当的活动对于孕妇也是有益的,对于中晚期的孕妇来说,跑步、骑车等有氧运动做起来会很困难,因此并不适合,而且为了避免早产,孕妇运动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
以上就是孕妇糖尿病怎样预防血糖偏高的方法,专家提醒糖尿病孕妇,一定要严格按照专家的介绍来控制血糖,要是控制的不理想需要立即住院观察,稳住病情。
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糖尿病
若具下列因子者应提早检查:
(1)前胎糖尿病病史。
(2)家族有糖尿病病史。
(3)曾产下婴儿体重超过4,000公克。
(4)曾产下死胎或先天畸形婴儿。
(5)反复性流产病史。
(6)肥胖。
(7)持续性阴道念珠球菌感染。
(8)尿糖。
(9)羊水过多。
(10)预估胎儿体重过重。
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糖尿病
【定义】
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约1%~3%。
【原因】
可能原来即有糖尿病或怀孕时所分泌的大量女性荷尔蒙,黄体素与肾上腺皮质素会加强体内对胰岛素的抵抗力,导致血糖上升。
若具下列因子者应提早检查:
(1)前胎糖尿病病史。
(2)家族有糖尿病病史。
(3)曾产下婴儿体重超过4,000公克。
(4)曾产下死胎或先天畸形婴儿。
(5)反复性流产病史。
(6)肥胖。
(7)持续性阴道念珠球菌感染。
(8)尿糖。
(9)羊水过多。
(10)预估胎儿体重过重。
孕妇饮食的禁忌
1、葡萄不可多吃
葡萄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过量的摄入容易引起妊娠期糖尿病或胎儿生长过大。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危害准妈妈本人的健康,更重要是危及体内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并极易出现早产、流产或死胎。
2、大闸蟹、甲鱼准妈妈应远离
,大闸蟹肥满美味,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饕餮食补大餐,有些准妈妈对其尤为钟爱,而,甲鱼也鲜嫩可口,一直被家人当做为准妈妈食补的首选。然而有关专家提醒各位准妈妈注意:10月底到11月间,千万不要过多吃大闸蟹和甲鱼进补。因为它们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可能会导致流产。
此外,对于准妈妈们来说,一些寒凉的水果还是要少吃,像梨,香蕉,李子,柿子,无花果等等,都要适可而止。
综上所述,孕妇饮食的禁忌也不可忽视,稍不注意就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对于那些想吃又不能多吃的事物,为了肚里的宝宝,准妈妈还是忍忍吧。
孕妇大量进补当心妊娠糖尿病
1、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怀孕期间,许多身体瘦弱不爱运动的准妈妈为了让肚里的宝宝长得强壮健康,一改平日节制饮食的习惯,餐餐大鱼大肉,各种补品也来者不拒。结果体重迅速增加,更严重的是不少孕妇在孕前检查中,被查出患上了妊娠糖尿病。专家指出,孕妇进补过度,小心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数量也在悄然攀升,已由原来的3%上升到6%~10%,成为都市准妈妈们的一种“时尚”病。专家介绍,两方面原因造成妊娠糖尿病的高发,一方面是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普及不足,另一方面是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过度营养进补、运动减少等原因。
专家认为怀孕期间对糖的吸收能力增强,代谢能力相对减弱,吃饭多又不运动,就会导致大量糖分无法代谢,造成血糖升高。水果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丰富的无机盐类和维生素。“准妈妈”多吃水果,可以减轻妊娠反应,促进食欲,对胎儿的健康成长有好处。然而,有些准妈妈为了生一个健康、漂亮、皮肤白净的宝宝,几乎把水果当饭吃,有的甚至一天吃下二三公斤,这种对极不利。短期内摄入了大量高糖分的水果,也会使血糖升高。
2、妊娠糖尿病对母婴都有害
据了解,我国的妊娠患病率处在比较高的水平。母亲的高血糖状态,无论是对于胎儿,还是妊娠本身都有严重的威胁。对于胎儿来说会使胎儿体重增加、畸形、流产或早产。从长远来看,妊娠母亲所生产下来的胎儿,将来发生肥胖、、等等的风险也是要增加的。患有妊娠的母亲本身,将来发生糖代谢异常,进一步发生二代的危险也是比较大的。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作为准妈妈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重要常识,因为妊娠期糖尿病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还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就是对病人的护理和饮食治疗共同施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要求与非孕期糖尿病的饮食所考虑的要有所不同,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基本由孕妇所供给,所以不能过分控制糖尿病孕妇的饮食。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均衡搭配饮食而又不影响血糖的升高,母子又能平安顺利度过妊娠期,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管理的关键。
任何时候做运动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运动疗法一样适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运动不仅有利于母子的健康,更加有益于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应该多到户外走走,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适当做些小的运动。
如何有效预防胎肩难产
1、最有效的方法是按规定到正规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使医生和准妈妈在产前对妊娠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产前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胎位不正行体外倒转术,变臀位、横位为头位。
2、做好营养胎教:均衡营养、合理营养,控制胎儿体重在正常范围。减少巨大儿发生,降低难产机会。
3、孕期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对妊娠心脏病、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等早发现、早治疗,提高顺产成功率。
4、准妈妈应适量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分娩过程积极配合,能大大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避免难产发生。
5、选择产房条件好,能开展导乐分娩、无痛分娩及一对一陪伴分娩的医院,使产妇分娩过程不再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率。
妊娠糖尿病应该如何治疗
刚查出血糖偏高或确诊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运动是可以治愈的。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地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患上妊娠期糖尿病。据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袁庆新介绍,刚查出血糖偏高或确诊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运动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单靠运动和饮食还不能控制血糖,准妈妈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如优降糖、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袁庆新说,有的孕妇害怕用药会对胎儿有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如胰岛素的分子量大,不会通过胎盘,所以对胎儿没有任何影响,而血糖控制不住才会对孕妇胎儿造成危害。
此外,在妊娠期血糖偏高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有1/3在产后会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袁庆新建议,不论是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妈妈们都应该在产后6―8周重新做一次糖尿病筛查,及早防治,控制好病情。
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一、GDM对母婴危害都大
妊娠期间,母体会发生一系列有利于母胎交换和胎儿生长发育的代谢变化。孕妇体内的胎盘泌乳素、孕酮、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胎盘胰岛素酶等抗胰岛素物质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分泌量的反应性增高,孕晚期母体胰岛素的分泌量是孕前的3-4倍,而胰岛β细胞储备不足的孕妇则因不能代偿这种生理变化而可能发生糖耐量异常。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妥善处理的GDM可引起多种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对胎儿而言,孕妇高血糖可以透过胎盘,导致胎儿高血糖,继发高胰岛素血症,增加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时,影响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导致胎儿肺成熟延迟;另外,胎儿畸形、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发生率均增加。对孕妇而言,GDM增加先兆子痫、难产及以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二、孕24~28周筛查GDM
1.筛查时间
所有妊娠妇女应在孕24~28周进行75g葡萄糖OGTT筛查,以便能有充分时间对异常者进行治疗。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在首次产检时即进行孕前糖尿病筛查,必要时重复筛查。
2.高危人群
既往有流产、胎死宫内、畸胎、巨大儿、新生儿不明原因死亡史等;肥胖(体重指数≥24);既往有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反复霉菌性阴道炎史;孕期间断两次发现糖尿;年龄≥30岁;妊娠次数≥3次。
3.诊断标准
GDM的诊断标准(75gOGTT)
空腹 服糖后1h 服糖后2h
≥5.1mmol/ L≥10.0mmol/L ≥8.5mmol/L
注:1个以上时间点血糖高于标准即可诊断
三、GDM孕妇的孕期管理和治疗
对GDM的管理,原则上采用以饮食控制为主、适量运动、密切监测,必要时与药物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1.饮食管理
维持孕产妇体重的合理增长,保证母体的营养需要、胎儿的生长发育,用一切手段使血糖保持平稳,不出现低血糖、高血糖以及酮症,配合临床治疗防治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肾病、胃肠病变等。
2.运动管理
评估运动指证,排除不能运动的原因,运动时间宜在进餐后1小时,每次30-40分钟,防止低血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头晕头痛、憋气、胸痛等症状应立即终止运动,及时就医。
3.药物治疗
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因其潜在的致畸作用,并可能引起新生儿持续性低血糖等,一般在妊娠后不宜使用。目前比较公认的可以安全用于妊娠期控制血糖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仍不能达标者,就应该考虑应用胰岛素。
综上,妊娠糖尿病不容忽视,准妈妈们应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及时筛查与诊断,通过饮食、运动、监测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综合管理,从而减少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