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如上所述,能引起肺纤维化的疾病有180种之多,而仅有1/3能明确病因,大多数目前还不知道病因。现将其病因分类列表于表1。
(二)发病机制
无论是特发性或是隐匿性都说明本病的直接致病因子尚不清楚。但因有家族性肺纤维化患者,因此遗传因素或先天性易感因子的存在是颇值得研究。而病毒感染或某些药物是否与本病的发病有关,仍需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研究方能明确。由于部分病人出现自身抗体,肺泡毛细血管壁上有免疫复合物沉淀,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IPF的发病过程可以概括为肺泡炎、肺实质损伤和修复(或纤维化)几个主要环节,近10年来的临床基础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本病的慢性炎症过程有了进一步认识。
1.肺泡炎 一系列研究表明,IgG可能起调理素的作用,也可能成为免疫复合物的一部分而作用于肺泡巨噬细胞(AM)表面,使AM激活,随之一系列的炎症损伤作用发生。活化的AM可产生大量纤维连续蛋白(FN),FN为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使这些细胞从血管内外渗至病灶内,促发肺泡炎,在肺泡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AMDGF)和活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配合下促使成纤维细胞(F6)复制,增生和分泌胶原,FN到晚期减少或消失,所以FN增多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早期。
IPF患者的肺泡灌洗(BAL)液中中性粒细胞(PMN)数明显高于正常,Crystal等人首先提出中性粒细胞肺泡炎观点。研究发现PMN具有释放自由氧基和强力蛋白酶的作用,并在IPF发病中对肺实质有损伤作用。
研究还发现,IPF的BAL液内PMN比值增高的患者多属重症进展期。而于病程早期患者中BAL液中PMN比值可不增高。
有作者报道在IPF早期患者的BAL液中淋巴细胞可高达32%(正常为10%左右)。而在病程晚期IPF患者T淋巴细胞仅为6%,而PMN为23%,BAL中淋巴细胞增多与肺组织标本中肺泡间隔中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的炎症密切相关。相反,与肺组织纤维化,蜂窝形成呈负相关。于是,有作者认为在形成肺纤维化之前,淋巴细胞聚集可能起损伤肺组织的作用。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本可介导细胞毒作用,直接破坏肺实质。也有学者提出另一种解释,淋巴细胞也可能起对抗纤维化作用,因纤维化进展时,BAL液中淋巴细胞数目接近正常。学者研究30例IPF,BAL液中淋巴细胞和PMN增高,结果20/30例病情稳定临床指数改善,10/30例病情恶化。观察中10例出现了相对性限制性肺功能(VC、TLC和DLCO)改变。BAL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与临床指数统计学处理表明,淋巴细胞增高或嗜伊红细胞减少有利于临床状况改善,预后较好。因为嗜伊红细胞增高意味着进入肺纤维化阶段。 2.肺损伤 弥漫性肺实质的炎症造成广泛肺损伤在IPF发病中占重要环节。毒性氧化物,可能是目前被证实的最重要致损伤性物质。活化AM细胞和粒细胞释放超过正常7~13倍,这些氧自由基是肺实质尤其是上皮细胞的强损伤物质;蛋白酶素可能是中性粒细胞来源的胶原酶和其他蛋白溶酶也能直接破坏肺组织;细胞黏附因子(adhesion molecules)或称结合素(intergrins)的作用。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进展揭示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由血循环进入炎症病区域,并损伤靶细胞、黏附因子起重要的作用。
发病机制中亦有遗传因素参与,同一家族成员中2~4人皆发病者偶有报道。
近年来用多种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对患者的肺活体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T细胞及其多种亚群在肺泡隔、间质、淋巴滤泡的周边和纤维化病灶内增多,CD8+约为CD4+的1.5倍,CD4+造成肺组织损伤。
3.修复和纤维化 与肺损伤的同时,复杂的修复过程也在进行,包括间质细胞增生,基质成分生成增多,胶原代谢的异常,肺纤维化过程持续发展,以蜂窝肺告终。
胶原代谢失常,胶原蛋白是肺基质最主要的构成成分,占非细胞部分的60%~65%。IPF基质组织中胶原约占70%,肺总胶原含量增高不明显,但胶原Ⅰ型和Ⅲ型蛋白的合成和降解则不正常,病程早期胶原Ⅲ型含量有所增加,随病程进展可见Ⅰ型与Ⅲ型比值升高。
成纤维细胞增多和功能增强,IPF患者肺标本显示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同时功能也有变化。肺内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导致Ⅰ型胶原合成和Ⅲ型胶原降解乃是IPF发病中的关键环节。
IPF的发病甚为复杂,许多重要环节仍未阐明,尚待大量的深入研究工作。然而,在某种持续存在的抗原性物质的刺激下,肺内淋巴细胞聚集免疫球蛋白产生。在某些细胞因子如α-干扰素的作用下,同时还有免疫复合物一道使AM激活。活化的AM趋化白细胞形成肺泡炎,造成结缔组织和上皮、内皮细胞的广泛损伤。在AM释放生成因子的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和活化,胶原代谢异常。一些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成分不能拮抗,F6(成纤维细胞)持续复制,纤维化不断进展。伴有平滑肌细胞增生,肺内血管受累及,正常的肺泡功能单位闭锁形成大片瘢痕组织而呈蜂窝肺改变。
病理:IPF的病理特点为自肺泡炎演变为间质性纤维化的过程。
4.大体标本检查 慢性型肺体积缩小,肺已失去正常海绵样的结构,肺体积变小而硬如橡皮。肺表面粗糙,有大小不等的囊肿突出肺表面。切面布满灰白色结节和暗红色实变,可融合成大片,蜂窝状广泛分布。
5.镜检 早期肺泡腔内有浆液蛋白和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为Ⅱ型肺泡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肺泡壁由于血管扩张,渗出和细胞浸润,呈弥漫性增厚,随病情进展,肺泡腔内的细胞成分逐渐减少,渗出物机化,肺泡壁内出现增生的大量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晚期肺泡数目明显减少,闭锁或残留裂隙状不规则的肺泡空隙及细支气管扩张而形成蜂窝肺。
但必须指出,在整个肺中,病变呈点状分布,不同阶段的病变可在不同部位出现。此外,约有10%的IPF患者可能发生肺癌,值得注意。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因
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许多患者都了解的不是很清楚,肺纤维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原因就不是很清楚,那么对于这些原因,目前医学界有何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专家对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因的详细介绍。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什么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同义语为隐匿性致纤维化肺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以局限于肺部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PF 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但IPF并不绝对等同于UIP,其特指预后较差的UIP,在其他组织类型间质性肺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也可见UIP,如风湿病累及肺组织、石棉肺和药物性肺疾病等。它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占60%~70%。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因分析
1.遗传因素:现代研究推测遗传因素或先天性易感因子的存在可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尤其是第14对染色体上的特异基因可能是IPF的高危因素,是易感个体由于危险因素触发所致,但易感性与遗传的关系尚未证实。
2.外源性危险因素:吸烟、病毒感染、职业或环境暴露以及部分药物。病毒感染可能与巨细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EB病毒、孢疹病毒等有关;环境因素可能与金属粉尘、纺织粉尘、石尘、农牧场作业中的各种粉尘等相关。
3.内源性危险因素:自身免疫异常、胃食管反流的慢性误吸等在IPF发病中可能起作用。
肺纤维化与间质性肺炎有什么区别
间质性肺炎,又叫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疾病等,作为病名,只有十多年的历史,顾名思义它是肺间质的病变。间质性肺炎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约有百余种,已知一小部分病因已明,如尘肺、药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等;但有相当一部分病因不明,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等。一般的认为间质性肺炎(IIP)又称肺纤维化(IPE))、纤维性肺泡炎(CFA)。本病在国内外还会有其他病名,但是这些病名都是一个系列的性质相同的病,只是在病情的进展过程中在肺组织的解剖部位上有些差异而已。间质性肺炎与肺纤维化的关系肺纤维化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即间质性肺疾病的简称。肺纤维化是一大组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群,病理特征是肺泡壁(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弥漫性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其常见类型,占所有肺纤维化的65%。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亦称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CFA)或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和弥漫性纤维化肺泡炎,是一种以普通间质性肺炎 (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纤维化,局限于肺部,原因不明。应特指UIP病例,而UIP符合IPF的临床表现,UIP的临床特征、自然病程、预后和对治疗的反应与其他ILD有显著的差异,故临床上诊断IPF尤其应将UIP从DIP、NSIP、AIP中区分开来。间质性肺炎是不是就是肺纤维化呢我们正常的肺就像一块海绵,海绵里面的小孔就好比是我们的肺泡,这些孔与孔之间的部分就是肺间质,因为肺间质部分的正常作用,健康的肺就像一块海绵一样,有很好的弹性,肺泡能够储存大量的氧气,保证我们的呼吸自如,得了肺间质纤维化的肺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就像干硬的丝瓜瓤,尽管中间也有很多孔,但是孔与孔之间的肺间质已经变成纤维组织,导致肺不能够有弹性地收放,已经失去弹性了,这就是纤维化了的肺。间质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多见,也较严重,常形成坏死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病程迁延易演变为慢性肺炎。间质性肺炎不断发展就会形成肺纤维化,他们是同一类疾病的不同发展时期。间质性肺炎是病理诊断上的表述,肺纤维化通常是临床上、影像学上的表述。
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不能吃什么
1、注意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教室办公室、居室内的通风换气。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厚味,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3、劳逸结合、保持充分的睡眠与生活作息的规律,是自我防护、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措施,应避免过度劳累,不通宵迷恋麻将、游戏机、上网,做到娱乐活动有度。少去人群密集与空气混浊的场所。
4、要注意保暖、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春季气候十分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此外,冬春气候多变要适时注意衣着增减,这样才能有效抵抗疾病。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应用手帕或纸巾掩口鼻,清洁鼻腔后要洗手。
6、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根据发病季节,流行区域,好发年龄等,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可选择接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23价肺炎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风疹疫苗等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7、一旦发病要及时就医诊治或隔离,以免延误病情及传播蔓延。
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一旦确诊为IPF,不论急性、慢性、早期或晚期病人,都应首先考虑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如能早期使用激素,可减少肺泡炎的发生促使渗出与细胞成分的吸收和防止向纤维化演变。皮质激素可调节炎症和免疫过程,降低免疫复合物的含量,改善肺泡内巨噬细胞的功能,间接影响T淋巴细胞的作用,使肺泡巨噬细胞产生的趋化因子降低。
1.皮质激素
虽作为治疗的首选,但效果并不满意,治疗有效率在15%~50%,平均20%左右。
泼尼松(强的松)的使用,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的经过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治疗方案,多凭临床经验进行治疗,起始及治疗剂量可用1~1.5mg/(kg?d)口服,若临床症状改善2~3周后逐渐减至30~40mg/d,密切观察3~6个月,若病情稳定,渐减至15~30mg/d,维持1年或更久。
皮质激素治疗IPF,有一部分病人不能控制病情,此时可配合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已有一系列报道认为在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加用或改用此类药物,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无论是治疗方案、剂量配伍等均需更多有计划的前瞻性临床经验积累。
2.环磷酰胺(CTX)
一般用量100~150mg/d口服,或静脉400mg注射1周1次,或200mg静脉1周2次。总量可达8~12g,白细胞计数保持不低于4000/mm3。
甲氨蝶呤口服较为方便,10mg每周1次口服。
3.中药治疗
也有报道用中药黄芪预防治疗肺纤维化的动物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认为黄芪可能通过调节整体及肺局部的自身免疫应答来减轻免疫损伤和肺纤维化。
其他对症治疗包括氧气疗法,控制细菌和真菌感染十分重要。
肺移植已被列为彻底治疗肺纤维化的公认方案,一些技术先进国家已开展并收到效果。
二、预后
IPF预后不良,无特殊治疗方法,其自然发展病程自发病到死亡平均为4年,虽有少数患者可自然缓解,或病情持续稳定,但大多数患者存活在3~5年。经皮质激素和综合治疗部分病人可延长到6年,但最终死于呼吸衰竭。最快的急性型2周内死亡,最长可达15年。有的作者统计30例病人预后,平均发病年龄为62.1?7.4岁,3年内生存率70%,5年内生存率50%,死亡者中75%死于呼吸衰竭。发现60岁左右发病者存活时间较长,70岁左右者死亡率较高。其他如血沉快、血IgG增高、PaO2下降程度大、肺功能下降、BALF细胞总数下降明显者预后差。因此,可以高龄、呼吸困难较重、慢性炎症、低氧血症、限制性肺功能障碍、肺部X线阴影扩大、BALF细胞总数降低等作为判断IPF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肺纤维化生存期是多长
首先,肺纤维化其实包括特发性非纤维和继发性肺纤维化。上述论断描述的其实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生存状况。确实,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在脏器纤维化中,只有特发性肺纤维化有明确的国际通行的诊断标准,因其进展快、死亡率高,故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肺系疑难疾病。
但其实,在肺纤维化的早期,但事实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是肺泡炎和部分纤维化并存。这意味着,只要施治得、当就诊及时,肺泡炎是完全可以逆转的。发炎肺泡的修复走在是被吸收还是纤维化的分岔路口,如果可以吸收,就有机会部分逆转肺纤维化!
不仅如此,有超过35%的肺纤维化患者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继发性肺纤维化病情发展慢,疗效较好,生存期长。继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重点针对原发病,肺纤维化可随之好转。一些环境因素引起的肺纤维化,在脱离相应的环境后,病情可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肺间质病,例如结节病等,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明显好转,甚至痊愈。
肺纤维化就是肺癌吗 肺纤维化原因
肺纤维化是一种简称,在医学上有几个跟肺纤维化相关的词语,一个叫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另外还有一个叫特发性肺纤维化。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目前这一大类疾病的病因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一百八十多种,已知的病因有职业性肺病,比如尘肺,另外还有药物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第二个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又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发性肺纤维化通常也简称为肺纤维化,是属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里面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预后也比较差。
肺纤维化能活多久
肺纤维化又称间质性肺炎,其病理改变是各种原因的慢性肺损害导致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间质胶原化直至肺结构破环和蜂窝肺的形成,肺泡的损伤和坏死是不可逆的,肺纤维化是一组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其死亡率极高。
那么得了肺纤维化的人到底能活多久呢?这是每个肺纤维化患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得了肺纤维化…平均生存期为3-5年,急性加重型在6周至半年,多数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好多人都被这样的论断吓到,忧心忡忡的医生,我真的只能活这么长吗?
专家肯定的告诉您:上述的论断是片面的!由于发病原因、病情缓急、个人体质及诊疗情况差别很大,有部分肺纤维化疾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生存时间远远超过10年!得了肺纤维化,及时就诊,正确施治,很重要!
那肺纤维化能活多久呢?上述的论断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肺纤维化其实包括特发性非纤维和继发性肺纤维化。上述论断描述的其实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生存状况。确实,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在脏器纤维化中,只有特发性肺纤维化有明确的国际通行的诊断标准,因其进展快、死亡率高,故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肺系疑难疾病。
但其实,在肺纤维化的早期,但事实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是肺泡炎和部分纤维化并存。这意味着,只要施治得、当就诊及时,肺泡炎是完全可以逆转的。发炎肺泡的修复走在是被吸收还是纤维化的分岔路口,如果可以吸收,就有机会部分逆转肺纤维化!
不仅如此,有超过35%的肺纤维化患者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继发性肺纤维化病情发展慢,疗效较好,生存期长。继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重点针对原发病,肺纤维化可随之好转。一些环境因素引起的肺纤维化,在脱离相应的环境后,病情可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肺间质病,例如结节病等,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明显好转,甚至痊愈。
肺纤维化能活多久,您现在清楚了吧!所以,在您被确诊为肺纤维化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接受治疗!治疗肺纤维化一定要采用正确的疗法!
肺纤维化会遗传吗
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会传染吗的别名: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变性;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会传染吗;老年人隐匿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老年人Hamman-Rich综合征。
特发性肺纤维化系指原因不明,局限于肺间质纤维化,过去曾使用过Hamman-Rich综合征隐匿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CFA)等病名,IPF和CFA都代表着同一个原因不明的慢性弥漫性的肺实质的炎症性疾病。IPF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50岁以上老人为主,是主要累及老年人的一种疾病。
肺组织是由肺实质与肺间质组成。肺间质是指肺泡上皮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底膜之间间隙,间隙中有肺泡膈内血管和淋巴周围组织,以及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肺实质为肺部具有其他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包括肺泡管、肺泡囊、肺泡与肺泡壁。
1、部分肺纤维化患者可出现自发性气胸,少数可发生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2、肺纤维化治疗不及时常合并肺部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常合并肺气肿、细支气管扩张和肺源性心脏病。
3、肺纤维化还会引发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晚期肺纤维化病人中,肺泡细胞癌、燕麦细胞癌、肺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特发性肺纤维化久拖不治,咳嗽、呼吸困难、气短会伴随终生,肺纤维化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肺纤维化患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症状
IPF虽可见于各种年龄,但平均都在50岁以上。
1、症状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最主要症状,占84%~100%。呼吸困难的进展速度常因人而异,一般进入呼吸功能不全,影响活动多在1~3年。
另一常见症状是刺激性干咳,常较为严重。伴有肺部感染时可有发热咳黏痰、脓痰等。常伴有乏力、畏食、消瘦等,有时也出现关节痛。
2、体征两侧胸腔对称性缩小,胸部扁平,膈肌上抬。多数病人中下肺部可听到连续、高调的爆裂音(Velco啰音)。杵状指、趾出现较早。晚期出现缺氧和发绀,氧疗对缺氧的改善并不明显。病人有侧卧或仰卧位较坐立或直立时舒适及呼吸困难减轻的特点,与慢阻肺引起的缺氧显然不同。
由于IPF的症状与体征均无特征性,在诊断此病时,和其他肺间质的鉴别诊断既重要,但又比较困难。病史的详细询问十分重要,如职业史,有无从事相关职业如石棉接触史等。生活史,如饲养家禽过敏史,导致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史。再如本病的临床特点如突出的呼吸困难,杵状指、Velco啰音等,以及影像学,肺功能检查异常所见可初步诊断,在病情允许下,进行TBLB和BAL检查。多数患者可获得诊断。
以上介绍的就是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知识,对老年人身体会出现各种的表现的,平时要多关注一下老年人的身体,只有关注一下这样的具体症状,才能够知道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怎么一回事。
特发性肺纤维化生存期是多长
由于发病原因、病情缓急、个人体质及诊疗情况差别很大,有部分肺纤维化疾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生存时间远远超过10年!得了肺纤维化,及时就诊,正确施治,很重要!
那肺纤维化能活多久呢?上述的论断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肺纤维化其实包括特发性非纤维和继发性肺纤维化。上述论断描述的其实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生存状况。确实,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在脏器纤维化中,只有特发性肺纤维化有明确的国际通行的诊断标准,因其进展快、死亡率高,故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肺系疑难疾病。
但其实,在肺纤维化的早期,但事实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是肺泡炎和部分纤维化并存。这意味着,只要施治得、当就诊及时,肺泡炎是完全可以逆转的。发炎肺泡的修复走在是被吸收还是纤维化的分岔路口,如果可以吸收,就有机会部分逆转肺纤维化!
不仅如此,有超过35%的肺纤维化患者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继发性肺纤维化病情发展慢,疗效较好,生存期长。继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重点针对原发病,肺纤维化可随之好转。一些环境因素引起的肺纤维化,在脱离相应的环境后,病情可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肺间质病,例如结节病等,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明显好转,甚至痊愈。
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症状
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症状
IPF虽可见于各种年龄,但平均都在50岁以上。
1.症状
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最主要症状,占84%~100%。呼吸困难的进展速度常因人而异,一般进入呼吸功能不全,影响活动多在1~3年。
另一常见症状是刺激性干咳,常较为严重。伴有肺部感染时可有发热咳黏痰、脓痰等。常伴有乏力、畏食、消瘦等,有时也出现关节痛。
2.体征
两侧胸腔对称性缩小,胸部扁平,膈肌上抬。多数病人中下肺部可听到连续、高调的爆裂音(Velcro啰音)。杵状指、趾出现较早。晚期出现缺氧和发绀,氧疗对缺氧的改善并不明显。病人有侧卧或仰卧位较坐立或直立时舒适及呼吸困难减轻的特点,与慢阻肺引起的缺氧显然不同。
由于IPF的症状与体征均无特征性,在诊断此病时,和其他肺间质的鉴别诊断既重要,但又比较困难。病史的详细询问十分重要,如职业史,有无从事相关职业如石棉接触史等。生活史,如饲养家禽过敏史,导致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史。再如本病的临床特点如突出的呼吸困难,杵状指、Velcro啰音等,以及影像学,肺功能检查异常所见可初步诊断,在病情允许下,进行TBLB和BAL检查。多数患者可获得诊断。
有学者认为根据以下4项即可做出最大可能性诊断:①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②X线胸片有典型的IPF的肺弥漫性阴影,加上高分辨力CT证实更有价值;③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其中尤以弥散功能的下降有价值,其值常下降30%~50%;④未发现任何其他致病原因。
3.诊断
肺间质性疾病有130多种,绝大多数呈肺弥漫性损害。有些疾病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特点容易诊断,如肺结节病、急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硅沉着病等。仍有1/3的疾病经多种检查不能确诊,尤其是多种间质疾病的晚期皆出现类似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需肺活检助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