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招轻松止腹泻
这8招轻松止腹泻
1、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若宝宝不是母乳喂养,可用其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
2、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继续吃已习惯的平常饮食,如苹果泥,每天2~3次,每次30~60克。苹果汤,苹果1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g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苹果有止泻作用。
3、可以喂些粥、面条、鸡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细、使之容易消化。
4、及时补充液体,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可随时喂水、米汤、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拉肚子、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可以给宝宝喝些胡萝卜汁。鲜胡萝卜250克洗净切碎入锅,加细盐3克,适量水煮烂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泻作用。
6、家长应仔细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查找腹泻的原因。
7、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
8、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小儿推拿止腹泻
时值夏季,婴幼儿腹泻明显增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婴幼儿,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腹泻多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对父母来说,小儿推拿是种操作简单、治疗方便的选择。
在此介绍马娅给女儿采用的按摩治疗方式——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是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手法有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等四种。
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见图1)。先逆时针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摩一分钟。
注意事项:
①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宜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以顺气止呕。
②动作沉稳,即摩腹时能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揉脐:用食、中、无名三指的指端螺纹面在脐部按揉,力量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1~2分钟。注意揉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揉龟尾:龟尾位于背部尾骨端,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力度同揉脐,约2~3分钟(见图2)。揉按时力量可比揉脐稍大些,若患儿感觉不适而哭闹,可减轻揉按之力。
推上七节骨:七节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节,从龟尾向上数七节即是。用食中二指从龟尾穴沿七节骨向上推擦,动作轻快,每分钟100次左右,约推擦100~300次(见图3)。行推擦手法前,一定要在局部涂抹介质,如润滑油、爽身粉等,以免擦破小儿的幼嫩皮肤。
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进行,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0分钟。一般每日按摩1~2次,腹泻较重者可每日3~4次。期间应给患儿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应少食多餐。若患儿腹泻十分严重,大便为青绿色,多由外源性感染所致,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腹泻就按摩止泻穴
腹泻就按摩止泻穴
在肚脐的两旁,有两个“止泻穴”,也就是天枢穴,拉肚子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做做穴位按摩,以缓解腹泻症状。
排便后,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如何缓解腹泻症状
补充电解质
马上喝一点含有氯化钠、氯化钾和葡萄糖、枸橼酸钠的补液盐之类的东西,能够迅速补偿体内因腹泻丢失的电解质。
揉肚子
腹泻伴有腹痛,恶性呕吐等症,可以双手搓搓之后,当双手起热之后马上柔柔肚子,可以起到暖胃驱寒的作用,帮助胃肠消化。
适量喝点米汤
米汤有益于治疗腹泻。用3杯水加半杯糙米煮45分钟,过滤后,每天喝3碗。同时,吃米饭也可帮助粪便成形,并提供维生素b。
以上就是有关按摩止泻穴可以治疗腹泻的相关内容了,在这里小编也要提醒大家,夏季更应该注意饮食与起居,过冷的饮食以及温度过低的地方都会引起腹泻哦。
什么奶粉止腹泻
小孩子出现了腹泻,说明他的胃肠功能是出现了异常,他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也明显的减弱,如果是普通的奶粉喂养有可能会出现肠胃负担过重,而不能够消化,有可能加重他的腹泻症状。
所以小孩子腹泻的时候要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奶粉,一般小孩子腹泻期间可以建议吃腹泻奶粉,这个奶粉是专门针对于小儿腹泻的宝宝制定的,它更容易吸收,然后它更容易帮助宝宝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所以可以吃小儿腹泻奶粉。
腹泻不要滥用止泻药 泻药止泻原理
止泻药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它是一种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人体将止泻药服下的时候,止泻药会附着在肠壁上,它通过抑制肠胃的蠕动来达到止泻的目的。
有哪些常见轻松止血方法
判断出血来源
判断出血来源可以针对性地止血。
喷射式出血为动脉出血。血液为鲜红色,出血速度快,可危及生命。
冒出式出血为静脉出血。暗红色血液大量流出,也易危及生命。
渗出式出血为毛细血管出血。只要压迫出血部位,不久即可止住血。
止血招数
第一招:一般止血法。对小而浅的出血创口,用创可贴即可。
第二招:指压临时止血法。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向骨面按压。情况稳定及止血用品(如绷带)准备好后,再选用其他止血方法。
第三招: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小动脉、静脉出血。在出血伤口上覆盖几层消毒纱布或较干净的手帕、布类等,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等紧紧包扎。压力大小以能止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注:当伤肢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可出现指端发绀现象。)
第四招:止血带止血法。若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或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在伤口近心端,将伤肢扎紧,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注意:上止血带时间过久,容易造成肢体坏死,因此每隔5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5分钟。在放松止血带的同时,要在伤口处加压,以防止血带放松后引起猛烈出血。
宝宝腹泻症状 轻型腹泻症状
大便呈水样,且似蛋花汤样的水便分离,或呈黄色、黄绿色便。一日腹泻2-10次左右,常伴有低热、吃奶差、呕吐、精神稍萎靡、轻度腹胀、不安等,并可出现轻度脱水及酸中毒。
冬季养胃汤轻松止胃痛
①熟附片煲狗肉汤。
每次可选用制过的熟附片12克,新鲜黑狗肉500克,生姜片20克,陈皮9克,适量植物油及食盐。然后把材料放进汤煲内,先用武火,水开后改为中火煲汤。煲至狗肉软烂即可。可饮汤食狗肉。
②白胡椒煲猪肚汤。
每次可取白胡椒15克略拍碎,新鲜猪肚1个(亦可半个)洗净,生姜三片(洗净去皮)。然后将白胡椒、生姜一同放进猪肚内,并加进适量清水,将猪肚的上下口用线扎紧,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汤。煲一个半小时,然后调味,饮汤食猪肚。
如果是肝胃气痛,可见胃脘胀痛,连及胁肋,痛处不定,嗳气频繁,食后胃胀明显,可能泛酸,舌苔薄白,脉弦。食疗汤水可用——
①佛手砂仁瘦肉汤。
佛手片15克(鲜品可用30克),砂仁5克,新鲜猪瘦肉250克。先将佛手片与猪瘦肉洗净,同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汤,1小时后,放进砂仁,再煲5分钟,停火待温,调味,饮汤食猪瘦肉。
②沙田柚花煲猪肚汤。
每次可取沙田柚花5克,新鲜猪肚250克。先将猪肚冼净,切成小块,与沙田柚花一起放进汤煲内,加上适量清水,用中火煲1小时,汤好后加食盐调味,饮汤食猪肚。
如果是湿热胃痛,可见脘腹胀痛,甚或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苦,大便臭秽不爽,尿黄短,身重体倦,舌苔黄腻,脉弦数。食疗汤水可用——
①救必应煲猪瘦肉汤。
每次可取救必应15克,土茵陈12克,新鲜猪瘦肉200克。一同放进汤煲内,再加进适量清水,中火煲汤约1小时。然后调味,饮汤食猪瘦肉。
②石仙桃炖猪肚汤。
每次取新鲜石仙桃90克(干品30克),新鲜猪肚500克。将猪肚切粗件,和石仙桃一起放进炖盅内,加适量清水,隔水炖1小时。调味后饮汤食猪肚,一次食不完可分次食用。“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医食是同源的。医药运用得好可以治病,食物应用得好,也同样可以冶病。让我们大家都来重视日常饮食,让食疗更好地为身体健康发挥作用。
腹泻时如何止泻
饮食调理
在发生腹泻的症状,停止进食一天的时候之后,这时已经可以适当的进行进食了,但是在饮食时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应当以清淡为主,禁忌食用一些辛辣、油腻、煎炸等所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
停止进食
在发生腹泻的情况下,如果有在进食的话,应该立即停止进食的这种行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自身的肠胃是处于一种非常敏感的状态,进入肠胃的食物很容易引发对于肠胃的刺激,然后加重腹泻的症状,所以说在腹泻时,应该立即停止进食。
按摩缓解
在发生上吐下泻的症状,如果没有止泻药能及时的止泻,还可以使用按摩的方法缓解腹泻的症状。按摩的方法有很多种,对于腹泻的症状都是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的,下面小编就推荐给大家几种方法:
1、双掌放置在腹部之上,然后对腹部进行逆时针的按揉运动,大概赤血按揉5分钟即可见到效果。
2、让自身的双掌叠加放置在腹部智商,然后进行轻振按压的方法对于腹部进行轻振按压1分钟,然后将双掌突然拿开,进行反复这样的操作5-10次左右,就能起到缓解腹泻的作用。
宝宝腹泻怎么止泻
1、乳茶
一些如茶,是有着防止腹泻的效果的。云南绿茶1克。将绿茶研细末,分3次用乳汁调服,连服3~5天。功能清热、消食、止泻。
2、孩儿茶
孩儿茶也是不错的,注意服用的次数。将孩儿茶研细,口服。1岁左右每次服0.15克,2岁以上服0.2克,每日3次。可清热、消食。
3、儿科醋茶
醋能够止泻,混合食用更好。绿茶1杯(约300毫升),食醋20毫升,二者混合,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功效和胃止泻。
帮助小儿轻松止咳
小儿止咳化痰偏方
盲目用抗菌素有害无益。用止咳化痰药对其中的部分咳嗽固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会影响宝宝食欲,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应用饮食疗法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且,按照中医辨证食疗,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几个止咳化痰的偏方。
风寒咳嗽
特点: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且舌苔是白的,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中医推荐偏方
紫苏粥
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 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葱白粥
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杏仁萝卜煎
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