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铁性贫血如何判断
宝宝缺铁性贫血如何判断
对于缺铁这回事,很多粑粑麻麻都想不通,宝宝平时吃得挺好的呀,怎么就会缺铁呢?您也别着急,铁的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宝宝缺铁往往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发病多在6个月~3岁,由于大多起病缓慢,难以引起家长的注意,确诊时多已为中度贫血。所以关键是提早预防提早发现,怎么看?看下面↓
宝宝缺铁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指甲变形、头发枯黄、爱哭闹,同时伴有经常头晕、厌食挑食、精神不振、体力差,还会有烦躁不安、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1、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患者会有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贫血越重,肿大越明显。
2、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等现象,严重者有异食癖(吃纸屑、煤渣等)。
3、呼吸循环系统:由于缺氧,会有代偿性呼吸,心率加快,活动或哭闹后更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心脏杂音、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4、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感染生病,感冒发烧经常找上门。
缺铁可大可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贫血,以及发育迟缓,和同龄小孩想比看起来更瘦小;除此之外,缺铁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功能和微量元素功能,增加宝宝感染生病的几率;更重要的是阻碍智能发展。
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让TA以后在高富帅和白富美的征途上走得更顺畅,粑粑麻麻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一旦宝宝出现了缺铁的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切勿擅自用药。
十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呢
孩子缺铁性贫血的现象是在是太多了,好多宝宝在验血的时候都有一点点的缺铁性贫血,如果是十个月的宝宝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况,这样应该怎么办好,是给宝宝食补还是给宝宝药补呢,这个问题真的是让许多宝妈烦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十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含铁量高的食物有:
1.母乳的铁吸收率最高50%
2.瘦肉、猪肝的铁吸收率为22%
3.鱼、猪血的铁吸收率为11%
4.牛奶的铁吸收率为10%
在生活中,应加强护理,防治感染,改善喂养,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食品(如动物血,瘦肉,蛋黄,豆制品等),注意饮食搭配,如肉,菜搭配利于铁的吸收.有偏食习惯者,应予以纠正.查因并去除病因,如治疗肠道失血,驱虫钩虫等.
营养性贫血只要进行治疗,一般均可于1~2个月后痊愈.轻症者,只须改善饮 食,即能痊愈.贫血较明显者,除改善饮食外,可应用铁剂,维生素C,维生素B12,或叶酸等治疗,直至贫血完全纠正后,再用1-3个月.
多吃瘦肉 鸡蛋黄 猪肝 动物内脏 等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就可以了 可以用铁质的 锅具 做饭菜,也可以加强饭菜中铁质的含量的
如果只是有点轻度的缺铁性贫血,平时可以多吃点含铁高的食物,还有就是可以吃点红枣,还有就是可以吃点猪血和猪肝,要多吃点动物肝脏,蛋黄,动物血等。补铁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水果,像鲜枣,猕猴桃,桔子,草莓,还可以多吃点大枣,这些都是补铁补血的。
以上就是十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的介绍,希望宝妈能够好好的了解一下,不要宝宝检查出来有缺铁性贫血就着急的没有头绪,一定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来补铁,要是轻微的缺铁性贫血只要给宝宝食补就可以了,不要乱用药物来补。
宝宝缺铁吃什么米粉好
宝宝缺铁是困扰很多妈妈的问题,铁元素是造血的基础元素。宝宝缺铁可导致小儿身体虚弱,易困易倦,发生缺铁性贫血。很多宝宝缺铁是由于日常饮食中过分依赖牛奶造成的,因为牛奶中的铁含量比较少,而人体对牛奶中的铁元素吸收率又非常的低。这时,妈妈可以给孩子选择含铁米粉。那么,缺铁的宝宝吃什么米粉好呢?
婴儿米粉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采用优质大米为主原料,强化铁、锌、钙、碘等微量元素和各类维生素以及多种营养素科学精制而成的婴儿生长辅助食品。
微量元素中的铁元素在孩子成长发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各位父母应该有足够的重视。铁是制造人体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而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又是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载体。铁可以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例如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对于幼儿来说,尽早补铁可以预防其今后患上缺铁性贫血等疾病。可以说,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虽然它在人体中的量不多,但绝对不可缺少。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极高,是主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表现为:面无血色、口唇苍白、呼吸急促、四肢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不爱活动等。因此,给婴幼儿补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们应该注意在孩子的膳食中补充铁元素,而婴儿补铁米粉就是一款很好地可以解决家长们后顾之忧的辅食添加食物,婴幼儿4个月以后,家长可以逐步给孩子添加辅食,选择婴儿补铁米粉可以补充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铁元素。
解决宝宝缺铁的办法有很多,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除了选择补铁米粉外,还可以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让孩子多吃些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
宝宝6个月大不做一件事竟有贫血风险
6个月至2岁最易贫血
滕志丽介绍,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一般能满足4个月的需求,4月龄之后,从母体获得的铁逐渐耗尽,而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铁,若不添加含铁丰富辅食,继续纯母乳喂养,宝宝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6个月至2岁的宝宝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最高。
宝宝缺铁性贫血的表现为:皮肤和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童可自诉头晕、眼前发黑;食欲减退,吃饭没胃口,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精神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烦躁不安。
体内缺铁除引起贫血外,还可以造成呼吸、消化、循环及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损害,对智能和体格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宝宝辅食可选含铁丰盛食物
若宝宝确诊为小儿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改变小儿的喂养习惯,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其次是使用铁剂药物治疗。对于由于饮食缺铁而症状比较轻微的病儿,也可以单从改善病儿饮食入手,在膳食中注意搭配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家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要特别留心孩子铁的补充,4月后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副食,做好预防。对于人工配方奶喂养的婴幼儿,因配方奶中强化了铁剂,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患儿较少。
到了宝宝可以添加辅食的月龄,家长们可以选添加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给孩子食用。例如婴幼儿强化铁的米糊米粉、瘦肉泥、水果汁水果泥、鸡蛋黄、动物内脏等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可以用各种烹饪方法,提高宝宝添加辅食的兴趣,爱吃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果宝宝不愿意吃添加的副食,妈妈们不要放弃,在宝宝饿的时候多尝试几次,宝宝会逐渐接受副食。
她提醒,家长们应该对缺铁性贫血有足够的重视,在日常护理照顾婴幼儿时,应该留意观察宝宝的表现,并定期身体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一岁宝宝补钙吃什么好 猪肝泥
猪肝不仅含钙较多,含铁质也很丰富,一岁的宝宝辅食中适当的加一些猪肝泥,既能预防宝宝缺钙,又能防止宝宝缺铁性贫血。
宝宝吃秋葵有什么好处
预防缺铁性贫血
宝宝缺铁会发生爱哭、睡得不踏实,老是惊醒、挑食、厌食等现象,秋葵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铁具有极佳的造血能力,可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宝宝缺铁性贫血是什么呢?宝宝缺铁性贫血是宝宝在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疾病。
根据统计,我国2岁以下小儿的发病率为10%~48.3%。那么为什么数据如此惊人呢?这是因为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对宝宝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家长们务必要警觉起来,如果宝宝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
宝宝缺铁性贫血症状
1、一般表现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
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3、神经精神变化
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
宝宝缺铁性贫血症状
1、一般表现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
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3、神经精神变化
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
4、对代谢的影响
出现代谢障碍,细胞色素酶系统缺乏,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以及影响DNA的合成。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胃酸分泌减低,小肠黏膜功能紊乱,舌乳头萎缩。小儿较少见异嗜症。
5、心脏功能变化
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血红蛋白下降至50g/L以下,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可诱发心力衰竭。
贫血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在我国,当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计数<3.5×10/L或血细胞比容<0.30为妊娠期贫血,即可诊断为孕妇贫血。
而贫血又可分为四个等级:
轻度:红细胞计数(3.0~3.5)×10/L,血红蛋白81~100g/L;
中度:红细胞计数(2.0~3.0)×10/L,血红蛋白61~80g/L;
重度:红细胞计数(1.0~2.0)×10/L,血红蛋白31~60g/L; 极重度:红细胞计数<1.0×10/L;
注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贫血标准跟我国有点不同,它的判断标准为色素正常值为110g/L,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具体病症表现:
1、缺铁性贫血 是因孕妇缺铁导致的贫血类型。 判断标准:血红蛋白≤30g/L、血清铁蛋白<6.5?;mol/L,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建议:孕妇可多吃含铁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等,另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也能促进孕妇对铁的吸收,缓解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2、巨幼细胞贫血 是因孕妇体内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导致的贫血。 判断标准: 血清叶酸<6.8nmol/L、红细胞叶酸<227nmol/L,提示叶酸缺乏。 血清维生素B12<90pg,提示维生素B12缺乏。 建议:孕妇多吃含叶酸的食物,比如菠菜、芦笋等。
3、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生化原因或者疾病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 判断标准:需经骨髓穿刺行骨髓象检查才可诊断。 建议:虽然治疗起来会比较麻烦,但还是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高发 和代谢特点有关
中国是全球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地区之一,婴幼儿更是高发人群,旧世界卫生组织的显示,五岁以下的儿童贫血率,在东南亚地区高达六七成。
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是何其新陈代谢有关的。足月婴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能满足出生后的四个月的需求,四个月后从母体中所获得的铁已经耗尽,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辅食添加的不及时,那么就会很容易引发贫血,因此在婴幼儿6-24月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通常是不能满足孩子出生后两个月的造血所需,因此早产儿更易发生早期缺铁。
更让人值得关注的是,孩子长得胖并不代表这孩子不会缺铁,应为孩子胖,消耗的就会更快,所以同样也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五种原因易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
导致宝宝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储铁不足:包括早产、多胎、胎儿失血、孕母严重缺铁等,都可能造成宝宝缺铁;
2.铁摄入量不够:主要是婴儿在食物转换期没有及时补足强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3.生长发育过快:有的宝宝体重和血容量增长快,血红蛋白量需增加,但食物补充的铁并不能满足其需要;
4.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肠道病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铁吸收障碍;
5.铁的异常丢失:某些疾病会引起宝宝长期慢性失血,从而造成缺铁,如牛奶过敏、息肉、钩虫等疾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贫血
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各有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界限,特别是0-6个月这个年龄段,个体发展快、差异大,还有疾病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数据来判断孩子是否贫血。但何主任建议,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是缺铁性贫血。
1.一般表现:宝宝皮肤黏膜苍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显等);宝宝易疲乏,不爱活动;年纪大点的宝宝会说自己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2.严重贫血会出现髓外造血的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3.消化系统:宝宝食欲减退,或出现异食癖;经常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还会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4.神经系统:宝宝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5.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脏扩大、心衰等症状。
6.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流行性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等。
7.上皮组织异常:指甲菲薄、脆弱、扁平、匙状甲,头发细黄,无光泽。
如何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易贫血,因此家长要及早从饮食方面入手,以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1.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铁量高,能达到0.5mg/100g,而且母乳铁的吸收率高达49-70%,因此母乳喂养能保证铁的摄入量,建议妈妈们尽量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此外,早产儿出生后2个月应开始补充铁剂,建议尽早看医生,不要自行乱补。
2.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必须保证足够的铁摄入量,应及时引入强化铁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要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包括含铁米粉、肉泥、鱼泥等。对于不再吃母乳的宝宝,要均衡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鱼、肉类、菠菜、木耳、豆腐等。
3.多吃水果:维生素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有助于使Fe3+转变为Fe2+,所以宝宝多吃水果也有助于铁的吸收。
由于早产宝宝的所有功能发育的还不健全下,所以在照顾早产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要细细观察宝宝,防止宝宝已发缺铁性贫血。
宝宝头发不好是缺什么 头发干枯毛躁:缺铁、缺铜
当宝宝缺铁、缺铜的情况下,宝宝的头发生长会出现干枯毛躁的情况,因为缺铁会引发缺铁性贫血,而头发的营养基本来自于血液,缺铁性贫血则会导致宝宝毛发干枯毛躁、脱落,甚至秃顶;缺铜会导致毛发角化异常产生毛躁。
宝宝吃什么补铁:肝脏、肾脏、心脏、胃肠和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桂圆肉、大枣、花生等均含有丰富的铁质。
怎么知道宝宝缺乏微量元素
那么,我的宝宝缺乏微量元素吗?怎样判断宝宝缺乏微量元素?宝宝缺乏微量元素的表现1、锌缺乏:厌食,生长发育慢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2、铁缺乏:贫血,注意力下降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3、钙缺乏:发育不良表现:钙是儿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快速成长中的婴幼儿长期摄食钙过低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日晒少,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