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腹胀 少吃豆多揉腹
赶走腹胀 少吃豆多揉腹
老人比年轻人更容易腹胀,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和器官老化,老年人唾液、胃液、肠液的分泌量减少,消化食物的能力降低。此时如饮食不当,很容易导致腹胀。因此,常腹胀的老人,应该从生活习惯上做些调整。
晚餐少吃产气食物。首先是各种豆类。豆类所含的低聚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引起打嗝、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晚餐最好少吃豆制品。
高纤维食物别过量。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吃这些食物要注意搭配,不能过量。
多吃护胃、顺气食物。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杜绝狼吞虎咽。这种习惯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
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练习几个小动作。简单易行的小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腹胀。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的排空。还可以在临睡前,用一只手按住肚脐顺、逆时针揉摩各40~100次。
警惕某些疾病。一些老人合并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胃炎、溃疡病等,都易产生腹胀症状。还有由于胃肠道梗阻及腹腔积液、积气、腹腔肿块等原因所致腹胀者,病情多较严重,应及时就医检查,适当治疗。
老人腹胀呕吐的原因
老人腹胀呕吐的原因
1、胃肠功能失调。
老年人唾液、胃液、肠液的分泌量减少,而且其中的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的含量较低,胃酸的分泌量也减少,因此消化食物的能力减低。加之胃肠道运动能力、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亦减低,此时如饮食不当或进食油腻、高蛋白的食物过多,即可致消化不良产生腹胀。
2、胃肠道积气、积食或积粪。
老年人如进食产气的食物过多,或暴饮暴食产生急性胃扩张,或因大便干结、肠道肿瘤引起梗阻亦均有腹胀表现。另一方面,与腹腔被液体、气体、固体物质充满,也可产生腹胀不适。腹腔积液、外伤性内脏出血、胃穿孔造成腹腔积气等亦均可使腹内压力增加,引起腹胀。
3、腹腔内积气、积液或肿块占据较大空间。
由于胃肠道梗阻及腹腔积液、积气、腹腔肿块等原因所致腹胀者,病情多较严重,心及时就医检查,进行适当治疗。
老人腹胀呕吐的预防
1、晚餐少吃产气食物。
首先是各种豆类。豆类所含的低聚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引起打嗝、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晚餐最好少吃豆制品。
2、杜绝狼吞虎咽。
这种习惯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
3、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导致腹胀加剧。
4、多吃护胃、顺气食物。
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5、吃纤维食物别过量。
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吃这些食物要注意搭配,不能过量。
6、多练习这些小动作。
简单易行的小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腹胀。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的排空。还可以在临睡前,用一只手按住肚脐顺、逆时针揉摩各40~100次。
老人腹胀呕吐的建议
老年人难免会受腹胀、腹痛、便秘的困扰,特别是胃病高发季节,老人更要格外注意胃的保养。除了多注意饮食,多吃清淡食品,边散步边揉肚子也能养护肠胃。
散步是老年朋友们最适合的健身运动,其强度适中,也没有场地、器械等要求。另外,在散步时揉揉肚子,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健肠胃,还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揉肚时先用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次15—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按摩要持之以恒,每天2—3次。
散步揉肚子时,宜在温度适宜的户外,场地在花园、公园、小区楼下均可,最好在平地上。散步时步伐要慢,频率尽量固定,放松心情。揉肚时力度要适中,尽量穿着棉质无扣上衣,以免纽扣阻碍按摩和产生静电。
解除腹胀揉三穴
有个专门治疗肚胀的穴位,叫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2寸,犹如天地交合之际,是脾胃升降清浊的枢纽。
如果把腹部比作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那么枢穴就是红绿灯,起着疏通交通,引导通行的作用。所以,天枢穴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就疏调肠腑、理气行滞。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刺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功效。
家长给孩子按天枢穴时,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手掌放在孩子腹部,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能快速疏通积滞在肠胃的气体,缓解腹胀。
同时,为了增强疗效,如果患儿下腹胀得厉害,可以同时按揉气海穴。如果上腹胀的厉害,还可以加上按揉上脘穴。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直下1.5寸处。气海,顾名思义就是气的汇聚之处,如同大海。刺激此穴也可以理气消滞,缓解肚胀。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家长为孩子按揉天枢穴的时候配合上这两个穴位,效果会提升一大截。
学会按揉这三个穴位,爸爸妈妈见到孩子腹胀不会再束手无策了。
这些食物赶走腹泻
1.香蕉
香蕉营养价值颇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当多的钾和镁能防止腹泻所致的电解质平衡紊乱。
香蕉中含大量果胶质,能吸收肠腔水分使大便成形,减少大便次数。
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它可抑制真菌和细菌。把生香蕉连皮切成段或是整条拿去蒸熟吃能止泻。
此外,香蕉中还含有一种能预防胃肠溃疡的化学物质,它能刺激胃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繁殖、维持肠道正常蠕动而防止腹泻。
2.加盐的白粥
腹泻可以喝点加盐的白粥,建议不要放肉。
肉粥会加剧肠胃负担,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此时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菜,会加重病情,因此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
3.面食
腹泻需要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面食是不错的选择。面条营养丰富,而且比较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吃面条是腹泻的人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对于腹泻的人来说,吃的面条不要过于油腻,过于油腻的话会加重肠胃负担。
4.苹果
苹果可让轻度腹泻痊愈。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因为蔗糖可能会加重腹泻。
5.石榴
石榴含有鞣质、糖类、苹果酸、柠檬酸、蛋白质、维生素C等,有软化血管、助消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2倍。
石榴的果实可分为甜、酸、苦三种,中医认为,味甘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之效,可用于治疗咽喉燥渴、润秋燥,而味酸的石榴对于治疗赤白痢腹痛、腹泻等有一定效果。
6.醋茶
沏一杯绿茶或花茶,将茶水倒入另一杯中,放入一大汤匙醋,将醋茶喝下,一杯茶可继续再冲泡两次,连喝三杯醋茶,腹泻可止。此方治腹泻不适用于细菌性腹泻。
芋头可以和土豆一起吃吗 吃多了芋头和土豆怎么办
芋头和土豆一起吃多了,可以先适当的喝点水,促进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还可以轻轻的揉揉肚子,这样也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另外,吃了芋头后土豆很饱时,多走动走动,可以防止出现积食的情况。
如果吃了芋头和土豆后,伴有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身体不适的现象时,而且没有好转的迹象,那么应该去看看医生,以免情况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腹胀按摩哪里 揉小腹
功效:小腹部分布有肝、脾、肾、胃经和冲脉等经脉,揉小腹能刺激上述经脉,具有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则认为,揉腹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缓解腹胀气。
位置:小腹。
按摩方法:取仰卧姿势,先用右手掌紧接腹部,左手掌叠于右手上,以大鱼际、掌跟贴紧腹部用力,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100次,按腹时轻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即可。
2招赶走腹胀腹泻
(一)推拿养生保肠胃
如果没有明显疾病,却经常腹胀或腹泻,那往往是胃肠功能低下的信号。腹部是脾胃肠之腑,胃主受纳,脾主健运,肠为通道。脾胃不健,必然导致其它脏器受损,因为脾胃是五脏六腑之主要器官,它可以供给全身的营养物质。根据脏腑这一病理变化,结合五脏六腑的生理位置和经络的循行网络,医学专家总结了一套推拿养生术,对便秘腹胀、胃脘痛、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胃痉挛等症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点穴:用拇指或中指点揉、按压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中极、曲骨、会阴等穴位,2分钟。
点揉:双手交叉腰部,拇指分别点揉腰部第三、第四腰椎横突尖端处或肾俞穴,再用四指分别点按天枢穴,2分钟。
捏腹肌法:拇指在后,食指在前,沿着任脉走向,即上脘—神阙—曲骨穴提捏3至5遍。
腹部环摩法:用右手全掌从神阙穴开始逆时针方向,向左上腹至右上腹再回到神阙穴,做环形摩动;再由神阙穴顺时针方向,向左下腹至右下腹旋转摩回到神阙穴。以上各按摩30次。然后在神阙穴部位做环形摩动,向左摩20次,再向右摩20次。
肾区按摩法:身体站立,两手背分别置于肾区,同时做回摩法和擦法,使肾区发热。
点按法:双手拇指尖端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涌泉穴,每穴点按1分钟,中度刺激。
指弹法:双手十指张开,放松,然后用手指在腹部有节奏地弹动10至20次。
(二)散步有效自定量
“每天一万步”是近年来日本人平均寿命得以延长的因素之一。欧美一些国家,步行锻炼也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身体活动少的时候,肠胃的活动也会跟着减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若饭后散步,腹部肌肉的运动对肠胃进行有效的“按摩”,能促进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正确的散步,应该是抬头挺胸,迈大步,双臂要随步行的节奏有力地前后交替摆动,路线要直。步行锻炼划分为5类,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步速。
极慢速走 每分钟走60—70步,每小时2.5—3公里
慢速走 每分钟走70—90步,时速3—4公里
中速走 每分钟走90—120步,时速4—5公里
快速走 每分钟走120—140步,时速5.5—6公里
疾速走 每分钟140步以上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就不一定。例如,患肝炎的人,如果饭后活动,食物在胃内便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很快地进入肠道,也不能被充分吸收,结果往往出现腹胀等症状。患胃下垂的病人饭后也不应该活动,会加重病情。患有上述疾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再进行“饭后百步走”,吃完饭马上就“走”对身体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赶走腹胀的七个妙招
杜绝狼吞虎咽
这种习惯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
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练习几个小动作
简单易行的小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腹胀。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的排空。还可以在临睡前,用一只手按住肚脐顺、逆时针揉摩各40~100次。
高纤维食物别过量
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吃这些食物要注意搭配,不能过量。
警惕某些疾病
一些老人合并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胃炎、溃疡病等,都易产生腹胀症状。还有由于胃肠道梗阻及腹腔积液、积气、腹腔肿块等原因所致腹胀者,病情多较严重,应及时就医检查,适当治疗。
晚餐少吃产气食物
首先是各种豆类。豆类所含的低聚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引起打嗝、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晚餐最好少吃豆制品。
多吃护胃、顺气食物
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