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头疼怎么办 生姜豆豉汤治头痛
风寒感冒头疼怎么办 生姜豆豉汤治头痛
材料:淡豆豉、生姜各适量。
用法:将淡豆豉和生姜一起加水煮汤,趁热喝下后赶紧小睡片刻,待身体微微出汗,感冒头痛即愈。
淋雨后头疼怎么办
姜汤缓解冒雨头痛
用生姜15-20克,煎煮姜茶水,趁热顿饮。可驱寒发汗、解表止痛。淋了雨后,头疼不容易受到寒湿的侵袭,就会引起头痛,饮姜汤使身体微微发汗,就能将寒湿祛除体外,头痛自解。
艾灸驱寒治头痛
淋雨头痛主要是因为风寒湿邪侵袭头部所致,用艾条艾灸百会穴、风池穴,可以借助艾火的温热将体内寒湿排出,对治疗淋雨后头痛非常有效。
白芷茶饮
用白芷10克,茶叶10克,荆芥10克,一起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其中白芷有很好的散寒治头痛的效果,荆芥发散风寒的效果好,一起代茶饮用可以治疗淋雨后头痛。
热水沐浴
淋雨后应该立即洗个热水澡,身体在热水里泡上一会能够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并且热水驱寒的效果,血液循环恢复了,寒气祛除了头痛也就缓解了。
苏豉汤
苏叶12克,葱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
将苏叶、淡豆豉放入锅中加水煎煮15分钟,然后再将葱段放入,继续煮5分钟,最后将红酒冲入,立即起锅,趁热服下。
身体有微汗有头痛立止。
什么叫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又称风寒感冒,常见的证候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痰多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对风寒感冒要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呢?是指用药物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方法来治疗表证。同时用开通肺气,化痰止咳,来治疗肺气不利的症状,如咳嗽、痰多、气喘等。
治疗风寒感冒最常用的方剂是葱豉汤,即用鲜葱白5根,淡豆豉10克,生姜3片,水煎服。如果咳嗽较重者可服通宣理肺丸,每次1~2丸,每日2~3次。
治疗感冒的10个小偏方
多日感冒: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遗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白葱7片姜,煮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2.胡萝卜汤发汗
洗净,切碎,煎汤。热饮。
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3.草鱼汤治伤风鼻塞
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
用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
每日2次。注意避风寒。
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4.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
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
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5.五神汤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
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鲜品加倍)。
6.口含生大蒜治感冒
生大蒜1瓣(去皮)。
将蒜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
辛温解表,解毒杀菌。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
7.白胡椒热汤面治感冒
白胡椒末,葱白各适量。
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
辛温解表,消痰解毒。治风寒袭表引起的感冒。
8.干白菜根汤治感冒
干白菜根1块,红糠50克,姜3片。
加水共煎汤。日服3次。
清热利尿,解表。治风寒感冒。
9.冰糖鸡蛋治感冒
鸡蛋1个,冰糖30克。
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匀。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
养阴润燥,清肺止咳。治感冒,症见流清涕,咳嗽,发冷等。对小儿流鼻血亦有效。
10.滴大白萝卜汁治感冒头痛
大白萝卜。
将大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滴入鼻内,治各种头痛;饮用,治中风。
治感冒头痛,火热头痛,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
上述文章就是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针对不同的感冒类型而治疗的偏方。感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了希望这些偏方对正在患多日感冒的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最后祝早日康复。
生姜治感冒怎么做 生姜豆豉汤
食材:淡豆豉10克,生姜3片,连续葱白30克。
做法:将葱白,淡豆豉,生姜洗净,加水500 毫升,煮沸再加红糖煎煮,趁热服下。服下后赶紧小水片刻。
功效:次汤用于治疗风寒型感冒,适宜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骨头酸痛,头晕,恶寒发热,无汗,鼻塞者饮用。
老人感冒吃什么药粥
荆芥粥荆芥10克,薄荷5克,淡豆豉1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荆、荷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服食,每日2次,连服3天。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失眠等。
防风粥防风15克,葱白2茎,生姜3片,大米50克。同上法煮成药粥后趁热服食,盖被静卧,以少汗出为佳。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畏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
神仙粥生姜3片,连须葱白5茎,糯米50克,食醋15毫升。先将糯米淘净与生姜末同煮一、二沸后,再放进葱白,待粥将熟时,调入米醋,稍煮即可,乘热服食,服后盖被静卧,避风寒,以微汗出为佳。可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怕冷,浑身酸痛,鼻塞流涕,以及胃寒呕吐等。此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食疗方,因其疗效显著而有“神仙粥”之称,此方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老中医沈仲圭的经验方,沈老曾说:“神仙粥专治风寒感冒,暑湿头痛,并四时疫气流行等,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此粥专为风寒感冒而设,如属风热感冒,高热烦燥者,则不宜选服。
发汗豉粥淡豆豉15克,荆芥5克,麻黄2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可发汗、清热,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头痛无汗,烦燥失眠,咽干口渴等。发汗豉粥是治疗感冒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感冒流鼻涕眼泪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流行性感冒的偏方治疗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2、胡萝卜汤发汗
将胡萝卜洗净,切碎,煎汤,热饮。可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3、草鱼汤治伤风鼻塞
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用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每日2次,注意避风寒。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4、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5、五神汤发汗解表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鲜品加倍。
6、口含生大蒜治感冒
生大蒜1瓣(去皮)。将蒜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辛温解表,解毒杀菌。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
7、白胡椒热汤面治感冒
白胡椒末、葱白各适。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辛温解表,消痰解毒。治风寒袭表引起的感冒。
治感冒常用药酒方
[葱姜盐酒]
配方: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白酒一盅。
制作方法:将上三味药放碗内,共捣如糊状,再加入酒调匀,然后倒入双层纱布包之。
功效与主治:散寒疏表。用于感冒发热。
服法:使用方法:本法用于外擦。使用时,涂擦患者前胸、后背、手心、脚心及奈窝、肘窝等处,涂擦一遍后,嘱患者安卧得汗出则热可退。
说明:本酒方法属于外用汗法,自古有之,在民间应用很广,对于高热无汗者较为适用。
[茶酒]
配方:红茶5克,姜汁3克,白酒或黄酒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红茶放入保温杯中,倒入沸水浸泡5分钟,再倒入生姜汁和适量白酒或黄酒即可。
功效与主治:散寒解表,活络。适用于感冒伤风,畏寒头痛,四肢酸痛等。
服法:每日1~2剂,当茶饮服。
说明:茶叶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鞣质、维生素、麦角甾醇及挥发油等,其作用十分广泛,有兴奋、强心、利尿、杀菌、抗炎等功效。本酒治疗风寒感冒头痛效果较好。
[葱豉黄酒]
配方:豆豉15克,葱白30克,黄酒50毫升。
制作方法:先煎豆豉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白煎煮5分钟,最后加黄酒,待煮沸后停火,即成。
功效与主治: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
服法:每日2次,趁热顿服。
说明:豆豉是大豆经蒸罨加工发酵而成,性味辛甘,微苦而寒,能解表发汗,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效果较好,且发汗而不伤阴,可用于各种外感表证。本酒因加用葱白,故适于风寒感冒。不会饮酒者,亦可以豆豉、葱白二味加水煎服,称为葱豉汤。
[紫苏酒]
配方:紫苏、荆芥各20克,陈皮10克,白酒2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三味中药洗净晾干,用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取酒液服用。
功效与主治:祛风散寒。用于治疗感冒恶风寒,微发热,胸脘痞闷,或有呕恶,鼻流清涕,咳嗽痰清稀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温服。
说明:本酒中药物均属辛温之品,适用于风寒感冒。
[预防感冒酒]
配方:炙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紫苏12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红枣20克,黄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列各药捣碎,装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置于酒瓶内,倒入黄酒,密封浸渍30天,即可。
功效与主治:益气疏风固表。用于卫表不固,体虚容易感冒。
服法:每日2次,每次30~50毫升。
说明:本酒有预防和治疗感冒作用,对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者较为适意。
八个治疗秋季感冒的食疗秘方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
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遗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
“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白葱7片姜,煮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2。胡萝卜汤发汗
洗净,切碎,煎汤。热饮。
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3。草鱼汤治伤风鼻塞
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
用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
每日2次。注意避风寒。
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4。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
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
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5。五神汤发汗解表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
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
(鲜品加倍)。
6。口含生大蒜治感冒
生大蒜1瓣(去皮)。
将蒜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
辛温解表,解毒杀菌。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
7。白胡椒热汤面治感冒
白胡椒末,葱白各适量。
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
辛温解表,消痰解毒。治风寒袭表引起的感冒。
8。干白菜根汤治感冒
干白菜根1块,红糠50克,姜3片。
加水共煎汤。日服3次。
清热利尿,解表。治风寒感冒。
感冒头痛怎么办
感冒头痛怎么办
感冒头痛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但是,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受到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吃药是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的办法,但是并非所有的感冒都可以吃同一种药,因为感冒也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不同类型的感冒用药和治疗原则是不同的。那么,感冒头痛怎么办呢?首先要区别对待。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感冒头痛的治疗
1、感冒头疼时,用一条干净毛巾放在脸盆内,以适量热开水浸湿,稍拧去水,叠平压在患者眼,鼻或头颈部的风池穴等部位,可减轻症状。
2、用麝香止痛膏或麝香追风膏(亦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治疗各种感冒.方法:取5×5厘米的麝香膏两张,并将速效伤风胶囊中的药粉少许,均匀撒在膏药上,分别贴于两脚心的涌泉穴位上,每日换一次,按摩2~3分钟,一般感冒只需1~3天即可减轻或治愈。
3、还可以采用的按摩方法;头部五行联运法,[中间分五条线]从前向后按压.[百会][太阳][风池][风府]揉,压各100下,背部从上往下推压.按一按,马上见效。
此外,温水泡脚对缓解头疼很有效.由于引发头痛的因素绝大多数与环境和生活行为习惯相关,因而“未雨绸缪”,注意生活细节,才是防治之本.锻炼是增强自身免疫力,抵御头痛的自然防御方法.身体越健康强壮,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病并导致疼痛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你以前没有锻炼,现在就制定一个运动计划吧,定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跳舞等都是简单易行的缓解头痛的项目.
一到晚上鼻子就不通气是为什么 原因一:感冒
如果患者最近因为天气着凉或传染了感冒病毒,引起感冒的话,就会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身体不适症状,大多数感冒的患者都会在感冒期间出现一到晚上鼻子就不通气的现象。
感冒还可伴有发热、头痛、喷嚏、鼻塞、肌肉酸痛、咳嗽、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现象,可根据上述病症进行综合判断。
若患者已经患有感冒的情况下,要及时就医,尽快治疗感冒,才能缓解病情,避免白天流鼻涕、晚上鼻塞的现象,同时可配合以下食疗或其他方法辅助治疗感冒,让感冒及早治愈。
1、葱头姜片茶
组成:葱头10克,生姜3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葱头、生姜洗净切片,与糖同放人沙锅,加水适量,煎沸10分钟,取汁趁热饮用。饮后宜盖被取微汗。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畏寒,鼻塞流清涕等症。
2、葱豉汤
组成:豆豉30g,葱白3茎,生姜10g。
制作:葱、姜分别洗净,拍破与豆豉同置砂锅内,加水500ml,同煮至200ml止,取汁。每剂分2次温服。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外感风寒鼻塞,头身疼痛,恶寒发热之轻证。
小孩感冒咳嗽怎么办 偏方缓解感冒
组成:葱头10克,生姜3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葱头、生姜洗净切片,与糖同放人沙锅,加水适量,煎沸10分钟,取汁趁热饮用。饮后宜盖被取微汗。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畏寒,鼻塞流清涕等症。
组成:豆豉30g,葱白3茎,生姜10g。
制作:葱、姜分别洗净,拍破与豆豉同置砂锅内,加水500ml,同煮至200ml止,取汁。每剂分2次温服。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流鼻涕、发热等症。
1、生姜、葱白、豆豉、食盐适量,捣烂炒热敷肚脐,可治风寒感冒。
2、取葱白50克,胡椒1克,将两者一同捣制成膏状,敷在肚脐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好,并用热水袋熨。如果再服一杯姜汤,疗效更好。此法可治恶寒导致的感冒,如发烧、咳嗽、流鼻涕、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