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冻疮的常见原因
诱发冻疮的常见原因
寒冷(36%):
寒冷是本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能增加冷传导和对流的因素对本病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如潮湿和风速,此外机体组织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下降也对本病形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
皮肤耐寒性差(30%):
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病理变化(25%):
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皮肤缺血缺氧,代谢失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组织水肿,水疱形成,及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潮湿及风速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潮湿多风地区冻疮发生率比干燥地区为高,此外,自主神经紊乱,肢端血运不良,鞋袜过紧,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疾病常为本病诱因。
脚的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寒冷是冻疮发生的主要原因,像手、脚等四肢末端部位都是冻疮的好发部位。因为手脚部位长期处在比较寒冷的情况下的话,末端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管中的液体渗入到组织间隙形成局部水肿,导致冻疮的发生。
冬天脚长冻疮和穿着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穿的鞋袜过紧或者是过于潮湿都会导致脚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热量减少诱发冻疮,建议冬天穿鞋要以保暖舒适为主。
手指冻肿了怎么消肿 手指冻疮重在预防
对于冻疮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日常可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
2、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戴上手套,保持手部温暖,多擦护手霜。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
4、避免外出手冷之后,就立刻用火烤、热水烫等习惯,反而容易诱发冻疮。
为什么冬天手会冻疮
1、冬天手会长冻疮的原因
诱发冻疮的因素很多,有气候因素也有个体因素,如生活环境寒冷潮湿、营养不量、贫血、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缺乏运动,手脚多汗、衣物鞋袜过紧;或暴露、低温空气数小时,复温过快,也可引起血管扩张,血液成分渗出,可能诱发冻疮。此外,家族倾向、冷球蛋白血症或其他微循环功能不良者,也会增加冻疮的风险。
2、冻疮后保暖十分重要
冻疮后保暖十分重要,要穿适度宽松保暖的鞋袜;有些冻疮的人发病后往往喜欢把手脚等冻疮部位直接靠近火炉、暖气等高温热源,其实这是不对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擦到或刮到冻疮的部位。
3、缓解冻疮症状的方法
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天气寒冷
天气寒冷是造成冻疮的主要原因。气温下降,身体的血液循环减慢,特别是身体对于气温的适应需要时间,如果是不注意进行保暖的话,就容易形成冻疮。常见的冻疮位置有暴露在外的手部、耳朵以及足部等位置。
冻疮的症状有哪些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多发病
此病好发于手指、足趾、手足背、手足缘、足跟,以及颜面、耳鼻等局部皮下脂肪薄、抗寒能力差和暴露在外的部位。暴露部位直接受寒冷的刺激,或因鞋袜过小、缺少运动,均可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血供减少,最终使局部组织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冻疮。
冻疮的发生的症状
儿童和女性由于皮肤薄嫩、血液循环较差而多发冻疮。
寒冷地区作业者,以及患有手脚多汗症、慢性贫血、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的人,也容易发生冻疮。
冻疮初发时,局部皮肤苍白或淡紫,并伴有水肿、发硬。局部温暖后,皮肤则发红,瘙痒剧烈,有时伴有灼热疼痛。因瘙痒被抓破皮肤后,冻疮有可能久溃不愈,严重者还可继发感染。寒冷所致的冻疮.
待来年寒冷再作用于局部时,即与局部残存的免疫复合物相互作用,形成局部免疫反应而诱发冻疮。因此,冻疮可连续数年在某一部位反复发作 。
脚的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环境原因
寒冷是冻疮发生的主要原因,像手、脚等四肢末端部位都是冻疮的好发部位。因为手脚部位长期处在比较寒冷的情况下的话,末端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管中的液体渗入到组织间隙形成局部水肿,导致冻疮的发生。
穿着原因
冬天脚长冻疮和穿着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穿的鞋袜过紧或者是过于潮湿都会导致脚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热量减少诱发冻疮,建议冬天穿鞋要以保暖舒适为主。
冻疮并不是难以治愈的
小时候听家里老一辈的人说,“手上长了冻疮,拿雪在手上洗洗就会好了”,“一旦得了冻疮,以后每年都会反复的有”等等说法,当时听起来貌似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冻疮真的像老年们说的那样吗?冻疮真的难以治疗吗?为了得到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从中医的说法,冻疮的产生主要原因是"阳气不足,皮肉受寒,气血凝滞".把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说,”气血凝滞”是造成冻疮的直接原因,而”阳气不足”、”皮肉受寒”又是分别是导致”气血凝滞”的内因和外因.那么,我们就从内因,外因和原因来看一下。
所谓”阳气不足”,笼统而言,就是指个人的体质差,抗寒力弱.如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 不良、贫血,都易引发冻疮.因此,冬季应注意锻炼,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另外,还要保护毛细血管,解除静脉瘀血,因此,多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对于防治冻疮是有裨益的。
"皮肉受寒"很好理解,寒冷的空气是诱发冻疮的外因,所以防寒保暖是必要的,手、脚、耳、鼻是重点保护对象.要注意的是,冻伤的皮肤 刚开始会发白、没有感觉,遇暖后红肿, 并有 痛、痒的感觉。
所谓"气血凝滞",就是指血液循环障碍.综上所述,当身体抗寒力弱,受到寒冷侵袭时,会使血脉凝滞、局部缺血、代谢异常,最终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冻疮部位常见的红斑或暗紫色肿块就是由此产生的症状.因此,防治冻疮的重点是促进血液循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搓擦手、耳及面部.也可使用毛巾温敷,对缓解冻疮带来的痛楚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冻疮较重的病人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诊治,由医生来根据病况进行治疗.冻疮较严重时会产生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这些症状自己处理的话,很容易感染。
回到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问题,治疗冻疮用雪来擦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呢?不是,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很多,用雪擦冻疮部位只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冻疮容易复发呢?其实跟人体体质有关系,还有,冻疮患处的皮肤组织恢复起来很慢,到了第二年,由于第一年的皮肤还没有彻底的愈合,所以很容易复发。明白了冻疮的发病机制,提前做好避寒的措施,冻疮并不是难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