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科学预防艾滋病的方法都有什么

科学预防艾滋病的方法都有什么

1、避免与他人口腔亲密的接触:

这种情况一般是有口腔溃疡的一方用牙齿弄破了另一方患有艾滋病的患者的口腔皮肤的黏膜,那么就有可能会被感染上艾滋病。这主要是由于口腔的接触是很容易使得双方的皮肤黏膜破损的,从而造成了病毒的传染。

2、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普及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使得人们对于艾滋病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其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能够更加熟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避免不洁性交,尤其是避免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男同性恋者之间的性行为,有一种特殊的方式,因此很容易损伤出血。所以,如果对方含有病毒的精液经破损的地方进入体内,会引起感染。因此,同性恋者性生活时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3、小心消毒剂引起的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是非常脆弱的,和许多消毒剂可以杀死它。但在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有没有影响。因此,艾滋病病毒表面消毒的性器官可以杀死过性生活,从感染HIV的性生活会导致相同的。

4、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注意自已的伤口不要碰到别人的体液。 避免有病毒的血液进入体内,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伤口,必须接触时要带手套或者使用其它可能的隔离用品。不和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牙刷,刮壶刀,剃须刀等有可能有血液接触的用具。

让你远离艾滋病的六大食物

1、黄豆

黄豆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以外,还含有丰富的硒,硒这种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黄豆中的大豆皂甘,对艾滋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毒即使进入体内,难生长繁殖。

2、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蛋白,对于进入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美国科学家曾让50例艾滋病患者大量食用苦瓜或口含苦瓜汁,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3、海带

海带中含碘最多,碘化物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海带中还有硫酸脂,能够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不受艾滋病病毒的侵害,从而预防艾滋病。

4、大蒜

大蒜中含有植物杀菌素,除对细胞有灭杀作用外,对各种病毒,立克次体也有灭杀作用。常吃大蒜,还能提高免疫能力,预防各种疾病。据研究,将艾滋病病毒放入大蒜叶中5分钟便全部死亡。所以,平时多吃大蒜,对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5、鹅血

鹅血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升高血液中的白细胞,促进淋巴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抵抗作用。

6、黄瓜

黄瓜中含有胡萝卜素C,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黄瓜尾部有一种苦味的化学物质,能把进入体内的艾滋病毒杀死。

预防艾滋病,提高免疫力和抗病毒食物不能少

1.黄瓜

黄瓜中含有胡萝卜素C,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黄瓜尾部有一种苦味的化学物质,能把进入体内的艾滋病毒杀死。

2.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蛋白,对于进入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美国科学家曾让50例艾滋病患者大量食用苦瓜或口含苦瓜汁,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3.海带

海带中含碘最多,碘化物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海带中还有硫酸脂,能够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不受艾滋病病毒的侵害,从而预防艾滋病。

4.大蒜

大蒜中含有植物杀菌素,对各种病毒也有灭杀作用。常吃大蒜,还能提高免疫能力,预防各种疾病。据研究,将艾滋病病毒放入大蒜汁中5分钟便全部死亡。所以,平时多吃大蒜,对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哪些食物可以防治艾滋病

大蒜

大蒜中含有植物杀菌素,对各种病毒也有灭杀作用。常吃大蒜,还能提高免疫能力,预防各种疾病。据研究,将艾滋病病毒放入大蒜汁中5分钟便全部死亡。所以,平时多吃大蒜,对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豆

黄豆中除含丰富蛋白质以外,还含有丰富的硒,硒这种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黄豆中的大豆皂苷,可抑制艾滋病病毒,病毒即使进入体内,也难以生长繁殖。

海带

海带中含碘最多,碘化物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海带中还有硫酸脂,能够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不受艾滋病病毒的侵害,从而预防艾滋病。

鹅血

鹅血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升高血液中的白细胞,促进淋巴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抵抗作用。

黄瓜

黄瓜中含有胡萝卜素C,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黄瓜尾部有一种苦味的化学物质,能把进入体内的艾滋病毒杀死。

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蛋白,对于进入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美国科学家曾让50例艾滋病患者大量食用苦瓜或口含苦瓜汁,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艾滋病检测试纸在哪买 如何饮食预防艾滋病呢

苦瓜中的苦瓜蛋白,对于进入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美国科学家 曾让 50 例艾滋病患者大量食用苦瓜或口含苦瓜汁,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海带中含碘最多,碘化物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海 带中还有硫酸脂,能够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不受艾滋病病毒的侵害,从而预防艾滋病。

鹅血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升高血液中的白细胞, 促进淋巴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抵抗作用。

大蒜中含有植物杀菌素, 对各种病毒也有灭杀作用。 常吃大蒜, 还能提高免疫能力, 预防各种疾病。据研究,将艾滋病病毒放入大蒜汁中5分钟便全部死亡。所以,平时多吃大蒜,对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防艾滋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向全社会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科普知识,是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向公众提供重要的而且准确的知识信息,卫生部于1998年10月编发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有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10条基本知识。

1、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2、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避免使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3、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4、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5、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6、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艾滋病预防

不会传染的途径有亲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针对艾滋病的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

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血常规能查出艾滋病吗

艾滋病一般通过血液、性以及母婴传播,人们在对待自己的个人的私生活健康变得更加注意。由于艾滋病有一段潜伏期,很多有恐艾症的人都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或者及时发现,希望有效的预防艾滋病发生在自己身上。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体检项目,可以通过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目,来发现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这些细节都不包含筛查艾滋病的抗体和抗原,所以血常规检测是不能够判断机体是否感染艾滋病毒的。

按正常情况来看,如果是艾滋病发作后血常规检查会出现异常,其中淋巴细胞低于正常情况,但是很难根据单一的情况作出判断,也不能作为诊断艾滋病的依据。如果要检查艾滋病要通过专业的检查HIV抗原检测,检查是否携带HIV病毒,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感染AIDS。

对于艾滋病大家是不得不防,如果你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或者即将怀孕,更要做艾滋病毒检测,这是对你的家人和孩子负责,非常有必要。艾滋病的检测常见的是实验室酶联法和化学发光法,以及个体可以快速知道结果的免疫层析法。其中个体快速准确无痛的操作方法,可以选择玛诺生物的爱卫口腔检测试剂。

关于艾滋病你不知道的10个事实

从11月30日开始,就有人不少人在陆陆续续的开展宣传世界艾滋病日,希望大家注意艾滋病,更不要歧视艾滋病人,没有人愿意染上这种疾病。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旨在号召各级、各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要勇于承担防治责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同心携手,加强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近在身边。”这是很多防艾工作者经常提醒公众的一句话。在艾滋病感染者数字不断攀升的当下,如何做到感染者零歧视、志愿者零误解、中小学生与相关知识零距离,值得关注。

公开身份的艾滋病感染者:就医被推诿 渴望“零”歧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11月30日发布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占总人口的 0.06%,即每1万人中可能有6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10月新报告9.7万病例。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计57.5万例,死亡17.7万人。

今年23岁的流逝(化名)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的一个。与绝大多数人不同,他是中国为数不多敢公开站出来承认这一“身份”的人。(以上图片是流逝所提供的生活照)

2012年,20岁的流逝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当得知这个消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他内心崩溃,一度万念俱灰。当时,在他眼中,仿佛世界彻底抛弃了自己,他认为自己可能很快就会瘦骨嶙峋,很快就会死去,这也让他产生了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

“我挣扎了两个月,才从那样的折磨中走出来。后来,通过朋友的帮助,以及我对艾滋病的慢慢了解,最终发现,以前对艾滋病的认识很可笑。真实的艾滋病,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可怕。通过药物治疗,并配合医生指导,艾滋病感染者跟正常人并没什么区别。”流逝说。

在记者眼中,流逝确实就是个普通的男孩。他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出差、参加活动的照片,也会应朋友邀请客串“主持人”;他会饿着肚子在街头苦苦寻觅一家米皮小店,也会为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发一些感慨或者牢骚;他会为同事陪他去看病而感动,也会为朋友的生日party精心准备。

然而这个普通男孩,却也注定要经历许多不普通的事。流逝说,如今,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但包容之外,歧视也并不减少,就医歧视就是自己常常碰到的问题。“我偶尔患上感冒,想到一般的医院去就医,但常常会被委婉拒绝。虽然当前医院都有规定,医生不能拒绝诊治艾滋病人,但医生们都会以如‘我是实习的’、‘其他医院更加适合你’等借口进行推诿,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流逝表示,除了就医歧视,自己身边许多这类的朋友也遭遇过林林种种的歧视。有的朋友遭到了就业歧视,当公司得知,就会找出各种理由开除。而有些学生朋友,就在即将入学之际无奈地收到了学校的“婉拒”说明,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了当拒收。

“我是幸运的。”这是流逝对自己当前生活的感叹。在一家咨询机构从事公益工作的流逝,从未遭受到同事以及身边朋友的歧视。在他那家不到10人的公司里,老板和员工都清楚他的“身份”,但大家却没有躲避和嫌弃,每天和他一起工作、吃饭、聊天,亲如一家人。

目前,流逝在公司里主要负责“爱滋徒步”公益项目,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宣传艾滋病知识,并募集款项去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流逝说,“我之所以敢站出来,就是当前大家对艾滋病认识并不够,我就是想让大家少点误解,多些认识,正确客观地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高校防艾志愿者:发传单同学绕道 期待“零”误解

当前,中国高校已成为艾滋病的多发地带。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2011年到2015年,中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2014年,全国15至24岁新增报告艾滋病人数为1.5万多人。今年1到10月,该年龄段有1.4万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感染的青少年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

艾滋病需要被公众正视,而高校就是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因此,越来越多的防艾组织在高校成立。正在北京某知名高校就读研究生的杨世昌是学校里的一名资深防艾志愿者。从事四年防艾工作,期间他遭遇了许多误解,也看到了许多同学存在的误区。

近日,有记者在北京多所学校进行的随机调查300名学生显示,90%大学生普遍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防护和预防艾滋病。有高校的防艾讲座,甚至遭遇仅有七八名同学参加的尴尬。

杨世昌表示,他们学校的红十字会防艾活动,一般都办一些有关艾滋病的讲座,或者组织成员到路上发一些宣传单。但讲座的话,听众并不多,效果也不好。而发传单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去接收,有些人更绕道而行。

“有的同学根本就不了解艾滋病,他们存在着许多误解。他们会认为,唾液是可以直接传播艾滋病的,与艾滋病感染者住一起也可能会被感染,同时,也认为只要一得艾滋病,就离死不远了。那些想法都很荒诞,也很可笑。”

“艾滋病是disease,并不是disaster。”这是杨世昌对很多同学误解艾滋病的感叹。在他眼里,只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艾滋病感染者按时接受抗病毒治疗药物,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也能如常人工作生活到老。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日前发布的核心报告《艾滋病如何改变一切》显示,2001年至2014年间,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预期寿命已从36岁提升至55岁。

“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大家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杨世昌说。

同样作为防艾志愿者,大四学生、青岛大学防艾工作组负责人之一王震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校园的大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确实知之甚少,有些甚至连艾滋病的传播渠道都不太清楚。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造成了有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敢在宿舍用药,最后只能熬到毕业。

“若不是他们还比较年轻,免疫力强,不然,不服药对艾滋病感染者而言,还是很危险的。”王震说,真希望大家对艾滋病多了解一些,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专家:防艾教育该进课堂 与中小学生“零”距离

社会仍存在着许多对艾滋病的误解,这也反映出了当前防艾工作的重要性。

据了解,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中国已经陆续展开艾滋病的防控工作,经过三十年的坚持和摸索,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艾滋病防控工作遭遇了发展瓶颈。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中国在防艾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从2004年开始启动的扩大检测发现感染者策略,有效地帮助众多“隐形”艾滋病感染者提早发现提早治疗。同时,这一策略也把众多历史上积累的感染者筛查出来了,让他们尽早吃药,降低传染性。

一样的奔跑,不一样的情怀!

“2013年,我们检疫检测了1.1亿人;2014年,这个数字是1.27亿人;而今年1至10月,则有1.17亿人。也因此,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确定了三个消灭艾滋病的策略,中国这一策略就是其中之一。”吴尊友说。

中国防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吴尊友表示,当前中国青少年和老年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正逐年增加。

吴尊友分析,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青少年感染者,由于身处性活跃期,虽然他们有一定知识,但控制难度比较大。知识是预防艾滋病很重要的方面,但并不是有知识就足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防艾还需要提高相关技能,比如分辨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的分辨能力,而这些需要课堂教育来支撑。

吴尊友建议,当前急需把包含防艾内容的性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尤其小学时期,在孩子们还没有发育的时候,让他们能像学习自然科学一样,自然而然地接收男女生理特征及生理差异知识。到中学阶段,学校要教授他们如何和异性及同性交往,并教授他们如何在面对敏感问题、敏感请求时正确避免侵害。

“如果我们教育系统能够规范地为中小学生开设这类课程,势必对防艾工作很有帮助。”吴尊友说。

但开设性教育并非易事。吴尊友指出,当前开设性教育课程存在困难,一方面是缺乏大的社会范围,家长、社会对性话题还是比较敏感,能规避就尽量规避;另一方面,我们缺乏有能力并且有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轻松向学生传递性知识的好教师。同样,教材的缺乏也是一方面问题。

“防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近些年,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情况也有一定改观,但毕竟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吴尊友说。

延伸阅读:关于艾滋病你不知道的10个事实

1.目前,全球约有3690万名艾滋病毒(HIV)携带者,其中儿童携带者260万。3690万人,大致相当于加拿大的总人口数。

2.2014年约新增HIV感染者200万人,相当于斯洛文尼亚的总人口数。

3.迄今为止,约有3400万人死于HIV病毒感染,或者艾滋病,其中2014年就有120万人。

4.在过去的15年中,死于艾滋病的青少年人数增长了2倍。

5.艾滋病是非洲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同时也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其中15-19岁的新增感染者中,有70%是女童。

7.2001年,只有100万人接受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到2015年初,使用这种疗法的人数达1500万人。

8.尽管现在艾滋病检测仪器的应用更加广泛,但知道自己HIV感染者身份的,仍然只有51%左右。

9.2000年来,由于全球对艾滋病毒的全面控制,避免了3000万的新增感染者和800万人的死亡。

10.古巴2015年宣布成功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这是全球首个宣布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国家。

数据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5年数据。

相关推荐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怎么办

善待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还不是艾滋病病人,不会立即发病死亡,在若干年内仍可照常工作和正常生活。因此不要悲观失望,更不要绝望。 减轻心理压力。不要怕与人交往。要抱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自我孤立。尽可能与可信任的人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 要避免艾滋病病毒的再次感染,例如决心改变以往的危险行为。还要尽可能避免其他各种感染,因 为很多微生物会激活潜伏在体内的艾滋

艾滋病可以打疫苗预防

到目前为止,艾滋病还没可以接种的疫苗可以预防,虽然说人类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多种艾滋病的疫苗正在研究当中,但到目前为止还没一个疫苗进入临床的使用。所以预防艾滋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性传播、控制血液传播、控制母婴传播、控制通过吸毒的传播以及防范专业人员接触这些艾滋病或者病毒的意外感染。

六种食物让你远离艾滋病

1、黄豆黄豆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以外,还含丰富的硒,硒这种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黄豆中的大豆皂甘,对艾滋病抑制作用,病毒即使进入体内,难生长繁殖。2、黄瓜黄瓜中含胡萝卜素C,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抗病毒,抗癌作用。黄瓜 尾部一种苦味的化学物质,能把进入体内的艾滋病毒杀死。3、苦瓜苦瓜中的苦瓜蛋白,对于进入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强烈的抑制作用,美国科学家曾让50例艾滋病患者大量食用苦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亦称为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甚至全世界公众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要预防艾滋病就要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的性行为,不吸毒,不共用针具,普及无偿献血对献血源进行艾滋病筛查。

艾滋病的潜伏期

感染到了艾滋病的患者,在感染的初期都不会什么特殊的症状,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什么是潜伏期呢?其实一名艾滋病患者从感觉到死亡是一个很时间过程,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说明一下。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2,无症状感染期(也称潜伏期或窗口期):是指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

艾滋病的饮食疗法

艾滋病是我们经常耳闻的一种严重疾病,而在我,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饮食疗法的。那你们又知不知道吃什么食物对自己的病情好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对艾滋病患者益的食物。黄豆黄豆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以外,还含丰富的硒,硒这种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黄豆中的大豆皂甘,对艾滋病抑制作用,病毒即使进入体内,难生长繁殖。黄瓜黄瓜中含胡萝卜素C,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抗病毒,抗癌

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

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对于儿童来说,预防艾滋病,主要是把艾滋病毒从母亲到婴儿传播链切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能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孩子,被称为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大部分从母亲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3岁以前死亡。而所谓“母婴阻断”,是指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怀孕后,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如果接受干预的新生儿在出生18

做包皮切除术可以预防艾滋病

包皮环切术可预防艾滋病的研究成果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07年度十大医学突破之一。世卫组织也公报说,专家一致确认包皮环切可作为男性预防由异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它不能代替所防范艾滋病的其他手段。包皮环切怎么能预防艾滋病呢?这是因为:包皮内侧较多的免疫细胞,如朗格汉氏细胞等,是艾滋病毒攻击和滋生的窝点;并且,在性交过程中包皮的细微破裂可以成为艾滋病毒侵入人体的通道。包茎或包皮过

艾滋病的潜伏期

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2,无症状感染期(也称潜伏期或窗口期):是指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在此期间,虽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体内已艾滋病病毒,处于此时期的感染者同样具传染性。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则不到一年,长则可达15

绿茶帮助抵御艾滋病

绿茶帮助抵御艾滋病英美科学家通过联合研究发现,绿茶抵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多喝绿茶可降低感染艾滋病危险。研究人员发现,绿茶含一种多酚类化合物EGCG,一旦这种成分先附着在免疫细胞上,艾滋病病毒就不再机会附着上去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威廉姆森教授说:“我们的研究显示,喝绿茶可能助于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并助于减缓艾滋病病毒的扩散。”但他同时强调说,喝绿茶不是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也不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