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应做哪些检查
妊娠期高血压应做哪些检查
1。血液检查
(1)正常妊娠期血细胞比容(HCT)<0.35,先兆子痫时可>0.35,提示血液浓缩。
(2)血小板计数<100×109/L,而且随病情加重而呈进行性下降。
(3)重度先兆子痫若尿中大量蛋白丢失,致血浆蛋白低,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4)血中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和纤维蛋白原下降提示肝功能受损;心肌酶谱异常表示心脏受累。
(5)重度先兆子痫可出现溶血,表现为红细胞形态改变、血胆红素>20.5μmol/L,而LDH的升高出现最早。若出现DIC,则有相应改变。
(6)对子痫患者应查血、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可了解有无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2。尿液检查
根据尿蛋白异常程度来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尿比重若>1.020提示有血液浓缩,若固定在1.010左右,表明有肾功能不全。先兆子痫患者尿镜检多为正常,若有多数红细胞和管型,应考虑为急性肾衰竭或肾脏本身有严重疾患。
3。眼底检查
视网膜小动脉可以反映全身脏器小动脉的情况。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正常为2∶3,妊高征时为1∶2,甚至1∶4。严重者伴视网膜水肿、渗出和出血,甚至视网膜剥脱。
4。心脑监测
对重度先兆子痫、子痫患者做心电图和脑电图检查,可及时发现心、脑异常。对可疑有颅内出血或脑栓塞者,应作CT(或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5.B型超声检查
定期B型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生长发育,可及时发现FGR,并可了解羊水量和胎盘成熟度。羊水量减少,如羊水指数(AFI)≤5cm,胎儿发育小于孕周,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高阻,均提示胎儿缺氧,应积极处理。
6。胎心监护
自孕32周后应每周行胎心监护,了解胎儿情况。若无激惹试验(non-stress test,NST)或缩宫素激惹试验(oxytocin challenge test,OCT)结果可疑者应于3天内重复试验。
临产患者,若宫缩应激试验(contraction stress test,CST)异常,提示胎儿缺氧,对产程中宫缩不耐受,应及时作剖宫产终止妊娠。
日常诱发蛋白尿的原因都有哪些
1.假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不小心污染了尿液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原因,尿道短且与阴道比邻,患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留取尿液不当时,标本极易被阴道分泌物污染,也可出现蛋白尿而造成误诊。
正确的做法:留取尿液标本时,排掉开始时的小便,留取中间的尿液进行检查。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大症状。如果在出现水肿或蛋白尿的同时还伴有血压升高,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
正确的做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而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7%~12%。多数仅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在分娩后即会随之消失。
患病孕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由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多少也反映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
3.肾脏疾病
孕前既有肾脏疾病——怀孕后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怀孕使女性的机体代谢增加,全身血容量增多,加重了肾脏及其他脏器的负担,从而可使肾脏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
隐匿性肾炎——怀孕前没有发现肾脏疾病的症状
常在怀孕中、后期出现症状,需要抽血进一步检查血浆微球蛋白,同时到肾内科就诊,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4.原发性高血压疾病
怀孕前已经患有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都有可能在孕期出现蛋白尿。
高血压疾病对全身各个脏器都有损害,会损害肾小球引起蛋白尿;而肾脏损害又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5.妊娠期蛋白尿——有水肿、蛋白尿却没有其他症状
怀孕期间出现蛋白尿、肢体水肿,但是没有出现血压增高和其他不适。实际上,在临床上往往把妊娠期蛋白尿列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范围考虑。
妊娠高血压要怎么进行治疗
妊娠高血压是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妊娠高血压给女性患者带来很多的烦恼,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也是十分困难的,妊娠高血压要怎么进行治疗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虽然凶险,但是尽早发现及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还是能够被很好地控制住的。临床上遇到比较危急的病人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定时做孕期检查,期间一直都不知道有高血压,直到出现抽筋现象才急急忙忙来就医。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提醒每一个准备怀孕和正在怀孕的准妈妈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才能保证平平安安度过整个孕期,迎接一个健康的新生命到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般发生在怀孕5个月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医学上称为“子痫”。它严重地威胁着母胎生命安全。由于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难以完全避免。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亲和胎儿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对母亲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使各脏器产生病变。妊娠高血压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的改变,发现后应及时诊治,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对胎儿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疾病对胎盘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会对胎盘造成供血不足,这样必然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体重减轻。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发生血管内栓塞,则更易促使胎儿窒息甚至死亡,胎儿窘迫就是胎儿缺氧窒息的现象。
孕检可防治妊娠期高血压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虽然凶险,但是尽早发现及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还是能够被很好地控制住的。临床上遇到比较危急的病人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定时做孕期检查,期间一直都不知道有高血压,直到出现抽筋现象才急急忙忙来就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10.4%,国外报道7%~12%。孕产妇死亡率7.7/10万。
有关专家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般发生在怀孕5个月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医学上称为“子痫”。它严重地威胁着母胎生命安全。由于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难以完全避免。
多囊卵巢综合症怀孕了会怎样 可能情况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DH)
据统计,2%~5%的孕妇被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其中三分之一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尤其是合并胰岛素抵抗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升高。
胰岛素抵抗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水钠潴留、血管平滑肌肥大及细胞内钙交换加速,从而使血压升高。
也有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在高血脂、血管内皮损伤等妊娠期高血压早期病变中起促进作用,进而可能最终促使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血管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及血管内皮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怎么办
1、一般治疗
(1)休息:对于轻度的妊娠高血压可住院也可在家治疗。
(2)密切监护母婴状态:应询问准妈妈是否有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每日测体重及血压。定时复查尿蛋白、检测血压、胎儿发育情况和胎盘功能。
(3)间断吸氧: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脏器和胎盘氧供。
2、降压治疗
目的: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胎并发症。降压过程要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目标血压:准妈妈没有并发脏器功能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55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105mmHg。准妈妈并发脏器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89mmHg。为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血压不能低于130/80mmHg。
3、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产下胎儿。如果胎儿还没到预产期,医生会建议准妈妈卧床休息、健康饮食和服用降压药物。如果准妈妈已接受治疗但情况仍不断恶化,这就可能需要实施早产手术将胎儿娩出来。
妊娠期高血压应注意什么
妊娠期高血压是产科的常见疾病,约占全部妊娠期疾病的 5% ~ 10%。妊娠期高血压导致孕产妇的死亡率为3.3/10万,占 死亡总数的10.3%,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 于生产出血和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可引起病人心、脑、肝、肾、血液系统等全身 多个脏器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甚至死亡;可引起胎盘 功能下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使其生长受限,造成胎儿宫内缺 血、缺氧,甚至窘迫、宫内死亡。因此,妊娠期高血压病人,须 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掌握高危人群:当孕妇年龄多40岁,有子痫前期病史、 抗磷脂抗体阳性、高血压病史、肾脏病史、子痫前期家族史(母 亲或姐妹),多胎妊娠,首次怀孕、妊娠间隔时间≥10年、孕早 期收缩压身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為80毫米汞柱,孕前血甘油三 酯升高、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药物滥用(可卡因/甲基苯丙 胺)、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孕期体重过度 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速度异常,以及孕妇血尿酸升高等等,都属 ...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首要任务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首要任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围产儿死亡和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就成了所有孕妇必须了解的常识,但由于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尚缺乏肯定的预防措施。良好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因妊娠高血压所导致危害孕产妇与胎儿的并发症,甚至降低母亲或胎儿的死亡率的最有效的措施。
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旨在纠正一定的异常例如生化失衡、病理生理机制或饮食缺乏,但总的来说评估多种药物的预防效果令人失望。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首要任务。药物预防一般有钙、阿司匹林、Vit C或Vit E等,这对预防由一定的。
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关键在于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每次产前检查除应测量血压外,还应测量体重,检查尿中是否出现蛋白,应留清洁中段尿,以免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对高危人群更应注意,产前检查的次数可适当增加,以便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与情绪激动;保证充分睡眠和注意休息。 平日卧床时,最好左侧卧位,可使右旋子宫向左方移位,解除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静脉回流增加,进而增加全身血循环、胎盘和肾之血流灌注而使血压下降,并促进排尿。不能抽烟和减少被动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也需要坚持体育锻炼。不要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以及用力屏气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散步、慢跑或长跑、太极拳、气功等使全身肌肉放松,促进血压下降。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首要任务,另外,孕妇合理安排饮食,对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非常关键。
天冷妊高征偷袭准妈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这些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该病病情发展快,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威胁孕产妇生命的第二大“杀手”,危险性仅次于产后大出血,而且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轻度患者仅有头晕,严重者会出现水肿、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子痫”,表现为抽搐与昏迷等症状。
“而妊娠晚期发生的子痫前期一般不可怕,经治疗后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可以确保母婴安全。”宋晓婕说,临床上最怕的是早发型子痫前期,也就是胎儿未足月,小于34周的患者。她透露,高龄孕妇、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都会增加妊高征的发生风险。此外,本来就有高血压病史、身材偏胖或者经检查营养不良的准妈妈们,也都比较容易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孕妇易得蛋白尿
1.假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不小心污染了尿液
why: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原因,尿道短且与阴道比邻,患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留取尿液不当时,标本极易被阴道分泌物污染,也可出现蛋白尿而造成误诊。
正确的做法:留取尿液标本时,排掉开始时的小便,留取中间的尿液进行检查。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why: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大症状。如果在出现水肿或蛋白尿的同时还伴有血压升高,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
正确的做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而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7%~12%。多数仅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在分娩后即会随之消失。
患病孕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由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多少也反映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
妊娠期高血压怎么办
1.滋养细胞侵袭异常
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不全,子宫肌层螺旋小动脉未发生重铸,异常狭窄的螺旋动脉使得胎盘灌注减少和缺氧,最终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2.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母体对于父亲来源的胎盘和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调,是子痫前期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介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本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轻者可无症状或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度蛋白尿;重者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痛等,血压升高明显,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同时注意有无并发症和凝血机制障碍。
1.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18.7/12kpa(140/90mmhg),妊娠期出现,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可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
妊娠20周后出现≥18.7/12kpa(140/90mmhg),且尿蛋白≥300mg/24小时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3.子痫
子痫前期孕产妇抽搐,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妊娠期血压高怎么办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是控制准妈妈的病情、尽可能地延长孕周、确保孕期母婴安全,使得胎儿出生后能够存活。该病的治疗基本原则采用休息、镇静、对症等处理后,病情可得到控制,若血压升高,可予以降压治疗。
妊娠高血压医学治疗
1、一般治疗
(1)休息:对于轻度的妊娠高血压可住院也可在家治疗。
(2)密切监护母婴状态:应询问准妈妈是否有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每日测体重及血压。定时复查尿蛋白、检测血压、胎儿发育情况和胎盘功能。
(3)间断吸氧: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脏器和胎盘氧供。
2、降压治疗
目的: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胎并发症。降压过程要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目标血压:准妈妈没有并发脏器功能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55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105mmHg。准妈妈并发脏器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89mmHg。为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血压不能低于130/80mmHg。
3、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产下胎儿。如果胎儿还没到预产期,医生会建议准妈妈卧床休息、健康饮食和服用降压药物。如果准妈妈已接受治疗但情况仍不断恶化,这就可能需要实施早产手术将胎儿娩出来。
如何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孕妇特有的综合症。因妊娠而发病,又因妊娠的终止而痊愈。该症状多发生在怀孕20周之后,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
妇产科专家经临床统计资料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明显增多,这可能与天气骤冷,血管收缩有关。孕妇高血压指标和普通人一样,超过140/90mmHg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尿液,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大约为5%。这时候准妈妈的血管和老年人一样脆弱,天气稍微变化或者情绪激动,血压就可能上去了。一般说来,年轻初产妇、高龄初产妇,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病史的孕妇,营养不良或身体矮胖有高血压史的准妈妈最容易得病,主要表现是浮肿、高血压、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