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有什么好处吗 煮粥
黄芪有什么好处吗 煮粥
黄芪15克,党参10克,梗米100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国医大师朱良春每天就必吃一碗黄芪长寿粥。
黄芪怎么煮粥 黄芪和人参煮粥
材料:黄芪,浮小麦各3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粳米9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黄芪,人参切片,放入冷水浸泡半小时,与五味子,浮小麦一同放入砂锅煎沸,煎出浓汁后将汁取出,再在药锅内放入冷水继续煎煮药材,并取汁,然后将第一,二份药汁合并后分成两份,早晚各用一份同粳米加水煮粥,待粥熟后放入白糖服用即可。
功效:大补元气,固表止汗,适宜于调理劳倦内伤,五脏虚衰,心气不充所致的体虚自汗,心慌气短等症。
补气消肿的食疗方法
黄芪粥的功效 补气消肿
吃黄芪粥,宜用清淡之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做黄芪粥,要注意黄黄芪粥,补气良药,黄芪当属第一。黄芪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且比人参固表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压,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年轻人吃黄芪,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此药汁加大米煮粥。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过程。
第四步: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黄芪粥提气作用强,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
黄芪和什么一起煮粥好 黄芪和百合煮粥
材料:黄芪15克,人参粉3克,百合3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黄芪洗净,煎汁去渣,再放入洗净的大米,人参粉,百合熬至粥熟,再将冰糖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成糖汁,将糖汁慢慢倒入粥中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
功效:适宜于辅助治疗老年体衰,五脏虚衰,食欲不振,失眠健忘,体虚自汗,性机能减退等气血津液不足病症。
黄芪怎么煮粥 黄芪和薏米煮粥
材料:生黄芪,生薏米,糯米各30克,红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
做法:将黄芪用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加入薏米,糯米,红小豆煮一个小时,倒入鸡内金末。粥熟后分一到两次温服。
功效:此粥适宜于辅助治疗肝硬化,脾胃虚弱,腹胀,面色无华等症。
黄芪存放了9年还有效吗 六种人不能吃黄芪
1、黄芪有固表止汗的作用,无汗或汗少的人服用黄芪反而闭塞不出汗,加重了原有的症状,更令患者阴血耗伤、津液虚少。
2、上火具体症状可表现为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而黄芪性微温,还有升阳的作用,在上火期间服用恐加重病症,是不宜喝的。
3、黄芪有利水的作用,尿多的人再服用黄芪增尿,就会加重尿多的症状,会出现肾气不固、气虚乏力、失钾过多的现象。
4、黄芪性微温,有具有补气升阳的作用,在感冒期间的人本身体质较为虚弱,服用黄芪容易虚不受补,反而加重病情。
5、黄芪有强健筋骨、补血的功效,孕晚期吃黄芪,容易导致胎儿发育过快过大,引起过期妊娠,造成难产。
6、经期女性食用黄芪,可能会影响到月经的正常运行,造成血量过多的现象。
治疗气虚什么药膳好呢
黄芪阿胶粥
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黄芪水煎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烊化阿胶兑入粥中。补气养血。每日1次温服。
黄芪川芎兔肉汤
兔肉250克,黄芪60克,川芎10克,生姜4片。兔肉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汆去血水,然后与黄芪、川芎、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过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成。每日或2日1剂随量,饮汤食肉。
加味黄芪粥
生黄芪、薏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个,糯米30克。黄芪加水过量煮20分钟,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钟,最后加入鸡内金末和糯米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食,每次服后食金橘饼1个。连服2-3个月。
芪香蜜营膏
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过量。将黄芪、木香加水过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
黄芪的营养价值
黄芪是豆科类的食物,黄芪有很多的功效,它还有很多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因此黄芪对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对于黄芪的营养价值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药草功效
黄芪性味甘,微温。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功效,适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治疗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麸皮拌炒的黄芪,有益气、健脾功效。
黄芪应用范围广,与不同药草配合,可产生不同功效,如与人参同用,可大补元气;与桂枝、附子同用,可补气助阳;与白术、防风同用,可益气补脾、固表止汗;与当归同用,可补气生血;与防己、防风同用,则祛风湿;与人参、甘草同用,可除燥热。现代医学认为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m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专家提醒黄芪是温补性药物,对于发烧、咯血、热毒、气滞、便秘、阳亢等热征,均不宜服用。
黄芪的食用方法
每天用黄芪5~10克左右,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参芪大枣粥:黄芪15g,党参10g,大枣30g,粳米100g.黄芪、党参煎水取汁,与后二者一同煮粥食.
芪苓鲤鱼汤:黄芪50g,茯苓30g,鲤鱼1尾.鲤鱼洗净,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加水同煮,以生姜、盐调味.饮汤吃鱼.
黄芪山地粥: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
上面介绍的这些制作方法都是黄芪各种各样的食用方法,如果给自己吃黄芪的时候参照上面我们介绍的这些方式来做的话,那么相信大家都能够吃到这样美味的食物,黄芪在制作的时候必须要根据能够保存药效的方法来治疗,而煲汤也是一个最不错的选择。
黄芪粥的做法
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这个药 汁加大米煮粥。
做法一
第一步,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动作。
第四步,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这个粥方中,黄芪的用量不多,配上大米,很平和,属于平补,在暑湿重的季节大部分人都可以吃一点。气弱体虚的朋友,在三伏期间坚持每天喝黄芪粥,能够提升中气,增强免疫力,到了秋冬就不容易生病了。
三伏天暑湿伤气,用黄芪进补正当其时。伏天太热,常使人感觉懒洋洋的,不想多说多动,有的人身体发重、头脑昏沉、出汗多、手脚发热,还有的人双腿浮肿、便秘等等,这些症状正需要黄芪的药力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