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可以游泳吗 冠心病人游泳注意事项
冠心病可以游泳吗 冠心病人游泳注意事项
1.游泳虽然是一种较为舒缓的有氧运动,但是对于冠心病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以防发病。
2.个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状况和病情不同,所以必须在医生建议下合理制定运动计划,运动量不宜过大,有些症状比较严重的病人最好先不要犹豫,以免发生危险。
3.游泳过程中一旦出现胸闷,心率过快,心绞痛,应该马上停止运动,并且及时进行治疗。
四种心脏病绝不能游泳
至少有4种心脏疾患的患者是不适合游泳的,如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这些人群本身心脏存在问题,一旦进行剧烈游泳时,心脏供氧供血不足,或诱发心律失常,均容易导致猝死。此外,冷水刺激也会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梗。所以,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游泳前最好请医生评估下再运动。
专家建议,在游泳期间出现心脏不适,如胸闷、心绞痛、冒冷汗、头晕、心律不稳的情况,首先应该停止游泳,到岸上休息。如果有心脏病史,赶紧服用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一分钟就能缓解。同时,可自己摸一下脉搏,如果心跳太快,最好赶紧就医。
游泳适合高血压病人吗
可能在气温高的夏天,游泳成了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了,而且游泳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锻炼身体。可是有些患上高血压的病人就不适合游泳呢,有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威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高血压患者游泳时,如果血压突然升高有诱发中风、脑梗死的危险,而癫痫病者,无论病情严重与否,在发作时意识会失控,如果恰好在游泳时发作就非常危险。因为游泳运动量大,而心脏病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血液供应不上,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血管痉挛等现象,进而可能引发心梗、猝死。另外,急性眼结膜炎、皮肤癣疹、重症沙眼等疾病,在游泳池中传染速度很快,患者最好不要游泳。
此外,医生提醒,还应该注意不要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饱腹游泳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游泳后不要马上进食,剧烈运动后也不要游泳;患了感冒,尤其是病毒性感冒,游泳可能会诱发心肌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医生提醒,初学游泳者,游泳时间不应超过一个小时,经常游泳者两个小时以内即可。
心脏病坚持游泳有啥危险
心脏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冠心病,二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心肌收缩不力,平时,患者的心脏供血都有困难,而游泳对人的心脏负荷要求较高,此时人体需氧量较大,血液要充分达到人体的需氧部位,需要心脏更强有力的收缩以及更多次数的跳动,这样患者心脏可能不堪重负。
高血压病人也一样 ,本来血管弹性就不足,弹性不够大,此时再下水,由于水温一般都低于人体温度,凉水一激,血管收缩,血压升得就更高了,患者会感到头晕、目眩、气喘,引起心绞疼甚至心肌梗死,或者引发脑血管疾病,甚至可能发生脑出血。
当然,心脏病人并非绝对禁止下水,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轻微心脏病人可以下去,但当感到不舒服时应尽快上岸,下水时间也不要太长,动作不要太大。而比较明显的高血压、较严重的心脏病人,如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的,就不要下水了,应在医生指导下,治好后再说。
要下水游泳,宜慢慢进水,有一个适应过程。游泳时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度用力,游泳方式也要注意,不要用自由泳、蛙泳等力度过大的方式,可采用较缓的仰泳 。
另外,医生还指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也不宜从事游泳运动,有皮肤病、红眼病等可通过水体传染疾病的也不宜游泳,以防传染给他人。
夏季游泳的好处是什么?
坚持游泳对于心血管系统是有益处的,它使心脏体积运动性增大,心肌收缩变得有力,安静时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弹性加大,心血管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在游泳的过程中与水产生抗阻力,具有减肥、保持体型的功效,进而有利于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
但是,游泳也会造成高血压病人血压突然升高,有诱发中风、脑梗塞的危险。如果游泳运动量过大,心脏病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血液供应不上,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血管痉挛等现象,进而可能引发心梗、猝死。
首先,应该检查身体,充分了解健康状况,并让医生提供游泳的建议。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特别是顽固性高血压,药物难于控制者,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严重心脏病患者游泳更要慎重,如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冠心病、较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对游泳只能“敬而远之”。
其次,游泳前做好充分的入水前准备。即便在夏天也应先热身10到15分钟,活动关节以及各部位肌肉,防止入水过冷而抽筋。穿着合身的游泳衣裤、游泳帽,
及准备游泳眼镜、耳塞、浮体物品、鼻夹等。游泳前要稍微补充一些能量,但勿喝酒。
游泳之后一定要用干净的水把全身再冲洗一遍,如果是在露天游泳池游泳,那么上岸之后,最好能到阴凉的地方进行休息,而且身体裸露的地方最好能涂上防晒霜,游泳之后也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否则很有可能是身体出现脱水的情况,因为游泳的运动量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大的。
冠心病可以游泳吗
可以游泳。
游泳对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已经得到了切实的证明,游泳可以减少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症状。还可以帮助治疗冠心病,减少用药量。而实践也证明,长期进行游泳锻炼的人的冠心病的可能性远比不进行运动的人低,游泳对冠心病的好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游泳 某些心脏疾病患者
患有某些心脏疾病的人不适合游泳。这其中的就包括患有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严重的心动过速以及心律失常等都被不适合游泳。
游泳之前需要注意什么 哪些情况不能游泳
有心脑血管疾病得人是不适合游泳的。还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的冠心病得人,都不适合游泳运动,在下水之后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心脏病发作,还有高血压的患者游泳的时候是会加速血液的循环速度,有引发中风得危险。
空腹或者过饱是不能游泳的,空腹的时候进行游泳会引起低血糖发生昏迷的危险,如果是过饱的时候进行游泳,会影响肠胃的供血。
在你大汗淋漓的时候也不能立刻进行游泳。在大汗淋漓时你的皮肤表面血管是扩张开的,皮肤进行大量排汗和散热,这个时候立刻进行游泳一下子遇到冷水会冷刺激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的阻力变大,心肺负担也加大,会导致心脏、大脑供血不足,造成头昏眼花或者昏迷。
游泳对糖尿病有好处吗 减少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
糖尿病人经常游泳可以减少冠心病并发症的危险,因为游泳可以降低血压,减轻肥胖程度,降低血脂和血尿酸水平,还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因此经常游泳有助于提高糖尿病人的生命质量。
冠心病的运动有哪些
冠心病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病,多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其病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都带来严重的威胁。专家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治疗此病上,已经不单纯的采用药物疗法了,更多的是采用运动疗法。那么,冠心病的运动疗法有哪几种呢?
1、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舒松自然,动中有静,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更为合适,简化太极拳运动量较小,心率只能达到90-105次/min。
2、游泳
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能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游泳锻炼。据报道,游泳可使摄氧量增高,为8.9--6.5 METS不等。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时间过久,引起肌肉痉挛和心胶痛发作。
3、体操
应用体操进行康复由来已久。目前已创造数种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冠心病医疗体操。广播操亦可推广应用,据单氏测定,第三套广播体操可使心率达100-110次/min,运动量3-4 METS。
4、骑自行车
在我国几乎家家有车,人人会骑,并可结合上下班进行锻炼。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行车中保持身体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但一般骑车速度,摄氧率很低,如8km/h相当于2-3 METS,10km/h只相当于3-4METS,功量偏小。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已有很多种,而且这些疗法在临床试验中都已取得成功,因此,请患者不必为了患上此病而焦急,只要您坚持用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相信您一定能摆脱此疾病的困扰。最后,祝您健康长久。
冠心病患者饭后运动好吗
1、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舒松自然,动中有静,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更为合适,简化太极拳运动量较小,心率只能达到90-105次/min。
2、游泳
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能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游泳锻炼。据报道,游泳可使摄氧量增高,为8.9--6.5 METS不等。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时间过久,引起肌肉痉挛和心胶痛发作。
3、体操
应用体操进行康复由来已久。目前已创造数种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冠心病医疗体操。广播操亦可推广应用,据单氏测定,第三套广播体操可使心率达100-110次/min,运动量3-4 METS。
4、骑自行车
在我国几乎家家有车,人人会骑,并可结合上下班进行锻炼。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行车中保持身体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但一般骑车速度,摄氧率很低,如8km/h相当于2-3 METS,10km/h只相当于3-4METS,功量偏小。
高血压可以游泳吗
高血压可以适度游泳。
游泳属于有氧运动,对全身各个部位锻炼最为全面,游泳时水对身体的拍打震动是一种很好的按摩作用,能提高呼吸功能,改善肺组织的弹性,增强免疫功能;还可以加快人体胆固醇分解,,对多种病症都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其中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游泳对高血压的好处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老年人游泳的好处是什么呢
老年人游泳有下列作用:
一、有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在水中皮肤受冷,血管急剧收缩,使大量外周血液进入心脏和人体深部组织,使内脏器官的血管扩张。从水中上岸时,皮肤血管又随之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流到表皮来,这一张一缩,就是血管操,它能增强血管弹性,又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游泳还能使血液里脂肪酶增加,加速胆固醇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管管壁沉积物的积存,对防止或减轻老年人的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游泳时心脏负担加大,可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防止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生。
二、可以增加呼吸深度并加强呼吸器官机能。由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800多倍,人在游泳时要承受很大压力。呼吸肌因此要克服水的压力,使呼吸加紧,肺活量加大,从而增强对外来刺激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对老年人来说可以延缓呼吸器官机能的减退,有助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三、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等。人进入50岁以后,由于缺少运动,容易产生骨质疏松;老年人一半以上有骨关节病,尤其是骨关节炎、腰椎劳损等。而游泳可以使全身骨骼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促进血液中的钙进入骨头,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游泳还能促进关节腔分泌润滑液,减少活动时骨头之间的摩擦;润滑液又能给软骨提供营养,减缓其衰老。游泳可以让骨骼肌更加有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骨头,降低老年人骨折的风险。
四、有助于慢性病的防治。人到中年后容易患某些疾病,如胃病、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高胆固醇症、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支气管炎和肿瘤等等。这些疾病的产生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常年坚持游泳或冷水游泳(冬泳)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有效良方之一。近些年来,医学界把游泳作为一种医治慢性病的手段,用来治疗肺气肿、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有着显著成效。
老年人游泳的好处有很多种,不但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能有效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预防骨质疏松以及一些骨关节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对于肺气肿,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适当参与一些游泳活动。
游泳对冠心病有好处吗 加强心肌功能
游泳时所做的作用有很大的伸展性,这也有利于心脏的收缩和扩张,冠心病人长期坚持游泳锻炼,心肌功能就能得到加强,身体也能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糖尿病患者做什么运动 游泳
通过游泳的运动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了身体对消化吸收的能力,增强了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长期坚持进行游泳可以让心肌变得更加的发达,有利于收缩,而且人们在冷水中身体会消耗大量的糖原,可以更好的燃烧脂肪,游泳同时对腿脚有一定的锻炼作用,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但是糖尿病患者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对身体做必要的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的疾患,如果已经患上了冠心病或者高血压的并发症不能进行游泳锻炼,不然会引起危险。游泳运动要在饭后60分钟之后进行,不能空腹游泳,不然会导致身体的低血糖,前两个小时也不能游泳会影响到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