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刮痧刮哪里 鼻窦炎刮痧疗法
鼻炎刮痧刮哪里 鼻窦炎刮痧疗法
1.刮鼻腔局部印堂,上迎香,迎香,以皮肤潮红为度。
2.刮颈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风门刮至肺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手阳明大肠经,由曲池经手三里,偏历等穴刮至合谷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取双侧胆俞至脾俞,项丛刮(从耳后刮到脖子),肩胛环(在肩胛部,以膏肓穴为核心,包括两肩胛骨在内之椭圆形皮区),患者取正坐位,刮拭胆俞至脾俞,项丛刮,肩胛环,直至挂出痧点,隔5日1次,最多3次。
鼻窦炎刮痧取穴原理:项丛刮位于项部,通过刮痧可调节大脑功能,有利于睡眠;肩胛环有足太阳膀胱经之心俞分布,刮痧可益气养神,通阳安神;刮痧胆俞至脾俞,既可除肝胆上炎之火,又可清脾胃之湿热。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肩周炎刮痧有用。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正气下降,或因肩部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以至于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引起本病。采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除阻滞经络的病原,使肌肤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速,从而起到止痛作用。
过敏性鼻炎刮痧有用吗
刮痧是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的。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体质、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常因冷热变化、化学气体、刺激性气 味、烟尘、花粉等刺激而引起发作。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其病因病机乃因肺气虚弱或脾胃气虚,复感风寒之邪而使肺气不通、鼻窍壅滞所致。而 刮痧疗法,通过刮拭特定的穴位,有清肺益气、补肾健脾、通鼻窍、清热邪的功效,从根本上调理体质,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刮痧有用吗
刮痧是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的。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体质、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常因冷热变化、化学气体、刺激性气味、烟尘、花粉等刺激而引起发作。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其病因病机乃因肺气虚弱或脾胃气虚,复感风寒之邪而使肺气不通、鼻窍壅滞所致。而刮痧疗法,通过刮拭特定的穴位,有清肺益气、补肾健脾、通鼻窍、清热邪的功效,从根本上调理体质,治疗过敏性鼻炎。
刮痧刮痧鼻炎的治疗方法
鼻炎的问题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烦恼,而且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属中医学的鼻窦范畴。本病多由外感风寒袭肺,蕴而化热,乃至肺气失宜,客邪上干清窍而致鼻塞。风邪解后郁热未清,酿为浊涕,壅于鼻窍而致,临床常见慢性单纯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二种,慢性单纯性鼻炎,鼻塞日久,呈间隙性或交替性,多涕呈粘稠半透明粘液性。鼻腔检查可见鼻粘膜血,下鼻甲肿大,但表面光滑,触之柔软,用麻黄素滴鼻后很快消肿,恢复通气。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较重,多为双侧持续性,涕粘稠量少,嗅觉减退,伴有头部胀痛,鼻腔检查可见下鼻甲肿胀瘀血呈暗红色,表面凹凸不平呈桑椹样,触之较硬,用麻黄素后鼻甲无明显收缩。中医将其分为肺脾气虚及气血瘀滞二型,治宜补益肺脾,理气化瘀。
治疗方法
足部全息反射区
1、六个基本反射区。
2、肺、气管、鼻、脑垂体、颈、脾经穴选择头部迎香穴、印堂穴、上星背部肺俞至脾俞上肢尺泽穴、合谷穴按语经验本病患者平素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医治,若想得到根治可以在一年二季中即三伏天选用夏治咳喘宁敷贴穴位,及立冬后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一般2-3年即可痊愈根治。
可以试试上述的足部刮痧的方法,而且该方法没有任何的副作用,通过经常的刮痧按摩就可以解决鼻炎的顽疾,怎么样我们介绍的该方法大家可以试试。
刮痧适合用于哪些疾病
刮痧适用的疾病范围比较广,但效果是因人而异的。
如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腹泻、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痛经、小叶增生、头痛、食欲不振、牙痛、鼻窦炎等,都可以采用刮痧疗法。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患有以上这些疾病,并且还比较严重的话,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够单纯依靠刮痧了,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同时,患有以下疾病也不适合刮痧,如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经期、孕妇、皮肤病、心衰、腹水、严重糖尿病、动脉硬化者等。
刮痧的部位是根据疾病本身而定的,但常用的部位有大椎、肩颈、喉咙两侧、脊椎、脊椎两侧的肌肉、肘窝、腘窝等部位。
对于正常的人来说,可能不怎么了解经络的作用,都是“哪儿痛,刮哪儿”,就好像拉肚子,就刮肚脐周围的穴位。
刮痧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建议在骨头部位进行刮痧,如脊椎,脊椎上都是骨头,如果力度掌握不好,易受伤,太阳穴周围血管分布密集,也不建议自行刮。
小孩子皮肤比较嫩,不建议上小学之前的孩子刮痧;过饥、过饱、过渴、过分疲劳、醉酒等情况下也不要刮痧,可在饭后1小时刮痧。
刮痧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刮痧后半个小时不洗冷水澡;刮痧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可饮用1-2杯温水;痧没退,不能再次进行刮痧,以免伤皮肤。
刮痧:不是你想刮就能刮
“刮痧是一种泄法,不能想刮就刮,泄得过度伤真气。”福建省人民医院传统中医科李学麟如是说。
那么,刮痧适合用于哪些疾病呢?翁主任介绍,刮痧适用的疾病范围比较广,但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如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腹泻、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痛经、小叶增生、头痛、食欲不振、牙痛、鼻窦炎等,都可以采用刮痧疗法。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以上疾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而不能单纯依靠刮痧。
同时,翁主任说,患有以下疾病也不适合刮痧,如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经期、孕妇、皮肤病、心衰、腹水、严重糖尿病、动脉硬化者等。
翁主任说,刮痧的部位是根据疾病本身而定的,但常用的部位有大椎、肩颈、喉咙两侧、脊椎、脊椎两侧的肌肉、肘窝、腘窝等部位。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了解经络,可以采用“哪儿痛,刮哪儿”的方法,如腹泻,可以刮肚脐周围的穴位。
翁主任提醒,刮痧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建议在骨头部位进行刮痧,如脊椎,脊椎上都是骨头,如果力度掌握不好,易受伤,太阳穴周围血管分布密集,也不建议自行刮;小孩子皮肤比较嫩,不建议上小学之前的孩子刮痧;过饥、过饱、过渴、过分疲劳、醉酒等情况下也不要刮痧,可在饭后1小时刮痧;刮痧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刮痧后半个小时不洗冷水澡;刮痧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可饮用1-2杯温水;痧没退,不能再次进行刮痧,以免伤皮肤。
中医刮痧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比较认可的发病诱因主要是与遗传、皮脂代谢改变、微生物寄生、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通过中医刮痧治疗脂溢性皮炎,可使局部汗孔开泄,促进邪气外排,改善微循环,清洁经脉,消除隐患;同时又可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变组织的缺氧状态,加强人体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的再生活化的作用。
古方中医养生专家向您推荐中医刮痧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方法:
1、均匀上面部精油。
2、用刮痧板轻按或点按面部穴位,由下往上:承浆、两地仓、两迎香、巨髎、颧髎、两鼻通、睛明、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球后、承泣、四白、太阳。
3、开始刮痧,刮痧路线起止点及顺序按经络走向如下:
1) 承浆——听会 2) 地仓——听会 3) 人中——听会 4) 迎香——听会 5) 鼻通——耳门 6) 晴明——耳门 7) 攒竹以下——太阳穴 8) 额头分三段——太阳穴
4、用刮痧板轻轻按抚全脸。
5、按3所述刮痧路线,再由额头刮至下颌,即由8线至1线。提拉左边脸颊,提拉右边脸颊。
6、用刮痧板轻轻按抚全脸。
7、颈部路线:由神经沿着淋巴走向,从耳后至锁骨轻刮,向下排颈部淋巴液。
中医专家提醒:脸部刮痧治疗脂溢性皮炎时需注意:手法一定要轻柔,手持鱼形刮痧板沿经络轻盈刮拭,不可用力过猛。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医师进行治疗。另外,对于脂溢性皮炎皮损部位出现渗出、结痂者,暂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中医刮痧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我国传统中医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刮痧就是最常用的一种。面部刮痧能有效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改善油腻、瘙痒症状。
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比较认可的发病诱因主要是与遗传、皮脂代谢改变、微生物寄生、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通过中医刮痧治疗脂溢性皮炎,可使局部汗孔开泄,促进邪气外排,改善微循环,清洁经脉,消除隐患;同时又可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变组织的缺氧状态,加强人体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的再生活化的作用。
古方中医养生专家向您推荐中医刮痧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方法:
1、均匀上面部精油。
2、用刮痧板轻按或点按面部穴位,由下往上:承浆、两地仓、两迎香、巨髎、颧髎、两鼻通、睛明、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球后、承泣、四白、太阳。
3、开始刮痧,刮痧路线起止点及顺序按经络走向如下:
1) 承浆——听会 2) 地仓——听会 3) 人中——听会 4) 迎香——听会 5) 鼻通——耳门 6) 晴明——耳门 7) 攒竹以下——太阳穴 8) 额头分三段——太阳穴
4、用刮痧板轻轻按抚全脸。
5、按3所述刮痧路线,再由额头刮至下颌,即由8线至1线。提拉左边脸颊,提拉右边脸颊。
6、用刮痧板轻轻按抚全脸。
7、颈部路线:由神经沿着淋巴走向,从耳后至锁骨轻刮,向下排颈部淋巴液。
中医专家提醒:脸部刮痧治疗脂溢性皮炎时需注意:手法一定要轻柔,手持鱼形刮痧板沿经络轻盈刮拭,不可用力过猛。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医师进行治疗。另外,对于脂溢性皮炎皮损部位出现渗出、结痂者,暂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采用中医刮痧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去除致病诱因,效果不错。
鼻窦炎刮痧刮哪里最好
鼻窦炎刮痧部位一:头颈部
1.刮拭头顶部
从前头部神庭穴至后头部后顶穴,经头顶百会穴沿着头部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
2.刮拭侧头部
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3.刮拭后颈部
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操作原理:
刮拭头部各区域,可缓解鼻窦炎引起的头痛等症状。
鼻窦炎刮痧部位二:足部反射区
1.刮拭鼻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内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足十趾尖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肺、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横向刮拭前脚掌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鼻窦炎刮痧部位三:手部反射区
1.刮拭鼻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指甲桡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2.刮拭额窦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十指顶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肺、支气管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横向刮拭双手掌指根下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4.刮拭头颈淋巴结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各手指根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鼻窦炎刮痧部位四:四肢经穴
1.刮拭合谷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拇指示、指之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2.刮拭列缺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的列缺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丰隆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外踝上8寸的丰隆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4.刮拭太冲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足背第一、第二跖骨间太冲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操作原理:
合谷穴、列缺穴能够治疗头面部病症,疏通鼻窍,清热祛火;丰隆穴能够化痰祛湿,祛瘀通窍;太冲穴能够疏肝利气,缓解局部气机郁滞。
鼻窦炎刮痧部位五:背部经脉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重点刮拭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肺俞穴、肝俞穴,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操作原理:
刮拭两经可提升人体阳气,刮拭肺俞穴、肝俞穴可促进对应脏腑功能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