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但不缺铁应该注意什么
贫血但不缺铁应该注意什么
如长期给非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或高铁饮食,则会出现慢性铁负荷过重。即便是缺铁性贫血患者,补铁也要适可而止,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昏迷等急性铁中毒症状,严重者会致人休克、死亡。虽然贫血患者中缺铁性贫血者占多数,但除此以外,还有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果不论贫血原因就盲目补铁,不仅不利于病情改善,还能危害身体健康。
据了解,成年人一般每日从食物中摄取铁量为10~15毫克。老年人因消化功能减退,可能会影响对食物中铁量的吸收。另外,患有各种消化道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道肿瘤等疾病,同样易使铁的吸收减少,进而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不过,对于非缺铁因素引起的贫血,没有必要大量补铁。李昕权主任说,人体内铁的代谢处于平衡状态,从食物中摄取的铁与丢失的铁保持动态平衡。成人需要的铁,约95%来自衰老的红细胞释放出的血红素铁,仅5%来自于食物,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铁,足够补偿所丧失的少量的铁。
因此当身体出现了贫血的症状后,不要急于盲目的为患者进行补铁,应该先到医院进行具体的检查,看看患者贫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确实是缺铁导致的,才进行适量的补铁,如果不是缺铁导致,就要针对病因,进行对症的治疗和调理。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早期症状
缺铁性贫血起病较缓慢,由于机体对铁代谢失衡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调节作用,早期可无症状,侍贫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因此缺铁性贫血患者常不被重视视而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缺铁性贫血治疗
一般来说缺铁性贫下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但当病人Hb小于60g/L,并有继续出血, 单独中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用西药铁剂治疗,必要时可用肌内注射补铁。
1、病因治疗 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如对原发病忽视,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
2、铁剂的补充 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150~200mg即可。常用的是亚铁制剂(琥珀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钙盐及镁盐亦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患者服铁剂后,自觉症状可以很快地恢复。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后3~4天上升,7天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于2周后明显上升,1~2个月后达正常水平。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铁剂治疗仍需继续服用,待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µg/L再停药。如果无法用血清铁蛋白监测,则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3个月,以补充体内应有的贮存铁量。
如果患者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不能吸收或失血速度快须及时补充者,可改用胃肠外给药。常用的是右旋醣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治疗总剂量的计算方法是: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 g/L)×3.4(按每1000gHb中含铁3.4g)×体重(kg)×0.065(正常人每kg体重的血量约为65m1)×1.5(包括补充储存铁)。上述公式可简化为: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 g/L)×体重(kg)×0.33。首次给注射量应为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加到100mg,以后每周注射2~3次,直到总剂量用完。约有5%~13%的患者于注射铁剂后可发生局部肌肉疼痛、淋巴结炎、头痛、头晕、发热、荨麻疹及关节痛等,多为轻度及暂时的。偶尔(约2.6%)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会有生命危险,故注射时应有急救的设备(肾上腺素、氧气及复苏设备等)。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贫血 缺铁性贫血症状有哪些
缺铁性贫血属于贫血中的一种,会出现所有贫血患者共有的一些症状,是指因机体缺血而引起的组织器官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有头晕、头痛、乏力,以及活动后的气促、气短、心悸,机体易疲劳,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以及记忆力的下降,甚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眼花,耳鸣,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晕厥,以及一过性黑朦,甚至心律失常。因缺铁性贫血同时合并有缺铁,还会出现缺铁所特有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包括有异食癖、口角炎、舌炎、舌异常以及食欲减退,甚至便秘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缺铁性贫血预防
因为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会随着孕周的增多而逐渐加重,所以整个孕期要定期验血,检查是否出现贫血或贫血有无改善。预防孕期贫血,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按时产检
至少要在妊娠的中期和后期检查两次血常规,以及早发现贫血,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贫血。
2、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鸡肝、猪肝等动物肝脏富含矿物质,含铁丰富,一周可吃两次。鸭血、蛋黄、瘦肉、豆类、菠菜、苋菜、番茄、红枣等食物含铁量都较高。
3、多吃富含叶酸食物
从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增补剂,直到怀孕后3个月为止。饮食上注意进食富叶酸食物,如动物肝脏和肾脏、绿叶蔬菜及鱼、蛋、谷类、豆制品、坚果等。
4、妊娠中后期多吃高蛋白食物
妊娠中后期胎儿发育增快,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鱼类、蛋类、瘦肉、豆类等。
5、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
对某些孕妇来说,单从饮食中摄取铁质,有时还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对于有明显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胃肠容易接受和吸收的铁剂。孕期补铁不宜突然大量地补,因为补铁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胃肠不舒服,还容易引起便秘。
贫血缺铁吃什么有效呢
参归银鲳汤——营养不良性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是因未及时添加铁质、叶酸等营养成分造成的人体严重缺乏铁元素和维生素B2。患者常见的症状是耳鸣、易头晕、发色暗淡干枯等基本症状,严重时还会食欲不振、腹泻、舌头发炎、口生疮等。
食疗方为参归银鲳汤,有健脾、补血、补气之功效。
制作方法:鲳鱼500克、党参30克、当归15克、生姜3片。鲳鱼去鳞,腮,内脏,锅烧热加油放姜,把鱼煎至微黄;党参,当归洗净,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一小时,下鲳鱼煲熟,调味供用。
参耆竹丝鸡汤——失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分为两种。慢性失血是由于外伤或疾病过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机制缺陷所引起的,急性失血性贫血是由于血崩、性交创伤及分娩产生的短时间大量出血。
参耆竹丝鸡汤补气养血,适用于平素体虚贫血,或产后病后虚嬴,症见乏力体虚。
制作方法:竹丝鸡1只(约750克)、猪瘦肉150克、黄耆30克、党参30克、去核红枣10个、生姜3片。竹丝鸡去内脏,洗净,斩件,猪瘦肉洗净,一起放入沸水中焯一下,过冷水;红枣、黄耆、党参洗净;把全部用料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猪骨汤——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贫血,伴有胃酸缺乏和脊髓侧柱、后柱萎缩、畏寒、发烧、皮下或粘膜出血等现象,是以全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猪骨汤有补肾健脾生髓之功效,适用于再障贫血的食疗。
制作方法:制法:猪骨250克,黑豆30克,红枣20枚,调味品适量。猪骨,黑豆,红枣,加水至1500ML,炖汤,去骨,入调味品,分两次食用完。
首乌红枣粥——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质不够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由于女性在每个月都会固定流失血液,所以女性患上缺铁性贫血的比例要比男性高。据统计,罹患贫血的比例为20%,平均每四到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是贫血患者,主要分布在20-24岁。
首乌红枣粥可以补肝益肾,养血理虚,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食疗。
制作方法: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
枸杞银耳羹——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过度破坏所引起的贫血,并伴有黄值和血红蛋白尿,较为少见。
枸杞银耳羹具有止眩晕、除头痛、去目疾、润肌肤等功效,可用于溶血性贫血食疗。
制作方法:银耳20g,枸杞25g,冰糖或白糖100g,鸡蛋2个。将银耳泡发后摘除蒂头,枸杞洗后沥水,打蛋取清。沙锅加水,沸后投蛋清、糖撑匀,再沸时入枸杞和银耳,炖片刻。
芹菜炒猪肝——生理性贫血
这是正常人体血容量的增加而使血液稀释所引起的贫血。妊娠期间,由于婴儿营养供应的需要,母体的血容量会比正常时增加约35%,其中血浆增加相对比红细胞增加为多,致使血液稀释。食用每份芹菜炒猪肝可摄取74毫克的铁质,对妇女尤为有益。
制作方法:猪肝200克,芹菜300克(或菠菜200克),酱油25克,白糖20克,黄酒10克,湿淀粉30克。
1、将猪肝去筋膜,用快刀切成薄片,用淀粉、黄酒和精盐同猪肝片搅匀,待用。
2、芹菜打去菜叶,取净茎六两,用清水洗净,切成三公分长的段。
3、将油锅用旺火烧热,倒入冷猪油,烧至六成油温,投入猪肝,将其搅散,待变色后,倒入漏勺沥油。
4、锅中留油少许,继续旺火,投入芹菜煸炒,待熟前加入酱油、白糖、精盐,用湿淀粉勾芡,再倒入猪肝,翻炒几下,在锅边淋上少许香醋,即可出锅装盘。
孕妇贫血缺铁要怎么办
1多吃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2多吃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猪肉,牛肉,动物的肝脏,动物血等等!动物性食物不但含铁高,吸收率也高!
3按时吃饭,合理搭配!不挑食!用铁锅做饭可以增加铁的来源!
4孕期多吃些黑木耳,海带,紫菜!黑木耳不仅可以补铁还可以美容哦!
5对于豆类也是必不可少的!黄豆及豆制品中含铁及吸收率也是很高的!如在每天早上喝一杯也是很不错的!
6适当的补充一些铁剂!食物当中必然是有限的!对人体尤其是孕妇供需量可能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来服用一些铁剂!
贫血缺铁应该如何补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血色素)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的可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而最常见的为缺铁性贫血。
我国居民贫血平均患病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很多,自我发现缺铁性贫血,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考虑:
1.有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病史,如寄生虫感染、慢性失血(月经过多、溃疡病、痔疮病等)或机体对铁需要增加(妊娠、哺乳或儿童生长)及各种原因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铁的吸收障碍。
2.有缺铁性贫血症状,如甲床(指甲盖下边的颜色)和口唇黏膜以及睑结膜苍白,疲乏,头晕,耳鸣,面色萎黄或苍白,皮肤干燥无华,气急,心慌,食欲不振,恶心,腹胀,指甲扁平,反甲(指甲凹陷不平、像匙状)。
出现上述症状时,病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00克/升,医生会给病人进一步做骨髓检查和铁代谢方面检查,一旦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首要的是去除缺铁产生的原因,然后才是补充铁剂。
一部分病人患了缺铁性贫血后不到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补血保健品,常常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延误了对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发病的治疗。例如,胃肠道恶性肿瘤,一方面造成慢性消化道出血,另一方面消耗机体养分导致缺铁性贫血,如果只顾补铁,而忽略了弄清病因,不但不能纠正贫血,反而会延误肿瘤的治疗。
一般地说,在去除缺铁性贫血病因的同时,补充铁剂,贫血会很快好转或痊愈。
轻度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在90克/升以上)而胃肠吸收功能良好者,注意食物调整即可纠正贫血。可进食含铁丰富的食品,包括瘦肉、蛋黄、猪肝、发菜、海带、紫菜、黑木耳、菠菜、芹菜等。一般地说,动物性食物含铁量较高,并且容易吸收。
中度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在60克/升以上),胃肠功能正常,病人临床症状不重的,可去药店购买非处方药铁剂进行自我药疗。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铁剂有速力菲(琥珀酸亚铁)和福乃得(硫酸亚铁控释片,含维生素C、B)等。
重度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小于60克/升)病人,或者虽然贫血不是很严重,但病人有胃肠道吸收障碍,如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口服铁剂不能纠正贫血,或者病人需要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如病人已经合并贫血性心脏病,或者近期内需要手术者,应该进行注射补铁。目前常用的注射用铁剂为右旋糖苷铁。
口服上述任何一种铁剂后5天,网织红细胞数会增加,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回升,约1个月后接近正常。如果铁剂治疗后3周无良好反应,应去医院检查原有诊断是否正确,病因是否去除,口服铁剂有无障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新陈代谢不如年轻人,造血的骨髓细胞减少,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此外,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困难,进食固体食物不足导致铁摄入不足,加上胃和十二指肠功能退化,从而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女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营养性贫血的一种,在营养性贫血中占很大比例,主要是因为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因为慢性失血就等于失铁。妇女月经过多是缺铁最多见的人群。慢性失血还常见于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症、钩虫病、痔出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怀孕妇女中1/3的人有缺铁性贫血。从怀孕到生育,一般母亲要消耗1000毫克的铁,而现在的女性由于月经、偏食等原因,怀孕前大多已有贫血倾向,一旦怀孕,体内铁的消耗量急速增加。因此,孕妇中贫血的人是相当多的。人工流产和产后的妇女由于失血量多,也非常容易导致贫血。
女性朋友出现缺铁性贫血之后,饮食当中很多问题都要注意,比如说尽量不要饮茶,因为茶叶里面含有一种能够妨碍我们身体吸收铁质的物质。贫血的女性应当多补充维生素c,这种营养元素不但是身体所必需的,而且还能够辅助我们身体吸收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