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护理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护理
1、普通康复疗法
加强护理,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加强营养,隔离至出疹后5天。
2、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是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
除此之外,最主要还是在日常生活的饮食疗法,毕竟饮食是跟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其具体方法如下:
1、 银翘解毒粥
材料: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竹叶、荆芥各10克,芦根15克,牛蒡子、甘草各6克,粳米100克。
做法:上8味药洗净煎汁,去渣;再煮洗净的粳米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上药汁,煎1—2沸即可;分2次,早晚温热服。
本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汗而不多,口渴,咳嗽咽痛,舌尖虹,舌苔薄黄,脉浮数。
但需注意是:外感风寒,恶寒重,发热轻不宜用。
2、 清营粥
材料:生地15~30克,竹叶卷心6克,银花10克,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代),粳米100克。
做法:将生地、竹叶卷心、银花、水牛角洗净,同入砂锅煎汤;取汁去渣;再放入洗净的粳米,一起煮为稀粥;每日2~3次,温热服食。
本粥清营泄热,兼以透表,适用于营分热盛,症见身热,夜间尤甚,烦躁,咽干但不欲饮,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但需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忌用。
风疹病毒igg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在妊娠前3个月内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使胎儿发生先天性风疹。重者可致死产及早产,轻者可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耳聋及发育障碍等,称为先天性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据观察,孕妇妊娠第1个月时感染风疹,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率可高达50%,第2个月为30%,第3个月为20%,第4个月为5%,妊娠4个月后感染风疹对胎儿也有影响。有的新生儿不一定在出生后立即出现症状,而是在出生后数周、数月或数年才逐渐出现症状。
风疹病毒引发胎儿畸形有两种:一种是病毒所致炎性病变,一种是对胚胎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使发育缓慢,分化受到抑制,故使某些器官发育不全或生长落后。
风疹脑炎会造成智力、行为和运动方面的发育障碍,这是永久性智力迟钝的一个原因。根据胎儿发育的特点,一般说来,如果怀孕前2-3月感染风疹病毒,常会引起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及青光眼,失听或中枢神经的病变多由妊娠晚期风疹病毒感染所致。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预防
1、婚前育龄妇女进行风疹病毒lgG抗体筛查,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小于1:16者,属易感者,应予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半年后抗体转为阳性方可怀孕,此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对孕早期(1-3月)的孕妇,普通检测血清风疹病毒lgM抗体,对确诊为风疹初次感染的孕妇,应劝其终止妊娠。
3、风疹多于春季流行,故此季节孕妇,尤其是孕早期,应避免接触风疹患者,尽可能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风疹病毒感染机率。
4、孕妇不宜注射风疹疫苗,因为风疹疫苗是减毒的风疹病毒制成,为防对胎儿产生危害,不给孕妇接种为好。
风疹疫苗有必要打吗 什么是风疹疫苗
风疹疫苗是是专门针对预防风疹的生物制品。风疹疫苗接种分为普遍免疫和选择性免疫两种。普遍免疫以控制风疹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为目的,可对满8月龄以上人群实施免疫接种。选择性免疫以控制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为目的,可对青春期少女及育龄期妇女实施免疫;对于风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应急接种。
风疹的鉴别诊断
风疹患者的皮疹形态介于麻疹与猩红热之间,因此应着重对此三种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此外,风疹尚需与幼儿急疹、药物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组中2、4、9、16型及B组中1、3、5型,埃可病毒4、9、16型感染相鉴别。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还需与宫内感染的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相鉴别。此三种胎内感染与先天性风疹有相类似的症状。
风疹的表现
风疹临床上可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前者最为常见。
1.获得性风疹
(1)潜伏期 14~21天。
(2)前驱期 1~2天,表现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偶有呕吐、腹泻、鼻出血、齿龈肿胀等,部分患者咽部及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无颊黏膜粗糙、充血及黏膜斑等。
(3)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躯干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称“三日麻疹”。可有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关节炎)等。
(4)无疹性风疹 风疹患者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无皮疹;也可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患者。显性感染患者和无皮疹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母体在孕期前3个月感染RV可导致胎儿发生多系统的出生缺陷,即GRS,感染发生越早,对胎儿损伤越严重。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者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累及全身各系统,出现多种畸形。新生儿先天畸形多为先天性风疹所致。多数先天性患者于出生时即具有临床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和新的畸形。
准妈妈要提前注射的疫苗
提前11个月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发病率较高,如果在妊娠早期感染乙肝病毒使早孕反应加重是小事,严重者易发展为急性重症肝炎,危及准妈妈生命,还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如果你没有任何慢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很健康,那么你应该在计划怀孕前11个月去注射乙肝疫苗,这是因为乙肝疫苗是按照0、1、6的程序注射的。即从第一针算起,在此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6个月时注射第三针。所以孕前至少提前10个月进行注射,才能保证怀孕的时候体内乙肝疫苗病毒完全消失,并且已经产生抗体。
提前8个月注射风疹疫苗
风疹病毒感染是目前发现最主要的导致先天畸形的生物因素之一。受风疹病毒感染的胎儿常常发生多个组织的损害,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最常见的是三联征(耳聋、白内障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风疹病毒感染的危害主要发生在妊娠早期。
有些感染了风疹病毒的婴儿并不是出生后立即出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症状,而是在出生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才逐渐显现出来。
遗憾的是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没有患过风疹的人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接种风疹疫苗。接种疫苗后至少应避孕3个月,以免疫苗在孕早期导致感染。为了保险起见,建议你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提前8个月注射风疹疫苗。并在2个月后确认体内是否有抗体产生。但是如果你已经怀孕,就不应该再接种疫苗,以免胎儿发生感染。
提前3个月可选择的疫苗
除了乙肝疫苗和风疹疫苗外,你还可听取医生的建议,考虑是否要注射以下疫苗。
1、甲肝疫苗
甲肝病毒主要通过水源、饮食、接触等途径传播。准妈妈的内分泌变化较大,营养需求也比孕前多,因此肝脏的负荷加重、抗病能力会随之减弱,如果你准备怀孕了,却仍然经常出差或应酬,最好在怀孕3个月前注射这种疫苗。
2、水痘疫苗
水痘具有终身免疫性,如果你在小时候出过水痘,则无需考虑这种疫苗,反之就要小心为妙。如果在怀孕早期感染水痘,会引起胎儿先天性水痘或新生儿水痘,如果在怀孕晚期感染,则可能导致孕妇患严重肺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你要结合居住地的特点并听从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要注射水痘疫苗。
3、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只能预防几种流感,准妈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征求医生的建议后决定是否注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疫苗都要注射,也并不是注射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女方风疹病毒检查呈阴性是什么意思
现在结婚前,男女双方都需要进行孕前优生检查,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如果经检查后女方风疹病毒阴性是什么意思?
风疹病毒的IgG和lgM抗体均为阳性,或者是IgG抗体滴度≥1:512,表明有风疹病毒近期感染。风疹病毒的IgG和IgM抗体均为阴性,表明没有受过风疹病毒感染。风疹病毒的lgG抗体滴度<1:512,lgM抗体为阴性,说明有过既往感染史。此外,再次感染风疹病毒,由于只出现短暂的IgM抗体或出现的水平很低,所以不易查出。因此风疹病毒IgG抗体滴度在双份血清中有4倍以上升高,那么无论lgM抗体是否为阳性,都是风疹病毒近期感染的指标。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愈后良好。但孕妇感染风疹,将会导致胎儿严重损害,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致残率大于脊髓灰质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致病率的总和。风疹的有效预防是接种疫苗 ,分普遍接种和选择性接种 ,普遍免疫是以控制风疹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为目的 ,接种人群为 1― 14岁 ;选择性免疫接种是以控制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为目的 ,接种对象为青春期女性及育龄期妇女。
如果孕前优生检测结果是女方风疹病毒(IgG)阴性,这个结果表明对风疹病毒抵抗力低。一般来说,会需要接种风疹疫苗,而接种后三个月内不宜怀孕。
风疹的介绍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风疹极易引起暴发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易感年龄以1~5岁为主,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病毒可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如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因此,风疹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治疗风疹,但是可通过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孕妇感染风疹的危害大
风疹本身临床症状轻微,其主要危害是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能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耳聋、发育障碍等,称为先天性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简称CRS)。新生儿先天畸形中有约5%以上是先天性风疹综合症所致。
假如孩子目前小于1周岁,出现了下列疾病之一,家长们就必须提高警惕,孩子有可能患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1、先天性心脏疾病。2、听力损失。3、有下列一个或多个眼部征象:白内障;视力减弱;眼球震颤;斜视;小眼球;先天性青光眼;色素视网膜病等。4、母亲在妊娠期证实有风疹感染史者。5、被经培训的临床医生怀疑患有CRS者。
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会导致婴儿主要器官的先天性畸形,中等程度以上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病例出生时就能发现,但轻微的心脏受累或耳聋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后才会表现出来,早期进行科学的检查能够发现这些潜在的疾病。
据了解,去年以来,烟台市风疹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多,96.4%发病集中在16-30岁,以女性居多,增加了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危险。专家指出,对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婴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目前育龄期妇女对接种风疹疫苗的认识不足,接种率低。专家提醒,风疹疫苗病毒也可通过胎盘感染,有潜在的致畸危险性。因此,接种疫苗后要避孕3个月,已经怀孕的妇女不能接种。
风疹有哪些症状
依感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然感染性风疹及先天风疹,其表现有不同。
1.获得性风疹(或自然感染的风疹)潜伏期平均18天(14~21天)。
(1)前驱期:较短暂,约1~2天,症状亦较轻微。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伴呕吐、腹泻、鼻出血、牙龈肿胀等。部分患者软腭及咽部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颊黏膜光滑,无充血及科氏斑。一般说来,婴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而年长儿及成人患者则较显著,并可持续5~6天。
(2)出疹期:通常于发热1~2天后即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为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
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人称为“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少数患者出疹呈出血性,同时全身伴出血倾向,出疹期常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明显,肿大淋巴结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就已发生。疹退时体温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消退,肿大的淋巴结亦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常需数周以后。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仅少数重症患者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
无皮疹性风疹:风疹患者可以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不出皮疹。也可以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患者。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显性感染和无皮疹的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者可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均比正常新生儿低,此差距至1岁时往往还不能纠正。此类患婴易有多种畸形,有谓新生儿先天畸形中5%以上由于先天性风疹所致。先天畸形或疾病常见者有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神经性耳聋、前庭损害、中耳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坏死、高血压、间质肺炎、巨细胞肺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炎、脑膜炎、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从先天性风疹患儿的咽部、血、尿、脑脊液内可分离出风疹病毒,阳性率以1岁内为高。也有报告经先天感染后,风疹病毒于脑组织内持续存在在达12年,而引起进行性风疹全脑炎。多数先天性风疹患儿于出生时即具临时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到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1岁以后出现的畸形可有耳聋、精神动作异常、语言障碍、骨骼畸形等。因此对有先天性风疹和可能的小儿自出生后需随访至2~3年或3~4年。国外有报道在一次风疹大流行期中出生的4005例新生儿经病毒分离或血清检查证明先天性风疹>2%(当地平时新生儿中只0.1%为先天性风疹)。此4005例中68%为亚临床型,在新生儿时期无畸形或缺陷症状,但其中71%在生后头5年内的随访中,在不同时期陆续出现上述各种不同的先天性风疹病症。可见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风疹病毒感染的严重后果。我国近年也有报道在825例早孕妇女中,查出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占1.44%,其胎儿血风疹IgM阳性率占孕妇感染的62.5%。
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在妊娠前3个月内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使胎儿发生先天性风疹;重者可致死产及早产;轻者可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白内障、耳聋及发育障碍等,称为先天性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据观察,孕妇妊娠第1个月时感染风疹,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率可高达50%;第2个月为30%;第3个月为20%;第4个月为5%;妊娠4个月后感染风疹对胎儿也有影响。有的新生儿不一定在出生后立即出现症状,而是在出生后数周、数月或数年才逐渐出现症状。
风疹病毒引发胎儿畸形有两种:一种是病毒所致炎性病变,一种是对胚胎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使发育缓慢,分化受到抑制,故使某些器官发育不全或生长落后。
妊娠早期妇女,不论是否患过风疹或接种过风疹疫苗,均应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因妊娠时易患本病或再感染。而准备怀孕的妈妈们,若未接种过风疹疫苗,应予补种,并避免在接种后3个月内怀孕,以防减毒活疫苗毒害胎儿。
准妈妈养生保健慎防患风疹是关键
春天准妈妈慎防患风疹
春天是万物滋长的季节,但同时也是传染病最猖獗的时期。每到春季,医院里的病号儿都会增多,在这里特别要提醒那些准妈妈们,自身的健康更要注意,别忘了还有个小人儿要照顾呢。
生活实例
刘蕾结婚多年,夫妻恩爱,事业有成,一心盼望能生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自打刘蕾怀孕以来,两人对胎儿“精心呵护”:又是补充各种营养素,又是进行胎教。终于等到了新生命降临的那一天,可他俩万万没想到,生下来的孩子却是一个瞎子(先天性白内障)。经医生诊断,原来婴儿患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而这是由于小王在怀孕期间受到风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专家点评
在我国,每年有30余万带有各种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来到人间。据保守估计,约有4万名是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所生育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患儿。有研究证明,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与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存在因果关系。
风疹是什么样的疾病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人感染风疹病毒后的典型症状是出现皮疹,表现为淡红色斑丘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可蔓延至全身,出疹第二天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同时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一般类似感冒的症状。
风疹如何鉴别诊断
风疹患者的皮疹形态介于麻疹与猩红热之间,因此应着重对此三种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此外,风疹尚需与幼儿急疹、药物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组中2、4、9、16型及B组中1、3、5型,埃可病毒4、9、16型感染相鉴别。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还需与宫内感染的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相鉴别。
此三种胎内感染与先天性风疹有相类似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