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吃什么好 黄芪薏米粥
肠炎吃什么好 黄芪薏米粥
大米100克,黄芪、薏苡仁各30克,将黄芪洗净干净后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姜大米、黄芪、薏苡仁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于大火上烧沸后,再转为小火煮40分钟即可。
宝宝厌食4款营养粥来帮忙
(1)红枣小米粥
材料:无核红枣1/2杯、小米1杯。
做法:
1、红枣加水先煮20分钟。
2、然后将小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再煮10分钟。
养胃小秘密:大枣性味甘、平,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小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比大米高,有和中健睥的作用,此粥最适合贫血伴有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宝宝。
(2)黄芪粥
材料,生黄芪1/2杯、大米1杯、陈皮末、红糖少许。
做法:
1、先将黄芪煎浓汁。
2、把米洗净与红糖放入黄芪汁中煮。
3、粥熟后加陈皮末稍煮即可,早晚温热后服用。
养胃小秘密:黄芪性味甘温,有补气固表止汗的作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适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多汗、体弱宝宝。
(3)萝卜粥
材料:白萝卜1个、大米1杯、糖适量。
做法:
1、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
2、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
3、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养胃小秘密:开胸顺气、健胃,经常食用有利于调节宝宝胃肠功能。
(4)鸭肫山药粥
材料:鸭肫1个、山药1段、薏米、粳米各1/2杯、生姜、红枣各适量。
做法:
1、将鸭肫洗净切碎,山药、薏米、生姜、红枣、粳米洗净入锅加清水,大火煮开,文火慢熬。
2、粥成加盐或糖调味即成。
养胃小秘密:鸭肫健胃消滞,与山药、薏米、粳米共熬粥,适用于由脾胃气虚,中气不足引起的宝宝厌食。
结肠炎吃什么食物好
1、玉米棒的芯子
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
2、生姜片
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3、鲜马齿苋
30-60克煎水1饭碗,冲入捣烂的大蒜泥lO-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糖,1日2次。 四 白木耳5-20克,浸泡数小时,以文火煮烂,酌加冰糖,每日2次。
4、枇杷
性甘酸凉,开胃生津,顺肺止咳。适宜肺热、肺燥,津液不足,纳食不佳,虚烦呕吐者。
5、椰子
性甘平,益气生津,解暑利尿,生津止渴力强。
6、荔枝
性甘微酸,微温,生津和胃,益起养血,生食生津力强。
7、栗子
性甘温,补肾强筋,健脾益气,活血止血,有健脾益气厚肠。有滞气作用,反胃者不宜多吃。哪些瓜果对胃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8、梅子
将已黄或半黄的梅子,经草灰处理后,用笼屉盛了加以熏蒸,晒干后即成乌梅。乌梅有敛肺涩肠,止久咳,消肿等多种功能,果汁可治肠炎、痢疾等。
9、白芍饮
配方:白芍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附片15克、红糖20克。
制作:将附片炙好,先煮30分钟去水;白芍、茯苓、白术、生姜洗净,切片。
10、黄芪薏米粥
配方: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 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11、大枣健脾粥
大枣50g,山药、莲子各30g,白扁豆20g,白砂糖适量。各味加水煎熬至烂熟,白砂糖调化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用。
12、人参粥
人参10g,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粳米洗净,加水至1000ml,文火煮至烂熟后,加入人参粉和冰糖搅匀再煮至2---3沸,便可服用。
中药治疗黄褐斑秘方
治疗黄褐斑秘方一:藿香薏米汤
做法:把薏米加水煮至烂熟,然后用纱布包好藿香放入薏米汤里,继续煮15分钟,去掉纱布包,喝汤吃薏米。
治疗黄褐斑秘方二:黄芪当归水
做法:把生黄芪和当归,加水煎取浓汁,把汤汁倒出,再重复加水煎汁,把两次煮的汤汁混合,每天喝一次,即可逐渐淡化黄褐斑。
治疗黄褐斑秘方三:薏仁八宝粥
做法:将芡实、薏仁、粳米、莲子、山药、赤小豆和红枣,加水煮成粥,最后,加糖调味,常吃可有效治疗黄褐斑。
黄芪怎么煮粥 黄芪和薏米煮粥
材料:生黄芪,生薏米,糯米各30克,红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
做法:将黄芪用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加入薏米,糯米,红小豆煮一个小时,倒入鸡内金末。粥熟后分一到两次温服。
功效:此粥适宜于辅助治疗肝硬化,脾胃虚弱,腹胀,面色无华等症。
春季三款食疗方养肝健脾
1、木棉薏米山药瘦肉汤
广东人常受湿邪影响,脾胃弱、大便烂,因此,可选择木棉花30克、薏米15克、山药30克,加瘦肉煲汤,既健脾又利湿热。
2、参芪薏米粥
对于脾虚重者,可食用参芪薏米粥:用党参15克、北芪15克、炒薏米30克、淮山20克、大米100克煮粥。对于春湿感冒,大便糖稀,能起到健脾祛湿、补中益气的功效。
3、杞菊苓粥
用枸杞10克、菊花10克、云苓20克、大米适量煮粥。有益肝肾明目、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和血压等功效。
肾炎血尿治疗方法
1.黄芪双叶粥:生黄芪15g,紫苏叶15g,荷叶15g,薏苡仁30g,粳米50g
此方主要适用于平时易感冒,疲乏,自汗或盗汗的患者。此类人群多为气阴两虚,故多乏力、自汗、盗汗,卫外不固,极易感受外邪,如风寒、风热、湿热等等,故易感冒。生黄芪补益肺脾之气,薏苡仁健脾祛湿,苏叶、荷叶轻清芳香之品,既可疏散外邪,又可发散郁热。
2.山药芡实莲子粥:鲜山药50g,芡实15g,紫苏叶15g,莲子肉30g,粳米50g
此方主要适用于平时大便较溏薄或易腹泻或反复口腔溃疡的患者。此类人群多为脾虚,脾虚则湿盛,故多见大便溏薄或腹泻,湿邪内蕴,助生虚火,虚火上炎,则口舌生疮。山药补脾益气,芡实、莲子肉健脾祛湿,苏叶发散虚火,共奏健脾祛火之效。
3.双花饮:金银花20g,金莲花20g,麦冬15g,白茅根30g
此方主要适用于肾炎血尿,伴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或有慢性咽炎的患者。此类人群多为肺火旺盛,金银花、金莲花清热解毒,麦冬滋阴润肺,可以缓解咽喉部的不适症状,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
4.薏米竹叶荠菜粥:薏苡仁30g,竹叶15g,鲜荠菜50g,粳米50g
此方主要适用于肾炎血尿或蛋白尿,伴小便频急不适,或大便里急后重的患者。此类人群多为湿热内蕴,下注膀胱或大肠所致。荠菜、薏苡仁、竹叶均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5.黄芪鲤鱼汤:生黄芪30g,莲子肉30g,赤小豆30g,冬瓜皮30g,砂仁10g,鲤鱼250克(一尾)
此方主要适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血浆白蛋白偏低。鲤鱼健脾运湿,生黄芪益气化水,莲子肉健脾利水,赤小豆活血利水,砂仁醒胃化浊,冬瓜皮淡渗利湿。需注意的是,烹制本方时,不能放盐,可加适量葱、姜去腥。
人参山楂茶治疗结肠炎
1:川芎当归茶配方:川芎5克、人参5克、白茯苓5克、当归5克、白术5克、白芍5克、桂枝5克、粟米50克制作,将以上药物洗净;粟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
2: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即成。
食法:每日1次,代茶饮用。
功效:消炎止泻。
3:人参山楂茶配方:人参10克、山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莲子10克、山药10克、陈皮6克、泽泻6克、甘草6克、白糖30克制作:1)将以上药物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
2)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滤去渣,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食用:代茶饮用。
功效:补脾胃,止泄泻。对营养不良,皮肤缺乏光泽之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4:丁香面配方:丁香2克、草果1只、白面条250克、味精3克、盐3克、胡椒粉3克制作:1)将丁香、草果打成细粉(草果去心)。
2)铝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放入白面条,再烧沸,加入胡椒粉、盐、丁香、草果、味精、面条熟透即成。
食法:每日一次,每次吃面条100克,渴汤,正餐食用。
功效:暖胃肠,止泄泻。对慢性肠炎泄泻者食用有较好疗效。
5:黄芪薏米粥配方: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制作:1).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
2).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冬瓜粥利尿祛湿
现在天气变的越来越湿热。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身体就非常容易湿气重,如果这个时候不做好排湿降火工作话,我们的身体就很容易生病。那么当体内湿气重怎么办才好呢?请大家往下慢慢看吧!
1.薏米红豆粥——消水肿
需要的材料有薏米还有赤小豆,首先先将准备好的这两个材料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放入锅中用足量的水烧开。
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压锅的,直接泡后煮压一会就可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这道菜具有非常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等功效。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2.茯苓粥——健脾祛湿
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3.冬瓜粥——利尿祛湿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4.参芪粥——祛湿
需要准备的材料是,15g的黄芪和党参,60g的炒薏米,15g炒扁豆,2个红枣,还有100g大米。
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温馨提示:人体毒素的累积不利身体健康,会引发其他严重疾病!尽早的排除毒素有益身体健康,夏季排毒尤为重要。
慢性结肠炎食疗方
1、黄芪薏米粥
材料: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2、大蒜粥
材料:大蒜30克,粳米100克,水1000毫升。
做法:将大蒜去皮后切成碎末,然后淘洗干净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水和大蒜末,一同煮成粥。在早上和晚上服用。
功效:可以起到止痢、止泻的作用。
3、金樱子莲芡粥
材料:金樱子12g,炮姜、肉豆蔻各6g,五味子3g,莲子、芡实、山药各15g,粳米50g。
做法:先将金樱子、炮姜、肉豆寇、五味子加水煎,滤汁去渣,然后加入莲子、芡实、山药、粳米及水适量,共煮成粥。1日分2次食用。
功效:可温肾止泻,用于五更泄泻,肠鸣则泻,泻后则安,腹部畏寒,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去湿热用什么中药配方 脾胃虚致体倦:参芪薏米粥
中医认为,脾负责运化水湿,脾功能失常,水湿停留体内,就会出现体倦身重感,用党参,黄芪和薏米益气煮粥,可以起到健脾除湿的功效。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肾经,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等功效;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等功效;党参和黄芪都有补脾健脾的功效;薏米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之功,非常适合体内有湿的人群食用。
做法:党参12克,黄芪15克,炒薏米30克,粳米80克,将党参,黄芪,薏米,粳米洗净,用冷水泡透,将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粥即可。
九款食疗方护胃健康
1北芪党参猪肚汤
猪肚半个,生姜4片,北芪15克,党参20克。
用盐将猪肚搓擦、洗净,与其他材料同放入煲内,加4碗水,煲两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此汤具有健脾补虚的作用。
2黄芪党参内金粥
生黄芪15克,党参20克,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10克,陈皮5克,糯米80克。
将生黄芪、党参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功效:具有消食和胃的作用。
3党参薏仁莲子山药粥
党参30克,薏苡仁30克,莲子30克,山药60克,大米50克。以上材料同煮成粥,
功效:具有补肺、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大便泻泄、食欲减退等病症。
4苹果粥
做法:将苹果去皮,洗净,切块;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纳入苹果,煮至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苹果洗净,榨汁,待粥熟时调入药粥中服食,每日1剂。
功效: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健胃,开胃消食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大便干结、高血压等。
5胡萝卜粥
做法:胡萝卜350克,加粳米100克,先将胡萝卜1~2根(按个人喜好定)洗净切成细丝,沸水稍微煮过后,与植物油、葱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时,加入炒好的胡萝卜同煮。
功效: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同时也适宜于皮肤干燥、粗糙作用,此粥适用于便秘、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
6参芪猴头菇炖鸡
猴头菇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将猴头菇洗净去蒂,发胀后挤干水,切片待用。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文火慢炖。
功效:此汤水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的作用。
7神曲陈皮粥
神曲15克,陈皮10克,大米50克。
将神曲、陈皮研为细末,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次,连续吃3-5天。
功效:可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难消。
8胡椒猪肚汤
胡椒20克,生姜3片,红枣6个,猪肚250克。
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猪肚用食盐搓擦,用水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中火煲两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可以调理胃寒的病症,具有健脾开胃、祛风散寒、温中止痛的作用。
9砂仁黄芪猪肚汤
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将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消食开胃的作用。
夏天吃什么滋阴降火 黄芪:清热燥湿
属性功效: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清热燥湿等功效。
防病保健: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参芪粥喝。
食疗搭配:黄芪可与其他药材一起煲粥服用,具体操作方法: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温馨提示:因黄芪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党参怎么吃最好 党参黄芪蜂蜜茶
食材:党参、黄芪、薏米、蜂蜜、水。
做法:党参、薏米洗净,党参用剪刀剪小段,锅中加适量的水,放入全部食材,大火烧开,转中小火慢炖2小时即可。喝的时候加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强壮身体,补气滋补类茶类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