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可解酒的中药

可解酒的中药

酗酒、醉酒引起身体不适,中医古来称“酒毒”。为了对付酒毒,缓解饮酒过度出现的症状,历代医家通过摸索,发现某些中药有效,但其机理尚待研究。兹录述于此,供参考。虽然,用中药解酒或许会“第二天舒服一点”,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好“酒从口入”关。

1、枳木具子

性味甘酸平,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

《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叶也能解酒。

2、葛根花

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为患。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3、草果

辛温,入脾胃经,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还有辟浊之性。《本草纲目》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4、高良姜

辛热,入脾胃经,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5、菊花

属发散风热类解表药,辛甘苦、微寒,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葛花)煎汤。”

6、竹茹

甘、微寒,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得配本草》云其“得鸡子,治饮酒头痛。”《药品化义》亦载其治“酒伤呕吐”。

7、白扁豆

属补益脾气药。性味甘温,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8、苦参

性味苦寒,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止渴,醒酒……”张山雷释其理云:“……止渴醒酒,皆清热之效。”《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9、肉豆蔻

辛温,属温中止涩药,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此外,《古今医统大全》用黑豆一升煮汁温服以解酒;《本草纲目》载鸡内金“消酒积”;《得配本草》载“酒,畏枳、葛花、赤豆花、绿豆粉,忌诸甜物,及乳同食。”《随息居饮食谱》云:“解烧酒毒,莱菔汁、青蔗浆随灌,绿豆研水灌,或以枳子煎浓汤灌。”这些说明解酒之药食不止上述几种。

解酒的中药 高良姜

性味辛、热,入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效。 治转筋、泻痢、反胃、解酒毒。解酒中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最能解酒的八种中药

解酒中药一:苦参

苦参清热燥湿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解酒中药二:菊花

菊花清热解毒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笔者注)煎汤。”

解酒中药三:白扁豆

白扁豆健脾化湿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解酒中药四:肉豆蔻

肉豆蔻固肠止泻注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解酒中药五:枳子

枳子能治酒醉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解酒中药六:葛根花

葛根花善解酒毒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解酒中药七:草果

草果治脾寒湿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解酒中药八:高良姜

高良姜散寒止痛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酒精中毒如何解毒

1.轻度中毒只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喝些浓茶和咖啡以醒酒。绿豆汤、梨、西瓜、荸荠生吃,都有较好的解酒作用。或用生理盐水洗胃,以免残留于胃内的酒精被吸收。

2.重度中毒出现烦躁、昏睡、脱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者,首先保持气道通畅,确保没有呕吐物阻塞气道。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可给予间歇吸氧疗法。

3.严重酒精中毒可用血液透析疗法。

4.近来应用纳络酮疗法较多,重度中毒病人应用后苏醒时间缩短,死亡率下降。

用法:纳络酮0.4~0.8毫克,静脉注射,半小时一次,直至病人清醒。重度中毒病人可将0.8~1.2毫克纳洛酮加入0.56毫摩尔/升(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维持,同时每半小时静脉注射一次,剂量0.4毫克。

5.保持患者温暖,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情况下。

6.中药解毒。①酒精中毒:猪脑50克,羊脑50克,白酒200克,将猪脑、羊脑放入酒内,盖上盖,10天后分服,每次饮10克,可解酒。②白酒中毒:大豆汁250毫升饮后可解。③啤酒中毒:葛花20克,水煎服可解。④葡萄酒中毒:绿豆60克,陈醋50克,绿豆煮熟,取汁冲陈醋饮之可解。⑤洋酒中毒:冷豆腐50克,辣椒10克,浓茶100克,将豆腐、辣椒洗净同时生服,稍顷,饮浓茶。可解酒毒。

如何解酒护肝最有效

1.水果蔬菜解酒

酒后多吃水果蔬菜是解酒不错的食疗法,水果蔬菜有丰富的维他命c、维他命b群、果糖、葡萄糖,都可以作为酒精分解时的润滑剂,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生梨解酒法:吃几个梨或将梨去皮切片,浸入凉开水中10分钟,吃梨饮水,可解酒。

西瓜解酒法:西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与维他命c西瓜汁治酒后全身发热,西瓜具可以清热去火,能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

白萝卜汁解酒法:生白萝卜,洗净榨汁,稍加热服下,每次一茶杯,10分钟一次,三次可解去酒气。

大白菜心解酒法:取出大白菜心切丝,加少量白糖和白醋拌匀后腌渍三五分钟服下,解救效果甚佳。

2.中药解酒护肝

酸枣葛花根解酒,取酸枣、葛根各10-15克,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解酒效果甚佳。

陈醋(酿造醋,非醋精勾兑的白醋)25~50毫升,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下,食醋中的有机酸可中和酒中的乙醇,以降低乙醇浓度,从而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解酒的中药 白茅根

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主治肺热喘急、水肿、黄疸及酒中毒。解酒中药:醉酒时取本品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鲜品宜加倍用。


解酒的五味中药

酒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的文化,逢年过节或亲友相聚,饮上几杯美酒无可非议。但酒也是有害人体健康的。如果长期饮酒或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慢性或急性酒精中毒。喝醉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中医里面的几种非常有效的解救中药。

葛花

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

解酒中药方: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主要用于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

桑葚

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

解酒中药方:解酒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服用,可解酒中毒。

白茅根

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主治肺热喘急、水肿、黄疸及酒中毒。

解酒中药方:醉酒时取本品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鲜品宜加倍用。

乌梅

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用于醉酒烦渴。

解酒中药方:取本品30克,水煎服即可。

高良姜

性味辛、热,入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效。 治转筋、泻痢、反胃、解酒毒。

解酒中药方: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在这里提醒广大爱喝酒的朋友们,酒必然可喝,但不应多喝。

喝茶可以解酒吗

科学研究表明,茶非但不能解酒,相反的,还可能加重酒醉的症状。酒精对心血管有强烈的刺激性,而浓茶也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若将茶和酒加在一起去刺激我们的心脏,对心脏的损害是很大的,而对功能原本就不好的人的心脏,会产生什么结果,就更难预料了。

酒后喝浓茶的害处,还不仅于此。若酒后用浓茶解酒,茶中的茶碱会刺激肾脏加速利尿作用,由于排水过速,会把来不及完全氧化分解的乙醛提早引入肾脏,刺激肾脏,肾脏受到茶和乙醛的双重刺激,造成排尿过多,使肾脏负荷过重。

解酒的方法:

豆腐解酒:饮酒时宜吃豆腐。因为豆腐中有一种主要的氨基酸,能化解乙醇的“毒性”,促进酒中的乙醇迅速排泄。

大白菜解酒:将大白菜帮洗净,切成细丝,加些食醋、白糖拌匀,腌渍10分钟后食用,清凉、酸甜,又解酒。

食盐解酒:淡盐水对解除酒后胸闷难受有良好作用。

中药解酒:中药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尤佳。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对于喝茶可以解酒吗?没有疑问,是不能,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不但不解酒,还会对心脏以及肾脏进一步的刺激,与身体是没有一点好处的,至于解酒的话,不如试试豆腐、大白菜、淡盐水。

解酒的中药 乌梅

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用于醉酒烦渴。 解酒中药:取本品30克,水煎服即可。


中药解酒的药方偏方

1、橘皮醒酒散

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健脾醒酒。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2、橘皮汤

陈皮(去白,浸炒)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3、石膏汤

石膏15克,葛根100克,生姜100克(切细)。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4、五豆汤

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干葛500克,甘草500克,贯众500克。专能解酒毒,止烦渴,能发小儿豆疮不出,并治糖尿病疮疡解酒散:葛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解酒。适用于饮酒过度。

十个解酒小妙招

1、大白菜解酒:将大白菜帮洗净,切成细丝,加些食醋、白糖、拌匀后腌渍10分钟后食用,清凉、酸甜又解酒。

2、雪梨解酒:取雪梨2至3个洗净切片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

3、马蹄解酒:取马蹄(即荸荠)10多只洗净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最适宜于饮高粱等烈性酒醉患者)。

4、甘蔗解酒:将洗净除皮的甘蔗,切成小段榨汁饮用,有解酒作用。

5、芹菜解酒:取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可解酒醉后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等症)。芹菜汁治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芹菜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分解酒精。

6、豆类解酒:用绿豆、红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缓解酒精中毒症状。

7、中药解酒:中药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尤佳。

8、饮酸醋: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减轻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醉酒时用酸醋或陈醋60克、红糖25克、生姜片5克,加水适量,煎后饮服。

9、饮牛奶:牛奶与酒混合,可使蛋白凝固,缓解酒精在胃内吸收,并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10、饮萝卜汁水:用生白萝卜500克,洗净榨汁,代茶饮服,每次一杯,饮2次至3次,有解酒和消酒气功效。

茯苓可以解酒吗 茯苓解酒效果好吗

单独使用效果不是很明显。

茯苓含有的有效成分,使茯苓有一定的解酒效果,但是单独使用效果并不佳,可以搭配其他解酒中药材一起服用,药效更佳,如白茅根、葛根、菊花等。如果身边没有这些药材,像苹果、梨、橘子、草莓等水果也是有一定解酒功效的。


喝醉了怎么办最有效的解酒 中药有效解酒

中医认为葛根有清凉泻火、开胃下食、利尿解酒等功效。葛根的解酒作用在《本经》、《药性论》、《本草拾遗》、《千金方》等传统医著中均有记载。

葛根花善解酒毒,可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

1.葛根30~60克,或葛花10-15克,煎水服,解酒效果很好。

2.葛粉50克,煮成稀糊状,加白糖调味至可口即可服用。葛粉味甘、辛,性平,能解酒毒、治头痛、发热等。

3.酸枣、葛花、葛根各10~ 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4.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用,解酒效果甚佳。葛花茶杯茶被民间誉为“解酒神饮”,在饮酒前10分钟饮用可使酒量大增,酒后饮用能迅速醒酒,减轻肝脏压力,民间素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说。


7种可以解酒的中药

1、菊花:清热解毒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煎汤。”

2、苦参:清热燥湿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3、草果:治脾寒湿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4、白扁豆:健脾化湿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5、枳子:能治酒醉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6、肉豆蔻:固肠止泻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7、高良姜:散寒止痛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喝酒之后要做的就是解酒,解酒是为了减轻酒精危害,那么怎样解酒呢?这次推荐了中药解酒方法,几种解酒药方可以选择,在家中可以常备一些解酒中药,以用来醉酒应急。

解酒的中药 葛花

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解酒中药: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主要用于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


相关推荐

冬枣可以解酒

冬枣可以解酒。冬枣富含果糖和维生素C,是冬枣帮助解酒的秘诀,从古时候开始,果糖和维生素C就被当作解酒的良药,而且冬枣里面有的涩味成分,就可以分解酒精,帮助人们头痛清醒,从酒中醒来。

喝酒后吃什么护肝

葛根可以护肝解酒。中医认为葛根有解酒、生津、止渴的作用,饮酒后用适量的葛根煎汤饮用,不但可缓和酒醉的突临,更主要的是可以保肝护肝,减轻醉酒后次日的症状。

几种简单易行的解酒护肝法

【1】水果蔬菜解酒酒后多吃水果蔬菜是解酒不错的食疗法,水果蔬菜有丰富的维他命c、维他命b群、果糖、葡萄糖,都可以作为酒精分解时的润滑剂,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生梨解酒法:吃几个梨或将梨去皮切片,浸入凉开水中10分钟,吃梨饮水,可解酒。★西瓜解酒法:西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与维他命c西瓜汁治酒后全身发热,西瓜具可以清热去火,能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白萝卜汁解酒法:生白萝卜,洗净榨汁,稍加热服下,每次一

12种食物堪称男人的解酒神器

1.蜂蜜水蜂蜜水能有效减轻酒后头痛症状,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2.白萝卜白萝卜中淀粉酶的含量很高,能够帮助消化,防止烧心和加快乙醛的排泄。白萝卜中所含的维生素C,也可以提高肝脏的功能,促进乙醛的分解。此外,白萝卜中含有91.7%的水分,这些水分可以稀释酒精的浓度,

喝茶能不能醒酒

许多人酒后往往爱饮茶,想以之解除酒燥。茶能解酒也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的说法,很多人也常以浓茶醒酒,或者边饮酒边喝茶。然而,这种方法不但不能解酒,而且饮浓茶还会对肾脏不利。醉酒后饮浓茶,对肾脏也是不利。因为酒精的绝大部分,均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之后再变成乙酸,乙酸又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脏排出体外。浓茶中的茶碱,可以迅速地对肾脏发挥利尿作用。这就会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由于乙醛对肾脏有较

橘子可以用来解酒

橘子具有一定解酒作用。橘子是一种芸香科柑桔属植物,味甘性温,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有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化合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一般情况下橘子是具有一定解酒作用的,因为橘子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物质,而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橘子中的有机酸物质可以和酒中的乙醇发生酯类反应,可以帮助有效分解人体中的酒精成分,对于解酒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喝红牛解酒吗 醉酒吃什么能解酒

葡萄:新鲜的欧泰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脂类物质,降低胃肠道内部的乙醇浓度,有解酒的作用。解酒药:药物解酒是最为有保障的一种快速解酒的方法,其特点就是见效快、安全性高。橘皮:家里常备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用。酸枣葛根:酸枣葛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几种中药解酒最佳

1、枳子枳子能治酒醉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2、白扁豆白扁豆健脾化湿和杀酒毒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3、葛根花葛根花善解酒毒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

解酒药能解酒

日前,本报记者对全国严查醉驾行动带来的解酒市场乱局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事隔一个月后,记者在市场走访中发现,市民们酒后驾车的现象已经少了很多,但随着严查醉驾行动进入尾声,以及各种解酒产品夸大其词的宣传,妄图通过解酒产品冒险一搏的行为还依然存在。记者在市内酒店、酒吧门口注意到,出租车生意越来越好,不少吃完饭喝了酒的司机都能自觉选择乘坐出租车离开。正在市区某酒店门口候客的出租车司机陈师

甘草解酒法是怎样的

甘草的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清热解毒。不是解酒的,有效的解酒方式首先是大量饮水,另外,可以同时用一些具有解酒功效的中药,如葛花等泡水饮用,可以起到良好的解酒效果。1)、蜂蜜治酒头痛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后也不会头痛。2)、葡萄治酒反胃恶心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