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治疗新技术
血管炎治疗新技术
1.由于患者下肢疲乏无力、肌痛、关节痛及肿胀,休息是很必要的,严重者应卧床休息,提高患肢以降低静脉水压对病变影响。
2.除去病因以减少抗原来源,驱除感染灶,如病毒细菌的感染。停用过敏药物及异性蛋白的影响。
3.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可用抗菌素治疗,双效青霉素80×104u肌肉注射,每天1~2次。或红霉素0.25g,每日4次,口服;或先锋霉素。
4.为了防止抗体产生,减少免疫复合物形成,减少炎症反应,服用强地松20~40mg,分次口服。
5.秋水仙碱0.5mg,每日服2次,可能有抑制白细胞趋化因子、炎症及稳定溶酶体酶作用。
6.消炎痛25mg,每日服3次,可能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
7.阿斯匹林0.3g加潘生丁25mg,每日服3次,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8.降糖灵50mg加乙炔雌醇2mg,每日服2次。
9.氨苯砜50mg,每日服2次。
10.为了改善血管功能,可用维生素e100mg和维生素c200mg,每日服3次。
11.中医中药宜活血活淤,清热解毒,可用复方丹参片或复春片。
脉管炎怎么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外科 普外科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治疗周期:8-12周治愈率:75%常用药品:抗栓胶囊 曲克芦丁片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10000元)
脉管炎西医治疗
1、血管转流手术,即血管搭桥手术。其实跟心脏搭桥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这个病变出现在肢体上,而且以下肢为主,比如说这个病变仅仅局限在几公分,十几公分,我们可以废弃这一段路,再新开一条道。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我们修它需要花很大的工程,不如再来一个,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根本没法修复了,那么再来一条人工血管。我们要保证膝关节以下血液供应的营养。
2、药物核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说对胸腔产生的脉管炎病变,或者进一步恶化的病变我们通过药物把它抑制住。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就相当于一个血管腔内的手术,不需要开刀完成了手术的效果。介入技术这里面最据代表性的就是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通过一种波长的超声波把已经堵塞的血管复通。
阑尾炎无需再行外科手术
阑尾炎由Fitz于1886年正式命名,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也是“急腹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占因腹痛住院患者总数的25%。虽然阑尾炎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但是目前认为,粪石梗阻是一个重要的病因。阑尾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因阑尾壁顺应性差,腔内压力迅速增高,压迫阑尾壁使血运受阻,此时管腔内细菌极易侵入黏膜,导致感染。这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因胆管结石造成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畅而致病相似。
一个多世纪以来,外科手术(常规开腹、腹腔镜)切除阑尾是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方法。但均需打开腹腔切除患者阑尾,会对患者造成人为创伤和器官功能缺失。可能引起穿孔、出血、感染、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约8.7%~11.1%。同时存在一定的阴性阑尾切除可能(8.47~14.7%)。
阑尾炎可不切除阑尾
近年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发展使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从外科手术为主转变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通过ERCP技术可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取出胆管结石,从而治愈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效果较外科手术有极大的提高,患者死亡率由原来的40%以上降至6%以下。受此启发,笔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无创治疗阑尾炎方法——经结肠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
具体操作
1、患者术前完善相关理化检查,常规清洁肠道,视患者个人要求及病情给予常规静脉麻醉或无需麻醉。
2、经肛门将顶端带有透明帽的结肠镜推进至回盲部。由于Gerlach瓣覆盖在阑尾开口处,行阑尾腔插管非常困难。而使用透明帽推开瓣膜从而暴露阑尾开口,在内镜直视阑尾开口的条件下,阑尾插管变得十分容易。同时可观察阑尾开口附近有无隆起、红肿、充血,是否可见脓性分泌物,从而判断炎症程度。
3、以Seldinger技术,经活检孔道将导丝及造影导管送入阑尾腔内,在X线监视下向阑尾腔注入造影剂显影,找到阑尾腔内梗阻位置或管腔狭窄处。
4、针对造成阑尾管腔梗阻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通过连接活检孔道的注射器注入无菌盐水和抗生素混合液冲洗、抽吸来清除管腔内积脓;通过放置阑尾腔内支架解除腔内狭窄并行阑尾腔引流,去除感染源。待阑尾炎症自行消散后取出阑尾支架,再以抗生素清洁阑尾腔控制炎症,经X线造影确认阑尾腔通畅后退出结肠镜。这样可达到治愈阑尾炎保留阑尾功能的目的。
目前,ERAT技术已在东北三省、陕西、天津、浙江、广东、四川、重庆、广西等全国多个省份开展。笔者团队收集8所医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共纳入11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插管成功率为91%;7例患者排除急性阑尾炎,避免阑尾阴性切除;100例患者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给予内镜治疗,其中6例为阑尾周围脓肿。治疗后,97例自觉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2h(6~72h),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平均为24h(24~72h),治疗成功率为97%,患者平均住院3d(2~4d),并发症率为2%。平均随访12个月,复发率为7%。据文献报道,治疗有效率与手术治疗相似,并发症率远低于阑尾切除术,复发率远低于单纯抗菌药治疗。
技术拓展:内镜下经盲肠逆行微创切除阑尾
对于一些阑尾功能无法保留的患者,阑尾切除不可避免。近年来,随着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OTES)研究的不断发展,阑尾切除可通过使用软式内镜经胃腔进入腹腔完成。
NOTES具有体表无疤痕、术后无疼痛、恢复快等优势。然而经胃阑尾切除手术路径长,加之腹腔内阑尾位置变异较大,寻找、切除及结扎难度均较大。因此,国际上仅有少数研究型内镜中心开展此项技术。而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阑尾与盲肠直接相连,内镜医师使用结肠镜很容易找到阑尾。因此结肠镜下经盲肠切除阑尾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并有可能成为NOTES领域新的研究方向。推荐阅读:阑尾炎手术后吃什么比较好?
近日,笔者科室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内镜下经盲肠逆行阑尾切除术,这是该院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领域又一新创举。内镜下经盲肠逆行将阑尾切除术,即在盲肠将阑尾根部环行切开,再逆行将阑尾、阑尾系膜与周边的粘连组织逐步剥离,随后将切除的阑尾经肠腔取出,最后将盲肠部的肠壁缺损行内镜下缝合。
这一手术设想需要三个关键技术支持:一是熟练的内镜下剥离及止血技术;二是可靠的内镜下缝合技术;三是对于潜在的腹腔污染有可靠的预防及后续治疗技术。
近年来,笔者科室开展了多项内镜下治疗新技术,每年完成内镜下切除手术数百例,已熟练掌握内镜下精细剥离及止血技术。这为阑尾切除过程中阑尾系膜及阑尾周边粘连组织的剥离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另外,对于医源性消化道穿孔及消化道全层切开后的管壁缺损,绝大多数病例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可靠缝合,无需转入外科手术治疗,这为阑尾切除后盲肠缺损的闭合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笔者科室近年来完成了经胃妇科疾病手术、经直肠NOTES保胆手术等多项高难度NOTES手术,并有效解除了腹腔污染治疗等一系列国际性的难题。
在这一系列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为一位体重逾130kg患有阑尾囊肿导致阑尾开口闭合的中年男性患者实施了内镜下经盲肠逆行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历时4.5h。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腹腔感染、肠瘘及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经查阅文献,该例患者是全世界首例真正意义上的经结肠镜逆行阑尾切除手术。
内镜下经盲肠逆行阑尾切除手术最大的优点是无腹部切口,避免了术后切口疼痛,体现了NOTES理念,也是NOTES领域新的应用方向。另外,该技术是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技术的重要补充和新发展,对于内镜下阑尾插管不成功的阑尾炎患者或慢性阑尾炎阑尾腔闭塞患者,可直接经盲肠逆行阑尾切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可以成为阑尾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阑尾疾病治疗历史上的重要一笔。
痫病治疗新技术的发展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有癫痫患者超过900 万人,每年新患病人数高达40 万之多,其中约有20%的患者为难治性癫痫或耐药性癫痫。癫痫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然而,大多患者的治疗都难以摆脱治疗-复发-再治疗的恶性循环。
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博士生导师杨红宣教授指出,目前的癫痫病治疗资源眼花缭乱,甚至出现对患者错误的引导和不规范、不科学的治疗,让患者无所适从,甚至上当受骗。基于这一现状,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主办,北京军颐中医医院承办的“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神经肽修复再生术国际治疗癫痫病分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让国外先进的西医理念走进来,让国内高效的中医治疗走出去,让好的技术尽快推广普及开来,让更多的患者受益。神经肽修复再生术将作为癫痫病治疗的新技术之一,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控制癫痫反复发作,改变癫痫患者的生存现状,让他们能够在短期内用最好的方式、花最少的钱治病。
心律失常成常见多发病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令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心律失常”的行列——而特别需要重视的是,恶性心律失常的特征是猝死,而且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这种状况正在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昨天,苏州有五百名内科医生放弃休假,参加2010年“心律失常诊治新理念巡讲中国行”苏州站的活动,分享国内一流心内科专家的治疗新理念与心得。
心内科主任杨向军教授介绍说,最近几年,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一些新技术、新理念也不断涌现,“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领域内的基本知识、新理念和规范化的各种指南,上至三级大医院专家,小到社区卫生站的医生都有必要掌握,这样才能做到不漏过任何危险的病人。 ”
初生婴儿得了毛细血管瘤怎么治疗
1、三维消融技术综合疗法
“三维消融技术综合疗法”就是针对各种血管瘤最为有效的疗法,应大力推广应用。其包括:①临床手术切除;②冷冻治疗;③放射与同位素此外治疗;④硬化剂治疗;⑤激光治疗;⑥血管瘤铜针疗法。
2、硬化剂注射治疗
此法源于年代枯痔注射疗法衍化而来其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至今中(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常用的药物有:①鱼肝油酸钠;②枯痔灵注射;③明矾注射液。
3、微创介导治疗
微创介导治疗技术是血管瘤治疗在超声医学医疗技术的新发展。用彩超引导下微创介导术治疗血管瘤是我们研究成果的又一特色。体内血管瘤在三维可视下,使药物直达体内血管瘤瘤体中心病灶,无需做手术治疗,准确率、有效率高,愈合快,不复发。
胎儿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技术
硬化剂局部注射
常用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脲素、平阳霉素等 化疗药物,及高渗氯化钠 、中药制剂等,均有相似结果。该治疗操作简易,设备要求低,故应用十分广泛。硬化治疗需要耐心的观察和长期的坚持,难以在短期内达到理想而持久的效果,甚至有可能持续终身。对于十分表浅的病灶尤应注意,如注射量过大,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坏死及瘢痕形成。硬化剂注入瘤体后,诱发血管内膜炎症,促使管腔闭塞,瘤体缩小或消退。常用于中、小型 淋巴 血管瘤的治疗。硬化剂应直接注入瘤体内或其基底,不可过浅以免表面皮肤坏死,也不可误入邻近 肌肉组织以致肌肉萎缩、僵硬,使其功能受到影响。
铜针 留置
铜针置入瘤体后,电荷的作用使血液中的固体成分凝集于铜针四周诱发 血栓形成,闭塞 血管瘤内血窦和与之相通的血管,瘤体消退。 铜针留置法安全、创伤小,费用低廉,对有多条较大血管与之相通的 淋巴 血管瘤手术难度大,效果差,采用铜针留置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激光 治疗
由于激光穿透深度有限,对位置较表浅、交通支少者疗效较好,而对位置较深,有广泛交通支者疗效较差。治疗时要配用冷却头。
手术治疗
对于局限性的 血管瘤可以安全切除,效果也理想。较大或估计较深的 血管瘤,如经术前静脉造影、 超声及 磁共振检查,充分了解病灶的分布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准确估算失血量并确定补充方法后,手术根治有时也是有可能的。对一些范围很大、部位较深的 淋巴 血管瘤,也可考虑部分或大部分切除,待术后再结合其他治疗,有时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创面可以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复。体位或压缩试验明显的病例,提示血窦的直径较大,尤其是病灶面积大而深在的颌面部病例,单纯切除可能导致大出血,故在术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如 铜针治疗等,使病灶内血液凝固后,再行手术治疗。为减少术中出血, 淋巴 血管瘤瘤体巨大范围广泛者可先行硬化剂注射或 铜针留置等非手术方法使瘤体缩小后再行手术。
心律失常成常见多发病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令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心律失常”的行列——而特别需要重视的是,恶性心律失常的特征是猝死,而且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这种状况正在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昨天,苏州有五百名内科医生放弃休假,参加2010年“心律失常诊治新理念巡讲中国行”苏州站的活动,分享国内一流心内科专家的治疗新理念与心得。
苏大附一院心内科主任杨向军教授介绍说,最近几年,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一些新技术、新理念也不断涌现,“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领域内的基本知识、新理念和规范化的各种指南,上至三级大医院专家,小到社区卫生站的医生都有必要掌握,这样才能做到不漏过任何危险的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