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怎么办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怎么办
当妇女在怀孕期,尤其是在将分娩前,由于内分泌因素的影响,使耻骨联合软骨及韧带和骶髂关节变松弛。在分娩时耻骨联合及两侧骶髂关节均出现轻度分离,使骨盆发生短暂性扩大,有利于胎儿的娩出。产妇大都在分娩后孕激素分泌恢复正常,松弛的韧带及软骨也随之恢复正常。不过少数产妇由于孕激素分泌过多,致使韧带过度松弛,产时两侧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易发生分离。
此外,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多种因素,造成产时或产后骨盆收缩力平衡失调,有可能使骶髂关节发生细微错位,致使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经过一段时间未能自行回复,症状加剧者,就形成了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怎么办?对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现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专业骨盆矫正带,也是欧洲医学最早推荐的一种非创伤性物理恢复方法,但由于用材、工艺、品质差异很大,效果也大有不同,选用时一定要注意。
1、菱形式
全球最新利用菱形结构结合人体工程学发明设计,三角力学固定,胯部四点内收,稳、准、有力,使用简单方便,是现今国际产科医学界最为看好的一款骨盆恢复产品。
2、腰带式
市面上最多的一种,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多为化纤材料,工艺简单,最大问题是不好固定在突起的胯部,极易上窜下滑,很难保证效果。
3、提臀式
提臀式是由两条普通布带做成,使用时将一条勒在后腰部,一条勒在后腿根部,貌似好看,其实既提不了臀,也矫正不了骨盆,反而会加重腰椎的负担,力点错误。
以上就是关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怎么办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造成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对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主要就是采用专业的骨盆矫正带,只要正确使用适合自己的矫正带,那么治疗效果还是挺好的。
孕期耻骨疼痛千万别不当回事儿
孕期耻骨疼痛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的耻骨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如果出现分离的话,那么就会出现耻骨疼的情况出现,那么为什么耻骨会出现联合分离呢?这是因为女性在怀孕之后,体内会分泌出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会促进骨盆的增大,提前为分娩做好准备。
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孕妇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因为不少的孕妈妈都会发现自己身边的怀孕的朋友好像就没有跟自己类似的情况出现。因为出现耻骨分离的这种情况的孕妈妈多数都是骨头关节有损伤,或者是因为一些外力的作用才会容易引起耻骨联合分离的情况的。
不过,也并不说怀孕期间没有耻骨的情况,就不代表不会出现了,因为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分娩产程过长,胎儿过大,姿势不正确等等也都是会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的哦!
耻骨疼痛和分娩有何关系
通过上面我们知道了,耻骨疼痛是因为耻骨联合出现了分离。而如果耻骨联合分离的程度比较严重的话,那么一般来说是可以顺产了,不会有影响。
但是如果耻骨联合分离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也就是说耻骨疼痛的相当厉害,甚至走路都有困难的话,那么这种情况的孕妈妈们,就不适宜在选择顺产咯,而是应该选择剖腹产了。
这是因为,在分娩的过程中,骨盆还要打开,耻骨疼痛下的你们根本是使不上力的,如果盲目的坚持顺产的话,那么只会对增加分娩的困难性,而且还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说,当你们发现自己有出现耻骨疼痛的时候,尤其是情况还比较严重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哦!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做检查,然后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真正适合你们的分娩方式!
耻骨联合分离原因
1、在孕、经、产期的妇女,其内分泌改变,使耻骨联合周围韧带松弛,这时若遇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耻骨联合分离。
2、外伤,当单腿站立负重突然滑跌或跌倒时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反冲与体重相互中用,以及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部,还不足以引起耻骨骨折或劈叉和横向劈腿过大,局部挫伤等情况下,都可致使耻骨联合部的距离增宽加大或上下错动而产生临床症状,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症,有的还可以发生耻骨联合软骨炎。
耻骨分离怎么减轻疼痛 耻骨联合在哪里
耻骨联合是左右两块耻骨,在构成骨盆的髋骨前正中央处相连接,而形成关节的相连,用来加强固定整个骨盆,外观上大概位于外阴部的阴阜上方,阴毛覆盖处的正中间。
耻骨联合中间有纤维软骨,上下附有韧带,位于骨盆的前方。纤维软骨中间有一纵裂隙,但无滑膜覆盖,女性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因受到荷尔蒙黄体素和松弛素的作用,使得耻骨联合变得松弛有弹性,而呈现轻度的分离。
再加上子宫随着怀孕逐渐变大、增加重力,耻骨联合松弛可增加骨盆的伸缩性,不但可使胎儿的生长空间变得比较大,也可使妈咪在自然产时,让胎儿能顺利经过阴道生产。
由于黄体素与松弛素的作用,约在怀孕三个月时,耻骨联合就开始分离变宽,通常耻骨联合分离小于1公分都算正常,不需治疗就会完全恢复。
但如果分离超过1公分,就会开始产生分离疼痛,分离越开就越痛,疼痛的部分如耻骨联合及腹股沟区域的疼痛、压痛,并且会反射到附近如下背骨盆后侧、大腿间的疼痛,而后面的荐髂关节松弛,也会造成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若罹患耻骨联合分离与疼痛,孕妇的许多日常活动会受到影响,如腿部活动或走动、上下楼梯、打开双腿,以及在床上翻身的时候,疼痛会特别明显,严重时可能会行走不适。
一般分离的范围约1.1至7.5公分,很少超过9.5公分。生理上耻骨联合分离的松弛程度,到了足月、接近临盆时达到最高,产后4到12周就恢复正常。
耻骨联合分离症如何护理
当妇女在怀孕期,尤其是在将分娩前,由于内分泌因素的影响,使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软骨及韧带变松软。在分娩时耻骨联合及两侧骶髂关节均出现轻度分离,使骨盆发生短暂性扩大,有利于胎儿的娩出。产妇大都在分娩后黄体素分泌恢复正常,松弛的韧带及软骨也随之恢复正常。可在0.05%-0.1%的产妇中,因内分泌(黄体素)分泌过多,致使韧带过度松弛,产时两侧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易发生分离。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多种因素,造成产时或产后骨盆收缩力平衡失调,有可能使骶髂关节软骨面发生错位。因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粗糙,在形态上变化较多,易发生关节细微错位。由于上述因素,造成产后骶髂关节错位,致使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经过一段时间未能自行回复,症状加剧者,就形成了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患者俯卧,术者站于患侧,在骶髂及腰臀部用衮法治疗,配合按、揉八髎、环跳、大肠俞、关元俞等穴,以及下肢后伸的被动运动,手法宜轻柔。
继而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以右侧为例);用右腋夹住患者右足踝部,右肘屈曲位,以前臂背侧托住患者小腿后面,左手搭于患肢膝关节的前侧,以右手搭于左侧前臂中1/3处,此时用力夹持患肢,向下牵引1-2分钟。
患者再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侧屈髋屈膝;术者站于前面,一手按住患者肩前部向后固定其躯体,另一手按住患侧髋部,向前推动至最大限度,使扭转的作用力集中在骶髂部,然后两手同时对称用力斜扳。
患者再取仰卧位,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肢小腿后侧;另一手扶住患侧髋部,使髋膝屈曲至最大限度,然后在屈髋位作快速伸膝和下肢拔伸的动作。
患者再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肢膝部置于90°屈曲位。术者站于身后,一手向前抵住患者骶髂关节,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向后拉至最大限度,然后两手作相反方向推拉。
患者再俯卧,术者站于患侧,一手向下压住患侧骶髂部,一手托住患肢膝前部,两手对向用力,使下肢后伸至最大限度,然后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的骤然扳动,常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再在骶髂部用按、揉、弹、拨等手法理筋,然后擦患侧骶髂部。
耻骨联合分离症状
1、症状
(1)有明显的外伤史或经产妇女。
(2)耻骨联合部疼痛:重者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下肢难以负重,不能行走,翻身困难;轻者行动无力,上下台阶及单腿站立、弯腰、翻身等动作,都可引起局部疼痛加剧。
2、体征
(1)局部压痛与叩击痛明显,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耻骨联合加压及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阳性。
(2)错移较重者,可触摸到耻骨联合上下缘不齐或分离的间隙。
耻骨联合分离的预防
耻骨联合分离的预防如何?骨科医院的专家就一同对广大患者的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细致的阐述,希望能给正在经历疾病折磨的人们提供帮助!
骨科专家多年的临床实践显示:耻骨联合分离基本手法
1、患者俯卧,在腰臀部用攘法治疗,配合按揉八、环跳、大肠俞、关元俞穴及下肢后伸活动,手法宜轻柔。
2、患者仰卧,单侧下肢和双侧下肢屈膝、屈髋,医者一手扶膝关节,一手扶踝关节处,行髋关节摇法,然后牵引双侧下肢1~2分钟。
3、让患者坐于床边,身体微向后仰,左手按在耻骨联合处,一助手在背后扶其背部,另一助手站在患者前方,面向患者,两手握住患者双踝部,使双大腿外展外旋,双小腿内收内旋,两足跟靠近臀部。
医者坐患者左侧,以右髋部紧贴患者的左髋,右手紧按患者对侧髋部,左手握住患者右手腕部,置于患者左手上部。医者令握踝部的助手迅速将双腿向前拉直,与此同时,术者左手拿患者右手拍打和按压置于耻骨联合上的左手,医者右手拉按患者右髋部,使之向内归合。以上手法重复2~3次,轻者1次可愈,重者隔3日治疗1次。
6招预防耻骨联合分离疼痛 为何会发生耻骨联合分离疼痛
耻骨联合分离疼痛发生原因有很多,分别为经产妇、胎头与骨盆大小不对称、少于三小时的急产或第二产程太快。
子宫收缩太强、以前骨盆曾受过伤、使用催产素催生引产、硬膜外麻醉、胎位不正、胎儿过大、产程迟滞、真空吸引或产钳等器械辅助生产、使用催产素引产等。
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孕妇,在孕期各时期发生的比率为,第一孕期(1至3个月)9%,第二孕期(3至6个月)44%,第三孕期( 6至9个月)45%,产后2%左右。
虽然在有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孕妇中,产后疼痛的比例只有2%,但耻骨联合的疼痛与压痛,在自然产后会有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情况,譬如下半身行动困难,痛到不良于行,需要他人扶助长达3至5个月之久,必须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