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抑郁用园艺治疗行吗
老人常抑郁用园艺治疗行吗
中国的医学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的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十分注重养生和治病相结合的方法。时至今日,各种新的
老人追捧“园艺治疗”
这样一种情景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几位年龄相当的老人,给花圃打上基肥,并移植了君子兰、芦荟、仙人掌等花卉,还特意种了一些蔬菜。他们这是在进行“园艺治疗”。“园艺治疗”借着从事园艺活动,结合精神投入,通过希望、期待、收获与享受过程,来改善人的身心状况。没病养生,有病的可以协助治疗与康复。现在国外的一些养老院都在对老人们进行“园艺治疗”,很时髦,很受欢迎。
老人抑郁用园艺治疗?
“园艺治疗”可放松心情
这样的生活自然可以调节心情。“园艺治疗”通过培育植物,观察植物生命周期生长过程,体验、感悟生命的顽强,从而使身心愉悦,调整自身心理上存在的问题,重树生活、工作信心。
“园艺治疗”促进运动
更可贵的是,这让那些不爱运动的人也能积极动起来。在园艺工作中,不论是播种还是替植物换盆、浇水,不时会有举手、伸展等动作,对一些平时疏于运动的人十分有利,而对于肢体障碍或行动不便者,也能借此亲近大自然,获得精神上的抚慰。
老人、儿童、职场男女最适合“园艺治疗”。
老年抑郁治疗
1.一般治疗 当今抗抑郁剂和电休克治疗虽然对抑郁症有较佳的疗效,但不能忽视一般性治疗,由于食欲缺乏和精神反应迟钝,患者的营养需要往往不能获得满足,故加强饮食护理和补充营养在医疗护理上十分重要,此外对患者所伴发的任何躯体疾病,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彻底治疗。
音乐治疗可以从调节情绪的角度,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方法而发挥作用,因为它是在综合了医学,心理学,物理学,音乐美学等学科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治病技术,也是利用音乐艺术的结构特点,音响的物理性能,音乐的情绪感染力,来协调人体的神经生理功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增进社会交往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们可以用音乐发泄情绪,交流情感,可以使内心的抑郁,不安等情绪得到疏泄,特别是老年患者,通过参加音乐活动,可增进人际间的交往,因而摆脱了孤独,并从关注自身不适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同时通过音乐的创作性活动,加强自我尊重的行为,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行为上的适应。
2.药物治疗 老年期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由于老年人特定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致使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较年轻病人具有特殊性,特别是药物治疗成为临床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老人抑郁症怎么办
要是有一天佻回定看到父母眉头深锁,冷言少语,或者坐卧不安,而且特别容易发脾气,甚至伴有手脚发抖,没有原因地抽泣的时候就应该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开始药或者从专业的角度给他调节身心。
1有效面对老人抑郁的办法就是儿女们的关注,父母年轻的时候估计你回家可能会在准备饭菜或者劳累时抱怨几句,但是老了却喜欢热闹了,故子女们常回家对于预防老人抑郁或者缓解老人抑郁有很大的帮助。
2引领他们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比如有玩桥牌的习惯,可以鼓励他们玩,不能说他整天记得打牌无所事事,对于他不敢尝试的活动或者新事物跟前,老人会有挫败感的,故子女应该多陪伴练习使他快速地融入到集体当中。
3鼓励或者帮助老人多交朋友,认真地听他诉说,鼓励他参与老年团队的活动,比如耍太极、唱红歌和到公园去溜鸟等等,总之让他有良好的精神寄托和对娱乐产生兴趣。
老人抑郁症的表现 经常健忘
老人抑郁症患者易健忘,有判断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的症状,会经常表现出与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问题,但两者区别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是忘记一切再也记不起来了,而抑郁症患者只是会觉得自己忘记了。
老人抑郁症治疗禁忌多
一忌:缺乏耐心
临床资料表明,轻型抑郁症经过科学合理治疗,大约在2周左右可使情绪低落和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和食欲方面也有所改善,但并不意味着已基本“好了”,这只是一种初期治疗结果。此时不可随意停药,否则会引起病情反反复复或使病情逐渐加重,增加日后治疗难度。随意停药还可能引起停药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患者痛苦,对健康更为不利。有关专家指出,轻型抑郁症的治疗亦应当坚持在一年以上。
所以,患者要保持平稳心态,既不要过于悲观失望又不要盲目乐观,正确看待治疗效果,具有信心和耐心以坚持长期科学合理治疗。
二忌:单纯依赖于药物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是治疗不可缺少的关键措施。但是患者决不可单纯依靠药物而忽视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调理。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措施应当是综合性的,包括生活、心理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生活具有规律性,按时作息、进餐,安排好运动、娱乐时间,避免整天呆在家中将自己“封闭”起来。调节心态,使生活充满情趣,既增强治病信心又提高生活质量。
三忌:对抗抑郁药的顾虑过多
在一般人的潜意识中认为凡属精神疾病用药都有很大副作用,用多了会“伤害脑子”。因而有些老年人对抗抑郁药使用也顾虑甚多,以为是轻型抑郁症最好不用药,要用也最好是偶尔用用,不可多用,更不可长期服药。这是一种误识。老年患者应当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抑郁药,坚持足够疗程。
老人住大房子容易抑郁
天气寒冷的季节,老人抑郁症易多发。除了天气,居住环境带来的空间感受也是导致抑郁情绪的诱因,空落落的大房间尤其不利于老人的情绪平稳。
人们对空间的感知,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去体会的。房子过大,从视觉上带给老年人距离感,看到什么事物都感觉距离自己比较远,会产生较深的疏离感,这会给独居老年人增添孤独感。另外,房子过大,会给老年人的行动、取物带来较多的不便,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如果取个报纸都需要走很远,容易产生挫折感,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
一般来讲,老年人的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左右就足够,这样空间内的各类设计会比较紧凑,居住功能比较集中,除了方便老年人的起居,还能带给他们一定的充实感。
在一些欧美国家,房子较大的老人一般会招租,如果觉得这种方法不可行,那老人可以将日常生活的范围缩小,把多余的空间闲置起来。或者合理利用大空间,在家里经常举办一定规模的聚会活动,邀约志同道合的朋友过来探讨茶艺、练习书法、聊天、打牌、跳舞等,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群体活动。另外,实在不喜欢热闹的老年人,可以在充足的空间内发展爱好,比如园艺培植、养宠物等。
老年人抑郁症能够治好吗
抑郁症的出现没有发病年龄的限制,因此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近几年来随着我们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抑郁症患者也随之增多,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到了退休年龄后就开始安享晚年,抑郁症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萌芽的,忙碌的一生突然每天无所事事,就会让老年人出现抑郁症,那么老年人抑郁症能够治好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的介绍。
老年人抑郁症能够治好吗?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预防意外,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苭物,都应妥善保管。
二、生活照顾,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小时都不应离人。护理注重劳逸结合,避免老人久坐、久立、久卧。
三、心灵沟通,老年抑郁症护理不单是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还应包括对老人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家属平时应多与患者沟通,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并进行鼓励和开解,帮助老人树立治愈的信心。
四、饮食禁忌,老年抑郁症护理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
五、转移注意,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老年人抑郁症能够治好吗?以上就是治疗老年人抑郁症的方法介绍,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大家对此已经了解的非常清楚了,老年人一旦抑郁症发作就会出现很多明显的症状表现,家人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表现的时候就应当及时把握治疗时机,最后祝愿老年人抑郁症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老人抑郁症的日常保健治疗
1、老人抑郁症的日常保健
1.1、多到户外活动: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接触绿色植物,这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助于培养老年人抑郁症患者的兴趣,缓解抑郁。
1.2、经常锻炼: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会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增进安宁幸福意识,松弛精神,提高精力,缓解和预防抑郁。
1.3、多交朋友:老年人抑郁症患者以利他主义精神给人以帮助,是治疗精神抑郁的良好方式。与人隔绝、离群索居是老年人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所以人际交往是老年人抑郁症自我痊愈的重要因素。
2、老人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抑郁药是三环抗抑郁剂。其中多虑平,可用于病情较轻而有明显焦虑情绪者;阿米替林,病情较重并有失眠者可选用;丙咪嗪,病情较重但无失眠者选用,孕妇及心电图传导阻滞者不宜服用。抗抑郁药的副作用较多。如体位性低血压、心跳加快、便秘、口干、排尿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四肢颤动、心电图改变等等。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从小剂量开始,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
l.心理治疗解释消除病人焦虑,鼓励病人正确对待心理社会因素与危机。
2.药物治疗老年人抑郁症
(1)三环类药物:多塞平(doxepin)、普罗替。
(2)四环类药物:马普替林(maprotiline)、米安舍林等。对各种抑郁有效,不良反应少,显效较快,有轻度镇静作用,较为适于老年人,日剂量为75~150mg,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减量,不良反应有口干、思睡、血压升高。已较少应用。
(3)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ls):氟西汀(fluoxatine,百优解)、帕罗西汀(paroxetine,赛乐特)、佐乐复、西酞普兰等20mg,每天1次,2~4周起效,疗效好,副作用小,较为适于老年人抑郁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抑郁药。
(4)5-羟色胺受体增强剂:噻奈普汀(达体朗)12.5 mg,每日3次。效同SSRIs不良反应较少。
(5)α2受体拮抗剂:瑞美隆(米氮平)l5~30 mg/d,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镇静。
(6)非三环类去甲肾上腺素:万拉法新(venlafaxine)25~50mg/d,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嗜睡等。
老年人抑郁症的危害
1、老年人抑郁容易导致死亡
老年抑郁症与青年人患抑郁症有很大不同,不易被发现,一旦被发现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很多老人已经有了轻生想法。
2、老年人抑郁容易导致心血管异常
常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中快或某些冠心病症状。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不利康复。
3、老年人抑郁容易导致影响躯体健康
患者常感到反复或持续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全身无力、心悸、胃纳失常、体重减轻等躯体问题。这些疾病无疑更增加了患者的精神痛苦,进而抑郁症状加重。
4、老年人抑郁容易导致严重失眠
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虽入睡但醒得过早,或入睡了却又自感未入睡,此时服用抗神经衰弱症的药物往往毫无效果。
5、老年人抑郁容易导致便秘
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
6、老年人抑郁容易导致破坏心理健康稳定性
患者往往会伴随烦躁、暴躁、易激惹、焦虑等情绪问题,甚至还会出现轻微的幻想症状和恐惧症状,一边责怪自己,一边责怪着外围世界。反复的内心斗争消耗着生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