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退烧的方法 姜糖水
快速退烧的方法 姜糖水
然后还可以在家里煮姜糖水喝,把姜切片或者切碎后加红糖大煮,趁热喝下去,然后睡觉出出汗,在刚开始发烧并不严重时,这个方法很不效。
疱疹性咽峡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打针
体温高于39.5摄氏度
如果宝宝体温低于38.5℃,可以考虑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缓解;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39.5℃之间,一般采取药物退烧的方法缓解;
如果宝宝体温高于39.5℃,通常需要采取药物注射的方法快速退烧。
成人快速退烧的方法有哪些
成人快速退烧的方法有哪些?成人快速退烧的方法如下:
1、多饮温热开水,这也是帮助退烧的方法之一。通过喝温开水,可以促进皮肤出汗而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2、酒精擦浴,如一时找不到酒精也可用白酒代替。
3、头部冷敷:可用头枕冰袋、或额部冷毛巾湿敷,或两者同时使用。此法简单易行,有凉水即可,或用冰水更好。注意要及时更换冷毛巾或冰袋以加强退烧效果。
4、药物退烧:退烧药要按医嘱使用。剂量过大,可引起出汗过多,发生虚脱;也不能使用过频,也就是说同一种退烧药两次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以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副作用。一般两次间隔以4~6小时为宜。
5、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自己能适应为标准。既能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以上就是关于成人快速退烧的方法有哪些的相关介绍。上面为大家介绍的这五种成人快速退烧的方法都是大家比较常用的退烧的方法,效果是非常不错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试看哦!如果使用了上述方法还是退不了烧的话,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哦!
怎样可以快速退烧呢
温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全身温水拭浴
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敷额头
用稍凉的毛巾(约25度)敷在额头。
多喝水
有助发汗,排尿,降低体温,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宝喝温水。
使用冷水枕
体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
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低温室法
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摄氏度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冷敷法
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帮助快速退烧的方法
一、多喝温开水
当由于阑尾炎而引起的发烧症状时,在平时就考验多饮用一些温开水,因为当饮用温开水后,考验有效的帮助人体将体内的毒素进行排除,也可以适当的带走一些由于阑尾炎而形成的毒素和有害细菌,这时就可以达到降低体温和退烧的效果了。
还有在发烧的状态下,是禁忌饮用一些冰冷的水和饮料的,避免身体受寒,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加重。
二、服用药物
正常由于阑尾炎而引发的发烧症状都是由于一些有害的细菌和病毒感染而导致引发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选择进行去医院检查和治疗的,然后感觉医生的嘱咐合理的食用一些抗感染、消炎、退烧的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在服药的过程当中也是禁忌随便乱服药物的,避免药物进入体内发生排斥和刺激肠胃器官的反应,从而导致病情的加重。
如果阑尾炎的症状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比如发生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炎急性发作、阑尾炎穿孔等,对于这些比较严重的疾病症状是可以选择进行手术治疗的。
如何快速退烧
发烧医学术语,又称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2℃可定为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发烧是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发烧过高会对身体有影响,怎样才能快速退烧?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几个办法。
如何快速退烧
方法一:冷敷
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方法二:姜水泡脚
煲姜水泡脚,边加水边泡,一直到出汗为止,估计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出汗。这是消除感冒引起的发烧绝佳方法。
如何快速退烧
方法三:喝白开水
发烧时身体严重缺水,多喝白开水能够补充人体水分,加速汗液拍出,能够快速退烧。
方法四:用三棱针(医药用品商店、药店应该都有)消毒后,在耳尖放血4-5滴(需要挤才能出血),十分钟后体温就能下降。
方法五:赶快热水泡脚15分钟,马上进暖被窝,盖住闷热,以促使皮肤毛孔张开排汗,待汗出至额后,用热湿毛巾将汗擦干;好好睡一觉;病很快就好了。
发烧38.5如何快速退烧
根据描述考虑现种情况属于感冒现象主要由于受凉所致表现出咽喉肿痛、发热、四肢无力、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发烧一般是有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
建议用头孢类的消炎药和抗病毒的药加上瑞芝清退烧,效果好。忌口不要吃辛辣食物。多喝水。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了,发烧可以吃些扑热息痛,这个药便宜,效果也很不错的。
用退烧贴贴住脑袋,同时你要摸一下小孩子的四肢,如果四肢冰冻,就表示他的温度还会迅速升高,这时就要用退烧的药物;如果四肢是热的,温度上升的可能几率就比较小,可以进行物理方面的降温,从喝温开水,在身上按摩(用干毛巾擦背部)用温水浴、退烧贴,但要隔5分钟检查一次温度,如果温度没有降低反而升高就要用药了。
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如何退烧
感冒发烧首先可以多喝姜糖水或者是葱白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服用退烧药物进行退烧治疗,同时也可以用冰帽或者是凉毛巾冷敷额头部位,或者是用温水擦拭手心、脚心等部位,都可以起到物理退烧的作用和疗效,两个小时之后重新测量一下体温。
半夜快速退烧偏方
半夜快速退烧偏方
1.物理降温法
传统的无力降温法是用湿毛巾敷热额头,还可以使用退热贴、冰袋等。注意敷毛巾的时候不要用过凉的水,温水比较适宜。
2.打退烧针
打个退烧的小针,即屁股针,降温效果比较好。而且快速,简单。当发烧超过40度以上时可以先打一针,先把体温降下来。
3.多喝水
发烧时,人体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于降温,吃药打针后多喝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水最好是白开水,一次不要喝太多,要多次喝较好。
4.吃退烧药
当体温在39度左右,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选择吃退烧药。吃完退烧药闷在被窝里一小时左右会出汗,就达到降温的目的了。
5.打吊瓶
当高烧持续不退,并伴有咳嗽等症状,需要打吊瓶了。这是退烧最快的方式,但打时间长了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如果只是普通发烧,建议还是用上面的方法比较好,副作用小。
中医按摩这些穴位也能退烧
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给宝宝快速退烧的偏方
1、十宣穴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到5滴为宜。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