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作用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作用

功能主治:本品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也可用于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

用法用量:临用前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使成混悬液。肌肉注射,成人一次60万~120万单位,2~4周1次;小儿一次30万~60万单位,2~4周1次。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在应用本品时均可能发生,其中以皮疹等过敏反应为多见,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等少见,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 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二重感染。注意事项:1. 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2. 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它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约有5%~7%的患者可能存在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交叉过敏。

3. 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

4. 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5. 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各个方面我们都知道了,现在很多人存在着盲目用药的现象,滥用药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像很多人对青霉素类有过敏反应,所以,当人体出现状况时,不要随便就去药店买药吃,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经医生详细的检查,方可对症用药。

梅毒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梅毒的治疗现在主要以西药为主,自从青霉素用于治疗梅毒有奇效之后,中药基本不在作为主要医疗手段,只是起辅助作用,那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西药治疗不同阶段梅毒的方法:

(一)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

1、青霉素疗法

(1)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

(2)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10~15天,总量800万u~1200万u。

2、对青霉素过敏者

(1)盐酸四环素500mg,4次/日,口服,连服15天。

(2)强力霉素100mg,2次/日,连服15天。

(二)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粘膜、骨骼梅毒、晚期潜伏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

1、青霉素

(1)苄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肌注,共3次。

(2)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20天。

2、对青霉素过敏者

(1)盐酸四环素500mg,4次/日,口服,连服30天。

(2)强力霉素100mg,2次/日,连服30天。

(三)心血管梅毒

应住院治疗,如有心衰,首先治疗心衰,待心功能代偿时,从小剂量开始注射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G,首日10万u,1次/日,肌注。第二日10万u,2次/日,肌注,第三日20万u,2次/日,肌注。自第4日起按如下方案治疗(为避免吉海氏反应,可在青霉素注射前一天口服强的松20mg/次,1次/日,连续3天)。

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u/日,肌注,连续15天为一疗程,共两疗程,疗程间休药2周。

2、四环素500mg,4次/日,连服30天。

(四)神经梅毒

应住院治疗,为避免治疗中产生吉海氏反应,在注射青霉素前一天口服强的松,每次20mg,1次/日,连续3天。

1、水剂青霉素G,每天1200万u,静脉点滴(每4小时200万u),连续14天。

2、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天120万u,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每次0.5g,4次/日,共10~14天。必要时再用苄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肌注,连续3周。

(五)妊娠梅毒

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10天。妊娠初3个月内,注射一疗程,妊娠末3个月注射一疗程。

2、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治疗,每次500mg,4次/日,早期悔毒连服15天,二期复发及晚期梅毒连服30天。妊娠初3个月与妊娠末3个月各进行一个疗程(禁用四环素)。但其所生婴儿应用青霉素补治。

(六)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1、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脑脊液异常者:

(1)水剂青霉素G,5万u/kg体重,每日分2次静脉点滴,共10~14天。

(2)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u/kg体重,肌注,连续10天~14天。

脑脊液正常者:

苄星青霉素G,5万u/kg体重,一次注射(分两侧臀肌)。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2、晚期先天梅毒(2岁以上)

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u/kg体重,肌注,连续10天为一疗程(不超过成人剂量)。

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

先天梅毒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每日7.5~12.5mg/kg体重,分4次服,连服30天。

梅毒治疗应该注意,梅毒诊断必须明确,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剂量必须足够,疗程必须规则,治疗后要追踪观察。应对传染源及性侣或性接触者同时进行检查和梅毒治疗治疗。

梅毒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疗后定期进行临床和实验室随访。性伙伴要同查同治。早期梅毒经彻底治疗可临床痊愈,消除传染性。晚期梅毒治疗可消除组织内炎症,但已破坏的组织难以修复。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不同分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红霉素等。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可由小剂量开始或使用其他药物加以防止。梅毒治疗后第一年内应每3月复查血清一次,以后每6个月一次,共3年。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应随访终身。

2.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1)青霉素疗法 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注,连续10~15天,总量800万u~1200万u。(2)对青霉素过敏者 盐酸四环素,口服,连服15天。强力霉素,连服15天。

3.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黏膜、骨骼梅毒、晚期潜伏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1)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G,1次/周,肌注,共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注,连续20天。可间隔2周后重复治疗1次。(2)对青霉素过敏者 盐酸四环素,口服,连服30天。强力霉素,连服30天。

4.神经梅毒。应住院治疗,为避免治疗中产生吉海氏反应,在注射青霉素前一天口服强的松,1次/日,连续3天。(1)水剂青霉素G 静脉点滴,连续14天。(2)普鲁卡因青霉素G 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共10~14天。上述治疗后,再接用苄星青霉素G,1次/周,肌注,连续3周。

5.妊娠期梅毒。按相应病期的梅毒治疗方案给予治疗,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应用一疗程;妊娠末3个月应用一疗程。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治疗,早期梅毒连服15天,二期复发及晚期梅毒连服30天。其所生婴儿应用青霉素补治。

6.胎传梅毒(先天梅毒)。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脑脊液异常者:水剂青霉素G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治疗,具体剂量遵医嘱。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一次注射(分两侧臀肌)。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7.孕妇的梅毒治疗。(1)有梅毒病史的已婚妇女在孕前一定进行全面梅毒检查。有过不洁性生活或者曾感染过梅毒的女性在打算怀孕前,最好去正规医院做全面梅毒检测。对于那些梅毒治疗完成、梅毒症状不明显的已婚女性也要在确定梅毒治愈后,才能怀孕。(2)妊娠期的梅毒检查和治疗:在妊娠初3个月及末均应作梅毒血清学检查。如发现感染梅毒应正规治疗,以减少发生胎传梅毒的机会。

性病治疗方法

一、淋病

潜伏期:2~21天

治疗方案:

1、头孢菌素类,头孢三嗪3。0g静滴,头孢噻肟钠4。0g静滴。

2、状观霉素,亦称淋必治,2g一次肌肉注射。

3、喹诺酮类药物:氟嗪酸,又叫泰利必妥600mg,一次口服,氧氟沙星,200mg静滴。注:喹诺酮类药物孕妇与儿童禁用。

4、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青霉素类药合剂,优立新为青霉素烷砜和氨苄青霉素合剂,1。5g一次肌肉注射,特灭菌为哌拉西林钠加舒巴坦钠,3。0g一次肌肉注射或静滴。

由于淋病患者中有部分同时合并衣原体感染,我们在治疗中常用头孢曲松钠3。0g静滴,口服阿齐霉素,或罗红霉素250mg,每日两次。

二、梅毒

潜伏期:10~90天

治疗方案:

1、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两年的潜伏梅毒患者,可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每侧臀部120万单位,共240万单位,只注射一次。亦可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G混悬液,每日一次,共10天,总量600万单位。治疗后一年内,应用两次临床及血清学检查。为了消灭传染源不仅对早期梅毒患者应予以充足的治疗,对于其性接触者,也应全部予以检查及治疗。

2、晚期梅毒:包括有三期皮肤、粘膜、骨损害等患者,病期在两年以上的潜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等。对于良性晚期梅毒(血管、粘膜及骨等)可予以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60万单位,共15次,总剂量900万单位。或用苄星青霉素每周肌肉注射一次,每次240万单位,共三次,总量720万单位。

对于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梅毒不用苄星青霉素而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天肌注一次,每次60万单位,至少20次,总剂量1200万单位以上。

三、尖锐湿疣

潜伏期:90天左右

治疗方案:

1、外用药和全身用药

足叶草脂和足叶草霉素,治愈率只有49%~82%

5%的5-氟尿嘧啶霜(5-FU)只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并且是尿道内用,用完了还得做尿道扩张手术

3%肽丁胺霜,外突局部皮肤损害处

平阳霉素

干扰素(分很多种,起抑制病毒作用,目前非典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个字母我电脑上打不出),全身用药效果不错,可是局部用药效果很差,复发率高。

淋病怎么治疗

青霉素皮试无不良反映者:(1)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1g。(2)苄星青霉素g(又称长效西林):48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1g。(3)水剂青霉素g:160万单位肌注,每日3次,共3天。

以上治疗方案根据具体情况任选一种即可。在注射以上药物时一定要作青霉素皮试,如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如下治疗方案:

大观霉素

(1)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卓青):2g肌肉注射。适用于耐青霉素菌株患者。(注射后配合7日疗程的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

(2)红霉素:首量1g,后用0.5g,每天4次,共7天。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

(3)氟哌酸:800mg1次口服。

(4)四环素:首量1g,后用0.5g,每天4次,共7天。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

(5)头孢三嗪(菌必治):0.25g肌肉注射。适用于耐青霉素菌株患者。卓青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盒子

(6)氟嗪酸(泰利必妥):200mg,每天3次,共3天。

(7)阿奇霉素:1000mg1次口服。

8.青霉素:1500mg静脉注射,每天2次,共4天。

对无合并症淋病,即早期的没有任何其他合并症的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一般治疗效果好,只要按照上述淋病治疗方案就能彻底治愈。

当淋病有合并症时,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积极治疗,仍可获痊愈。一般讲治疗的药物与治疗无合并症的淋病一致,但是治疗疗程要长,还要根据症状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认为自己患有淋病并且有合并症时,一定要找专科医生治疗。如果西药效果不好,可结合中医药治疗。

梅毒性巩膜炎治疗

以青霉素为首选。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四环素,孕妇和儿童可应用红霉素,必要时可用氯霉素及先锋霉素。据国外经验,近年所用剂量及疗程如下:

一旦明确诊断为梅毒性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无青霉素过敏史,对病程未满1年的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潜伏期梅毒首先选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2周;三期梅毒和先天性梅毒以同样剂量、方法,治疗3周。根据临床资料肌注苄星青霉素不能完全消灭眼中的螺旋体,而大剂量和长期持续治疗才有可能。除青霉素外的抗生素疗法均需注意随访观察。头孢曲松(ceftriaxone)2g/d,肌注,共10天可能有效,但无充分的研究成果证实。氯霉素(chloromycetin)疗效不肯定,加之较大副作用,用时要慎重。

有人建议对青霉素过敏者可脱敏注射,即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在快速高敏皮试时阴性,可在医院的严密监控下,给予青霉素G水溶液注射。但必须特别慎重。

并发HIV感染的患者,梅毒进一步加重,说明肌注治疗不充分,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三期或先天性梅毒性巩膜炎,需慎重地在抗生素控制之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滴0.1%地塞米松或口服泼尼松,并缓慢减量。对梅毒性巩膜炎伴发基质性角膜炎、前葡萄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等局部点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可明显抑制炎症、缩短病程,促进视力恢复。后巩膜炎球后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效好,需较长时间的维持剂量。急性炎症期伴前葡萄膜炎者同时散瞳、热敷。对坏死的巩膜部位可试行异体巩膜移植术。角膜炎后遗留的瘢痕严重影响视力者,必要时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的改进及其护理

空气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为长效青霉素,是青霉素二苄基乙二胺盐与适量的缓冲剂及混悬剂混合制成的无菌粉末,溶解后成混悬状,它的水悬剂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缓慢溶解吸收,主要用于早期梅毒和类风湿的治疗[1]。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苄星青霉素按常规肌肉注射法极易造成针头堵塞,需更换针头进行二次注射,这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浪费注射材料,浪费人力资源。对此我科对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不仅避免针头堵塞,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节约材料和 护理 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门诊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42例,男性28例,女性 14 例,年龄18~65岁。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其中,30例参加新注射程序(实验组),其余12例参加常规注射程序(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肌注方法

(1)肌注部位和剂量的选择:对早期梅毒的治疗,多采用同一患者一次性两侧臀部分别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120万U,每周一次;对风心病患者多采用120万U一侧臀部肌肉注射,每月一次;

(2)注射器的选择:采用BD公司提供的5ml注射器和7号针头。

(3)溶剂的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4ML生理盐水作为溶剂。

(4)肌注方法:两组均选取坐位,其中,实验组采用改进后注射方法,即先安置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少其对疼痛的恐惧,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皮肤后,快速溶解药物,抽吸药液,药液抽吸完毕后再抽0.2~0.3ML空气,以避免注射前针头堵塞[2];将注射器针头朝上,Z形绷紧皮肤,将药液摇匀立即进行“三快”注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三快”是指“进针 快、推药快而均匀、拔针快”,拔针前将管内0.2~0.3ML空气注入肌肉可减轻疼痛[注见《基础护理学》之无痛注射技巧];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程序。

1.3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针头堵塞情况与肌注后疼痛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针头堵塞结果比较

实验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达 100%,对照组堵塞6例,堵塞率达 50%,需要更换 8 号针头才能注入,两组肌注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疼痛结果比较

实验组15例(50%)诉中度疼痛,但可忍受,另50%诉轻微疼痛,而对照组中9例(75%)诉重度疼痛,难以忍受,1例(8.33%)诱发疼痛性休克,另2例(16.67%)放弃治疗,不愿意配合,两组患者肌注后疼痛情况相比,差异显著(P<0.05)。

讨论

苄星青霉素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缓释剂和混悬剂,而混悬剂具有很大的表面自由能,有自发聚集趋向和增长趋向,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降后聚结而不能分散,易使针头堵塞。因此,注射方法在治疗中显得格外重要,不管是减轻疼痛还是促使患者坚持治疗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常规肌内注射法中,需在注射之前用拇指与食指紧绷固定好患者局部皮肤,且在注射后遗留了垂直通道,极易出现药物外渗情况,且药液沿着针眼外渗到皮下组织上,极易形成注射部位的局部硬结,从而加重患者疼痛程度,给患者带来一定心理压力,严重时甚至会中断治疗,极大影响到治疗效果[3]。而改进后的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提高了一次性肌肉注射的成功率,防止针头堵塞,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材料浪费,节约护理资源,为患者坚持治疗提供基础。而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接受改良肌注方法注射的实验组患者,其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高达100%,显著高于仅采用常规肌注法注射的对照组患者,且注射后,乙组患者疼痛程度更轻。可见,苄星青霉素改良注射法的应用,对提高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意义重大,

但是,采用改良后方法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时候,还需注意在注射前将药液摇匀、留置气泡注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询问过敏史,认真做好皮肤过敏试验,注射后留观半小时,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工作,以此来提高药物注射效果与治疗效果。首先,心理护理。因患者在注射前多有焦虑感和恐惧感,主要是担心注射给自己造成的疼痛感,为此,在注射前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必要的。如在注射前多给解释、支持,告知患者解释现在的注射方法可以减轻疼痛,而且肌肉放松亦可减轻疼痛。同时,配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在操作过程中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以有效减轻其心理压力,以此来提高肌注成功率;其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患者不可缺少,为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帮助梅毒患者建立健康的性观念,说明夫妻双方需同时检查和治疗的原因,帮助类风湿患者认识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将治疗计划坚持到底,以从根本上治愈疾病。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嘱咐注射后用湿热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加速局部 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减少硬结的产生,为下次注射创造条件。

猩红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二)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三)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苄星青霉素【译】为一长效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儿童60~90万μ,成人12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磺胺嘧啶【译】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无味,遇光色渐变暗)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每周0.5克。

(四)宝宝易感猩红热,居家防护对策。对策包括:1切断传染源,2到医院接受治疗,3休息加营养。

相关推荐

草莓舌该如何预防?

1、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2、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 ,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3、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

淋菌性龟头炎如何治疗

对无合并症淋病,即早期的没有任何其他合并症的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一般治疗效果好,只要按照如下方案治疗就能彻底治愈.具体方案为:(1)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1g.(2)苄星青霉素G(又称长效西林):48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1g.(3)水剂青霉素G:160万单位肌注,每日3次,共3天.以上治疗方案根据具体情况任选一种即可.在注射以上药

淋病用什么药

(1)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1g。(2)苄星青霉素G(又称长效西林):48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1g。(3)水剂青霉素G:160万单位肌注,每日3次,共3天。以上治疗方案根据具体情况任选一种即可。在注射以上药物时一定要作青霉素皮试,如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如下治疗方案:(1)四环素:首量1g,后用0.5g,每天4次,共7天。适用于青霉素

猩红热预防

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

梅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抽烟喝酒吗

不要吃辛辣的食物。青霉素是治疗梅毒最好的药物。常用长效青霉素制剂,苄星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的。它的治疗不但需要按疗程进行,还需要定期复查血液的RPR,TPPA,来判断治疗效果,一般需要治疗后3个月复查,半年复查,一年复查,如果检查转阴,还要每年复查一次,连查两次,都为阴性才是真正的治愈。建议到正规医院泌尿科进行规范治疗

梅毒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疗后定期进行临床和实验室随访。性伙伴要同查同治。早期梅毒经彻底治疗可临床痊愈,消除传染性。晚期梅毒治疗可消除组织内炎症,但已破坏的组织难以修复。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不同分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红霉素等。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可由小剂量开始或使用其他药物加以防止。梅毒治疗后第一

猩红热的注意事项

预防能够有效的控制疾病传播,是对疾病控制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们应当很好的知道有关疾病的相关的预防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的去了解一下猩红热的相关的预防方法。以下便是对猩红热的有关预防方法的介绍。预防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一管理传染

梅毒能治愈吗

1、妊娠期梅毒:早期梅毒患者如能早期治疗可防止发生先天梅毒。在梅毒流行区,对可能患梅毒的孕妇,应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及产前三个月,至少各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早期妊娠梅毒妇女,胎儿的存活率仅为50%左右,大部分胎儿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早期潜伏期梅毒妇女的胎儿存活率虽然在80%左右,但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幼儿期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2、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两年的潜伏梅毒患者,

如何避免患上猩红热

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

猩红热如何预防

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发病范围广。目前,对于猩红热仍没有研发出疫苗等自动免疫制剂,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为了避免疾病人传人,若集体中有猩红热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疾病彻底痊愈后,才可到公共场所等人多密集处,以免造成疾病大范围传播。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家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