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阴道脱垂怎么预防
子宫阴道脱垂怎么预防
1.子宫托治疗
(1)子宫托适应证 子宫托很早就被用来治疗子宫脱垂。能使患者自行掌握,但重症子宫脱垂阴道过度松弛者不宜用。
(2)宫托型号 以稍大于生殖(耻骨尾骨肌)裂隙为宜,一般裂隙横径以4厘米最多,故多采用中号子宫托。经过一段时间,耻骨尾骨肌逐渐恢复其弹力,脱出部复位后组织水肿消失,重量减轻,子宫即可不再脱出。
(3)使用时间 一般晨起劳动前放托,晚间取出,洗净。月经期最好不用。塑料托表面光滑,遇酸碱不易变质,对组织刺激性小。上托后,症状即消失,可参加各项劳动而无痛苦。
2.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至二块砖的高度。
(2)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3)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4)保持大小便通畅。
(5)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6)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7)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8)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如鸡、山药、莲子、大枣等。
(9)节制房事。
阴道粘膜脱垂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1、子宫托(pessary):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阴道脱垂。子宫托直径大于尿生殖裂孔横径可以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制作材料为硅橡胶塑料等,其形状很多,常用的有环型和喇叭型,或球形子宫托。选择大小适中的子宫托第一次使用子宫托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安置。白天使用,晚间取出洗净备用久置不取可发生子宫托嵌顿甚至导致尿瘘或粪瘘。宫颈及阴道壁炎症、生殖道溃疡者和重度脱垂无法还纳者不宜使用,月经期和妊娠期停用,使用后每3个月复查。
2、盆底肌肉(肛提肌)锻炼:适用于轻度阴道脱垂者。嘱患者行收缩肛门运动,用力使盆底肌肉收缩放松每次10~15分钟,2~3次/天此疗法可以配合服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同时进行。
3、改善全身情况:治疗祛除咳嗽、便秘等慢性使腹压增高的疾病。已绝经者应该适量补充雌激素,避免过度疲劳休息后能改善减轻阴道脱垂程度。
二、手术治疗
1、加强盆筋膜支持的手术:适用于Ⅰ度脱垂或Ⅱ度脱垂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和宫颈延长者。常用的手术有:⑴阴道前后壁修补术⑵阴道前后壁修补+宫颈部分切除及主韧带缩短术⑶韧带悬吊手术。经腹腔镜行圆韧带、骶韧带缩短术,适用先天性单纯轻度阴道脱垂患者。
2、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Ⅱ、Ⅲ度脱垂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3、阴道封闭术:又称Le-Fort手术。适用于子宫颈无恶变、年老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因术后部分阴道封闭失去性交功能。
阴道脱垂应该尽早的治疗呦。
0
子宫脱垂的原因
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未生育者发生子宫脱垂者,则是由于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1、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骨盆底主要由骨盆、盆腔内筋膜、肛提肌和会阴肌肉组成。无论咳嗽、屏气和站立负重时产生的腹腔内压力有多大,正常情况下,上述结构或组织能支撑和固定盆腔内脏器使之处于正常位置。如遇分娩,尤在难产。滞产。经阴道手术助产或第二产程延长者,发生会阴裂伤或伸展,致盆腔内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组织薄弱、缺损,尿生殖裂孔变宽而敞开,在过高的腹压下将未复旧的大子宫推向阴道而发生子宫脱垂。尤其在产褥期摄食不佳;或盆腔内筋膜及提肛肌未恢复好即过早地劳动,尤重体力劳动;或撕裂修补不当包括会阴切开者,均削弱盆底正常功能,而致子宫或阴道脱垂。多产影响支持组织的恢复,也是脱垂的因素。
2、卵巢功能减退
临床上见于绝境期后女性发生生殖道脱垂者
3、先天因素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子宫支持结构薄弱及缺乏紧张力见于未产妇。
4、营养因素
生殖道脱垂与营养缺乏有关。因为营养缺乏时体力衰弱、肌肉松弛及盆腔内筋膜萎缩。
5、腹腔内压力增加
高腹压是促使或加重生殖道脱垂的重要因素。
子宫脱垂预防有什么好办法
子宫脱垂需早期治疗才能够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生,专家指出想要避免子宫脱垂危害,就必须要采取适合的子宫脱垂预防办法,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大家的安全和健康。
子宫脱垂预防办法:
(1)更年期及老年期的妇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更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负担,排除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
(2)应适当减轻工作,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
(3)要注意营养,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坚持做肛提肌运动锻炼,以防组织过度松弛或过早衰退。
子宫脱垂预防必须要选择适合的办法,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积极的到专业的医院治疗这种疾病,以保证大家的安全和健康。
盆底肌肉松弛怎么办 盆底肌肉松弛什么影响
如果骨盆底肌不够强壮有力,对于日常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当骨盆底肌开始失去功能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漏尿、阴道松弛、大便失禁,或者更可怕的,子宫、膀胱、大肠脱垂!预防胜于治疗,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及运用我们的骨盆底肌。
子宫脱垂的病因有哪些
1、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骨盆底主要由骨盆、盆腔内筋膜、肛提肌和会阴肌肉组成。无论咳嗽、屏气和站立负重时产生的腹腔内压力有多大,正常情况下,上述结构或组织能支撑和固定盆腔内脏器使之处于正常位置。经阴道手术助产或第二产程延长者,发生会阴裂伤或伸展,致盆腔内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组织薄弱、缺损,尿生殖裂孔变宽而敞开,在过高的腹压下将未复旧的大子宫推向阴道而发生子宫脱垂。
2、卵巢功能减退
临床上见于绝境期后妇女发生生殖道脱垂者
3、发育畸形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子宫支持结构薄弱及缺乏紧张力见于未产妇。
4、营养因素
生殖道脱垂与营养缺乏有关。因为营养缺乏时体力衰弱、肌肉松弛及盆腔内筋膜萎缩。
5、腹腔内压力增加
高腹压是促使或加重生殖道脱垂的重要因素。
引产后注意事项
引产后,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至少需要休息2周。一个月内避免做重体力劳动,以免发生子宫脱垂。预防着凉和感冒,不宜下冷水,以免抵抗力降低诱发其他疾病。
子宫脱垂不孕的症状表现
第一、腰背酸痛及下坠感
腰背酸痛是常见的不孕症状,而且,这种症状的轻重与子宫脱垂程度,劳动强度、姿势及时间长短等有关。月经期盆腔充血,症状加重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
第二、下腹坠胀、腰痛
由于子宫下垂造成的不孕症还包括下腹坠胀、腰痛,专家指出:之所以会出现疼痛是由于子宫下垂牵拉了其周围的支持组织,以及继发的盆腔瘀血所造成的。长时间站着、行走或者劳动时,病情会加重,平卧则疼痛感减轻,甚至消失。
第三、肿物自阴道脱出
肿物自阴道脱出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有肿物自阴道脱出,于劳动、负重、行走或站立过久时更为明显,卧床休息后即觉其缩小或消失。重度的子宫脱垂即使卧床休息也不能自行回缩于阴道内,需用手回纳。长期脱出而肥大的子宫颈其直径有时可达6~ 7cm,长度达7~8cm,比子宫体还要长。
第四、便秘
子宫脱垂导致的不孕还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腹胀、大便困难等。当子宫Ⅱ度、Ⅲ度脱垂时,阴道后壁亦可膨出,直肠随之出现膨出,呈S状弯曲,大便则不能顺利排出,造成便秘、排便困难。有时弯曲过度,气也难通过,造成腹胀。
阴道脱垂与子宫脱垂的区别
阴道分为阴道前壁和阴道后壁,所以阴道脱垂也分为阴道前壁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
阴道脱垂的定义是由于骨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或缺陷,阴道前后壁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严重者会掉出阴道口外。
阴道脱垂常合并有子宫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咳嗽、用力、跑跳时不自主漏尿)或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造成很多女性的心理负担,被称之为“社交癌”。
阴道脱垂是盆腔器官(如膀胱、直肠等),通过阴道壁向体外突出的病理现象。
而子宫脱垂是一种更厉害的疾病,它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的现象,常常伴有阴道脱垂。
阴道脱垂和子宫脱垂的产生是由于维持盆腔器官正常解剖位置的盆腔韧带和结缔组织的松弛以及支持强度的减弱所造成的。
健康指导:1、重型子宫脱垂,不能用手纳入阴道者,不宜用子宫托,月经期亦不宜使用子宫托。
2、长期严重子宫脱垂,药物治疗无效者,为避免加重感染,导致它病,不宜只有用自疗,宜去医院就诊。
3、如脱出部分红肿疼痛、破溃流黄水,或夹有血性分泌物,臭秽不堪者,不可滥补,应先清热化湿为主。
阴道前壁下垂怎么办严重的应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子宫托(pessary):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阴道脱垂。子宫托直径大于尿生殖裂孔横径可以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制作材料为硅橡胶塑料等,其形状很多,常用的有环型和喇叭型,或球形子宫托。
选择大小适中的子宫托第一次使用子宫托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安置。白天使用,晚间取出洗净备用久置不取可发生子宫托嵌顿甚至导致尿瘘或粪瘘。宫颈及阴道壁炎症、生殖道溃疡者和重度脱垂无法还纳者不宜使用,月经期和妊娠期停用,使用后每3个月复查。
2、盆底肌肉(肛提肌)锻炼:适用于轻度阴道脱垂者。嘱患者行收缩肛门运动,用力使盆底肌肉收缩放松每次10~15分钟,2~3次/天此疗法可以配合服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同时进行。
3、改善全身情况:治疗祛除咳嗽、便秘等慢性使腹压增高的疾病。已绝经者应该适量补充雌激素,避免过度疲劳休息后能改善减轻阴道脱垂程度。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用于Ⅱ度以上脱垂者、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原则为恢复正常子宫解剖位置或切除子宫,修补阴道壁多余黏膜,缝合修补盆底肌肉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状况选择以下常用的手术方法。
1、加强盆筋膜支持的手术:适用于Ⅰ度脱垂或Ⅱ度脱垂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和宫颈延长者。常用的手术有:
⑴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⑵阴道前后壁修补+宫颈部分切除及主韧带缩短术;
⑶韧带悬吊手术。经腹腔镜行圆韧带、骶韧带缩短术,适用先天性单纯轻度阴道脱垂患者。
2、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Ⅱ、Ⅲ度脱垂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3、阴道封闭术:又称Le-Fort手术。适用于子宫颈无恶变、年老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因术后部分阴道封闭失去性交功能。
女性阴道脱垂的3大危害
危害一
作为女性的私密部位,阴道脱垂引发的第一危害则是痛经。当然,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很多,不少女性也深受痛经的折磨。
阴道脱垂可让女性产生痛经,阴道后位的女性常常会因为阴道肌的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痛经,而且还会导致经血排除困难,给女性身体造成十分大的伤害。
危害二
做母亲,是每个女人都渴望的事情。然而不孕不育却给无数家庭带来伤痛。而阴道脱垂同样会导致女性不孕。
阴道脱垂实际上就是阴道后位,阴道后位会牵引宫颈向前方上翘,使宫颈外口高于后穹窿的精液池,使精液池内的精子无法顺利进入宫颈管,给受孕带来很大的困难,出现阴道脱垂的女性一般都很难成功的怀孕。
危害三
阴道脱垂致使的第三大危害,则是容易让女性患上阴道内膜异位症。主要是因为阴道后位以后,经期为了将经血排除,就需要加强阴道收缩,宫缩的加强到直接引起宫腔内的压力加大,由于高压,会有部分的经血流至盆腔,导致女性患上阴道内膜异位症。
通过以上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阴道脱垂的危害有所了解。那么,患有阴道脱垂的女性就要及时治疗了。
子宫脱垂预防
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
过度的负重作用及体姿用力是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是预防和减少子宫脱垂的可靠保证。
做好青春期保健
女子在12~18岁间称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发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虚弱,韧带张力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无力称无力型体格。该类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保证妇女身体健康及正常发育、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注意月经期保健
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加之,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健,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闭经时,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加强月经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也有很大的意义。
做好孕期保健
做好妇女的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也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
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重要病因。产程愈长,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愈高,这是与支持子宫的悬吊装置和盆底软组织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大有关。第一次分娩时所造成的损伤更是关键。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第一胎产后发病者最高,约占30%。因此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防止产伤,是预防子宫脱垂的最重要环节。
做好产褥期保健
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中,妇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均较大,该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做好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脱垂。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子宫脱垂患者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说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另外发现,妇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压后,子宫位置下降较非哺乳期明显,因此,切实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