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肝护肝喝什么茶最好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冬季养肝护肝喝什么茶最好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太子参、大枣洗干净,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
作用:润肺生津,健脾养胃,养肝理气。
春分养生七款食疗补肝养胃
桑葚粥
桑葚30克(鲜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
山药扁豆鲤鱼汤
白扁豆30克,淮山药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鲤鱼1条(约500克)。先将鲤鱼剖腹,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与前三味药同煮1小时,加入精盐、绍酒适量调味即成。有健脾胃祛潮湿的功效。
茯苓粥
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将茯苓、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入冰糖略煮即成。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猪肚白术汤
猪肚1具,白术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水后备用。将白术、煨姜、胡椒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外以针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捞出猪肚,切块,喝汤吃猪肚。有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
菊花粥
菊花15克,粳米100克。菊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菊花、粳米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该粥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适用于头晕、头痛、目赤、疔疮肿毒、原发性高血压等。
梅花粥
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护肝食疗方
1、山药扁豆鲤鱼汤
白扁豆30克,淮山药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鲤鱼1条(约500克)。先将鲤鱼剖腹,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与前三味药同煮1小时,加入精盐、绍酒适量调味即成。有健脾胃祛潮湿的功效。
2、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准备好上述食材,然后把太子参和大枣一同洗干净,和陈皮一起放到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3、银耳百合香蕉羹
银耳入肺、胃、肾经,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又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富含天然植物性胶质,长期食用可滋阴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
做法:将干银耳20克浸泡,摘去蒂梗,洗净,蒸30分钟;鲜百合100克去蒂洗净,香蕉2根去皮切片;将以上食材同放炖盅内,加枸杞、冰糖、水适量蒸30分钟即可。
五款食疗方摆脱胃病
5款食疗方轻松养胃
山药扁豆鲤鱼汤
白扁豆30克,淮山药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鲤鱼1条(约500克)。先将鲤鱼剖腹,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与前三味药同煮1小时,加入精盐、绍酒适量调味即成。有健脾胃祛潮湿的功效。
茯苓粥
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将茯苓、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入冰糖略煮即成。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猪肚白术汤
猪肚1具,白术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水后备用。将白术、煨姜、胡椒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外以针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捞出猪肚,切块,喝汤吃猪肚。有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
菊花粥
菊花15克,粳米100克。菊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菊花、粳米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该粥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适用于头晕、头痛、目赤、疔疮肿毒、原发性高血压等。
推荐10款养肝护肝茶
喝茶可以养肝护肝
茶不仅对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而且对肝病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普洱茶、金银花茶、枸杞茶、菊花茶,是绿色健康的好产品,喝这些茶养生护肝,效果特别的好。
肝炎患者适宜饮用绿茶,生活中将绿茶巧配调味品,可起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绿茶有抗凝、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减轻白细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对慢性肝炎,有口干口苦、牙龈红肿出血的血瘀血热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推荐10款养肝护肝茶
1、蒲公英茶
蒲公英全草皆可入药,药食兼用,其味苦、甘,性寒,归肝、胃、肾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除湿利尿,尤其具有保肝、护肝的功效。
将蒲公英(7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淹过蒲公英。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2、蜂蜜柠檬茶
美国肝病专家彼得·克雷默博士建议: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柠檬,柠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脏生成胆汁,有利于身体排毒。每天喝8~10杯,每次300毫升即可。蜂蜜不仅仅是女士们养颜的佳品,也是男士们护肝的良药。
柠檬用水打湿,表面抹上一层食盐,轻轻摩擦片刻,用水冲洗干净,并切去柠檬两头。柠檬切成两半,再切成薄片,以一层柠檬,一层蜂蜜的方式放入干净的玻璃瓶或者是密封瓶中。拧紧瓶盖,放入冰箱中冷藏5-7天即可冲调。(早上或者是下午3-4点皮肤缺水时饮用效果最好)
3、三七花茶
三七花用开水泡饮,或同茶一起泡饮,每次4-6朵,其具有保肝明目、降血压、降血脂、生津止渴和提神补气之功效。每天一杯三七花茶,不仅保肝,还可治疗高血压、耳鸣、咽喉炎等多种疾病。
用三七花15克,桑叶12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也可水煎服,每日2次。有平肝泻火之功效。
4、杞菊乌龙茶
杞菊乌龙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VC,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成分,经常适量饮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预防肝内脂肪的囤积、滋补肝肾、疏风明目等功效,亦是一道养肝护肝的理想饮品。
菊花适量、枸杞子10克、乌龙茶适量,开水冲泡,加盖稍泡片刻后即可饮用。
5、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而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太子参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接冲泡3-5次,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6、菊花蜜饮
蜂蜜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有健脑润便和消除疲劳等功效,菊花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等功效。菊花蜜饮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健脑润便和消除疲劳之功。
取干菊花50克、麦冬15克加入清水加热煮沸,滤去菊花及麦冬,晾凉后加入蜂蜜适量,搅拌溶解后即成。
7、金银花茶
金银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肝凉血、补血养血、抗病毒、加强防御机能等作用,经常适量饮用此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养肝护肝时节金银花茶也是不错的饮品之选。
做法很简单,将金银花10克,泡水饮用。如果想改善味觉,还可以放10克的生甘草。但本身好吃寒凉食物的人,不能再饮用,否则寒上加寒。
8、桑叶枸杞茶
桑叶枸杞茶是滋阴润肺且养肝明目的保健茶。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枸杞,有扶阴固本、补精益气的功效。
桑叶6克、枸杞12克、绿茶3克。将上述三味原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闷泡五分钟后即可饮用。
9、白菊花茶
白菊花茶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养肝护肝、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因此饮用此茶适宜养肝、平肝。
白菊花5克,绿茶10克。白菊花、茶叶一起放入杯内,开水冲泡。可以清肝泻火,祛风止眩。
10、红枣枸杞茶
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滋阴润肺等作用,对于肾阴亏损、肝气不足引起的肢体无力、头晕耳鸣、面色萎黄等是有一定辅助功效的,并且经常饮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肝硬化,因此春季养肝建议食用枸杞茶。
红枣五六颗,枸杞适量,洗净略泡,放入壶里煮沸,小火慢熬5分钟,加入少许冰糖,茶降温至40℃以下后加入少许蜂蜜。红枣和枸杞都属热性补品,如身体火气较大,不建议食用。
养肝护肝茶还有哪些?水飞蓟、姜黄和蒲公英都被认为有助于清洁和保护肝脏。可以尝试每天服用45毫克的姜黄、400毫克的蒲公英提取物或400毫克的水飞蓟。也可以把新鲜的蒲公英根泡在开水中代茶饮,但要确保其没有受到化学杀虫剂的污染。
冬季养肝喝什么茶最好 冬天喝什么茶养肝
枸杞子一小把,红枣6颗,把材料放到一起,煮沸后,焖5分钟,或者将红枣撕开,用沸水冲泡,盖上盖子焖10几分钟。
作用:红枣和枸杞子都是可以养肝的食物,而且又能帮助女性朋友补水,制作又简单,此茶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肝明目,滋肾健体。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太子参、大枣洗干净,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
作用:润肺生津,健脾养胃,养肝理气。
决明子10克,白菊花5克,金银花5克,用沸水冲泡,每天一剂,不要喝太多。
作用:清肝明目,排毒降火,很适合上班族,以及冬季上火的朋友喝。
取适量的玫瑰花与枸杞子,玫瑰花在开水中煮1分钟,然后捞出,再和枸杞子一起入杯中沸水冲泡,温热后,可以调入蜂蜜。
作用:理气解郁、活血散淤、调经止痛,非常适合女性朋友喝,养肝、调经又美容。
推荐10款养肝护肝茶
1、蒲公英茶
蒲公英全草皆可入药,药食兼用,其味苦、甘,性寒,归肝、胃、肾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除湿利尿,尤其具有保肝、护肝的功效。
将蒲公英(7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淹过蒲公英。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2、蜂蜜柠檬茶
肝病专家建议: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柠檬,柠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脏生成胆汁,有利于身体排毒。每天喝8~10杯,每次300毫升即可。蜂蜜不仅仅是女士们养颜的佳品,也是男士们护肝的良药。
柠檬用水打湿,表面抹上一层食盐,轻轻摩擦片刻,用水冲洗干净,并切去柠檬两头。柠檬切成两半,再切成薄片,以一层柠檬,一层蜂蜜的方式放入干净的玻璃瓶或者是密封瓶中。拧紧瓶盖,放入冰箱中冷藏5-7天即可冲调。(早上或者是下午3-4点皮肤缺水时饮用效果最好)
3、三七花茶
三七花用开水泡饮,或同茶一起泡饮,每次4-6朵,其具有保肝明目、降血压、降血脂、生津止渴和提神补气之功效。每天一杯三七花茶,不仅保肝,还可治疗高血压、耳鸣、咽喉炎等多种疾病。
用三七花15克,桑叶12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也可水煎服,每日2次。有平肝泻火之功效。
4、杞菊乌龙茶
杞菊乌龙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VC,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成分,经常适量饮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预防肝内脂肪的囤积、滋补肝肾、疏风明目等功效,亦是一道养肝护肝的理想饮品。
菊花适量、枸杞子10克、乌龙茶适量,开水冲泡,加盖稍泡片刻后即可饮用。
5、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而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太子参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接冲泡3-5次,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6、菊花蜜饮
蜂蜜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有健脑润便和消除疲劳等功效,菊花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等功效。菊花蜜饮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健脑润便和消除疲劳之功。
取干菊花50克、麦冬15克加入清水加热煮沸,滤去菊花及麦冬,晾凉后加入蜂蜜适量,搅拌溶解后即成。
7、金银花茶
金银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肝凉血、补血养血、抗病毒、加强防御机能等作用,经常适量饮用此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养肝护肝时节金银花茶也是不错的饮品之选。
做法很简单,将金银花10克,泡水饮用。如果想改善味觉,还可以放10克的生甘草。但本身好吃寒凉食物的人,不能再饮用,否则寒上加寒。
8、桑叶枸杞茶
桑叶枸杞茶是滋阴润肺且养肝明目的保健茶。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枸杞,有扶阴固本、补精益气的功效。
桑叶6克、枸杞12克、绿茶3克。将上述三味原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闷泡五分钟后即可饮用。
9、白菊花茶
白菊花茶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养肝护肝、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因此饮用此茶适宜养肝、平肝。
白菊花5克,绿茶10克。白菊花、茶叶一起放入杯内,开水冲泡。可以清肝泻火,祛风止眩。
10、红枣枸杞茶
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滋阴润肺等作用,对于肾阴亏损、肝气不足引起的肢体无力、头晕耳鸣、面色萎黄等是有一定辅助功效的,并且经常饮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肝硬化,因此春季养肝建议食用枸杞茶。
红枣五六颗,枸杞适量,洗净略泡,放入壶里煮沸,小火慢熬5分钟,加入少许冰糖,茶降温至40℃以下后加入少许蜂蜜。红枣和枸杞都属热性补品,如身体火气较大,不建议食用。
冬天喝什么茶养肝护肝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材料:太子参,大枣,陈皮。
做法:把以上所有材料都洗干净后放进砂锅里,加一些水煮沸后去掉渣只喝茶汤就可以了,可以当水来喝。这款茶有着健脾养胃以及养肝护肝补气血的作用,还能润肺呢!冬季容易咳嗽,咳嗽是因为肺部引起的,喝这款茶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春季喝什么茶可以养肝护肝
1、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2、玫瑰茉莉花茶
玫瑰花1克,茉莉花1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上述用料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3、薄荷茶
薄荷6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三者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5分钟,频频饮用,有清热疏风解表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咽痛、头痛者。
4、理气消滞茶
苏叶6克,陈皮3克,炒莱菔子6克,炒山楂3克,四者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5分钟,即可饮用,有解表化湿、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胃肠不适、胃脘胀闷之症,或外感寒湿、内有积滞的感冒患者。
5、佛手茶
佛手6克,切碎,以沸水冲泡,加盖10分钟,频频饮用,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春季肠胃胀闷、右胁不适、恶心等症。
5款食疗方轻松养胃
山药扁豆鲤鱼汤
白扁豆30克,淮山药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鲤鱼1条(约500克)。先将鲤鱼剖腹,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与前三味药同煮1小时,加入精盐、绍酒适量调味即成。有健脾胃祛潮湿的功效。
茯苓粥
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将茯苓、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入冰糖略煮即成。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猪肚白术汤
猪肚1具,白术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水后备用。将白术、煨姜、胡椒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外以针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捞出猪肚,切块,喝汤吃猪肚。有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
菊花粥
菊花15克,粳米100克。菊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菊花、粳米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该粥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适用于头晕、头痛、目赤、疔疮肿毒、原发性高血压等。
教你养肝护肝的中医药膳
一、银耳百合香蕉羹
做法
将干银耳20克浸泡,摘去蒂梗,洗净,蒸30分钟;鲜百合100克去蒂洗净,香蕉2根去皮切片;将以上食材同放炖盅内,加枸杞、冰糖、水适量蒸30分钟即可。
银耳入肺、胃、肾经,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又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富含天然植物性胶质,长期食用可滋阴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
银耳中的有效成分酸性多糖类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起到减肥、通便作用。
二、山药薏米粥
做法
将山药,薏米,莲肉,大枣(干)与小米共煮粥,粥熟后,加白糖少许。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三、桑葚粥
做法
桑葚30克(鲜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
四、山药扁豆鲤鱼汤
做法
白扁豆30克,淮山药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鲤鱼1条(约500克)。先将鲤鱼剖腹,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与前三味药同煮1小时,加入精盐、绍酒适量调味即成。有健脾胃祛潮湿的功效。
五、茯苓粥
做法
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将茯苓、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入冰糖略煮 即成。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六、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做法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推荐胃痛胃胀食疗方
1、桂皮红糖饮
桂皮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红糖10克,调匀热饮。此饮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治疗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胀等。
2、白胡椒红枣
取大枣10枚(去核),每个枣内放白胡椒5粒,上蒸锅蒸熟,然后捣烂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10丸。此丸具有温胃补血之功效,可治疗胃寒疼痛。
3、茯苓粥
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将茯苓、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入冰糖略煮即成。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4、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5、果蔻乌鸡煲
乌骨鸡1只(大约500克),去除毛和内脏后洗净;将苹果、豆蔻各5克放入乌骨鸡腹内,用牙签封好切口,加水适量煲熟,调味服食。此膳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止痛的功效,无论是感受寒邪所致的胃病,还是饮用冷食所致的胃寒、胃痛均可食用。
6、干姜枣芪羊肉
羊肉100克切块、黄芪6克、大枣10枚(去核)、干姜5克。以上食材加水适量炖熟,调味食用。此粥具有温阳、补气、健胃之功效。可治疗虚寒胃痛、四肢畏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