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四个基本症状
月经不调的四个基本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这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
2、月经中期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这是月经不调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这些都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经期延迟平时月经规律,也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每次月经推迟五六天正常吗
1、每次月经推迟五六天正常吗
月经每个月都推迟五六天,可能是饮食习惯不规律,进食过于辛辣,饮食不节制,或者经常熬夜,不注意休息,劳累,睡眠不足等等因素造成。每个月月经推迟五六天,如果月经的经量、经色等一切正常,则为正常现象。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2、月经不调的基本症状
2.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
2.2、经期延迟。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2.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
2.4、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3、月经不调危害
3.1、皮肤明显出现色斑,松弛、晦暗无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疮不断等不正常现象的女性。
3.2、出现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老年斑、外阴干燥、性欲减退等女性第二性症明显衰退、减弱者以及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3.3、出现失眠、精力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的女
月经不调四种饮食偏方
月经量大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一个原因。其实女性朋友可以根据月经的问题来判断当前的身体状况。一般来讲,月经正常的女性身体健康程度比较好对生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月经不正常多是一些疾病所导致的。月经量多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大家应该做好护理。
月经不调的饮食调理:
1、羊肉汤调理
原料: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0克。
用法: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熟,加入调料,去渣取汁服用。
功效:温中散寒,养血调经。
2、红花瘦肉汤调理
原料:猪瘦肉25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红枣4枚。
用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当归、红花、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后端出,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淤滞的月经不调,其主要症状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时有血块,或月经渐少甚至闭经等。
3、茴香酒调理
原料: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
用法: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每次15-30克,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功能疏肝理气.
功效:主治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等症。
4、山楂红花酒:
原料: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
用法: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
功效: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
月经不调四种常见情况出现
*怀孕可在月经在月经延迟7天后,可用“孕早知试条”测试尿液,若为阳性很有可能怀孕,“孕早知试条”呈阴性则反之。但如果是怀孕也会有其它的一些症状如,恶心、乳房胀痛等。当然最后的办法是到医院做b超检查。
*药物的副作用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后内分泌失调,也可造成月经延期。与医生根据患者反映还发现,新一代胃动力药吗叮啉又名多潘立酮也可能引起。由于吗叮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被认为其对中枢多巴胺受体无抑制作用。中枢多巴胺受体被抑制,致使下丘脑释放因子进入垂体前叶的量减少,故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促皮质激素等减少,导致停经及排卵延迟等。
*手术引起如宫腔手术引起宫颈粘连而致经血瘀留,从而使月经推迟。
*其他原因如精神紧张、压力大,环境改变等心理因素,一些影响内分泌的疾病等。都可以引起月经推迟。
中医用什么药物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要治疗月经不调,首先要认清楚月经不调是怎么回事:月经不调包括范围很广,表现有经期紊乱,经血的色、量、质发生变化及经期出现其它症状。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
中医治疗注重的调理,中医以月经周期和出血量的改变为主,结合月经的周期、颜色、质地、数量及全身症状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辨证治疗,能收到极好效果。
中医把月经不调分为血热型月经不调、肝郁化热型月经不调、气虚型月经不调、血虚型月经不调、血寒型月经不调、气滞型月经不调、血瘀型月经不调。
属血热型的月经不调:其症状表现为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可服固经丸、清经散胶囊等。
属血虚型的月经不调: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治宜补血益气,可服妇科调经片、妇宁丸、八珍益母丸、当归补血膏、八宝坤顺丸、十珍香附丸、宁坤至宝丹、加味益母草膏、妇科十味片、安坤赞育丸、参茸白凤丸等。
属血寒型的月经不调:症见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治宜温经祛寒,可服女青春、十二温经丸、女金丹、女宝、艾附暖宫丸、调经丸、温经丸等。
属气滞型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治宜理气活血,可服七制香附丸、妇科养神丸、妇康宁片、妇宁片、妇宝冲剂等。
月经不调的基本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平时月经规律,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5.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女性月经不调吃什么好?
月经不来吃什么调理
1.乌鸡
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经常会出现月经推迟的女性,可以食用乌鸡来提高生理机能,改善月经推迟,经量减少等等症状,同时,还能治疗骨质疏松、缺铁性贫血症等。
2.羊肉
羊肉味甘,性热,可补肾壮阳、暖中驱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对气血两虚而造成月经推迟,经量较少的女性朋友十分适合,另外,还能改善治疗肾虚腰疼、经血不调、四肢不温、产后血淤等等症状。
3.黑米
黑米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女性食用黑米可能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非常适用体虚,贫血、肾虚而引起月经不调女性食用。
4.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用,其中富含钙和铁,对防治骨质疏松、贫血均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大量的维生素C、核黄素、硫胺素、胡萝卜素等等,有很强的补养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若常有月经不调,可以常用红枣煮汤或煲粥来调理。
5.益母草
如果经常会出现月经推迟,可以取60克的益母草,与2个鸡蛋一起煮成汤,可以加些红糖,过滤掉益母草后,吃蛋喝汤,益母草有非常好的活血调经功效,可以改善气血不畅和气滞血瘀所引起的月经推迟,同时又能治疗痛经。
巧克力囊肿并发症有何表现
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
进行性加剧的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罕见于其他妇科疾病,是诊断本症最有价值的症侯。直肠、肛门、外阴部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当病变逐渐加重时,症状日趋明显,而经后症状消失。
月经不调
内异症患者常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现象,说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碍表现。月经不调可作诊断参考,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巧克力囊肿并发症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只有认识了巧克力囊肿并发症才能够帮助大家积极的警惕疾病的发生,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咨询专家以得出准确的治疗办法。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都有什么方法
中医认为,血得寒则凝,女性常食用生冷寒性食物会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血液流通不畅,易出现月经不调、经血量少,还易出现痛经、闭经等经期问题,因此月经期间,宜食用温热食物,促进血液运行通畅。不宜食用辛辣食物,月经期间进食辛辣的食物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缩,造成经血量过少甚至突然停止,长此以往,会发生痛经或月经不调的可能,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中医治疗各种类型月经不调的方法吧。
1、脾肾气虚型月经不调。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2、痰湿型月经不调。苍附导痰丸加减。法夏15克,陈皮6克,茯苓2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胆南星12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
3、气血虚弱型月经不调。此类型的月经不调需要使用滋血汤加减。当归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黄精20克,首乌20克。
4、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逍遥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治疗月经不调每日1剂,月经不调患者需用水煎服。
5、血瘀型月经不调。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益母草30克。
6、血寒型月经不调。温经汤加减。桂枝10克,艾叶10克,熟附子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牛膝12克来进行月经不调的治疗。
7、湿热型月经不调。四妙散加减。黄柏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绵茵陈15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香附12克,车前子15克,败酱草20克,银花藤20克。
8、肝肾阴虚型月经不调。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
神经衰弱的几种伤害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衰弱患者表现为心慌、胸闷、多汗、消化不良、月经失调。
心理妨碍
有些神经衰弱的病人,求治的主诉(病人最痛苦,最主要的症状)可能不是上述的五种,而是一组心理障碍的症状,如头昏、眼花、心慌、胸闷、气短、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很容易把本病的基本症状掩盖起来。
焦虑
是许多病人的基本症状之一。焦虑可能是易于疲劳、记忆障碍、失眠的继发症状。病人经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也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些危险而担心烦恼。
睡眠障碍
神经衰弱患者表现为由于长期压力,大脑皮质的内抑制下降,神经易于兴奋,因而引起睡眠障碍症状。
紧张性疼痛
神经衰弱患者表现为感到头部紧压感、头部沉重感,颈项僵硬、四肢肌肉疼痛。
月经不调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
月经失调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蛀牙的几个基本症状是什么
龋病容易发生于牙画的隐蔽部位,龋损导致牙齿的颜色、形态、质地发生变化,牙齿硬组织的损害不能自身修复,临床上根据牙齿的龋坏程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浅龋即牙釉质龋,牙齿上未形成龋洞,病变仅限于牙釉质内,牙齿病变部位多由半透明的乳黄色变为浅褐色或黑褐色,此时不会产生什么主观症状,但牙颈部浅龋多已破坏到牙本质,应注意。
中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浅层,牙齿已有龋洞形成,牙齿对酸甜食物较为敏感,特别是冷刺激尤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
深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深层,牙齿有较探的龋洞形成,温度刺激、化学刺激以及食物进入龋洞肘均引起疼痛,但在这种情况下,不产生自发性疼痛。
月经不调该如何用饮食调理
月经不调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1、经期延迟。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2、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月经失调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3、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4、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月经不调该如何用饮食调理
黑木耳红枣茶:用法: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连服。作用: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蛀牙的几个基本症状是什么
龋病是牙齿的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被破坏的疾病。龋病是人类常见病,患龋病的牙齿亦称虫牙、蛀牙。龋病不仅使牙齿缺损,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倾骨的炎症。
龋病容易发生于牙画的隐蔽部位,龋损导致牙齿的颜色、形态、质地发生变化,牙齿硬组织的损害不能自身修复,临床上根据牙齿的龋坏程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浅龋即牙釉质龋,牙齿上未形成龋洞,病变仅限于牙釉质内,牙齿病变部位多由半透明的乳黄色变为浅褐色或黑褐色,此时不会产生什么主观症状,但牙颈部浅龋多已破坏到牙本质,应注意。
中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浅层,牙齿已有龋洞形成,牙齿对酸甜食物较为敏感,特别是冷刺激尤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
深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深层,牙齿有较探的龋洞形成,温度刺激、化学刺激以及食物进入龋洞肘均引起疼痛,但在这种情况下,不产生自发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