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性青光眼
什么是继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内压力(眼压)超过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程度,从而引起视功能受损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眼睛像轮胎一样,要想正常工作,内部必须有一定的压力,但压力太大,轮胎会爆胎,眼组织则会受损。
一种疾病是否应该引起社会和个人的重视,主要看这种疾病的患病率是否高、它的危害性是否大。青光眼恰恰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首先,青光眼的发病率很高,是目前国际上排名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常见于中老年人。有资料显示,在整体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大约为1%,4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大约为3%,据保守估计,全世界有6600万青光眼患者。其次,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眼病。如果青光眼患者不得到有效治疗,依其类型不同,短则几天、十几天,长则几年、十几年,患眼就会失明。必须强调的是青光眼的致盲性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目前的医疗技术和手段无法让因为青光眼而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而头号致盲眼病白内障则可以经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功能。从这个角度上说,青光眼对视功能的威胁要比白内障大得多。
在临床上我们与刚诊断的青光眼病人交谈时,常听他们说,不会吧,我眼睛好得很,视力1.5,怎么会得青光眼呢?其实,视力只是视功能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看东西时的清晰度。视功能还包括另一个重要基本组成部分——视野。视野是向前看时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视野与良好的视力同样重要。视野范围很小的病人因为看不到周围的物体,经常磕磕碰碰,过马路时也因看不到两边来往的车辆而险象环生。青光眼开始只损害视野,表现为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到晚期才损害视力,所以千万不要仅以视力好坏来判断眼睛是否有病。
大家对青光眼理解的另一个误区是眼压。不少人到医院测眼压不高,就觉得自己不是青光眼,这是不正确的。首先,眼压是有波动的,一次眼压不高不能说明眼压就不高;其次,有一些青光眼病人眼压始终不高。所以,大夫会把眼压和眼底、房角、视野等其他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必要时作24小时眼压日曲线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青光眼能治好吗 导致青光眼的原因
导致青光眼的原因主要分为原发性的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原发性的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部发育不正常,初选眼球小、眼轴短、前房浅,再加上患者的情绪波动大、用眼过于疲劳、用眼不规范导致青光眼的发生;继发性的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部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破坏了原有的眼部结构而导致眼压升高形成青光眼。
青光眼会不会遗传
聚集性
那么原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有明显的遗传聚集性。那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据报道,是有遗传的家族性的聚集性,它和基因感染色以及相关的基因都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也是有明显的一个家族聚集性,和他的高龄、糖尿病以及高眼压,还有我们正常情况下的视野的损害等等,这也是原发性青光眼一个聚集性。
遗传倾向
那么在临床中,我们常常见到的,父母得了青光眼,那么儿童,自己的孩子也往往有青光眼。那么他不一定说全部人都有青光眼,有些青光眼也是继发的其它疾病青光眼。那么先天性青光眼更加具有遗传的一些特点,更加明显有遗传的倾向。
因此我们在临床中,我们的患者如果在自己的父母或者亲属中有青光眼病史,那么应该及早的告诉我们的医生,说我们家族中有这样的病史,那么有助于帮助我们给他及早的诊断和及早的治疗,防止这个疾病的进一步的发生和发展。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表现为眼内压增高、视神经和视功能损害的眼病。是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在盲人中因青光眼而致盲者我国各地统计结果不等,少者占5.3%,多者达21%。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闭角青光眼、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及继发性青光眼。其中除先天性青光眼多发生于青少年或婴幼儿以外,其余均常见于老年人。我国原发性青光限的患病率约为0.21%~1.75%,而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则为1.4%。尤以急性闭角青光眼97%为40岁以上的中老人,发病高峰年龄为61一71岁;原发性开角青光眼40岁以者也占75.3%,在52~85岁人群中发病率为1.43%。
引发青光眼的六大眼病类型
1、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当虹睫炎急性期时,房水中纤维蛋白含量较高,加上各种炎性细胞和虹膜肿胀可致房角堵塞,眼压升高。慢性或陈旧性虹睫炎,由于虹膜后粘连甚至瞳孔闭锁,房水交通中断;或由于周边虹膜前粘连,导致房角闭塞,均可引起眼压升高。
2、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无论穿通伤、钝挫伤或化学性眼外伤,都可引起青光眼。由于外伤可造成虹膜睫状体炎、前房出血、玻璃体出血、晶体脱位、房角劈裂等,都可能或早或完导致眼压升高。
3、晶状体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年龄相关性性白内障膨胀期,由于晶体体积增大,虹膜向前推移,前房变浅,房角闭塞,同时晶体与虹膜紧贴,发生瞳孔阻滞,引起眼压急剧增高。在白内障过熟期,可发生晶体过敏性眼内炎继发青光眼,也可引起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或糖尿病(糖尿病食品)性视网膜病变,在虹膜上或房角形成纤维血管膜,引起房角闭塞、眼压升高,这类青光眼又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比较困难。
5、眼内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如:视网膜母细胞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等,这类眼内肿瘤逐渐长大,使眼内容积增加,或肿瘤直接向房角蔓延,造成房角结构破坏,使眼压升高。
6、眼部手术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各种眼内手术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等,都可引起继发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种类繁多,由于原发疾病和眼压升高同时存在,临床表现随之复杂。不同的原发疾病对房角或小梁等结构影响不同,眼压升高的快慢和程度也不同,所以各种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继发性青光眼能治好吗
继发性青光眼能不能治疗好这就要看一个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患者在治疗时候,不能单纯的观察眼压。有些患者的眼压正常,而视功能损害仍进展;而有些人眼压偏高尚可耐受相当长一般时间不出现损害。因此开角型继发性青光眼在接受治疗时不能单纯随访眼压,还须跟踪视盘损害及视野缺损。
一般对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在先兆期及缓解期闭角型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目的是解除瞳孔阻滞,预防发作。单纯用缩瞳并不可靠。很逗中药制剂是可以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专为继发性青光眼等眼压相对或绝对性升高、视力下降、眼胀、眼痛,及由眼部疾病引起的头痛、恶心等症而设的专用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压相对或绝对性升高、视力下降、眼胀、眼痛等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继发性青光眼引起的高眼压稳定性强。
同时,可改善眼内房水流通,迅速减缩眼内容积,持续降低眼压,营养视神经,扩大视野,双向调节眼压,使视功能得到完全恢复。大部分病人用苭一个疗程眼压即逐渐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减轻。持续用苭可完全恢复视功能。
对于继发性青光眼的疾病,我们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这样的疾病在平时的时候也是有好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不但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在日常的饮食当中也是需要注意的,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
青光眼的介绍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在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何一环发生阻碍,均可导致眼压升高而引起的病理改变,但也有部分患者呈现正常眼压青光眼。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临床上根据病因、房角、眼压描记等情况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扰了正常的房水循环而引起的,如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等,其致病原因均较为明确。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所致。
青光眼症状
一、早期症状有四种:
1、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
2、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3、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4、眼睛经常觉得干涩。
二、临床表现
1、急性闭角型
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症状。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2、亚急性闭角型
(包括亚临床期、前驱期和间歇期) 患者仅轻度不适,甚至无任何症状,可有视力下降,眼球充血轻,常在傍晚发病,经睡眠后缓解。如未及时诊治,以后发作间歇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向急性发作或慢性转化。
3、慢性闭角型
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一切症状消失。此型青光眼有反复小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如治疗不当,病情会逐渐进展,晚期视力下降,视野严重缺损。
4、原发性开角型
发病隐蔽,进展较为缓慢,非常难察觉,故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有些晚期病例可有视物模糊和虹视。因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强调对可疑病例作相关检查。 先天性青光眼一般在幼儿或少儿时出现临床表现。如在3岁以前发病,可出现羞明、溢泪、眼睑痉挛和大角膜;3岁以后发病,则可表现为少儿进行性近视。
三、分类
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
1、先天性: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2、原发性: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又分为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
3、继发性
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病因颇复杂,种类繁多,现仅简述最常见的几种继发性青光眼:
(1)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继发青光眼。
(2)角、结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3)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4)外伤性青光眼。
4、混合型: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
四、并发症
急性闭角青光眼,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少数病人可有腹泻发生。慢性闭角青光眼,常伴有视蒙、虹视。本病最严重得并发症是失明。
继发性青光眼的种类有哪些
继发性青光眼的种类一: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我们眼睛中的晶体混浊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水肿膨大,或者是导致前房相对狭窄,眼睛肿的房水排出受到阻碍,这样就可以引起眼压的升高,一旦是做了白内障手术后,就容易很快导致视神经萎缩,最后失明。
继发性青光眼的种类二:外伤性青光眼
虹膜根部断离、房角撕裂,或前房积血、视网膜震荡、玻璃体积血,使得房水分泌、排出途径受到阻碍继发青光眼萎缩,可以采取中药进行治疗预后比较良好,手术只能是修复受损伤的眼内组织,但是眼底损伤无法纠正,所以这个类型的患者在经过西医治疗后往往认为已经治愈,就不再治疗,一旦是发现出现了视神经萎缩,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就已经晚了。
继发性青光眼的种类三:屈光不正继发青光眼
由于青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出现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就会出现失衡,加上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到阻碍,从而引起眼压出现升高,这类患者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出现视疲劳或者是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是戴眼镜却无法矫正视力。所以一旦是出现了以上的症状就需要立即找具有青光眼经验的医生进行检查诊治。
继发性青光眼的种类四:角、结膜、葡萄膜继发青光眼
眼内的炎症引起房水出现混浊、虹膜、睫状肌、角膜出现水肿、房角变浅,或者是瞳孔粘连、小梁网堵塞,从而导致房水无法排除,引起眼压的升高,目前对于这种情况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抗生素与激素进行对症治疗,这样就造成人为干扰了自身的免疫功能,使得病情会出现反复的发作,迁延难愈。
原发性青光眼治疗办法介绍
什么是原发性青光眼?它有什么发病机制吗?专家指出,如果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引发青光眼,青光眼本身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开角型青光眼以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下面将会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办法。
第一、手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办法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通常会考虑手术治疗。其中激光手术治疗方法,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原发性闭角型和先天性原发性青光眼必须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程度,约百分之三十的患者需要重复手术,才能最终解决问题。部分患者手术后,仍需要终生通过药物对眼压进行控制。对于原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多以儿童的手术难度最大,这是因为儿童处于发育期,眼压高往往导致眼球结构改变,而且容易引起滤过泡疤痕化,影响手术疗效。
第二、药物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办法
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应该首选药物治疗,在发病初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先天性原发性青光眼有三个主要症状,即流泪,畏光,眼脸痉挛。治疗的方法,在平肝热利肺气,健补肝肺痨损,以消除水毒。另有一种睫炎危象性原发性青光眼是由眼球葡萄层炎症所引起,有时会不药而愈,此症较少见,常为单眼发病,角膜内皮层有细小且边缘整个齐之无色素沉积物,按常规的原发性青光眼治疗,常得相反效果,应及时就医诊治。
同时,我们也要一并来了解一下原发性青光眼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治疗原则。
首先,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时候,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和用眼,不要在强光之下去阅读,暗室的停留的时间不能是太过长久的,光线必须是充足和柔和的,不要过度的用眼。
其次就是女性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快较高,对女性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在妇女处于闭经期间、绝经期间、以及痛经的期间,是可让眼压的升高,应高度的重视,如出现了原发性青光眼的表现者,应改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