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当心破伤风

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当心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桿菌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因大多在生后六、七天发病,故民间又称“四六风”或“七日风”。又因细菌是经脐部侵入且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口紧闭,故又名“脐风”及“锁口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接生时,脐部消毒处理不当所致。如用未经消毒的剪刀断脐或用不洁的布料包裹脐端,破伤风桿菌就可在脐部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外毒素毒力很强,对神经组织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可引起全身肌肉痉挛,亦可造成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其表现为小儿出现口张不大,不吃奶,哭声小,随后出现全身性强直性抽搐。该病潜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发病后尽早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和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治愈后无后遗症。

目前全国已基本消灭本病,但有些地区仍有散发,依旧值得大家的重视。

其表现症状为以下三个阶段:

前驱期:烦躁、哭声小、口张不大、吸奶困难。用压舌板检查咽部,可出现口紧闭。

痉挛期:口紧闭,苦笑面容,四肢呈阵发性、强直性痉挛,甚至角呈弓反张。任何刺激(包括声、光、扰动)均可引起痉挛发作,严重者喉肌、呼吸肌痉挛可致呼吸暂停和窒息。患儿神志清醒,体温一般正常。晚期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恢复期:痉挛停止,肌张力仍高,可吃奶,不引起窒息,2—3个月后恢复正常,不留后遗症。

婴儿肚脐的护理

宝宝出生后,脐带即被结扎剪断,留下脐带的残端。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1天后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天以后自行愈合。如果脐部护理不当,细菌会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脐部护理很简单,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或宝宝大小便不慎弄脏了脐部时,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脐部。消毒时左手食指和拇指暴露脐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消毒,把一些分泌物、血痂等脏东西擦拭干净。这样消毒10天,如果没有感染可以停止消毒。洗澡对宝宝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不要怕水对宝宝的脐部不利。脐带结扎后,脐带外部的血管基本上已经收缩,水不会进入而引发感染。洗澡后,立即把水擦干净,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即可。

注意不要用脏手抚摸脐部,换尿布时尿布不要复盖于脐部,以防脐部遭受污染。

每次护理时应注意观察脐部的变化。如有脐孔红肿、潮湿、渗血、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应加强消毒。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1.脐部分泌物增多,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异味时。

2.脐部潮湿、脐周围腹壁皮肤红肿。

3.脐孔溶血,或脐孔深处出现浅红色小圆点,触之易出血。

4.愈合时间延长,超过半个月

什么是脐带护理

宝宝在子宫中通过胎盘吸收养分和氧气,胎盘连接在母体的子宫内壁上。而宝宝和胎盘之间就是靠穿过宝宝腹部的一个口中的脐带连接的。宝宝出生后,护士会通过一种无痛的方式,用钳子将脐带夹住,并在靠近宝宝的一端剪断,留下一段脐带残端。新生儿脐带的直径约1厘米左右,剪断后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口,如护理不当,将成为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新生儿肚脐未脱落怎么洗澡 如何护理新生儿的肚脐

新生儿的脐部必须保持干爽,在没有完全脱落之前,最好不要让孩子的脐部碰到水。所以,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以免弄湿了肚脐而受到感染。

此外,爸妈们必须保持孩子脐部的清洁,发现孩子的肚脐有脓、有流水、有出血等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温馨提示:保持脐带清洁和干燥并不是不给宝宝洗澡,而是给宝宝洗澡时,尽量避免洗澡水溅入脐孔。自然会慢慢干燥自愈的。

爸妈们要坚持每天帮孩子洗澡之后,还给孩子的肚脐消毒,特别是产后的头一个星期,肚脐周围有血痂,最好每天消毒两三次,并且包扎完好,以免肚脐被衣物摩擦后造成损伤。

怎么给新生儿肚脐消毒:洗澡后用75%的酒精或碘伏棉球擦拭脐部。然后,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消毒,把一些分泌物、血痂等脏东西擦拭干净。这样消毒10天,如果没有感染可以停止消毒。

若脐带护理不当,细菌可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甚至还能通过脐带进入血液,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千万不能忽视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比如在给宝宝换尿布时要注意尿布不要覆盖于脐部,以防大小便污染脐部。

另外,如果发现新生儿脐部分泌物增多、周围腹壁皮肤红肿并伴有异味等状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宝宝脐带的护理的要点

宝宝出生后,脐带即被结扎剪断,留下脐带的残端。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1天后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天以后自行愈合。如果脐部护理不当,细菌会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

脐部护理很简单,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或宝宝大小便不慎弄脏了脐部时,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脐部。消毒时左手食指和拇指暴露脐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消毒,把一些分泌物、血痂等脏东西擦拭干净。这样消毒10天,如果没有感染可以停止消毒。

洗澡对宝宝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不要怕水对宝宝的脐部不利。脐带结扎后,脐带外部的血管基本上已经收缩,水不会进入而引发感染。洗澡后,立即把水擦干净,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即可。注意不要用脏手抚摸脐部,换尿布时尿布不要覆盖于脐部,以防脐部遭受污染。每次护理时应注意观察脐部的变化。如有脐孔红肿、潮湿、渗血、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应加强消毒。

注意: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1、脐部分泌物增多,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异味时。

2、脐部潮湿、脐周围腹壁皮肤红肿。

3、脐孔溶血,或脐孔深处出现浅红色小圆点,触之易出血。

4、愈合时间延长,超过半个月。

新生儿脐带护理的正确做法

因为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不同,宝宝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宝宝需要的时间不同。不过只要我们注意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正确的遵循新生儿脐带护理的做法,那么照顾宝宝的健康就会轻松多了。对于宝宝的健康安全,希望父母们可以注意一下,更加呵护宝宝。

第一、在护理脐带部位时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宝宝脐部。

第二、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在脐带脱落前,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在新生儿阶段给宝宝游泳,一定要带上防水贴。

第三、脐带及其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特别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第四、千万不要用紫药水,有的宝宝肚脐很长时间不脱落,或脱落后坏脓的,有些老人为了干燥脐带就要给宝宝用紫药水擦拭,这个方法以前的时候经常使用,但现在医学上不提倡这个方法,因为紫药水的干燥效果仅限于表面,而酒精的干燥效果是从里到外的干燥。

第五、每天要用75%的酒精棉签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在擦拭的时候,一手提起脐带结扎部位的小细绳,一手用沾过酒精的棉签充分的擦拭脐带与肉连接的地方。这时候要注意,如果棉签脏了,就要及时换掉,不要用脏的棉签反复擦拭,这样会感染和发炎的。

通过上面文章对于介绍新生儿脐带的护理正确做法的 问题,相信大家应该可以了解到新生儿脐带护理的必要性。因此在脐带脱落之前,伤口需要护理。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宝宝的生命危险。所以在生活中新生儿脐带护理十分重要,宝宝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健康成长。

怎样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胺风”“七日风”等,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脐带断端消毒不严,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侵入人体所致,或者是出生后在护理时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使细菌侵入。这种细菌侵入人体后,大多4 ~ 6天才发病,故称“四六风”。本病发病愈早,病情愈严重,死亡率也愈高。 但是此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大力推广新法接生。所用的接生器具、纱布等,事先需要进行严格消毒;脐带切断结扎后,应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好;待脐带干枯后,应观察脐带有无感染以便及时处理。如发现新生儿患有破伤风,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新生儿脐炎的病因

新生儿脐炎的病因

在断脐时,或断脐后,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

新生儿脐炎的并发症

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和脐周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败血症、门静脉炎、以后可发展为门静脉高血症、肝硬化。

新生儿破伤风的传播途径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通常与接生时的卫生条件有较大关联,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地区,接生时没有严格对分娩器材进行消毒,尤其是需要剪短脐带的剪刀和接生者的双手,这些会直接接触到新生儿的脐部,而破伤风杆菌正是通过脐部入侵,因此,在接生过程中的这些不达标的卫生和消毒条件都属于传播途径。

新生儿破伤风也有通过创伤感染的情况,传播途径破伤风芽胞杆菌是土壤中常见的菌群之一,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新生儿因外伤受带有破伤风杆菌的泥土或其他异物感染也会发生新生儿破伤风,但是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少。

还有一些感染途径比如产道、耳道、拔牙、鼠咬和手术后感染等,也会引起新生儿破伤风,这些也是需要注意的。

新生儿脐部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脐炎脐窝是个阴暗的角落,容易积水积垢,且不易干燥,再加上适宜的温度,这个地方就成了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早期脐残端还未完全闭合,无皮肤覆盖,若脐部护理不当,就会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胳炎。初期表现为脐带根部或脐带脱落后的创面发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进一步脐周皮肤红肿。细菌甚至可通过解剖上尚未闭合的潜在通道脐血管进人血液循环,造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故新生儿脐炎必须及时去医院处理。脐茸脐茸实际上是脐部黏膜的残留物,这是胳部渗液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脐茸的外观像一块粉红色的小息肉,位于肚脐中央,分泌物较多。护理时不注意碰到它会有少量血性分泌物。脐肉芽肿是指由于断脐后未愈合的伤口受异物的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形成小的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为脐部有樱红色肿物,似米粒或黄豆大小的组织,有脓、血性分泌物,经久不愈。如护理不当,可继发脐周化脓性炎症。脐湿疹有的婴幼儿湿疹长在胳部,表现为肚脐内或周围常有小的红丘疹或皮肤糜烂,分泌物时多时少。由于瘙痒常引起脐周围抓痕。脐出血脐带脱落后的1周-1个月,新生儿若用力咳嗽、哭闹使腹压升...

脐带消毒用什么

准爸爸妈妈们迎接新生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护理好宝宝的脐带。脐带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口,如护理不当,将成为一些病菌侵入机体的重要入口。那如何护理好宝宝的脐带呢?

在医院里,爸爸妈妈们基本不用担心宝宝的脐带护理问题。为了保护好脐带,医护人员往往将脐带敷上纱布,然后在12-24小时去除。当然,纱布包扎的时间不能过长,时间过长纱布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

脐带护理很重要,爸爸妈妈们要经常观察宝宝的脐带情况。如纱布去除后应仔细观察观察脐带有无出血、脐带是否干燥、脐部是否清洁以及有无脐部渗液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当然,爸爸妈妈们也可以自己护理,市场上销售的新生儿脐带护理液就是一种很方便的护理产品,产品评价也不错。

在脐带护理中,消毒是最重要的。新生儿脐带护理液的杀菌效力强,与皮肤或粘膜接触后,能快速的杀灭细菌病毒,并在皮肤表面形成金黄色的保护膜,有效保护创面。同时作用时间基本上是6-8个小时,金黄色保护膜会随着杀菌力的消失而逐渐变浅,所以在时间掌控上会较准确。

另外,对于新手爸爸妈妈,新生儿脐带护理液使用很方便。每天使用两次,先使用A瓶,喷到脐带上,自动产生分解作用,待脐带里的脓液和血水分解出来后用棉签擦干,再把B瓶对准脐带一喷就可以了。

宝宝很容易患湿疹、尿布疹,新生儿脐带护理液的配方非常温和,又具有杀菌功能,所以爸爸妈妈们再用不完的时候可以留着用于小孩的尿布疹、痱子、红屁股等。

新生儿脐带护理原则

新生儿与母体连接,脐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胎盘是与母亲的子宫内壁相连的,而胎儿与胎盘之间的连接就依靠脐带了。宝宝通过胎盘吸收成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氧气,脐带就是传送的通道。

宝宝出生之后,脐带仍与胎盘相连,医生会用专业的处理方法将脐带剪断,脐带则将有一小段残余部分裸露在外,并由护士用纱布包扎好。如果脐带处理不当,宝宝很有可能患上新生儿破伤风或者败血症等疾病。所以新生儿的脐带护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护理原则

脐带被切断的创面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是个不小的伤口,妈妈们在护理的时候要相当谨慎。新生儿脐带护理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保持干燥。

与大多数外伤创口一样,新生儿残余的脐带也要保持干燥。有水的潮湿环境是细菌的温床,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增加伤口的感染机率,因此新生儿的脐带千万不能沾到水,若不甚沾水也要及时处理,保持干燥。

2.保持透气。

伤口附近的细胞也是需要呼吸的,保持透气能让伤口恢复的更快更好。同时,透气的环境也不利于厌氧细菌的滋生,伤口部分自然不易受到感染。

3.避免摩擦。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是非常嫩的,伤口部分更是如此。如果脐带的残余部分经常被摩擦很可能发红、发炎或者出血的症状,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4.每天清洁。

新生儿的脐窝从出生到脐带脱落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有少量分泌物出现,如果不每天清理,伤口很难保持干燥和透气。分泌物风干后,脐窝内还会有粘连现象发生,所以必须保证每天都清洁脐部。

相关推荐

新生儿护理方法有哪些

带脱落前的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二天,就应把包扎的纱布拿掉,换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而且应坚持每天更换一次。洗澡时,尽量避免洗澡水溅入孔,洗澡后立即擦干净并消毒。 宝宝每天洗澡后都要用碘酒、酒精消毒一次,注意要用棉签蘸上2.5%的碘酒轻轻擦拭残端。洗澡时,尽量避免洗澡水溅入孔,洗澡后立即擦干净并消毒。换尿布时注意尿布不要覆盖于,以防大小便污染带残端周围皮肤发红、肿胀,见有黄色或白色脓液排出,为新生儿带感染现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以免并发败血症和新生儿破伤风带脱落后的护理 一般

新生儿疝有什么危害

带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和妈妈联系的通道,胎儿期间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带的输送获得的。但是,当医生把宝宝的带剪断后,这里就成了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创口,是细菌入侵的门户。 新生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而又是一个细菌很容易繁殖的地方,一旦妈妈护理不周,就可能受到感染。感染轻者将会局化脓、发臭,重者毒素被吸收后,可导致宝宝得溶血病或新生儿败血症。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能忽视。 宝宝的肚虽小,但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出现一些疾病。“生病”了的肚被尿布或是衣裤摩擦,不但很疼,还会引发宝宝全身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

婴儿疾病手册

第一周关注热点:新生儿炎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新手父母们就要接受来自宝宝的第一个考验:新生儿炎。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护理不当造成新生儿带炎症,严重的炎甚至可能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症状: 正常情况下,生后3至7天新生儿带的残端就会脱落,护理不好会发生炎症。轻度发炎时,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脱落伤面看见少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脓肿,并波及大分腹壁,同时还会出现发热、哭闹、呕吐、拒食等现象。父母在发现轻度炎症症状时,就应该及时请求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以为是小事忽视拖延

破伤风会传染吗

一、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重型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肺感染而死亡。新生儿破伤风带感染引起,病死率很高。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行了全球免疫计划,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仍有近百万破伤风病例,数十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 二、新生儿破伤风是如何传播的? 新生儿破伤风,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四六风”,是由一种叫做“破伤风杆菌”的细菌由侵入所引起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这种细菌属于厌氧菌,生存能力极强,在

如何预防和护理新生儿带炎

预防新生儿带炎 1、准妈妈在产前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2、在分娩过程中,要注意产妇卫生,执行无菌操作。 3、剪断带后一周内,要保持的干燥和卫生,避免带伤口处感染。 护理新生儿带炎 1、带卫生:保持的干燥卫生,经常更换尿布,避免尿液感染。 2、换药:先用3%的双氧水清洗2-3次,然后用碘酒进行消毒,再用酒精兑碘,还可以每日涂2-3次龙胆紫。 3、使用抗生素:通常新生儿可以选用青霉素,其中加氨苄青霉素效果会更好。如果新生儿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脓肿,进行引流,然后换药。如果新生儿

新生儿出血该怎么护理

1、家长要定时给宝宝清理肚,因为肚的分泌物很多。每次给宝宝洗澡后,要记得肚位的水分要擦干净,用棉棒沾95%的酒精在肚处擦拭,不可把爽身粉撒在肚的周围。 2、在新生儿带脱落前后,要用95%酒精加以消毒,可以加速带的干燥,避免细菌感染。在正常的情况下,带在宝宝出生后约7-10天就会干燥脱落。 3、息肉芽谨防细菌感染。新生儿剪短带后,如果持续半个月息肉芽还没有消退时,可以找医生用化学物质破坏肉芽,待几天后,息肉芽就会慢慢干化并掉落。 注意事项 每次给宝宝换尿布时,检查是否干燥,如果

新生儿带脱落后如何护理 注意观察

新生儿上的带残端一般在出生后3~7天自然脱落,但体内的血管要经过3~4周才能完全闭合。所以,对新生儿带的护理是很重要的。在带脱落后,父母也要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异常。如有肉芽形成,可用5%至10%的硝酸银溶液点一下,促其愈合;若肉芽反复,应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如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并伴有异味,且周围发红,属炎症表现,需要到医院诊治,否则有发生败血症的可能。

新生儿护理三原则

一、洗澡后将宝宝肚周围的水吸干。当带未脱落前,给宝宝洗澡时只能擦浴,也可采用上、下身分段擦洗的方式。不能将肚以下的身体浸泡在浴盆中。因为即将脱落的带是一种坏死组织,沾水后易导致感染。带脱落后给宝宝洗澡仍需小心,洗完还应使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棉签擦干窝,然后用75% 的酒精消毒,保持干燥和卫生。等宝宝完全愈合后就可以放心地洗澡了。 二、尿布上端不要过长,以免弄湿。使用尿布时要系在肚以下,如果尿布太长则要在腰处反折下来,不能盖在肚上。当尿布被尿浸湿后,尿液会随着过长的尿布渗入肚

新生儿护理当心 警惕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的含义是致病性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 新生儿是重要的感染门户,处理不当可导致炎,既而导致败血症。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后天性”感染的败血症。 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包括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存在着无数各式各样的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有害身体的物质。一般人是借助皮肤的保护隔绝作用,使外界物质不能侵入体内(除非皮肤有伤口),但是身体还是有两个途径能让细菌或病毒入侵,即胃肠道和呼吸道。 胃肠道有口腔开始,经由食道、胃、小肠、大肠到

婴儿洗澡后的护理

给婴儿洗澡好处多多,但是洗完澡后,妈妈不要忘了给宝宝做好护理。除了给宝宝颈下、腋下、肘弯等位的皮肤涂抹护肤品。在带脱落前,洗澡时一定要特别小心,洗澡后用75%的酒精清理根直至脱落。 1、皮肤护理 在皮肤皱褶处、颈下、腋下、肘弯、腹股沟处涂润肤露或润肤油,在干燥的冬季可全身涂抹,有湿疹的宝宝在湿疹位涂抹湿疹膏,然后给宝宝穿上衣服,防止着凉。 2、眼睛护理 可以用手轻轻地在宝宝的眼眶周围做按摩,有利于眼肌肉的发育及泪囊管的通畅;如果宝宝平时眼屎比较多,可请医生开些眼药水,洗完澡后给宝宝点上一滴,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