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兰怎么繁殖
虎尾兰怎么繁殖
虎尾兰繁殖方法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分株
分株法是将生长过密的叶丛切割成若干丛,每丛除带叶片外,还要有一段根状茎和吸芽,分别上盆栽种即可。此法适合所有品种的虎尾兰,全年均能育苗,但以春、夏时节最佳,可于春季结合换盆进行。
方法:
把植株从盆里脱出,用利刀将子株和母株分离,要尽量避免损伤根系,让割离的子株尽可能多的多带些根系,切口涂抹硫磺粉或草木灰,稍晾干后便可上盆。
子株分离后要置放于室内阴暗的地方,防止雨淋,并控制浇水,以免导致切口的腐烂,待新叶长出后才能转入正常的养护。
上盆时在植株根部可撒一些细沙,以利成活。盆土要选疏松、肥沃、通透性能好的沙质培养土。每盆可栽2-3株。
扦插
扦插法适合大量繁殖,但仅适合叶片没有金黄色镶边或银脉的品种,否则会使叶片上的黄、白色斑纹消失,成为普通品种的虎尾兰。
方法:
选取健壮而充实的叶片,剪成5-6厘米长,切下的叶片要置于干燥阴凉的地方数天,让切口干燥后,直插或斜插于介质中,插入深度为切段长的1/3或1/2,插后浇一次透水。插于沙土或蛭石中,注意不可倒置。露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气,一个月左右可生根。在15-20℃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就会从基部发根或长出根状茎,并逐渐长成新株。待小苗长出2-3片叶时可上盆定栽。
在夏季,插穗一月左右可长出不定根,之后从其基部萌发出新芽。待新芽长出叶子后,便可连插穗一起上盆移栽。其他季节扦插,生根的时间相对要长些。只要气温在15-25℃,何时扦插都可。对于根部已腐烂的虎尾兰,如果上部叶片没腐烂,照样可以剪下来进行扦插,一样可以成活。
金边及斑叶品种利用叶插繁殖出的小苗为绿色苗,金边及斑纹形状消失,降低了观赏价值,所以这些品种不宜用扦插繁殖,只能用分株繁殖。
新房除甲醛最好的植物 虎尾兰
特性:叶簇生,剑叶刚直立,叶全缘,表面乳白、淡黄、深绿相间,呈横带斑纹。常见的家庭盆栽品种,耐干旱,喜阳光温暖,也耐阴,忌水涝。
功效:虎尾兰用来净化空气起到良好的作用。研究表明,虎尾兰可吸收室内部分有害气体,并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虎皮兰的介绍
虎皮兰,又名虎尾兰、锦兰,是龙思兰科植物,原产自热带非洲地区,是沙漠植物,现在家居的养殖非常普遍。
1、它的叶片带有斑纹。虎皮兰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根状茎有着匍匐的感觉,根茎上生长的是漏斗状叶簇。叶片直立,革质肥厚,浅绿色,有不规则暗绿色横带状斑纹,这些斑纹很像老虎身上的斑纹,也许是这个原因,让它被叫为虎皮兰。一般虎皮兰株高都是50厘米到70厘米,叶片宽约3厘米到5厘米。在春夏季节,是虎皮兰的花期,它会从根茎单生抽出花,呈总状花序,3-5朵一束,有一种甜美淡雅的香味。
2、它有多个栽培品种。一般常见的虎皮兰品种有金边虎尾兰、短叶虎尾兰、银短叶虎尾兰、金边短叶虎尾兰、石笔虎尾兰。可以说,金边虎尾兰是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叶缘有着黄色带状细条纹,中部则是浅绿色,有暗绿色的横向条纹,看起来很漂亮。
3、它的生存环境。虎皮兰耐旱、耐湿还耐阴,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它对肥料没有太大的要求,用排水性比较好的沙质土壤养殖是最好的。另外,虎皮兰不宜长期生长在阴暗的地方,应该让它接收散射光的照射,不过切忌不要突然把虎皮兰放到阳光地下。它在20-30℃的环境中生存最好,冬天注意保持10℃的室内温度。
虎皮兰的叶面斑纹是它的重要标志,也让它显得奇特有趣,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植物,适合家庭的栽培。
冬季如何防止虎尾兰腐烂
冬季入室注意
虽然虎尾兰在生长季节耐萌力很强,但冬季入室后,一定要将其置于阳光充足处,让其尽量多接受一些光照,这样可以提高体温,使机体保持较旺盛的活力,从而提高抗寒能力,虎尾兰极耐干旱,如浇水过多,就是在温度较高、光照充足处也很容易腐烂。
点击查看:虎尾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冬季浇水注意
冬季只要盆土不是特别干就不要浇水,一般温度较低的家庭可15-20天浇一次,温度较高时可7-10天浇一次。水量以刚能渗至盆底为度,宁少勿多。
温度越低越要少浇,以保持叶片不萎蔫为准。为增加植株抗寒力,可用20极左右的温水浇之。
冬季温度注意
虎尾兰最怕严寒,室温最好保持15度以上,最少不能低于7-8℃。温度过低时应设法为其增温,环境稍干燥无妨但忌烟熏火烤。
冬季腐烂补救
对于已腐烂的植株,如果尚有健康的叶片,可切下晾干切口后插入沙中,浇一次透水后置温度较高处,保持沙子稍干,不久即可生根,然后用排水良好的素土栽植即可。
虎尾兰的品种介绍
虎尾兰的栽培变种和品种很多,常见栽培的变种有:
金边虎尾兰:形状似虎尾兰,但叶缘镶有金黄色的阔斑带。
金边短叶虎尾兰:叶缘有金黄色至乳白色宽边,有时整个叶片都呈金黄或乳白色,只有中央的一小部分呈绿色,其它特征同短叶虎尾兰。
短叶虎尾兰:为矮生种,株高约10—20厘米,为金边虎尾兰的突变种,叶片短而宽,回旋重叠生长。
葱叶虎尾兰:亦称柱叶虎尾兰。叶呈圆筒形,整叶上下粗细差不多,端稍尖细,叶面有纵走的浅凹沟状,每叶独立生长。
除此之外还有叶面具宽窄不等、银白色纵条纹的银脉虎尾兰;叶片宽阔呈扇形的广叶虎尾兰(也称扇叶虎尾兰),也见于栽培。
虎尾兰原产十干旱的非洲及亚洲南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它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其生长适温为20一30℃,越冬温度为10℃。
虎尾兰的养殖方法
一、土的选择
栽植虎尾兰的盆土以透气为好。因此栽植虎尾兰时,最好用三分之二的腐叶土加三分之一的园土搅拌均匀即可。切忌全部用不透水的粘土或沙土,这种土浇水后因不透气,水分不易蒸发,根茎容易腐烂。
二、栽种的方法
虎尾兰是跟发植物,一个内径40cm的花盆栽上10个单株,一年后即可收获满盆的虎尾兰。栽种时,先将一部分土垫在盆的下面,然后从盆的一侧开始栽种,掌握好各单株之间的距离,保证花株均匀地栽种在盆内。
三、日常管理
虎尾兰喜光,可直接放在阳光直射处,如果室内条件不允许,也可放在距离阳光比较近的地方。因土壤透气比较好,春夏秋三季3-5天浇一次水,冬季每7-10天浇一次水,如果冬季室内温度较高,可缩短浇水时间。
夏季虎尾兰的发芽速度和新叶生长较快,待盆内长满时,可采用间苗的方法用剪刀沿根部去除老的叶子,让新叶子能够充分得到光的照射和生长的空间。
一般情况下,每两年应换一次盆,目的是去除老的根系和老的叶子,换些新土增加土中的养分,保持整盆花卉的新鲜和外表美观。
虎尾兰和虎皮兰的区别
虎尾兰又称虎皮兰、千岁兰,可见虎尾兰与虎皮兰是同一种植物,为百合科虎尾兰属的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虎尾兰地下部具有韧旬的根状茎,无茎。叶簇生,肉质线状披针形,硬革质,直立,基部稍呈沟状;暗绿色,两面有浅绿色和深绿相间的横向斑带,稍被白粉。总状花序,花白色至淡绿色,有一股甜美淡雅的香味;花期春夏季。
虎尾兰的栽培变种和品种很多,常见栽培的变种有:
金边虎尾兰:形状似虎尾兰,但叶缘镶有金黄色的阔斑带。
金边短叶虎尾兰:叶缘有金黄色至乳白色宽边,有时整个叶片都呈金黄或乳白色,只有中央的一小部分呈绿色,其它特征同短叶虎尾兰。
短叶虎尾兰:为矮生种,株高约10—20厘米,为金边虎尾兰的突变种,叶片短而宽,回旋重叠生长。
葱叶虎尾兰:亦称柱叶虎尾兰。叶呈圆筒形,整叶上下粗细差不多,端稍尖细,叶面有纵走的浅凹沟状,每叶独立生长。
除此之外还有叶面具宽窄不等、银白色纵条纹的银脉虎尾兰;叶片宽阔呈扇形的广叶虎尾兰(也称扇叶虎尾兰),也见于栽培。
虎尾兰原产十干旱的非洲及亚洲南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它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其生长适温为20一30℃,越冬温度为10℃。
虎尾兰的介绍
虎尾兰又称虎皮兰、千岁兰,为百合科虎尾兰届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 虎尾兰原产于干旱的非洲及亚洲南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虎尾兰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其生长适温为20一30℃,越冬温度为10℃。
虎尾兰浇水要适量,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平时用清水擦洗叶面灰尘,保持叶片清洁光亮。春季根颈处萌发新植株时要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也应 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秋末后应控制浇水量,盆土保持相对干燥,以增强抗寒力。它对肥料要求不高,生长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以保证叶片苍翠肥厚。
虎尾兰常见栽培的品种有:
金边虎尾兰:形状似虎尾兰,但叶缘镶有金黄色的阔斑带。
短穗虎尾兰:为矮生种,株高约10—20厘米,为金边虎尾兰的突变种,叶片短而宽,回旋重叠生长。
葱叶虎尾兰:亦称柱叶虎尾兰。叶呈圆筒形,整叶上下粗细差不多,端稍尖细,叶面有纵走的浅凹沟状,每叶独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