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香砂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和胃

香砂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和胃

本方由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组成的六君子汤,配伍砂仁、木香组成而成,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是均有益气健脾的功效,是本方的主药,加上半夏、陈皮增强了燥湿化痰的功效,对于脾胃不和、呕吐痞闷、食欲不振的人群来说是有良好的健脾胃效果。


药物养生治疗痰湿

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痰湿体质者多发咳嗽、哮喘、痰多、头晕、肠胃不适、呕吐等症状,易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动脉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肥胖症等疾患。因此痰湿体质者可通过温燥化痰药物进行调养。

去壳砂仁的注意事项 化湿开胃

去壳砂仁药性偏性温燥,味道辛辣刺激,入脾、胃二经,有化湿开胃的功效,对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饥的症状,用砂仁配健脾益气的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制成的香砂六君子汤,可有良好的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的效果。


喝红茶腹泻怎么回事

喝红茶拉肚子并不是红茶会让你拉肚子,而是脾胃虚寒导致的。

脾胃虚寒治疗

治疗原则采用温中健脾,代表方剂为理中汤。但在中医不少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证、理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证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是在“大同”之中,又有易被人忽视的小异。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理中汤证,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脘腹痛比前香砂六君子汤证为重。痛甚于胀是辨证要点。

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上述药方同治脾胃虚寒证,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于香砂养胃丸证,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证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

总而言之,除了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喝红茶之外,其他人建议还是能喝就喝,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很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因此,喝一些红茶就可以防止骨质老化。可以选择在喝红茶的时候放一些柠檬片进去,这样就会让中老年人的骨骼更加强壮。

香砂六君子汤的注意事项 行气止痛

砂仁入脾、胃、肾经,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在《景岳全书》记载了与木香、枳实同用,对于脾胃气滞者能有良好的理气止痛效果,本方是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的经典方剂,现代疾病中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瘦子为什么吃不胖 瘦子怎么才能增肌增重

这类的病症先以疏肝理气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调理身体的内分泌系统,而过瘦的人想增胖,从健脾补气的方向调整脾胃的运化。包含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很多方剂可以选择,而有人很能吃,体重却一点都没有增加,这与吸收功能有关,其中山药、麦芽、薏苡仁、神曲、鸡内金等,就可以增加肠胃的吸收功能。


胃下垂该怎么治疗 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可改善

也就是说,会出现胃下垂和身体虚弱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胃下垂会出现消化不良、胀气与便秘等症状,身体也会气虚,因此在中药治疗方面,可以用补中益气汤,以及香砂六君子汤来改善。


中医是怎样治疗妊娠早期呕吐

中医理论认为,妊娠呕吐主要由于胎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临床上一般分为肝胃不和、痰湿阻滞、脾胃虚弱、气阴两虚等证型。 治疗上采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益气养阴等法。(1) 香砂六君子汤由太子参12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姜半夏6g,陈皮6g,广木香6g,砂仁3g (后下),姜竹茹12g组成, 主要功效为健脾和胃,顺气降逆。适应于脾胃虚弱的妊娠呕吐。(2) 苏叶黄连汤由苏叶9g,黄连1.5g,姜半夏9g,陈皮6g,姜 竹茹9g,枇杷叶9g (包煎),乌梅10枚,代代花3g组成。主要功 效为平肝和胃,顺降逆气。适应于肝胃不和妊娠呕吐。(3) 增液汤合苏叶黄连汤由太子参12g,玄参9g,麦冬9g,鲜 生地12g,苏叶、苏梗各9g,黄连3g,石斛12g,北沙参9g,生甘草 6g,五味子5g组成。主要功效为养阴和胃,清热止呕。适应于胃阴 不足妊娠呕吐。以上三方的使用方法均为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

相关推荐

​治疗肿瘤最新方法有哪些

1.加速肿瘤手术后康复,减轻并发症;2.放化疗期间的减毒增效作用;3.术后,放、化疗后用药稳定病情,提高远期效果, 减少复发转移;4.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等;5.对于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一)手术前后中医药的应用:1、肿瘤手术前治疗:目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并发症也较小。中医治则:补气养血、健脾益气、滋补肝肾。方药: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

健脾祛痰原因

健脾,中医名词,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健脾,也是补法之一。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用于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气虚弱证候。常用药如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方如参苓白术散。脾虚弱是因素体脾虚或饮

香砂养丸治疗炎吗

香砂养丸治疗炎是比较讲究的,也是香砂养丸最重要的功用之一。但是,香砂养丸治疗炎期间,使用药物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根本香砂养丸的主要功能去使用,才不会让身体疾病变得恶化起来的。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就会导致水谷、水湿运化、输布失常,从而导致痰湿化生,痰湿上渍于肺,壅遏肺气则会出现咳嗽,咳痰,所以又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由于香砂养丸可以健脾化湿,因此,也可以

怎么调理痰湿体质

中药调理痰湿之生和我们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密切,调理的重点在补肺脾肾三脏。肺失宣降,津失输布及液聚生痰的患者可以服用二陈汤;而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的患者可以服用六居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肾虚及水泛为痰的病人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调理。也可以试试针灸调理中医理论,痰湿体质患者一般都会存在脾虚湿阻型和热湿阻型、肝郁气滞型及脾肾两虚型等类型。我们可以通过电针、刮痧或耳穴贴敷等方法施治,饮食调理痰湿体质这类患者

冬天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冬天手脚冰凉吃什么好

手足冰凉是人体脏腑功能虚弱或失调引起的症状,中医将手足冰凉症分为肾阳虚衰型、肝郁血滞型、脾虚寒型、血虚寒凝型等证型,手脚冰凉吃什么能暖身呢?多见于失血、月经失调患者。患者不仅会出现手足冰凉,还可有头晕、面白、肢麻体痛、经量少色暗、舌淡淤紫等症。治宜养血散寒,温通经脉,可选用温经汤、当归四逆汤、当归补血汤等。表现为神情抑郁、唉声叹气、胸肋满痛、手足厥冷、苔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宣达阳气,可以选用四

这两种方法可以使你远离

一、中医治疗脾虚弱型炎:采用温中健脾。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前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为四君子汤健脾;陈皮、木香、砂仁和降逆。后方中黄芪益气补中;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为小建中汤。温中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脾虚弱,而兼有中焦生寒、四肢不温、泛吐清水、喜温喜按,进食可缓者。阴不足型炎:应养阴益。方选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前方中北沙参、麦冬合养阴;生地

中药减肥有效吗

一般应用中草药减肥参照的辨证分型大致有以下五种:1、脾虚湿阻:体肥壅肿、倦卧少动、胸闷气短、纳差腹满、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治法:健脾益气,化痰除湿。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平散合苓汤加减。2、脾肾两虚:形体肥胖、疲倦乏力、腰背酸痛、头晕气短、畏寒肢冷、阳痿阴冷、下肢浮肿、舌淡体胖、脉沉细。治法:益气健脾,温阳益肾。方药: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3、肝郁气滞:形体肥胖、胸胁苦满、脘痞满、时有呃逆、

卧床老人的食谱

老年久病卧床的健康饮食一、首选白米为底,熬煮至煳状的粥,冬季可加点姜或葱白,若要增加纤维质的摄取,可在熬粥时加入青菜、瘦猪肉等抗寒防伤风感冒。除粥品外,也可吃地瓜、红枣、山药等清甜食物。老年久病卧床的健康饮食二、理中汤(人参、乾姜、白朮、甘草)治疗脾虚寒;桂枝人参汤(桂枝、人参、乾姜、白朮、甘草)治疗脾虚寒兼外感;四君子汤(人参、白朮、茯苓、甘草)治疗脾气虚;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朮、茯苓、

香砂仁的功效作用 化湿开

香砂仁辛散温通,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的良药,若湿浊内阻,中气不运,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常与苍术、厚朴、白豆蔻等配伍;如脾虚气滞者,配党参、白术等,如香砂六君子丸。

不好应该怎么治疗呢

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主受纳,脾主运化;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调理脾的中药分类: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一般而言,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其病变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其病变主要在。脾同病,以健脾为主要治法。可选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