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牛奶相克吗 为什么吃黄芪解不出大便
黄芪与牛奶相克吗 为什么吃黄芪解不出大便
可能是火气太重。
黄芪味甘、偏温性,食用后会增加体内的火气,如果食用过多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如果出现了解不出大便情况的话,那么建议立即停止继续服用,并多喝水、多运动来促进体内药物成分的排出,一般来说过几天之后症状就会有所缓解,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如果症状长期未缓解或有加重症状时,建议患者最好是及时去医院就诊。
母乳宝宝两天没大便怎么回事
便秘一般的处理方法有:
1)多喝水,可以在奶粉或是水中加入奶伴侣,每天1包。
2)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吃的清淡一点,妈妈也要多喝水。
3)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
4)如多天未解,可用小儿开塞露或是肥皂条。但不要长期使用。
5)多吃水果,蔬菜。 每次吃奶的速度不可过快,奶粉可以充稀点。
小儿便秘食疗方 热结便秘 大便干结难解,口干,口臭,脸红,腹胀痛,小便黄短,舌红,苔黄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1)马蹄海蜇汤:马蹄60克,海蜇50克。煎水饮用。
(2)香蕉煮冰糖:香蕉2条,冰糖适量,加水煮汤食。
(3)菠菜汤:菠菜150克,麻油适量,将菠菜煮熟,加盐调味,用麻油拌食。
(4)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半杯拌匀,每日早晚空腹饮。
(5)沙葛汁:沙葛去皮,捣烂绞汁,蜂蜜适量。用凉开水冲服。
(6)大黄泡水:大黄3~5克,放入杯内,用沸水(约半杯)泡15分钟,加入蜂蜜少许服用。
适用热结较甚。但不宜长期服用。 气虚便秘 大便不一定干结,虽有便意,即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苍白,神疲懒言,舌质淡,苔白,脉虚。
治法:益气润下。
(1)红薯蘸蜂蜜:红薯半斤,蜂蜜适量。将红薯洗净煮熟,蘸蜂蜜食,可常服。
(2)牛奶粳米粥:牛乳15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煮成粥,入牛乳及白糖,再煮片刻,空腹服食。
(3)杏仁芝麻粥:杏仁10克,黑芝麻2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前三味加水煮成粥,入冰糖溶化后服食。
(4)莲藕粳米粥:莲藕250克,大米30克。将莲藕洗净切碎,入沸米粥中煮熟,加油盐等,早晨空腹服食。
(5)黄芪玉竹煲兔肉:黄芪15克,玉竹12克,兔肉适量。加水煮熟,用盐调味服食。
黄芪可以跟牛肉一起炖汤吗 黄芪牛肉什么时候吃最好
春季气温变化快,老幼体弱者更容易反复感冒,中医上称为“表不固”,此类人若常吃黄芪牛肉汤,可以筑造起一道抵抗感冒的屏障。
玉屏风散是怎样预防感冒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从元朝起就被用来预防感冒,直到如今,依然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处方。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向大家推荐一种汤药,既好吃又能防感冒,它的功效和玉屏风散一样。
这种汤药叫防风黄芪牛肉汤,在这道汤的备料中,用药和玉屏风散完全相同,也是以黄芪、防风和白术为主药,只不过要做成的是药膳而不是汤药。
这道防风黄芪牛肉汤做起来并不麻烦,方法是:
1.先准备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枚。
2.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钟后将牛肉捞起,在凉水里过一下。
3.在锅里放适量的水,将洗净的黄芪、白术、防风、红枣放进锅里,搅拌均匀,再用大火煎煮半小时。
4.把煮好的牛肉块,放入已经煮了半个小时的药汤锅里,改用小火再炖两小时,直到牛肉熟透。
5.将黄芪、防风、白术从汤中捞出,加入适量盐、葱、姜继续用大火再煮8分钟,放少许味精,防风黄芪牛肉汤就做好了。
这道药膳能益气补肺、养心安神,强身健体,平时容易感冒、体质虚弱、怕冷的人,可以每天喝一次,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预防感冒。
另外,由于黄芪具有增强人体肌表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因此,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平时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也能有较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不过,程博士提醒,药膳只作预防用,如果已患了感冒,还是吃玉屏风散效果更好。
补气消肿的食疗方法
黄芪粥的功效 补气消肿
吃黄芪粥,宜用清淡之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做黄芪粥,要注意黄黄芪粥,补气良药,黄芪当属第一。黄芪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且比人参固表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压,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年轻人吃黄芪,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此药汁加大米煮粥。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过程。
第四步: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黄芪粥提气作用强,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
女人摆脱痛经DIY食谱
月经来潮出现腰酸、腰痛和小腹坠痛,有的还放射至背部和大腿上部——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在我国女性中占1/3的比例。
止“痛”方
养血止痛粥黄芪、当归补气养血,白芍、糯米、红糖敛阴缓痛,泽兰活血去淤止痛。合用补气血、健脾胃、止疼痛,主治女性痛经。
原料: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泽兰10克,糯米100克。
调料:红糖5克。
做法:
1.黄芪、当归、白芍、泽兰四味放进砂锅,多加水煎15分钟后,取汁用。
2.汁中放米煮成粥,熟时放红糖煮化即可。
注意:经前7天早晚各喝一碗。
牛奶加蜂蜜消除痛经之苦
为什么如此普通的两样食物有这么大的能耐?得益于两种矿物质--钾和镁。牛奶含钾多,蜂蜜含镁丰富。钾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镁能起到心理调节作用,有助于身体放松,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
特别关照
睡前一杯蜂蜜牛奶。睡觉之前热杯牛奶,里面加一勺蜂蜜,趁热喝下能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
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所以要多吃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紧张、恐惧、忧虑和烦恼。心理上压力的减轻能缓解子宫痉挛的程度,从而缓解痛经。
经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经期内,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忌一切生冷食物,它们会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忌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
心肌炎的食疗方法
心肌炎容易成为青壮年朋友们忽视的疾病,因为他们对于该病的不了解,总是认为身体健康,就可以透支精力,导致发病后没有及时的治疗而出现心衰的情况出现,所以患者有重视治疗,现在我就了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肌炎的饮食疗法吧!
l、乌鸡黄芪粥乌鸡口服液1支,黄芪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黄芪水煎取汁备用;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乌鸡口服液及黄芪药汁、白糖,再煮l~2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可补益心气,适用于心肌炎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加剧等。
2、猪心小麦粥猪心1枚,小麦30克,大枣5枚,大米50克,调料适量。将猪心洗净、切片,调味勾芡备用;取小麦捣碎,大枣去核,同大米煮为稀粥,待沸后调入猪心片,煮至粥熟,调味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功用同上。
3、参枣桂姜粥党参10克,大枣5枚,桂枝、干姜各6克,大米50克,牛奶及红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同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牛奶、红糖,再煮l~2沸即成。每日2剂,7天为1疗程。可温阳利水,适用于心肌炎心悸自汗、形寒肢冷、水肿尿少、气促胸闷等。
4、猪血参芪附枣粥猪血100克,党参、黄芪各 15克,附子5克,大枣5枚,大米50克,调料适量。将诸药水煎取计,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猪血及调味品,再煮l~2沸,服食。每日2次,7天为1 疗程。可健脾温肾,益气养心,适用于心肌炎阳虚水泛肢体水肿,四肢不温,纳差食少,疲乏无力,甚则喘促胸闷,或伴胸、腹水等。
5、牛肉山药饮牛肉250克,山药120克。将牛肉、山药切片,煮计2大碗,以之当茶,徐徐饮之,牛肉佐餐服食。可益气回阳,适用于心肌炎阳虚欲脱,目开手撒,四肢不温等。
6、北芪羊脑汤北黄芪15克,羊脑 1具,调料适量。将羊脑去筋膜,黄芪布包,加清水适量同炖至羊脑熟后,去黄芪,调入食盐、味精、葱花、姜末,适量服食。可益心聪脑,适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心悸、头昏、肢软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多吃有益的食物是对心肌炎的康复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对于发病比较急的患者来说,如果不注重饮食状况也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治疗起来也会非常困难,家属们要充分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做好护理的工作。
黄芪与牛奶相克吗
不相克但不建议一起喝。
黄芪和牛奶在所含的成分上并没有配伍禁忌,一起喝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黄芪和牛奶是不相克的。
但是因为黄芪属于中药,而牛奶属于营养品,两者都分别含有一些药物有效成分和营养物质,如果一起喝的话就可能会影响到人体对药物有效成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一般不建议两者同时一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