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秋季腹泻对患儿的影响

秋季腹泻对患儿的影响

1、小儿由于腹泻,进食量大减,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引起手足抽搐等。

2、小儿在患病期间因为频繁出现腹泻和呕吐现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脱水情况。

3、较为严重的患儿会有电解质紊乱,更有甚者会合并脑炎、肠出血和心肌炎等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的临床疾病。

宝宝遭遇秋季腹泻5大症状在捣鬼

小儿秋季腹泻的五大症状

秋季腹泻是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引起肠道粘膜的损伤,导致肠道粘膜上皮大量的水分,水分不能吸收,时间长了就会腹泻。而且秋季腹泻的大便稀水样粘液样,像蛋花汤,严重的时候出现脓血便,这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

1.如厕次数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2.小儿秋季腹泻的的症状有哪些?秋季腹泻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3.小儿秋季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4.半数秋季腹泻患儿会出现呕吐,呕但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5.小儿秋季腹泻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小儿秋季腹泻温馨提醒

如果出现小儿秋季腹泻的五大症状,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另外,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对带孩子到室外活动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秋季腹泻问题。

秋季腹泻症状 秋季腹泻的易发人群

秋季腹泻一般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以6个月到1岁的小儿是其发病高峰年龄。患儿一般营养状况较好,也就是说秋季腹泻患儿中肥胖孩子较多。


秋季腹泻奶爸奶妈别大意

长假过后,记者从西安市几家大医院了解到,一周以来,各医院儿科接诊的腹泻患儿均成倍增加。儿科医生提醒广大市民,秋季腹泻的高发期已经来临。最近几天气温多变,导致不少婴幼儿受凉、抵抗力下降,染上了秋泻病毒;加之许多孩子随大人四处游玩,也增加了感染病毒的风险。

按以往的接诊经验,每年10月份至次年1—2月份是秋季腹泻的高发期,主要易感人群是6个月至2周岁的孩子。秋冬季腹泻病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这种病毒在小宝宝体内一般有1至3天的潜伏期。发病时,大多数孩子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流鼻涕、发热等,其中一些孩子还伴有呕吐症状。这些症状出现后的12小时至24小时之内,孩子就会开始不断腹泻,一天会拉稀七八次甚至十多次,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此时若不及时送医,或者当成感冒或消化不良等疾病治疗,就会延误病情。许多孩子连续腹泻半天后,就会出现脱水症状,这是十分危险的。

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秋季腹泻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由粪到口,即直接或间接接触患儿粪便后,将病毒由食物带入口中;二是空气传播,即患儿粪便中的病毒扩散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高雪婷提醒,正在使用纸尿裤的秋季腹泻患儿,家长处理其粪便时最好戴口罩,将纸尿裤包裹好,丢进密闭的垃圾桶,不要让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如果患儿用的是尿布,家长清洗时还要注意多消毒,比如洗好后放在开水里烫一烫。在秋季腹泻高发期内,因为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的孩子(尤其是3岁以内的孩子)最好戴一个小口罩,以防被感染。

专家同时提醒,秋季各类新鲜蔬菜、瓜果集中上市,孩子在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容易因清洗不彻底,导致腹痛、腹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有一些平日能吃的食物必须暂时避开。

牛奶 牛奶中含乳糖,消化乳糖靠小肠黏膜刷状缘上的细胞所分泌的乳糖酶。而在肠道发炎时,这层细胞受到破坏,于是身体暂时无法分泌乳糖酶,乳糖不能分解,就会刺激肠道,加重脱水、腹泻等症状,并在大肠中引起胀气。酸奶则不在限制之列,因为其中的乳糖已经被乳酸菌所利用,同时乳酸菌还可以提供乳糖酶。

豆浆 豆浆中还含有少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皂苷、植酸等成分,它们对于消化吸收功能有抑制作用,皂苷对肠胃也有刺激作用。

甜食 甜食制作中加入了大量蔗糖,需要在小肠中进行消化,在肠道发炎的状态下,消化蔗糖的“蔗糖酶”制造也会发生障碍,于是大量不能消化的蔗糖在肠道会造成脱水,在大肠中由于肠道细菌的作用还会产气,造成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小儿秋季腹泻该如何护理

护理

秋季腹泻的治疗可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因为随着秋季腹泻患者的增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起了腹泻的护理问题:

一、腹泻患者平时应该仔细地把自己大便的时间、形状、多少等记录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加方便的让医生给您制定一份适合您自己的秋季腹泻的治疗方案。同时还有还要保留好自己的大便样本,这样才更有利于医生给您的病情一个良好而准确的判断。

二、要时刻保持病人的肠胃是舒畅的,平常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有营养的食物。在这个时候,饮食对秋季腹泻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腹泻后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腹部冷暖度,这样才能够使及时进行添加衣物的保暖工作。如果腹部再次遇冷,会使原本就没有痊愈的病情恶化,是病人更加的难受。

四、腹泻常常伴随而来的就是的脱水的现象。所以在腹泻期间,一定要足量的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转和大肠蠕动。

五、要对肛门及肛门周围进行悉心的护理,大便完后,一定要保证肛门部位的卫生,如果肛门有变红的现象,可以用一些抗菌素来抑制它的发生。

六、秋天也是很多病症传播的好时机,左右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及时地将腹泻病人用过的东西进行杀菌消毒,营造一个无菌、无污染、无传播的好环境。

七、做好宣教,向家长介绍此病的病因、病程、预后、护理要点,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倡母乳喂养, 适度添加辅食, 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

八、卫生消毒,小儿奶瓶及餐具要彻底消毒, 要求煮沸30min, 仅用开水烫一烫达不到消毒目的, 患儿饭前要用肥皂洗手, 家长多用肥皂洗手。

秋季腹泻患儿如何饮食

秋季腹泻患儿必须进食,但要把握“三低”原则即低糖、低蛋白、低脂肪。因为这样的食物既便于吸收,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母乳喂养的患儿没有呕吐不必停止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有预防腹泻的碳水化合物,并且具有新鲜、卫生、易吸收、免疫活性物质多等优点, 对婴儿腹泻的康复有促进作用,但在哺乳时应注意少量多次;

平时食用奶粉的婴儿可以选择特殊配方的奶粉,这种奶粉是专门为腹泻婴儿提供的,可以短时间服用;

5个月以上婴幼儿, 如果病情较轻可以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吃一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汁、肉末、含纤维素少的蔬菜等,但是一定要少量。

当患儿腹泻好了, 家长就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以补偿腹泻时期所丢失的营养。要注意的是腹泻期间一定不要进食高浓度含糖的饮料和食物,这样会增加肠内渗透压,从而加重腹泻。

儿童秋季护理之秋季腹泻有哪些注意事项

秋季腹泻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影响孩子的健康,儿童秋季护理之秋季腹泻现代非常重要,当然除了日常的饮食护理以外,还有注意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让孩子远离腹泻的烦恼。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少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流行季节: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易感人群: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季腹泻高发一定要给孩子做好保暖

秋季是各种儿童常见病的高发期,尤其今年秋季腹泻的首轮高峰已经提早出现。

据介绍,小儿秋季腹泻即“轮状病毒性肠炎”,3岁以下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患儿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在治疗方面,由于此类腹泻是由病毒引起,所以是否使用抗生素应遵医嘱进行,盲目使用抗生素极易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调,使病情迁延,从而加重病情。合肥及周边地区的小儿秋季腹泻高峰期一般在深秋初冬时节,并呈间歇性出现。但今年自9月中旬起,省立儿童医院接诊的秋季腹泻患儿明显增多,每天接待的患儿数可高达80人,以3岁以下患儿为主,是其它季节的3倍到4倍,省立医院张茂燕医生分析认为,“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反复,早晚温差大,孩子本身较弱的免疫力和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都使得他们不足以对抗病毒的攻击,因此纷纷中招,使得秋季腹泻高峰来得比往年稍早。 ”

张茂燕提醒,家长最好不要带年龄太小的孩子出行,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重要关口,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食物的好习惯;陪孩子玩耍时不能因为看到孩子出汗就贸然给孩子把衣物脱下,一定要给孩子做好保暖尤其是腰腹部的保暖。

脱脂奶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吃脱脂奶利于秋季腹泻患儿康复

由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与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因此,平均每到10月份到次年2月份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一般秋季腹泻的病程为5—10天,比如果护理周到,尤其是饮食护理得当,多数患儿愈后都不会存在隐患。

患腹泻的婴儿,在饮食上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停止进食高脂肪与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逐渐恢复消化功能.所以婴儿腹泻要喝脱脂奶。可让婴儿既补充优质蛋白质,又能防止脂肪摄入过多而产生滑肠,有利于补充营养,又易为婴儿肠道消化吸收。

劣势

牛奶的脂肪部分有不少好东西。

★ 首先,香气成分全部存在于乳脂当中,脱脂奶是没有什么香味的。

★ 其次,牛奶中的维生素A、D、E、K都在脂肪部分,它们对健康防病作用很大。

★ 另外,牛奶脂肪中含有多种抗癌物质,特别是共轭亚油酸。

所以,如果完全脱除牛奶的脂肪,会影响其营养价值、口感风味和保健作用。因此,如果没有高血脂、肥胖等疾病,儿童少年和中青年人不一定要饮用脱脂牛奶。

秋季腹泻食疗

1、脱脂酸牛奶: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牛奶经乳酸杆菌发酵后变成酸奶。此种酸奶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适用于腹泻患儿。

2、苹果泥: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的水分,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的患儿。

3、淮山药粥:梗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同煮成粥,具有健脾的功效。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有效。

4、胡萝卜山楂煎: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2-3天,对伤食腹泻有效。

5、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词适用于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块,食欲减退伴有口臭的腹泻患儿。

6、苡米仁鸡金粥:生苡仁米30克,鸡内金1个,粳米25克,同煮成粥。患儿食之,有利湿健胃消食的功效。

7、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饮,适用于风寒型秋季腹泻的早期。

8、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次饮用,适用于湿热型秋季腹泻。

9、扁豆薏米仁山药粥:取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适用于秋季腹泻后期不愈的患儿。

10、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时,调入菱粉30克和少许红糖,煮熟即可食用。

警惕轮状病毒致孩子拉肚子

小儿秋季腹泻进入高发期。记者昨天从广州多家医院获悉,连日来腹泻患儿就诊人数普遍增多,有的医院患儿人数比前段时间劲增五至六成,多名病情严重者需留院治疗。专家提醒家长应少带孩子去人多场所,避免传染。

患儿多为6~24个月婴幼儿

“国庆节当天患儿人数开始明显增多,到现在每天都有上百个孩子来看腹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傅万海说,腹泻患儿占该院儿科门诊患儿的60%左右,并有多名患儿需住院治疗。就诊患儿多数为6~24个月婴幼儿,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发病时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的孩子在腹泻之前不停呕吐。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治疗3~7天可恢复

“前几天雨水多,气温下降,天气变化对小儿腹泻有一定影响。”傅万海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人数仍将处于高峰。他说,小儿患秋季腹泻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止泻、有发烧的退烧、有脱水的进行补液等,再用一些肠道收敛的药,配合抗病毒治疗,一般3~7天就会恢复,对小儿健康影响不大。

酸醋熏房间预防病毒传播

患者应尽快送医 否则可能引发脑炎肠出血等

专家提醒,如果患儿出现少尿、皮肤黏膜干燥或患儿烦躁不安等脱水现象,家长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应尽快送医,否则严重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休克,更有甚者还可有轮状病毒性脑炎、肠出血或继发其他细菌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由于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漂浮在空气中的飞沫传染,傅万海建议6~24个月婴幼儿在病毒流行季节应尽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地方或公共场所,在家中可用酸醋熏一下房间,不要与患病的其他患儿接触。

此外,还要养成让婴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家长对婴儿要注意哺乳卫生,奶瓶、汤勺等食具在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用开水烫,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婴幼儿的玩具应经常消毒。若孩子患了秋季腹泻,最好不要带到人多的场合去,以免扩大传染。

秋季腹泻别禁食

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更易患此病。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症状与儿童相似,但病情轻,2~3天即可痊愈。

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一周左右可以自然止泻。一般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还会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或脓血,无腥臭味;半数患儿初期会出现呕吐,一般不超过3天;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患者5~7天可自愈,但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不能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

秋季腹泻患者不能禁食,特别是要鼓励孩子多进食,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如奶、米汤、粥,暂时不要吃硬饭,避免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等);不吃生、冷、硬、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但是当孩子频繁呕吐时需要禁食,同时需要到医院治疗。

预防婴儿秋季腹泻,最好的办法是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其次,要注意卫生,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奶瓶每次使用清洗后,最好高温蒸煮消毒20分钟;患儿应居家隔离,粪便妥善处理,便器、尿布彻底消毒;宝宝的用具应与大人分开,患儿应有专用消毒容器和消毒锅。

宝宝出现腹泻严重会死吗

秋季腹泻是指秋、冬婴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腹泻多发生于秋冬季,最容易感染的人群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一般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

宝宝秋季腹泻一般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有低热,很少高热;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发病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而且是先吐后泻。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用药效果不明显,一般5-7天后自愈,但营养不良、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会长一些。

虽然是一种儿童秋季的常见病,但是如果处理不善、医治不及时,严重者甚至可因脱水或病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哪些情况下宝宝容易患秋季腹泻?

一是6个月到2岁的儿童。6个月—2岁的宝宝具有个体的特殊性,此时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大一点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

二是因为轮状病毒引发的秋季腹泻。其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由粪到口,即直接或间接接触患儿粪便后,将病毒由食物带入口中;二是空气传播,即患儿粪便中的病毒扩散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如果接触的人中有秋季腹泻患者,或者到过人多的地方玩耍,就容易患秋季腹泻。

相关推荐

宝宝腹泻迅速康复的诀窍

秋季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崔其亮说,如果对秋季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迁延或加重。专家认为,从临床看,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用抗生素也没有作用。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只要做好补液,选用微生态

5方法迅速治好宝宝腹泻

1.注意卫生,消毒用具孩子得了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最好高温消毒20分钟。大一点的孩子(2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2.勿滥用抗生素秋季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对秋季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

孩子突然发热可能是秋季腹泻

急性腹泻最多见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晏介绍,随着秋季来临,许多胃肠道疾病又开始肆虐众多病人。其中又以急性腹泻最多见。学龄儿童、0-1岁的婴儿最容易在9月出现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其主要症状是拉稀,还有一部分人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发烧。家长应该充分注意,否则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秋季腹泻有急慢性之分。慢性腹泻中分为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两大类,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发生特异性以及非特异性肠炎

宝宝秋季腹泻认识6大谬误

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进入秋季后,宝宝特有的一种腹泻病。 由于暑热刚过,家长还笼罩在夏季传染病特别是中毒性痢疾的恐惧中。宝宝又突然发热、咳嗽、呕吐之后发生频繁的腹泻,大便次数多(可达数十次),患儿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症状,所以很容易被想象为细菌性腹泻或中毒性痢疾。其实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

秋季腹泻与其他腹泻有什么区别

儿童秋季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地区病,发病的季节性比较强,主要集中发病于秋冬季节,主要在中秋前后多发,炎热的夏季较少发生。根据其发病的季节性特点,我们将其称之为秋季腹泻,但是实质上,秋季腹泻一般是指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腹泻,并不单指在秋季发生的腹泻。这种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腹泻通常表现为呕吐、腹泻、腹胀、腹痛、拉稀次数多,有时还伴有发烧、呼吸道症状,如上呼吸道感染等。虽然秋季腹泻与其他腹泻都表现出腹泻症状,

秋季腹泻的护理

1、严重者需就医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2、不能吃止泻药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婴幼儿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婴幼儿来说非常危险。另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3、调整饮食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患儿大多不用禁食。对剧烈呕吐的患儿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以适当减少喂

秋季腹泻跟消化不良的区别

消化不良一般指肠胃吸收不好,营养素不能很好的吸收从而导致的腹泻、便秘等现象。而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

如何预防孩子腹泻导致的脱水

腹泻和呕吐是引起婴幼儿脱水的常见病因,因而加强这方面疾病的预防与护理能起到很好的预防脱水的效果。每年11至12月是秋冬季腹泻发病的最高峰,盲目禁食能导致患儿脱水,危及患儿生命。因而腹泻患儿不能禁食,应及时补充营养,预防脱水。80%以上的冬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当婴幼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经过1~3天的潜伏期便开始发病。早期症状是呕吐,发热多在38℃~39℃之间,继而出现腹泻,每天大便约10次左右,

哪个年龄段孩子易发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最爱侵犯6个月至2岁的宝贝,其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于6个月的宝贝由于体内有妈妈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病,母乳喂养的宝贝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宝贝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而人工喂养的宝贝则容易被轮状病毒所侵扰。秋季腹泻因其最初症状和感冒相似,家长不易察觉,发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一般为38℃~40℃)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有最初表现

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期,当秋季来临时,很多人都无法快速适应,导致出现了腹泻的情况。秋季腹泻是指秋、冬婴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病程有自限性,尚无特效药治疗。如腹泻十分严重,补液又不及时,便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久之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