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肝炎
爆发性肝炎
常伴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淤点、呕血、便血等出血征象。患者烦躁不安,精神错乱,嗜睡或昏迷。部分患者出现腹胀、腹水、水肿及少尿或无尿。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血清胆红素多在171微摩尔/升(10毫克%)以上,肝功能损害严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初期升高,后下降甚至正常,出现明显酶胆分离;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或迅速下降至30%以下,部分患者血氨增高,并且血氨是决定肝昏迷程度的直接因素,血糖降低,病理改变为大块性肝坏死以及桥接坏死
急性重型肝炎多数由慢性肝炎引起,临床上多以慢+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重型肝炎作为区分,或是直接以慢性重型肝炎作为区分,尤其以乙型肝炎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最为多见,因为肝炎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一定要在初期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极大程度的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及制约因肝炎病毒复制而造成的病情恶化。一般不主张应用干扰素,如有必要情况需要用干扰素,应以小剂量干扰素,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自身免疫性肝炎症状
常见症状
发热伴关节肿痛 黄疸
AIH缺乏特征性的症状、体征,病理改变虽有一定的特征,但也非特异性。部分病人以急性肝炎起病,偶有爆发性肝炎。本病女性多见,在10~30岁及40岁呈2个发病高峰。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一般表现为疲劳、上腹不适、瘙痒、食欲不振等。早期肝大,通常还有脾大、黄疸、蜘蛛痣等。晚期发展为肝硬化,可有腹水,肝性脑病。
肝外表现可有持续发热伴急性、复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女性患者通常有闭经;可有牙龈出血、鼻出血;满月面容、痤疮、多体毛、皮肤紫纹;还可以有甲状腺炎和肾小球肾炎等表现。合并肝外表现时,多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
总胆固醇偏低是什么原因
1、肝脏疾病: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可能会引起胆固醇合成所必须的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的合成减少,从而引起血清总胆固醇降低。临床上常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化合并肝坏死、急性中毒性肝细胞损伤等。
2、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爱迪生病。
3、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贫血等。
4、脂类代谢异常疾病:低胆固醇血症、α-脂蛋白缺乏症,低β-脂蛋白血症及无β-脂蛋白血症等。
丙肝的临床症状
1)丙型肝炎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hcvrna阳性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慢性化比例为3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乙肝感染。由丙型肝炎到肝细胞癌一般需20年以上。
2)30~39岁为丙型肝炎的高发病年龄。
3)alt峰值较甲型和乙型肝炎患者低,有三中类型:单相型、多峰型和双相型。单相型呈一过性升高,是急性自限制hcv感染,预后良好。多峰型是向慢性肝炎进展的表现。双相型是在并称初期alt下降后又上升,病情加重,常伴黄疸。
4)丙型肝炎潜伏期为2~16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7~33天,平均19天。
5)丙型肝炎常见单项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6)短潜伏期丙型肝炎,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期潜伏期和轻型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7)虽然一般丙型肝炎经过较轻,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爆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肝炎爆发时与乙型肝炎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
爆发性肝炎的诊断依据
医生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是:
(1)病程在10日以内。
(2)起病急骤伴严重中毒症状。
(3)肝脏进行性缩小,伴肝臭和进行性黄疽加深。
(4)出血倾向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锐减。
(5)短期内出现腹水征。
(6)精神神经突然错乱,狂躁后昏迷。
(7)肝功能试验及转氨酶明显异常,时见酶胆分离特征。
(8)尿少或无尿。
诊断本病时应与中毒性肝坏死、妊娠脂肪肝和严重的胆管感染等疾病鉴别。
因为肝病而受到冷淡
患者自述
在得知自己患有乙肝后,我很自卑,也很少出门,家里也很少来客,偶尔有不知我患病消息的朋友过来串门,一来又嚷着要吃要喝,行立坐卧狼藉无序,我说,我是患肝病了,他们那么一呆,接着说:“没事的,能传染给我么?”但饭却不吃了,茶也不喝,抽自己口袋的劣烟,立即拍着脑门叫到:“哎哟,瞧我这记性,我还要出去办一件事的!”我隔窗看见他们下了楼,心中异常的凄凉。
缤纷繁闹的“肝病家族”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体内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站。每时每刻忙碌的工作,如果不注意保护就会出现各种病症,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yao物毒性肝炎、遗传性疾病以及其它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乙肝病毒是一种性传染疾病,据统计全球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人数超过2.8亿,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国内死于乙肝后肝硬化者有40万人。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肝脏是一个沉默而没有痛觉的器官。默默无闻的坚守自己的工作。肠胃病了,它会通过呕吐、疼痛、腹泻等方式来告诉我们;肺脏病了,也会通过咳嗽、发热、胸闷、胸痛等来提醒我们。心脏、肾脏也都一样,都会用各自独特的方式警示我们。只有肝脏不一样,它有些小病小不适的总是默无声息,直到病变成肝癌、肝硬化导致静脉曲张和腹水形成了,我们才会忽然惊觉地问,肝病是什么时候开始伤害了我们的身体?并因此而困惑,甚至苦恼、恐惧、无助。
肝炎对人体会造成哪些危害
爆发性“药肝”一两周内死亡
药物性肝炎的表现依程度轻重,有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急性肝炎等,轻者没有明显的病状,仅血中转氨酶升高而已。最危险的是爆发性肝炎,肝脏细胞突然大量死亡,肝脏修复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病情急转直下,病人在一两周内就有可能死亡。
药物性肝炎多有2~8周的潜伏期,早期症状可有发热、纳差、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皮疹等。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以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为本病特点。
中草药也会引发药物性肝炎
很多人以为中草药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很少引起肝损害。可近年来中草药所致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多,引起肝损害的病例也随之逐年增多。这也可能与近年来大量开发中草药制剂有关。例如治疗肝炎常用的小柴胡汤中的柴胡,曾有调查显示,40例服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患者,9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升高及黄疸,肝活检证实为急性肝损害,停药后恢复。其中4例再次用药后,重现肝损伤,说明小柴胡汤确能诱发急性肝炎。该方剂引起肝损伤的机理可能与柴胡或黄芩的原浆毒有关。
中重度肝炎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脂肪囊泡破裂时,脂肪颗粒进入血液也可引起脑、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
广告若肝细胞脂肪堆积压迫肝窦或小胆管时,门静脉血流及胆汁排泄受阻,出现门静脉高压及胆汁淤积。因急性化学物品中毒、药物中毒或急性妊娠期肝炎,其临床表现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的表现,易与重症肝炎相混淆。此外,肝炎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上面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对于肝炎对人的伤害都是有些什么,希望患有肝炎的人在看到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些危害之后,可以很好的去重视自己的肝炎这个病,要及时的治疗,以免因为自己没有重视疾病,而出现加重病情的现象。
爆发性肝炎的症状
常伴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淤点、呕血、便血等出血征象。患者烦躁不安,精神错乱,嗜睡或昏迷。部分患者出现腹胀、腹水、水肿及少尿或无尿。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血清胆红素多在171微摩尔/升(10毫克%)以上,肝功能损害严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初期升高,后下降甚至正常,出现明显酶胆分离;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或迅速下降至30%以下,部分患者血氨增高,并且血氨是决定肝昏迷程度的直接因素,血糖降低,病理改变为大块性肝坏死以及桥接坏死。
急性重型肝炎多数由慢性肝炎引起,临床上多以慢+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重型肝炎作为区分,或是直接以慢性重型肝炎作为区分,尤其以乙型肝炎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最为多见,因为肝炎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一定要在初期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极大程度的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及制约因肝炎病毒复制而造成的病情恶化。一般不主张应用干扰素,如有必要情况需要用干扰素,应以小剂量干扰素,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急性肝炎的种类有哪些
急性病毒性肝炎:
目前已确定有甲、乙、丙、丁、戊共五种可致病的肝炎病毒。其他候选病毒与肝脏疾病特别是爆发性肝衰竭和慢性肝炎的关系尚未获得广泛的认同。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格拉底就曾描述过流行性黄疸,直到公元8世纪POPE ZACHARIAS才观察到该病的传染特性。
1908年,才发现病毒也是肝炎的致病因素之一。1947年,将原来的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HEPATITIS)称为甲型肝炎(HEPATITIS A,HA);血清性肝炎(SERUM HEPATITIS)称为乙型肝炎(HEPATITIS B,HB)。1965年人类首次检测到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
此外,病毒性肝炎还有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过去被定为己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现在被确定为乙型肝炎病毒的一个属型,因此己型肝炎不存在。
急性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有病理改变。2周内大量饮酒(折合纯酒精量80G/D)即可引起急性肝炎的表现,有明显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体征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
药物性肝炎:
许多药物可以导致肝炎。比如2000年美国因为糖尿病治疗药曲格列酮会导致肝炎而撤销了它的许可。
专家指出:急性肝炎不仅仅是因为病菌感染,还与不良的饮酒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中老年,频繁饮酒的话就会引发急性酒精性肝炎的病发,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因此,大家对于急性肝炎这种疾病要格外重视,染病之后就要立即入院诊治。
妊娠合并肝炎要怎么办
妊娠合并肝炎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其中以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危害较大。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和黄疸的最常见原因,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和输血传播型肝炎7个类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以妊娠合并甲型病毒性肝炎以及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妊娠合并甲型肝炎不能通过胎盘传播,孕期不用人工流产或引产,但是妊娠晚期患病,在分娩过程母体血液受粪便污染可使新生儿感染。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忽视乙肝病毒,导致随着病毒的增加使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化为乙肝;长期过度劳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乙肝病毒。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可宫内传播,产时可通过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母血进入胎儿体内感染,接触母乳及母体唾液感染。
爆发性肝炎的诊断依据
医生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是:
(1)病程在10日以内。
(2)起病急骤伴严重中毒症状。
(3)肝脏进行性缩小,伴肝臭和进行性黄疽加深。
(4)出血倾向伴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锐减。
(5)短期内出现腹水征。
(6)精神神经突然错乱,狂躁后昏迷。
(7)肝功能试验及转氨酶明显异常,时见酶胆分离特征。
(8)尿少或无尿。
诊断本病时应与中毒性肝坏死、妊娠脂肪肝和严重的胆管感染等疾病鉴别。
爆发性肝炎治疗方法
治疗
(1)白蛋白及新鲜血浆。补充白蛋白,有利于防治腹水和肝性脑病,维持血容量。新鲜血浆内有大量凝血因子、血小扳及免疫活性物质,有利于防治出血及促进肝细胞再生,每日输入100-200ml是支持疗法中最重要的措施。
(2)支链氨基酸。有助于提高支链氨基酸及纠正支/芳比例,对改善肝功能及防治肝性脑病有一定效果。
(3)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用于重肝治疗,可提高成活率,据报道;综合治疗后病死率44%-47%,在此基础上加用HGF,病死率又下降至37.5%,早中期疗效优于晚期。
以上是介绍的爆发性肝炎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还在这里呼吁大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才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家庭当中,以免因为,长期的工作环境压力给自己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大家要多多注意.
哪些疾病导致小儿口臭
宝宝的口臭可能是暂时的,比如吃了大葱、蒜、韭菜等气味强烈的食物后,口腔内有积奶或食物残渣长时间存留。过多吃零食,而吃后又不及时漱口或刷牙等,口气也可变味。这些只要调整食谱、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即可消失。但是某些口臭是因为疾病而出现的,就需要家长及时察觉诊断了。那么宝宝口臭是什么病呢?主要有以下11种可能病症。
1、爆发性肝炎
罹患爆发性肝炎,会导致肝功能严重损害,病儿常呼出一种特征性臭味,类似于臭鸡蛋味,医学上称为肝臭。表明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2、代谢失常
病儿体内缺乏异戊酰脱氢酶,致使异戊酸代谢失常,潴留于血液中,其体表与呼出的气息出现脚汗味。病儿智力低下,可出现呕吐、昏迷。
3、有机磷中毒
不慎接触了有机磷农药,导致有机磷农药中毒,其呼气、呕吐物可散发出较浓的大蒜味。
4、口腔炎症
如果宝宝口内有腐败性臭味,多祸起口腔炎症(如牙龈炎)以及口腔卫生习惯不良。
肝脏不健康的症状 眼白发黄
如果肝脏的肝酶功能低下,或有肝功能衰竭、爆发性肝炎和晚期肝硬化等疾病,肝内残存有能力的肝细胞量变少,无法摄入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就会造成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表现在眼睛上就是眼白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