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肚子胀如何快速消除按摩法 按摩足三里穴

肚子胀如何快速消除按摩法 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主治肠胃病症,对于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等症皆有一定效果,所以肚子胀是可以按摩足三里穴快速排气。

足三里穴位置:膝盖骨外侧凹陷处往下4指宽的距离处。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压穴位,每分钟按压15到20次,一般按5到10分钟即可,按压式应有酸胀、发热的感觉。


盛夏来袭按摩这些地方能减肥

按摩足三里穴能瘦小腿

足三里穴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穴位了,如果你是小腿容易出现浮肿的人群,那么多多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消肿的作用,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经常按摩它可以让小腿变得越来越纤细哦。

按摩大横穴能瘦小腹

腹部如果有“游泳圈”是非常影响个人形象的,专家建议,如果你的腹部有赘肉,那么可以按摩大横穴。大横穴位于肚脐的两侧,在肚脐两边4寸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你排除体内多余的油脂,消除腹部的肥肉,让你不再做“小腹婆”。

按摩上脘穴能预防小肚腩

上脘穴位于人体胃部的上方,在肚脐上面5寸的位置,这个穴位最大的功效是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消化,按摩上脘穴的主要功效是避免消化不良,让食物堆积在体内导致的体重上升,经常按摩上脘穴也可以预防小肚腩的出现。

按摩足三里穴可延缓衰老

在我们的膝盖下面有一个调肠胃、抗衰老的穴位——足三里穴,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就是足三里。

中医药认为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所谓合穴就是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尤其是胃经气血不和,敲打足三里都能够进行调整,可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泻泄、便秘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病症。经常按摩足三里,还能防病健身、抗衰延年,对各种常见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在车上、工间休息的时候,不妨经常按摩足三里,持之以恒,定有裨益。

广告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里穴做按压动作,每次5—10分钟,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气功穴位按摩法

一、“气海穴”按摩法

“气海穴”,即道家所称的丹田部分,为全身的重心,本能的中枢。它位于脐下一寸半。

按摩的方法:先以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的位置,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 100—200次,按摩至有热感,即有效果。

按摩“气海穴”,中国传统养生经验认为,能使百体皆温,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现代西方研究,按摩此穴,可促使肠胃蠕动,气血顺畅,强化肝脏及消化道功能。

二、“命门”及“肾俞”按摩法

命门穴位于第三腰椎突出下。肾俞穴位于第四腰椎下旁开3—4寸凹陷中。

上列二穴按摩方法:将两掌心相对搓至发热,贴着后背第二及第四椎两旁3—4寸部位,用力上下磨擦。每做五十下,再将两手心搓热继续磨擦。并作四次,共计两百下,则周身发热,并有微污,有极大益处。

经常按摩“命门”及“肾俞”二穴,可以增强肾上腺,有刺激脊椎中枢神经反射的作用,对心、肝、肺、脾、胃、肾和生殖功能,以及循环系统与血压等均有极大益处。终生行此功不辍,有祛病延年,老当益壮之效。

三、“足三里穴”按摩法

此穴位于左右两外膝眼直下三寸约四横指处。

足三里穴按摩方法:分别以左右大姆指针对两膝足三里穴各按摩 100—200次。

按摩足三里穴,能增强体力,缓解疲劳,健脾健胃,预防多种疾病。如头痛、头晕、肥厚性鼻炎、腹泻、呕吐、气胀及过敏性疾病等。

“涌泉穴”位于脚掌底中央稍前三分之一处。

调节宝宝胃肠道功能的小妙招

新妈妈在抚育宝宝的过程中会因为宝宝的饮食和大便不正常困惑不已。下面就给新妈妈们提供两种简单的调节胃肠道功能的方法。 按摩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经常按摩,可预防婴儿腹泻,胃肠不通、便秘等。

按摩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捏脊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用捏脊的方法按摩督脉,就动员了全身的阳气,调节脾脏、胃肠道功能。

按摩方法:

1、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3、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4、在第二遍捏至胸廓底部时捏紧皮肤向上方牵拉2次,此处为脾舒。至胸廓中部时再牵拉2次,此处为胃舒。第三遍捏脊后在第二腰椎处横向按摩2次,此处为肾舒。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付出辛苦的新妈妈们坚持下来,宝宝的胃肠道功能一定会得到改善。愿宝宝在你精心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调节宝宝胃肠道功能的一些方法

新妈妈在抚育宝宝的过程中会因为宝宝的饮食和大便不正常困惑不已。下面就给新妈妈们提供两种简单的调节胃肠道功能的方法。

1、按摩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经常按摩,可预防婴儿腹泻,胃肠不通、便秘等。

按摩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2、捏脊: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用捏脊的方法按摩督脉,就动员了全身的阳气,调节脾脏、胃肠道功能。

方法:

(1)、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3)、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4)、在第二遍捏至胸廓底部时捏紧皮肤向上方牵拉2次,此处为脾舒。至胸廓中部时再牵拉2次,此处为胃舒。第三遍捏脊后在第二腰椎处横向按摩2次,此处为肾舒。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如何通过按摩足三里治疗小儿乳食积滞

通过按摩足三里治疗小儿乳食积滞:足三里穴是按摩腹部经常使用的一个穴位。当 胃肠不舒服时,需要按摩足三里穴。(1 )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脾经、清大肠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 用拇指指腹面推六腑1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揉板门2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运水入土 50次。(2) 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枢穴2分钟。(3) 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再用禅推法推两侧脾 腧、胃腧穴各1分钟。

按摩穴位治胃病 足三里的取穴和按摩

足三里的取穴和按摩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它位于人体的腿部。每个人膝盖的髌骨下外侧都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是犊鼻穴。足三里穴距离犊鼻穴有大约3寸。我们将自己的四个手指放在犊鼻穴下,于胫骨粗隆旁开一横指即可准确取到足三里穴。

按摩右侧足三里穴,可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位上,其他4个手指握住胫骨,拇指垂直下按,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穴附近肌肉丰厚,手力小的人可用掌指关节叩击,也可使用辅助器械,如口红盖、小刮痧板、保健锤等器械进行辅助按摩,或请别人帮助按摩,均能有较好的效果。

由于足三里穴通过胃经与胃相连,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因此,只要是消化系统的疾病,都属脾胃运化失调形成的,按摩足三里穴可有显著的效果。

另外,足阳明胃经从头一直循行到脚,所以按摩足三里对全身及各脏腑的疾病如头痛、牙痛、发热、自汗、鼻炎、鼻出血、口眼歪斜、口舌生疮、颈痛、喉痹、胸满、哮喘、心悸、高血压、腹胀、黄疸、精神疾患、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及全身骨关节肌肉酸痛等胃经循行之处的各部位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膝盖疼按摩方法有哪些

1、按摩足三里将两手掌根部紧贴同侧下肢膝眼足三里穴位,一上一下用力按摩100至150次,使足三里处有发热感。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可以有效的缓解膝关节炎疼痛症状。

2、用虚拳捶击足三里100次以上,使足三里处有发热感。

3、按摩大腿,小腿先用双手握住左大腿根部,使用适当的力量从大腿根部向下按擦至脚踝处,再从脚踝处往上按擦到大腿根部。一下一上为一次,反复30至60次。然后按摩右下肢,方法相同(女子先按摩右腿)。此膝关节炎自我按摩法还可以防治下肢萎痹,腰脊痛,水肿等病症

4、浴鹤顶坐位,两手掌心紧按膝盖骨,先同时向内旋转按揉20次,然后再向外同法操作。可强健腿膝,舒筋活络。

5、按摩委中委中位手下肢胴窝正中。伸直膝关节,双手掌贴紧同侧委中穴韧带位置,用重力来回摩擦50至80次。此膝关节炎自我按摩法对腰背痛、腹痛、下肢痿痹等也有效。

相关推荐

按摩身体哪些部位可调理胃寒

1、腹部——天枢穴对于天枢穴,很多人还不是很熟悉,从中医角度出发,天枢穴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穴,一切胃部的经气都在此处凝结,所以常按摩天枢穴自然可促进胃经的气血升发,使得胃部不断产生温热之感。位置:在肚脐两边1.5寸的位置,一边一个,大约两个手指头处。注意:每次按摩天枢穴不宜在吃饱饭后,另外按摩以腹部有温热的感觉为宜。2、足部——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如果你因为脾胃虚寒而经常腹泻、

怎样正确按摩足三里穴

1、提起足三里,几乎所有爱好养生的朋友都对这个穴位耳熟能详,可见足三里对于人体的补益作用已经深入人心了,很多中医专家都将足三里做为健身养生的第一大穴来看待。2、这个穴位在人的外膝眼下三寸的地方,很好找,将手食、中、无名和小指并拢,食指外沿贴在外膝眼处,小指外侧与腿上的迎面骨(胫骨)外侧的交叉点处就是足三里穴。3、在健身养生中,足三里只需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发挥“吃老母鸡”似的补益作用。可以按摩,

按摩4个穴位能快速减肥

一、旋揉肚脐周围减肥一手四指并拢,利用四指指腹稍微用力压,沿着肚脐周边左右各揉10下。除了按摩,平时还应适当做运动,比如散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慢速、中速或者快速。散步可以平和气血、舒活筋骨,为减肥打下长久的基础。二、按摩足三里减肥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多种疾病,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等作用。用指腹反复按揉

大便干燥腿上的什么穴位

专家提醒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健脾胃,古语说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按摩足三里可不只是可以健脾胃那么简单了,还可以消除身体的疲劳状态,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呢,足三里的位置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用虎口围住膝盖,四指并拢,食指放于胫骨前缘,中指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此穴。对于足三里的按摩主要是采取按压的方式,每天按摩三次左右,同时每次坚持的时间是三

半月板轻度损伤能自愈吗 半月板轻度损伤怎么治疗

在半月板存在轻度损伤时,一般不主张手术切除,可先用保守疗进行辅助。按摩穴位治疗常见的按摩穴位有:膝眼穴、足三里穴、曲泉穴、鹤顶诸穴等。按摩足三里穴详介操作手:1.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2.采用屈膝坐位,用患侧的食指和中指,1分钟内,用患侧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足三里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时间约5分钟左右。

减肥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消除浮肿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多种疾病,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等作用。用指腹反复按揉此穴100次。

肚子疼怎么办快速止疼 按摩

适合人群:一般肚子疼都可以按摩快速止疼。位置:直接按压肚子疼痛的部位。上腹部痛的话可能是胃,下腹部痛的话可能是肠,所以需要根据疼痛的位置选择进行按摩按摩时力度以能让皮肤微微发热为宜。如果是腹、胃酸过多还可以按摩足三里;胃寒痉挛或消化不良可以按摩合谷穴。

按摩三大穴位 帮你缓解肩膀酸痛

肩膀酸痛是白领一族的通病,每天八小时伏案工作,缺少运动,难免会出现肩膀酸痛的现象,下面中医就为白领一族介绍缓解肩膀酸痛的穴位按摩,一起来学学吧。具体的穴位如下:风池穴:风池穴在颈后发际的两侧凹陷处,位置在两块肌肉之间。揉压风池穴一分钟,能够缓解颈椎压力所导致的头晕等症状。合谷穴:用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准另一只手的虎口边,然后拇指屈曲按下去,指尖指向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按压合谷穴,能够缓

新陈代谢主要按摩哪个位置 按摩足三里穴

用右手掌盖住左膝盖后,约在第四指与第五指肩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的位置,多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刺激消化功能加强,以及减少体内炎症。

心口疼按什么穴位

1、心口疼按摩中脘穴双手掌重叠紧贴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2、心口疼按摩粱门穴双手掌重叠,置于腹部,先从右肋弓至左肋弓到脐,再回到右肋弓;顺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3、心口疼按摩足三里穴取坐位,用右手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再换左手拇指贴于右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按揉频率不要过快,使穴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