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骨的作用与好处 横骨穴穴名解析
横骨的作用与好处 横骨穴穴名解析
横,指此处穴位内的物质为横向移动的风气;骨,指穴内的物质富含骨所主的水液。“横骨”的意思是指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处横向外传,本处穴位物质是从阴谷穴横行传来的冷湿水汽,到达本穴后,因为吸热胀散,并横向传于穴外,外传的风气富含水湿,故而得名。
大横的位置图和作用 大横穴别名解析
“大横”也称“肾气穴”,“人横穴”,“肾气”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富含水湿,“人横”指穴内气血在人部横向传输,因为本穴物质不仅有天部的滞重水湿云气,还有腹哀穴下传来的地部经水,其地部经水由本穴外溢脾部,有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所以是足太阴阴维的交会穴。
大赫的定位与主治 大赫的别名解析
大赫也称阴维,阴关穴,“阴维”的意思是指本穴物质为冲脉外传的高温高压水汽,以及横骨穴传来的寒湿水汽,在冲脉强劲之气的带动下,横骨传来的寒湿水汽由此输布胸腹各部,有维护胸腹阴面阴液的作用;“阴关”的意思是指冲脉外输的强劲热只能带动本穴天部的水湿之气上行,而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无此作用,所以阴性水液只能循肾经下行。
大横在什么位置 大横穴穴名解析
大,指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横,指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大横”的意思是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而得名。
横骨的准确位置图 横骨穴养生按摩方法
用一只手四指(拇指除外)指头轻轻按揉该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按揉1-3分钟,此法对男性遗精,小便不通等症具有一定的疗效。按摩时配以中极穴,三阴交,疗效更佳。
横骨的准确位置视频 横骨的准确位置
横骨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快速取穴:站立,将其中的一个手掌置于腹部,掌心向内,此时拇指刚好位于肚脐处,再以小指指头为起点向下一个拇指的位置即是该穴。
横骨的准确位置视频 横骨穴的别名
横骨又名“下极”,“屈骨”,“屈骨端”,“曲骨端”。“下极”的意思是指此处穴位物质是阴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汽,因其寒湿滞重要靠不断吸热才能上行,而本穴是肾经下部经脉气血上行所能达到的最高点。“曲骨”和“屈骨”的意思都是指肾经的气血于此处穴位的向外散失而处于亏缺状态。
横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横骨穴穴位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阴部外动脉;布髂腹下神经分支。内为小肠及膀胱底。
横骨在哪个位置 横骨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少腹胀、小便不利、遗尿、尿闭、遗精、阳痿、疝气、睾丸肿痛、尿失禁等。
2.功效:清热除燥、理气健脾、清热调经。
什么穴位治疗子宫肌瘤
一般情况下治疗子宫肌瘤的穴位有曲骨是任脉腧穴、元是任脉腧穴、横骨是足少阴肾经腧穴等一些穴位。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腧穴,它在内踝上3寸骨下陷者中。
关元是任脉腧穴,仰卧,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中级也是任脉腧穴,仰卧,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处。
横骨是足少阴肾经腧穴,仰卧,它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
曲骨是任脉腧穴,它在中极下1寸,毛际陷者中
子宫是经外奇穴,仰卧,它在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处。
横骨是足少阴肾经腧穴,仰卧,它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
复溜是足少阴肾经腧穴,它在足内踝上2寸陷者中,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穴直上2寸,在腿腱的前缘。对每个穴位的治疗时间一般是为5分钟,每天应该要有一次,10天就是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就可以休息一天,然后再做下一疗程。
横骨在哪个位置 横骨的治疗用法
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泻之或灸,热则补之。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横骨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疝气、阳痿。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横骨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改善腹痛、疝气脱肛、阳痿等疾病。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暴露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