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肺炎的主要护理诊断
肺炎球菌肺炎的主要护理诊断
宝宝感冒后,一般以干咳为主,这多半因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喉部粘膜炎病导致充血刺激未梢神经感受器而咳嗽.因此,父母在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少量多次喝水,水温不宜太热,以免刺激咽部;
2,婴儿剧烈咳嗽时,最好将其抱起,使他的上身呈45度角,同时用手轻轻宝宝的拍背部,使粘附在气管上的分泌物得以松劲,利于咳出;
3,保持空气温度,温度和洁净度十分重要.室温最好保持20-26℃左右,定时通风,室内湿度50%-70%,利于痰液稀释而咳出,空气太干燥,痰液粘在气管壁上不易排出;4,夜间咳嗽厉害可稍抬枕头,减少患儿胃食道返流对咽喉部刺激.
肺炎球菌疫苗有必要打吗
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其实在大部分小孩子身上是很常见的,孩子们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为的就是预防宝宝发生肺炎球菌的感染,从而防止肺炎在宝宝身上的发病,因为肺炎对宝宝的身体的伤害性是很大的。那么,下面就来讨论一下肺炎球菌疫苗有必要打吗这个问题。
肺炎有很多种,肺炎球菌是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在世界范围内,有5-10%的健康成人和20-40%的健康儿童是肺炎球菌的携带者。肺炎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会发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感冒、劳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脏病、长期吸烟等,肺炎球菌即可乘虚而入,引起各种疾病。
全球每年有一百多万人死于肺炎球菌肺炎,病死率在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中大约为20%;
在美国,每年有50万人次患肺炎球菌肺炎,,总死亡率为5-10%。肺炎球菌还可导致如:脑膜炎、中耳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
菌血症:是更为严重的全身感染,仅在美国,肺炎球菌每年造成5万人次菌血症;老年人及高危人群病死率高达40%;
脑膜炎:全球每年有5万死于脑膜炎,在美国每年大约发生肺炎球菌性脑膜炎3千次。
肺炎球菌疫苗所含的经过提纯的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可引起抗体的产生,而此抗体可有效地预防肺炎球菌的感染。多价疫苗用于人体的研究表明,对23种荚膜型的每一种都可产生免疫力。任何年龄的成人都可以对疫苗产生免疫应答。在接种后的第三周,保护性荚膜型特异抗体的水平将升高。纽莫法23的保护性功效的持续时间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在早期的研究中已表明用其它的肺炎球菌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可持续5年之久。纽莫法刺激产生的特异型抗体水平在观察42个月后下降,但在所有的有早期应答征象的受试者中,仍明显高于接种前水平。
用于免疫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
通过上面文章对于肺炎球菌疫苗的详细介绍,想必大家应该也就知道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了。其实对于宝宝们而言,肺炎球菌疫苗是非常有必要注射的,答案很显然是肯定的。当然对于其他的一些人来说打肺炎球菌疫苗也是有必要的。对于宝宝来说,注射肺炎球菌疫苗是为了保护宝宝的身体健康的。
肺部感染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
支气管哮喘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黏稠痰,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呼气延长,两肺满布哮鸣音。
支气管阻塞慢性起病者可无症状,急性或大支气管阻塞可引起呼吸困难。
肺炎肺炎球菌肺炎是院外感染的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早期,呼吸困难是由于急性高热,肺炎广泛。
链球菌肺炎主要见于幼儿、青少年和老年体弱者,好发于冬季,发病急骤,常有胸痛、明显呼吸困难。
多见婴幼儿和老年慢性病患者,起病急骤,反复寒战,高热,大汗,胸痛,发绀和呼吸困难。
克雷伯杆菌肺炎也称肺炎杆菌肺炎,多见于中老年营养不良及慢性消耗疾病患者。起病突然,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膜刺痛,患者呈急性病容,呼吸困难,明显发绀,严重者休克。
通过小编上文介绍之后你对于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有所了解了,小编提醒广大的患者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临时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于劳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小编建议您立刻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宝宝肺炎危害多大
宝宝出生后100天左右(3-5个月)时,免疫力降至最低点。这时,宝宝会很容易遭受疾病的干扰,而肺炎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1亿5千万的5岁以下儿童患肺炎,全球每年超过150万的儿童因为肺炎失去生命。而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中,肺炎是第二位死因,其中重症肺炎中约50%源于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通常藏匿在人体的鼻咽部,不表现出任何疾病征象,却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他人。任何地方的儿童都可能感染肺炎球菌疾病。肺炎链球菌不仅可以引起肺炎,还可引起中耳炎、脑膜炎等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瘫痪、耳聋、癫痫、智力低下,甚至死亡。肺炎球菌疾病的主要受害者是儿童,而且年龄越低发病率越高。中国每1分钟就约有3名5岁以下儿童发生肺炎球菌性疾病,每17分钟就约有1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疾病。
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为共同的临床表现,是儿童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 65.2%,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约50%重症肺炎是因肺炎球菌引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感染肺炎球菌后表现并不相同,年长儿多见大叶性肺炎,表现为疾病急剧,突发高热、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咳铁锈色痰等症状。婴幼儿则常见支气管肺炎,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咳嗽、痰多、气促、口周发绀等症状。不论年长儿还是婴幼儿,严重病例均可能出现惊厥、谵妄、昏迷等中毒性脑病表现。肺炎幸存儿童还可能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病,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肺炎链球菌如何传播
传染源头:病人和健康带菌者
病人是指已经感染肺炎球菌的病人。带菌者是指肺炎球菌通常藏匿在人们的鼻咽部,而不引起感染。这些携带肺炎球菌而未发生感染的健康人被称作带菌者。肺炎球菌广泛存在,我国约1/4 健康儿童携带肺炎球菌。这些带菌者并没有疾病的表现,人们往往对其疏于防范,因此,高带菌率大大增加了肺炎球菌传播和感染的几率。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和自身转移
呼吸道传播:肺炎球菌可以通过病人或带菌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其他人。
自身转移:带菌者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凉、感冒),肺炎球菌往往会乘虚而入,引起带菌者自身感染。
肺炎球菌肺炎怎样预防
肺炎球菌肺炎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肺炎球菌疫苗是用来预防5岁以下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包括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由于肺炎的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需要“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疾病。肺炎球菌疫苗全程接种一共要打四针,包括三针基础免疫和一针加强免疫。整个接种过程应该是:在三月龄、四月龄、五月龄分别进行一次基础免疫,然后在12~15月龄之间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滥用抗生素影响小儿肺炎治疗
2岁以下儿童是“重灾区”
儿童肺炎中,肺炎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约一半严重的儿童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着名儿科专家杨永弘教授特别提醒: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缺乏相应抗体,是该疾病的“重灾区”。
何为肺炎球菌肺炎?
该病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菌血症、中耳炎等恶性疾病,可引发呼吸衰竭、心肌受损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卫生部流行病学专家组组长曾光教授介绍,约1/4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有肺炎球菌。一旦宝宝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就有可能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严重的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70~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各类肺炎球菌疾病,相当于每分钟有1~2名儿童被肺炎球菌疾病夺去生命;而在亚太地区,每分钟就有约1名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
小儿脑炎是什么引起的
流感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感所引发的各类并发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等。肺炎球菌是引起小儿细菌性脑膜炎中很严重的一种,很容易导致儿童死亡。在幸存者中常可造成终身残疾的后遗症,如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其比率也比其他两种细菌引起的脑膜炎高。
肺炎球菌通常在健康儿童与成人的鼻、咽部发现,调查显示,至少有1/4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炎球菌携带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从口部或鼻部排出飞沫,而将病菌传染给健康人。
两岁以下的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还未完善,抗病力弱,更容易成为肺炎球菌侵袭的目标。由于肺炎球菌疾病是细菌性感染疾病,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肺炎球菌疾病而言,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肺炎球菌携带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从口部或鼻部排出飞沫,而将病菌传染给健康人;空气不流通、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幼儿园、托儿所等都可能成为传染场所。
孩子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控制炎症
扁桃体炎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孩子若反复发烧,多考虑消炎不彻底;应入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注意多喝水,多休息,促进毒素排出;每天早晚及饭后,可用温盐水漱口。
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症状 肺炎链球菌肺炎症状
.症状 起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多数有上呼吸道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突发高热、寒战,肌肉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体温可高达40~41℃。呼吸急促达40~60次/分,呼气呻吟,鼻扇,面色潮红或紫绀。可有患侧胸部疼痛,放射至肩部或腹部,患儿多卧于病侧。最初数日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铁锈色。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轻症者神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重症时可有惊厥、谵妄及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脑水肿而发生脑疝者。较大儿童可见唇部疱疹。
2.胸部体征 早期只有轻度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弱。病程第2~3日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及管性呼吸音等。消散期可听到湿罗音。少数病例始终不见胸部异常体征。确诊须靠X线检查。
3.X线检查 早期可见肺纹理加深或限局于一个节段的浅薄阴影,以后有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图24-8),经治疗后逐渐消散。可见肺大泡。少数病例出现胸腔积液。值得指出,在肺部体征出现之前,即可能用X线透视查出实变。多数患儿在起病3~4周后X线阴影消失。
4.自然病程 大多在病程第5~10日体温骤退,可在24小时内下降4~5℃,低到35℃左右时,可见大汗及虚弱,类似休克状态。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可于1~2日内退热,肺部体征约1周左右消失。
支气管肺炎病因
细菌感染(30%):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在此年龄阶段免疫学上也有弱点,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肺,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强,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叶则为大叶肺炎。
病原菌 (30%):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均可诱发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但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RSV最为常见。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因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肺炎已明显减少。一般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于肺炎球菌所致占细菌性肺炎的90%以上,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较少见。肺炎球菌至少有86个不同血清型都对青霉素敏感。所以,目前分型对治疗的意义不大较常见。肺炎球菌型别是第14、18、19、23等型有毒力的肺炎球菌均带荚膜含有型特异性多糖因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而无症状的肺炎球菌致病型的携带者在散播感染方面起到比肺炎病人更重要的作用,此病一般为散发。但在集体托幼机构有时可有流行β溶血性链球菌,往往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为继发感染出现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菌但白色葡萄球菌肺炎。近几年来有增多趋势流感杆菌引起的肺炎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败血症,3岁以前较为多见。大肠埃希杆菌所引起的肺炎主要见于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儿。但在近年来大量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此病与葡萄球菌肺炎一样可继发于其他重病的过程中肺炎杆菌肺炎及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较少见,一般均为继发性间质性支气管肺炎大多数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麻疹病程中常并发细菌性肺炎,但麻疹病毒本身亦可引起肺炎,曾自无细菌感染的麻疹肺炎早期死亡者肺内分离出麻疹病毒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也可由于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草绿色链球菌中某些型别及肺炎支原体所引起。
肺炎球菌肺炎如何治疗
1、支持疗法: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足够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等的摄入,观测呼吸、心率、血压及尿量,注意可能发生的休克。有明显胸痛,可给少量止痛剂,如可待因15mg可予缓解。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脱水,引起临床判断错误。鼓励饮水每日1-2L。中等或重症患者应给氧。
2、药物治疗:一经诊断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对肺炎球菌肺炎,青霉素G为首选。亦可用林可霉素每日2g静脉滴注;重症患者还可其他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5-7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
3、对症治疗:一般先用物理降温,如枕部冷敷、温水擦浴,若体温不下降可给药物,APC每次5-10mg/kg,对个别病例可用氯丙嗪与异丙嗪静注或肌注,使体湿维持在38℃以下。患儿即能安静入睡。如有惊厥,立即给予10%水合氯醛每次60mg/kg灌肠,如无效改用安定0.3 mg/kg/次肌注或静注。 痰稠不易咯出,可口服少儿氯化胺合剂,每次1m1/岁,一日3次,必嗽平每日0.7 mg/kg,分三次服。痰稠咳嗽剧烈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喘甚口服咳喘宁1m1/岁,一日三次,亦可口服,亦可口服654-2每日0.5mg/kg,每 12小时1次,咳剧可肌注维生素K1每次1 mg/kg,肌注或静椎。
乙酰螺旋霉素的适应症
适用于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支原体、梅毒螺旋体等敏感菌所致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咽炎、中耳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乳腺炎、胆囊炎、猩红热、牙科和眼科感染等。临床上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淋球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肺脓肿、猩红热、骨髓炎、尿道炎、乳腺炎、麦粒肿和泪囊炎等。
婴幼儿是易肺炎球菌感人群
调查显示大约有20%-50%的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炎球菌携带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从口部或鼻部排出飞沫,而将病菌传染给健康人。对于肺炎球菌疾病而言,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预防肺炎球菌,仅仅依靠一般的基础免疫(如保证家中的环境清洁、室内空气流通;孩子幼小时少去公共场所以降低感染疾病机率等)是远远不够的。广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邓力指出,肺炎球菌疾病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导致治疗难度很大,及时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预防尤为重要和紧迫。
如何预防小儿肺炎球菌肺炎
概述感冒、气管炎等疾病没有及时治疗往往就会导致肺炎的发生。得了肺炎球菌肺炎后,孩子往往会发热、咳嗽、气急、有时有鼻翼煽动、口唇青紫等现象,会让家长们非常的着急,恨不能以身相替。其实,只要在平时多加注意,完全可以避免孩子得上肺炎球菌肺炎的。那么,孩子应该如何预防肺炎球菌肺炎?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下小儿肺炎球菌肺炎的预防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防止小儿肺炎球菌肺炎的重点在于平时加强体格锻炼,及时治疗感冒和支气管炎。另外,还要给孩子必需和足够的营养,一定要争取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以后,并合理地添加辅食。
2平时孩子要去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室内空气要新鲜、流通。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不要让孩子接触已感染的儿童和成人,天气变化时要为孩子适时增减衣服。
3积极预防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病症。因为这些与肺炎球菌肺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4还要注意给孩子按程序进行计划免疫,因麻疹、百日咳、流感等传染病都可使小儿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肺炎球菌肺炎,所以不要忽视计划免疫。
以上介绍的内容就是关于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还一些老办法也值得提倡。比如在室内放几盆清水,可以有效保持室内湿度,预防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