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定期体检需要注意这5大事项
老人定期体检需要注意这5大事项
1、采血最佳时间并空腹
采血最佳时间:早上的7:30-8:30之间。采血需空腹。患者应禁食禁水8-12小时,并且体检前几天少吃油腻的食物。
2、不能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有些检查项目,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堪设想。
3、重要病史的陈述
病史是医生判断受检者健康状态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不要故意隐瞒而使医生漏诊或误诊。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4、体检前不易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服药应区别对待。比如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同时向医生说明服药情况。而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进食、服药。
5、重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仔细阅读,发现问题及早进行治疗。
定期体检远离妇科疾病
宫颈疾病的分类
女性的生殖器官分为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子宫两边各有一个卵巢,下边是子宫颈,所以子宫颈的疾病一种是两相的疾病,一种是恶性的疾病,一种是良性疾病。良性的疾病主要是一些炎症,如急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肥大,恶性的疾病主要是宫颈癌。宫颈的癌前病变,即我们平常说的宫颈的早期病变,有轻度的、中度的、重度的。
病变呈现低龄化趋势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类癌症。据调查表明,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症的第二位。发病年龄以40岁到50岁为最多,20岁以前则比较少见。
妇科医生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习惯的改变,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较上世纪90年代早、中期降低了近10岁,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人乳头瘤病毒的长期持续感染,与发病人群的年轻化密切相关。
受四大因素影响
就女性患者迫切想了解的诱发宫颈癌的致病原因,妇科医生作了解答,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
※ 早婚、早育、多产,结婚年龄和初产年龄在17岁前比18岁以后的患病率都高。
※ 性生活因素,性生活过于频繁、性生活不卫生等,都可导致宫颈癌的高发。
※ 宫颈糜烂,宫颈糜烂者比宫颈光滑的人患子宫颈癌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 多由性传播疾病感染引起,如人乳头状瘤病毒、疱疹病毒II型等感染而致病。
早期无明显症状
妇科医生指出,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由于年轻女性处于性活跃期,雌激素水平和性生活频率均较高,故更易以性生活出血为首发症状。
此外,白带增多也为宫颈癌常见症状,约80%的宫颈癌患者有此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刺激周围腺体,使分泌物增多,或肿瘤合并感染而致。
定期妇检能有效对抗宫颈癌
很多女性总觉得“我吃得好,睡得香,能有什么大毛病”,对预防疾病不以为然。妇科医生指出,宫颈癌在早期几乎没有身体上不适的感觉,但有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出现时一般已到宫颈癌的二期了,危险性增大了很多。
当然,宫颈癌虽然危险,但它也有自己的“软肋”。就目前来看,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大约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关键是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的发展。
目前,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技术已经成熟,女性每年做一次检查,有没有病变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发现病变,及时治疗,不仅可以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同时还能减少癌变严重时需要切除子宫和卵巢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未雨绸缪加强“妇检”
目前来看,上海多数女性健康意识淡薄,许多女性病了之后才开始找医生。其实,病人自己觉得不舒服或身体有反应的时候,很多病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妇科医生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宫颈癌的意识。
※ 注意经期卫生,杜绝性生活混乱,避免过早性生活及多性伴侣。
※ 定期妇科检查,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每年应做宫颈细胞涂片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
※及时治疗宫颈病变和生殖道病毒感染宫颈糜烂为癌前期病变,应积极治疗。对细胞涂片有问题的女性,通过阴道镜及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病变性质,及时给予治疗,以防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近年来,宫颈疾病威胁着女性健康,成为女性关注的焦点。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未雨绸缪定期妇检的重要性。然而,许多女性对被称作“红颜杀手”的宫颈癌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
新生儿需定期体检
宝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最初42天,是他们才从胎儿到新生儿再到婴儿的重要转变时期――是他们从母体过渡到外界、从宫内寄生生活过渡到个体独立存活的关键适应期。这期间,不仅由于宝贝的娇弱,也由于新爸爸新妈妈缺乏养育经验,小宝贝极易出现生病、感染以及喂养缺失的状况。42天的健康检查,其实是对于新生宝贝既有状况的一个监测,更是能够对宝贝今后的健康养育,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就来看看新生儿体检项目有哪些吧。
新生儿体检项目
听力筛查:听力损害是新生儿期可筛查出的最常见的先天性异常疾病。发生率在1-3‰,我国每年约有2-6万聋儿出生,宝宝听力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
新生儿体检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需要做哪些体检项目 新生儿要检查什么
智力测评:按照不同的月龄得出小儿的发育商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对智力低下、心理障碍者提出矫正方案。
气质测评:气质是外界刺激的行为表达方式。家长及早了解孩子的气质状况,针对性的科学养育,有利于孩子的潜能到最大的发挥。
早期训练:通过对宝宝视觉、听觉、触觉的训练以及被动体操的实施,可以早期开发宝宝的智力水平,增强体质,提高宝宝的灵活性、反应及平衡能力。
长期服药老人要定期体检
据统计,老年人消费的处方药占23%~40%,非处方药占40%~50%。我们经常在药品说明书上看到“小儿酌减”字样,但许多人却不了解“酌减”的规则同样适用于老年人。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儿童专用药,用药量可按年龄和体重计算,但却很少能找到“老年人专用药”。专家介绍,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用药剂量。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能给予成人量的1/2。
老年人由于耐受性下降,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药,年龄大、体重轻、身体情况差的老年人更应酌情减量用药。另外,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在用药时,应先服用治疗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而服用其他药物,不要多种药物一起用。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专家表示,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专家建议,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能及时发现、防止药物蓄积给您带来的损害。一般来说4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每年至少保证全面体检两次;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最好能根据所患疾病定期检查身体。对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更应该定期做专项检查。
定期体检,活出一生健康
岁月如梭,人生短暂,年过三十的女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家务劳动,如何才能活得精彩?30岁以后,女人首先要善待自己,让健康常伴自己左右,才有可能微笑着面对生活,才能活出自己的风采!
许多女人在结婚后为了家庭可以说是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全身心投入到了相夫教子之中,整天忙得团团转,家里家外、穿衣吃饭,把老公、孩子伺候得舒舒服服,天长日久,她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失去了自己的见解,甚至有一些女人还成了彻彻底底的家庭妇女,更有甚者,还在这忙碌中变得疾病缠身,让人怎能不为她们感到惋惜和悲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现代女人更应该追求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30岁以后,身为女人不仅要做好社会和家庭角色,更要懂得如何善待自己,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健康。
30岁以后,女人要善待自己,从健康做起。对于女人来说,健康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而早餐又是重中之重,健康营养的早餐可以保证一天的新陈代谢,只有身体的循环正常了,体内才会干净.也才会有自然的美丽。平时的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偏不挑、营养全面,垃圾食品要少食或者不食,那些东西除了满足你的口舌之欲之外,对你的身体没有一点儿好处。定期的全身体检是握在女人手中的护身符,很多女人往往是身体感到不适才去做检查,结果常常是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因此,一定要定期体检,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0岁以后,女人不要为了身材的苗条而过度节食了,如果你每天摄入的食物不足,就会导致你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五脏六腑的功能衰退,从而直接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与其节食伤害自己的身体,还不如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不仅可以让你拥有健美的体形,还可以让你整个人鲜活起来,魅力四射。
30岁以后,女人不要频繁地化妆,无论多么高级的化妆品都会或多或少地伤害皮肤。如果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每天都化妆的话,那么每天晚上的卸妆工作就非常重要了,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卸妆.这是对你娇颜的保护。有很多人总是把化妆~护肤混为一谈,一听说化妆对皮肤有伤害,就拒绝护肤,这就大错特错了。30岁以后,女人要对皮肤进行养护,选择护肤品时切不可贪图便宜,那些劣质护肤品不但对你的皮肤无益,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30岁以后,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保持大脑的运动,无论是读书听音乐,还是弈棋打牌,这些活动都司以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保证你脑的活跃程度。
30岁以后,女人要善待自己,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活出一份美丽,活出一生健康!
应定期体检的三类人
1、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功能的下降,在不良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几率会显着增加。通过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中老年人可以及时发现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异常变化,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2、体重超标者。资料显示,肥胖者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高于正常体重者2~5倍、2~6倍和4倍。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或运动减少,30岁甚至20岁出现高血脂、脂肪肝者屡见不鲜。
3、白领一族。白领族一份调查资料显示:4000多名31~60岁的白领职员中,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2.9%,肥胖症患病率达31.6%,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2.8%,冠心病患病率为3.1%。据分析,白领的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患病率之所以比整个人群患病率高,可能是因为白领人常有过量的摄食、进零食、吃夜宵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扰乱了其正常的代谢,为脂肪肝和肥胖的发病提供了条件。如果每年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这些疾病便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老人全身无力需要做哪些检查
1、老人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
可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用于监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
2、老人应该适当增加颈动脉彩超项目。
该体检项目用于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
3、老人应该适当增加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续性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的问题。老年人出现腰部、骨盆、背部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
4、老人应该适当增加全身远红外线热成像检测。
用于检测炎症、肿瘤、结石、血管性疾病、神经系统、亚健康等病症。可比结构影像提前半年乃至更早发现病变,为疾病的早期发现与防治赢得时间。对于有全面体检要求的老人可适当增加该项目,尊爵银发2型套餐就有这个项目。此套餐中还包括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颈椎双斜位等多个项目。
脑溢血的前兆 定期体检
由于抵抗力下降,老年人更容易生病,特别是心脑肾疾病。他们应该立即接受治疗,而不是拖延。即使没有什么病,中老年人每六个月或一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老年人健康知识 体检是一种健康保障
因为中青年时期所患疾病到老年会加重,并且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所以给老年人做体检还要注意选择重点,全面而精细。
第一,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年纪很大,没办法跑活动平板者,建议做个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
第二,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最佳初筛手段。
第三,查眼底: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
第四,查血糖和血脂: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能说明问题。
第五,检测骨密度: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
第六,胃肠镜检查:5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应把其列入体检“补充清单”。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大肠息肉等,以便尽早清除。另外,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还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第七,妇科检查或前列腺检查:老年女性即使已绝经,也不能忽视每年一次的全面妇科检查,而男性则应做前列腺检查。
除此之外,老人体检者还应检查防癌三项(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EB病毒抗体EBV-lgA);同时老人血脂高的情况多,血脂检查应加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测定,肝功检查应为12项,检查的指标更详细。
一般来说,成年人都应定期检查身体。进入中年以后的人,更应日常。这样,可以早期检查出疾病或评估已发现疾病的病情,避免延误 治疗时机。绝大多数老年病都属于慢性病,早期治疗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延缓病情的发展,使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减轻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压以及心血管状况,至少每两个月要复查一次。医生指出,以下8种老人需重视化验胆固醇: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烟龄超过20年者;高血压患者,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反复发作者;心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病变迹象者。
有许多中老年人易发疾病有一定的遗传性或属于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患有这种病时就应特别重视自己罹患此病。如糖尿病人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0%以上。夫妇都是糖尿病者的子女,至少有1/4的机会发生糖尿病,而且由于遗传作用,其发生期也惊人地相似。凡父母中有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癌症等病者,要特别重视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检测,对预防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检测血液流变可以为某些疾病提供一定的预报性资料,甚至在尚无临床症状之时,就可以血液流变参数方面反映出来。
如闭塞性血管疾病,测定血液流变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血液流动异常、停滞与血栓形成等。在一定范围内,血液流变参数可作为诊断(甚至是早期诊断)疾病转归和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
因此,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应该成为中老年人保健的措施之一。
温馨提示:夫妇都是糖尿病者的子女,至少有1/4的机会发生糖尿病,而且由于遗传作用,其发生期也惊人地相似。凡父母中有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癌症等病者,要特别重视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健康保健 定期体检少不了
一般来说,成年人都应定期检查身体。进入中年以后的人,更应日常。这样,可以早期检查出疾病或评估已发现疾病的病情,避免延误 治疗时机。绝大多数老年病都属于慢性病,早期治疗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延缓病情的发展,使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减轻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压以及心血管状况,至少每两个月要复查一次。医生指出,以下8种老人需重视化验胆固醇: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烟龄超过20年者;高血压患者,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反复发作者;心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病变迹象者。
有许多中老年人易发疾病有一定的遗传性或属于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患有这种病时就应特别重视自己罹患此病。如糖尿病人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0%以上。夫妇都是糖尿病者的子女,至少有1/4的机会发生糖尿病,而且由于遗传作用,其发生期也惊人地相似。凡父母中有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癌症等病者,要特别重视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检测,对预防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检测血液流变可以为某些疾病提供一定的预报性资料,甚至在尚无临床症状之时,就可以血液流变参数方面反映出来。
如闭塞性血管疾病,测定血液流变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血液流动异常、停滞与血栓形成等。在一定范围内,血液流变参数可作为诊断(甚至是早期诊断)疾病转归和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
因此,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应该成为中老年人保健的措施之一。
温馨提示:夫妇都是糖尿病者的子女,至少有1/4的机会发生糖尿病,而且由于遗传作用,其发生期也惊人地相似。凡父母中有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癌症等病者,要特别重视定期体检。
老人定期体检需要注意这5大事项
1、采血最佳时间并空腹
采血最佳时间:早上的7:30-8:30之间。采血需空腹。患者应禁食禁水8-12小时,并且体检前几天少吃油腻的食物。
2、不能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有些检查项目,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堪设想。
老人体检要注意什么 老人体检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人体检要做哪些项目
3、重要病史的陈述
病史是医生判断受检者健康状态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不要故意隐瞒而使医生漏诊或误诊。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4、体检前不易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服药应区别对待。比如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同时向医生说明服药情况。而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进食、服药。
5、重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仔细阅读,发现问题及早进行治疗。
定期体检预防乳腺瘤
乳腺肿瘤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肿瘤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了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肿瘤变的疾病。临床以乳腺肿块为主要表现。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颇具侵袭性,但病程进展缓慢。自然生存期长等特点,属于中医学乳瘤“化岩”等范畴。
乳腺肿瘤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5年来,我国乳腺肿瘤的发病人数已呈现增加趋势,同时,从乳腺肿瘤的发病人群分析,该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尽管我国不是乳腺肿瘤的高发国,但在各种疾病中,乳腺肿瘤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
目前,对乳腺疾病发生的确切病因还没有确定,据医学资料分析,主要与生活方式、环境影响及饮食有关,与遗传、内分泌、病毒等也有关,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发生率较无家族史的要高。内分泌失调、病毒因素及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低下、放射性损伤等也可能引起乳腺病发生。同时,还与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变快有关,一些女性精神负担过重、身心疲惫,导致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导致病发。
因此,女性要经常进行查体,及时发现乳腺病症,如患有乳腺疾病,就一定要选择专业医院规范治疗,同时,还要做好妇科疾病的日常保健工作。
定期体检的阶段
(1)易感染期
此时疾病尚未发生,但危险因子已经存在了;如超重、肥胖、抽烟、酗酒、血压过高等情形的人。
(2)临床前期
此时疾病因子已在人体内某部位产生病理上变化,但在外观及日常生活尚未有症状出现。
(3)临床期
此时疾病的症状逐渐地显现出来。
(4)残障期
疾病晚期。
(5)死亡
功能的破坏影响生理代谢作用,引发身体重要器官步入衰退期,导致死亡。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都会等到疾病的症状已出现时才会想到去找医师,其实那时的疾病已达到临床期了。然而,大部分的慢性疾病,若在临床期之前发现,就应及早治疗,治疗效果会远比症状显现后才治疗要好,而且康复几率也比较高。假若疾病到临床期才发现,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就会相对地增加,而且治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