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粥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补虚益气
黄鳝粥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补虚益气
具《本草拾遗》记载,黄鳝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所以黄鳝粥食用后可以起到补虚益气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产后体虚的妇女。
老人御寒吃什么
老人御寒吃什么食物
1、羊肉。冬季补阳当推羊肉。羊肉具有强身、补血、暖身、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能改善中老年人身体虚弱、阳气不足、畏寒无力的症状。
2、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3、黄鳝。冬天食鳝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均可。
4、板栗。板栗有健胃养脾、补肾强骨的作用,板栗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
5、红枣。冬天首选红枣进补,冬食红枣是滋阴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冬季饮食养生御寒吃什么
羊肉
冬季补阳当推羊肉。羊肉具有强身、补血、暖身、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能改善中老年人身体虚弱、阳气不足、畏寒无力的症状。羊肉能补血虚,可治疗女性气血两亏、形体消瘦。羊肉也有助于润肤养颜、乌须黑发。
羊肉还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保护胃壁、帮助消化的功能。
羊肉一般的人都可以吃。需要注意的是羊肉属大热之品,火大的人或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食用,流感、急性肠炎病人、高血压病人忌食。
花生
性味甘、平,可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用于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用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藕
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
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
冬天食鳝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均可。
板栗
有健胃养脾、补肾强骨的作用,板栗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
红枣
冬天首选红枣进补,冬食红枣是滋阴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气虚导致失眠吃什么好呢
1、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2、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3、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4、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5、鳝鱼
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说它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义补遗》亦云:黄鳝善补气。
6、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黄鳝有什么营养和功效.黄鳝有什么营养价值 黄鳝的食用方法
黄鳝一旦死亡,体内细菌则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故应食用鲜活黄鳝。鳝鱼有多种做法,清炒、红烧、砂锅煲、煮汤、煲粥等等,都各具风味。
1、炒:鳝鱼片与姜、葱、蒜煸炒,香滑爽口,可以补虚损、强筋骨、去风湿,适宜身体虚弱者,也适合风湿痹痛、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人群。鳝鱼与韭菜一起炒,补肾固精作用更明显,但不适合体壮有热者。
2、黄鳝饭:以广东台山的黄鳝饭最为出名。将活的鳝鱼放血后整条与香米一起蒸熟,再将熟黄鳝拆肉,放入姜末爆香,再和刚才煮好的饭加调味料炒香,然后放入煲仔烧到微焦即可。
3、黄鳝粥:将煮熟的黄鳝拆肉备用;用鳝鱼汤熬至粥成,加入黄鳝肉,胡椒粉等调味即可。
4、“嗜嗜”黄鳝煲:广州西关美食之-一,为黄鳝与彩椒、姜、葱、蒜、洋葱一起煲。“嗜”就是放足够的油,利用砂锅的热能把食材”嗜”熟(通常都不另外加水),材料的水分“嗜”到恰到好处,香浓味美,还带着砂锅特有的味道。这种菜极适合在寒冷天食用,香辣暖身、补肾益气驱寒。
5、黄鳝羹:佛山九江美食之一,沸水烫熟小黄鳝,捞出去骨、清肠(留血),然后将肉撕碎,再加节瓜丝、粉丝、冬菇丝、瘦肉丝、韭黄、丝瓜丝等煮熟,马蹄粉勾芡,加生抽调味即可。本品具有清热滋阴、健脾胃的作用,夏天可以消暑养胃,尤其适合老人小孩食用。
此外,水煮黄鳝、黄鳝炒蒜苗、黄鳝茄子煲都是常见的菜品。
如何通过药膳调养子宫脱垂
(一)党参小米粥
1.原料党参30g,升麻10g,小米50g。
2.制法先煎党参、升麻去渣,后人米煮为粥。空腹进食,每日2次。益气升提子宫。
(二)黄鳝小米粥
1.原料l条黄鳝,小米50—100g,细盐少许。
2.制法先将黄鳝去内脏,洗净细切,后加盐与小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益气补虚。
(三)首乌小米粥
1.原料何首乌30g,鸡蛋2个小米,50g白糖适量。
2.制法将首乌用纱布包裹,与米同煮粥;粥熟前捞出药包,将鸡蛋打入,并加白糖少许,调匀,煮熟即可。日服2次,空腹服。益气养血。
(四)枳壳糖浆
1.原料炒枳壳60g,升麻15g,黄芪30g,红糖100g。
2.制作将上3味药加水800g,煎取500g,加入红糖即可。每次服20g,每日3次。补气,升举脾胃清阳之气。
(五)何首乌煨鸡
1.原料雌鸡1只,首乌50g,盐、油、姜、料酒各适量。
2.制法雌鸡去内脏洗净,首乌研末,白纱布袋包好,纳入鸡腹内,加清水放瓦锅内煨热,再取出首乌袋,加盐、油、姜、料酒调味即成。每日分2次服。吃肉饮汤。益血强肾,滋阴益肝,补精填髓。
子宫脱垂吃什么好 黄鳝小米粥
组成:黄鳝1条、小米50~100g、食盐少许。
制法:将黄鳝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细,加盐,小米及清水适量,同煮为粥。
服法:食粥。
按语:本粥具有益气补虚升提之功。用于气虚所致的子官脱垂。
经期能吃黄鳝吗
一般情况下,女性来月经是可以吃黄鳝的,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黄鳝的营养丰富,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经期食用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经期可以吃黄鳝
经期可以吃黄鳝。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气血、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
经期吃黄鳝的好处
在经期吃黄鳝对调经补气有良好的效果,其次黄鳝可以益气补血、养肝护阴,有助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虚寒腹痛等不适。
经期怎么吃黄鳝好
黄鳝粥
材料:白米一杯,鳝鱼若干,姜丝、葱花少许,水8杯,料酒1大匙,盐1茶匙以及胡椒粉少许。
做法是:
1、白米洗净,加水8杯浸泡20分钟,移到炉火上煮开后,改小火熬粥。
2、鳝鱼杀好、洗净、切丝,用开水加1大匙料酒滚烫过捞出,放入粥内同煮,再加姜丝和盐调味。
3、待鳝鱼熟软时即可熄火,撒上葱花和胡椒粉,盛出即可食用。
黄鳝粥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
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看,黄鳝性味甘、温,入肝、脾、肾经,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之功效,因此黄鳝粥对于风湿所致的四肢活动受限、筋脉拘挛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适合胃下垂的饮食配方有什么
猪脾枣米粥
原料:猪脾2具,大枣10~15枚,梗米100克,白糖、花生油适量。
制法:把猪脾洗净切片,放锅内炒熟,再加入大枣、梗米,添水煮成稀粥,加入适量白糖调味,空腹服食,每日一次。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安中,补充胃津。
莲肉山药粥
原料:猪肚1只,莲肉、山药各50克,糯米100克。
制法:把猪肚去除脂膜,洗净切细丁;莲肉、山药切碎。连同洗净的糯米放锅内加水,中火煮至熟烂。早晚2次食用。
功效:补脾养胃,补中益气。
鳝鱼大蒜汤
原料:鳝鱼2条,大蒜1头,黄酒适量。
制法:把黄鳝剖开,去掉内脏,洗净血污。锅烧热加底油,放入蒜瓣,煸至金黄,添汤,加入鳝丝。鱼熟时烹入黄酒、香油即成。
功效:健胃顺气。
红薯番茄
原料:红薯200克,白糖、番茄酱各适量。
制法:把红薯洗净切片,蒸熟装盘。另取一锅,放水烧沸,调入番茄酱、白糖,煮沸后浇在红薯片上即成。
功效:强体补虚,增进食欲。
人参炖猪蹄
原料:猪后蹄1只,人参20克,葱、姜、八角、盐各适量。
制法:把猪蹄洗净,摘净杂质,入沸水氽烫,再用冷水洗净表面污垢,连同葱姜、人参、八角一起放入砂锅中,中火煨至熟烂,调入盐服用。
功效:健脾养胃,补虚益气。
喝什么对皮肤好还能美白的
洋参银耳粥
功效:养阴益肺,润肠止咳。
做法:将银耳洗净,冷水发透,西洋参4~5片,粳米100克,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成粥,放冰糖调味食用。若为糖尿病患者,可加木糖醇调味,入面粉做成糊粥食用。
人参核桃仁粥
功效:温肺润肠,补气养血,固肾涩精。
做法:取核桃仁捣碎,加白参5克,粳米100克,煮粥,放糖调味食用。
人参山药糊粥
功效:扶正补虚,益气健脾滋肾。
做法:取白参30克,生山药500克,黄豆300克,磨粉后与500克面粉混合。每次取粉约100克和粳米30克,做成糊粥食用。
人参干姜粥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益胃。
做法:用红参15克,干姜30克(烘干),研末,食粥时调入人参干姜粉3克和糖适量,拌匀食用。
双补粥
功效:补虚益气,养血止血。
做法:红参5~6片加水反复煎煮,滤取浓汁,直至药物无味。以红参汁煎煮糯米100克为粥,粥熟后,放入阿胶15克,再煮三五沸,溶化后,加糖少许调味食用。
参苓粥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延年抗衰老。
做法:红参15克,茯苓100克,研末。粳米煮粥,半熟时入药末3~5克,再加冰糖少许,煮至粥熟即成。早晚空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