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针灸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针灸治疗时的取穴分类包括循经取穴,近端取穴,远端取穴和局部取穴等。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三叉神经所分布的面部区域的疼痛,所以,根据中医针灸的取穴规律可以选择局部取穴,也就是在在三叉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内取穴。具体穴位可以选取面部的鱼腰穴,四白穴再配以下关穴。这三个穴位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穴位。但是三叉神经一般分为眼支,上额支和下额支三支,当疼痛发生在某一支时,针灸治疗就需要选取配穴,一般的配穴会选取阿是穴。但是疼痛部位不同,配穴选取也就不同。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当三叉神经的一支即眼支疼痛时,除主穴外,配穴可以选取眼周围的穴位。例如,眉毛中点处的鱼腰和和眉毛上方的阳白穴。二支即上颌支疼痛时可以选取的配穴又鼻翼旁边的迎香穴和耳后的翳风穴。三支即下颌支疼痛时可以选取的配穴有嘴角旁边的地仓穴和咬肌处的颊车穴等。
选穴完成后,就是该怎样进行针刺治疗了。对于三叉神经痛针灸治疗的操作有针刺治疗和穴位注射两种。针刺治疗,就是利用体针在选取的穴位上进行针刺,并配合相应的提插捻转的手法,是针感传导到病变神经处,从而抑制疼痛。而穴位注射就是用相应的药物注射液,以针头刺入穴位内,使药物循经传至病变部位以此来治疗三叉神经痛。
专治三叉神经痛的医生
一、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
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这个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穴位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甘油、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这个治疗方法可以起到症状缓解暂时止痛的作用。但是这个方法的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引起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若封闭偏差可导致失明、偏盲,多次封闭后止痛效果不佳。
二、 物理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害怕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法,从而选择理疗,所谓的理疗方法包括疏密波、防磁疗法、激光疗法三种,一般是采用氮氖激光进行照射神经节。
三、微创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
微创介入治疗也称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这种方法是向三叉神经半月节内放入一个很细的射频针,这个针尖可以加热到70到80度,使半月神经节内的蛋白质发生轻微的变性,使疼痛信号不能传导。
四、中医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是我国的国粹,名扬中外,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上,也是有独特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采用针刺疗法,安全快捷,副作用小。
五、手术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疾病的方法可分为周围神经切断术,神经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三叉神经加压或减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上方法都为破坏三叉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暂时止痛作用,可引起面神经麻痹、偏瘫、共济失调等后遗症,且一段时间后三叉神经重新再生,再次引起三叉神经痛,复发率高。
牙疼三叉神经痛
(一) 药物疗法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 别名大仑丁(dilantin),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解。
(二)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1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
(三)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 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 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3.利用蜜蜂针刺疗法:蜜蜂蜇针中含有的蜂针液,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结合针灸原理取穴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
(四)中医穴位埋线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的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它的特点是保留神经,止痛迅速,痛苦小,疗效快,无副作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常规治疗方法介绍
三叉神经痛好发于40多岁的女性,是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神经痛性疾病。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发病频率很高,有时候说说话或者微风吹过面部都会引起阵痛,发作时疼痛剧烈,可以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疼痛是周期性的,不发作时与常人无异。三叉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一般疗法
(一) 药物疗法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 别名大仑丁(dilantin),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解。
(二)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
对于风邪外袭型,主张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采用加味吴茱萸汤(党参、川芎各25g,吴茱萸、白芷、天麻各18g,干姜、薄荷、防风各12g,丹参、香附各20g,赤芍15g,钩藤30g,细辛3g),或可采用白附子10g,僵蚕10g,天麻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10g,胆南星10g,地龙10g,川芎10g,全蝎3g。
对于肝火上炎型,采用滋阴潜阳,降火熄风。可采用全蝎5g,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牛膝、生地、白芍、白术各15g,制川乌10g,白芷、天麻、制半夏各10g,细辛4g,钩藤20g,石决明30g(先煎)。也可采用白僵蚕、蔓荆子、炒没药、龙胆草、白蒺藜各9g,白芷12g,白芍、生地黄各15g,石决明(先煎)30g,全蝎6g,甘草3g。
(三)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四)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的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它的特点是保留神经,痛苦小,疗效块,不复发, 无副作用。是目前保守治疗三叉神经痛最为理想的。
患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疾病发作时极为痛苦,平时甚至不敢喝水,不敢擦脸,缓解疼痛成了此类患者的必修课。除了上述介绍的常规治疗疗法,三叉神经痛患者日常的预防保健工作也要做好:如饮食方面,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以免因为用力咀嚼食物而诱发疼痛。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控制情绪大幅度波动,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均有好处。
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哪种方式效果明显
1、三叉神经后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后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采用后颅窝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近年该术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以其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成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其优点是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较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还可以同时发现症状性因素等;缺点是手术需要开颅,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开颅手术后固有的并发症,在成熟的中心,手术的安全性很高,治愈率90%,成为目前治疗微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2、三叉神经根部分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1)经颞下硬膜外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适用于Ⅱ、Ⅲ支痛及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例。有可能损伤眼支纤维及运动根,造成术后并发症。损伤岩大浅神经,造成周围性面瘫。术后复发率15%,部分三叉神经痛病人可有面部的感觉异常及麻木性疼痛。
(2)经颞部硬膜内入路的三叉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优点在于不切断脑膜中动脉,不损伤岩大神经。适应症与合并症及疗效与经颞下入路一致。
(3)经后颅窝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一般可以保留部分触觉,不易损伤运动根,复发率低,这一术式优于前两种术式。缺点是必须部分牺牲面部感觉。
面部三叉神经怎么治才好
面部三叉神经痛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单称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面部性炎症疾病,它的表现为三叉神经的范围内出现短暂性的反复性的发作剧疼。这种病一般来说跟病毒感染、中枢神经出现病变有关。
面部三叉神经疼的发病部位大部分在面部,有的还会涉及口腔和下颌部位的某一点。这种疼痛是非常突然的,没有一点预兆,病人会感到火烧般、针刺一样的疼痛,多在谈话或者吃饭、洗脸时发生。
治疗三叉神经疼的原则是,在明确病情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没有什么效果,可以选用非药物来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七叶莲、巴氯芬等,非药物治疗有激光治疗和针灸治疗等。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侧的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强烈疼痛,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患者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之下使用。
为了缓解三叉神经痛带来的疼痛,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卡马西平药物来进行治疗,对百分之七十的患者都是会有比较好的止痛效果,但是由于这种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比较大,所以不建议长时间使用。
除了西药的治疗,患者还可以采用中药的疗法,来对病情进行一个缓解。除此之外比较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三叉神经和半月神经节封闭手术或者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的治疗方式。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但是药物属于止痛药,主要呢是达到一个减缓神经疼痛的情况,但是药量会随着使用次数越来越大,身体的,抵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效果不是特别好。
哪几种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显著
一、穴位埋线治疗三叉神经痛: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的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它的特点是保留神经,止痛迅速,痛苦小,疗效快,无副作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二、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以伽玛射线聚焦在三叉神经根部给予一定时间、一定剂量,使神经变性坏死,传导障碍而止痛。此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无任何痛苦,风险小,但医疗费昂贵。另外,早期效果不确切,常在半年后才逐显效。
三、经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哪几种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显著?以穿刺针刺入半月神经节,利用射频仪在组织内产生电热,根据不同神经纤维耐受的温度不同,有选择地破坏传导痛觉的纤维,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它具有以下优点:止痛效果好,即刻见效,操作简便,费用低;并发症少、危险性小;可保留患者侧面部触觉;适用于各类三叉神经痛,对各种治疗失败者同样有效。
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指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需全麻开颅在显微镜下进行,在脑干旁找到三叉神经发出部位,将附着其上的血管分离或选择性切断其感觉根部分。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适应征窄。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一、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其方法主要是降低脊髓三叉神经核的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三叉神经痛患者开始200mg,每天一到两次,症状不能控制时,每天增加100mg,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不良反应。每天的最大剂量为 1000~1600mg。不良反应约见于30%的病例,某些为剂量依赖性,如:头晕、嗜睡、眼球震颤等;另一些为非剂量依赖性,如药物性肝炎、骨髓抑制、低钠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皮疹等,孕妇忌用。周期性监测血象非常必要,开始2个月每周1次,以后每年4次。剂量调整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和是否出 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测定没有帮助。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二、维生素B12:
通常给予维生素B12 1000~3000μg,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每周2~3次,4~8周为1疗程。或开始给予本药1000μg注射,以后每次增加1000μg,三叉神经痛患者接受的最大量不宜超过5000μg,或以2000~3000μg 维持至疼痛消失。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三、苯妥英钠:
苯妥英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功效也是降低脊髓三叉神经核的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目前此药仅用于三叉神经痛复发或不能耐受卡马西平的病例,每天使用200~500mg。苯妥英钠治疗三叉神经痛与抗癫痫治疗不同,血药浓度与疼痛控制的效果不相关。此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等。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四、氯硝安定:
开始给予三叉神经痛患者每天lmg,逐渐增至每天6~8mg,维持治疗6~9周。
三叉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一、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3.利用蜜蜂针刺疗法:蜜蜂蜇针中含有的蜂针液,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结合针灸原理取穴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
三叉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二、穴位埋线治疗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的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它的特点是保留神经,止痛迅速,痛苦小,疗效快,无副作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三、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别名大仑丁(dilantin),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解。
三叉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四、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1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
患有三叉神经痛怎么办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一、热敷疗法
1、生艾叶150克,生鸡蛋1枚,银屑适量。艾叶捣绒后加少许水入次碗内煨沸,纳入蛋清拌匀后再加银屑(或用小银器代替)搅匀,趁热裹熨患处。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连续用至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感消失。
2、生草乌、生白附子、天南星各30克,共研为细末,调匀,葱白7个,生姜40克,捣烂如泥,与药末混匀,用一层纱布包好,放入锅中隔水蒸。热熨三叉神经痛发病处,每日2—3次,每次20—25分钟。勿熨眼部,切忌口服。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二、饮食疗法
1、怪味笋片:笋片洗净用开水焯一下,与白糖、花椒粉、醋、芝麻酱、味精、姜汁调在一起,入油锅炒熟即食。
2、烧什锦:将竹笋、素鸡、胡萝卜、山药片和木耳、香菇、面筋一起入油锅内煸炒,放入酱油、白糖、姜汁、高汤,烧熟后,出锅即可食用。此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需要长期使用。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三、艾灸疗法
1、下关,合谷、颊车、翳风、地仓、阳白,颧髎,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外感风寒者加风池、风门,风热扰窍者加大椎,曲池,风湿阻遏者加风池、丰隆,瘀血阻络者加气海、血海。
2、艾条悬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每次选用3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5分钟,每日灸泊1~2次,15天为1个疗程。
3、艾炷无瘢痕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每次选用3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 7~10壮,每日灸治l~2次,7天为1个疗程。
4、温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5分钟,每日灸治1—2次,7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