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去看病 要做足哪些功夫
带宝宝去看病 要做足哪些功夫
一、资料用品准备
【资料篇】
以下资料可以先装在一个专门的袋子里放在固定的位置,需要时方便取用,免得手忙脚乱。
1、医保卡:现今的医保制度相对完善,每个宝宝出生后三个月内家长都要去相关的机构给宝宝办理。每次上医院带上医保卡,并做好定点,可以省掉一大笔费用。
2、就诊卡:几乎每个医院都有独立的就诊卡,首次挂号时填表办理,里面记录了相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和地址。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怕泄漏个人隐私而填上假的电话或地址(地址可写到小区,不精确到门牌号),因为这是医院在紧急必要的时候跟你取得联系的唯一方式。以后每次需要时带上,丢了或忘了又得重新排队办,耽误时间和人力。
3、病历本:病历本是宝宝生病诊疗的记录,上面记录了宝宝的历史病情以及相对应的用药记录,有很好的跟踪参考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及控制用药。
4、保健手册:宝宝满月后首次体检时建立的本子,上面记录了宝宝的生日/性别/出生地等及很重要的各项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毕竟宝宝一岁前的成长速度很快,妈妈很难记住所有的信息;或者宝宝更换了监护人,比如以前奶奶带的,后来妈妈带了;这些成长的数据给医生提供了直观的信息,让医生了解宝宝的各项成长指标,对其判断用药量或者根据宝宝的情况对症下药很重要。
【用品篇】
1、纸尿裤:带宝宝出门必备。需要提醒:纸尿裤有两种款式,一体的拉拉裤/成长裤/小内裤,以及粘贴式纸尿裤。穿换拉拉裤时需要把外面的裤子全部脱掉,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很容易着凉,有些医院没有合适的干净卫生的环境供宝宝换裤子——毕竟医院病人多,细菌多,容易交叉感染。而粘贴式纸尿裤在这种情况下就相对方便多,可以让宝宝直接躺妈妈身上,或站在地上直接操作。
2、毛巾:大小毛巾可适当准备,小毛巾可给宝宝擦汗/洗脸等,大毛巾冷了当披肩,困了当被子,饿了宝宝若吃母乳还能遮羞。
3、干湿纸巾:非常重要!特别是湿纸巾,宝宝的手喜欢到处乱抓,沾满细菌,直接用湿纸巾擦洗,比频繁去洗手间要方便得多;而且万一宝宝拉臭臭了,湿纸巾也非常好用。
4、水杯、奶瓶:除非特殊情况,宝宝每天要饮用大量的水,渴了或饿了,没有这个可不行。
5、玩具:带一两小件平时宝宝最喜欢的玩具,可以在宝宝不耐烦或哭闹的时候转移注意力,平复宝宝情绪。
6、奶粉,零食等:奶粉是宝宝的口粮,可不能落下;婴儿小饼干/小糖果,可以适当带一些,在宝宝哭闹的时候,玩具不起作用的话就靠它了。
二、病情准备
1、全方位了解疾病过程
带宝宝上医院前,妈妈一定要仔细回忆宝宝发病的时间、程度、症状,如有可能还要知道发病的起因。
比如发烧: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持续了几天、烧到几度、发烧前出现过什么症状、是一般的感冒流鼻涕等,还是嗓子发炎疼痛,或者是受到惊吓刺激等等。
其他症状:饮食如何——是正常吃饭还是食欲不佳,大便如何——大便正常,还是大便干燥或便秘,或拉稀(如果拉稀,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保留一小时内大便标本,装进玻璃或塑料小瓶中供化验);情绪如何——情绪如常,还是没有活力昏昏欲睡。
此外,还可以询问家里其他人宝宝近24小时的活动情况,去了什么地方,见了哪些人,吃了什么东西,做了哪些事。
2、仔细记录病情
这样的了解最好能用笔和纸记下来,必要时候还可以用手机录下宝宝的状况,以便医生诊断。仔细记录病情并简明扼要地告诉医生,才能缩短就诊时间并尽快减轻宝宝的病痛。
3、了解家里常备药
做妈妈的都必须要掌握点基本的医学常识,并在家里准备个小药箱,平常小病痛才不至于要跑医院,或有急症的时候可以先自行处理缓解病情。同时也清楚曾经给宝宝喂过哪些药。
三、选择医院
1、病情紧急:就近原则
如果宝宝病情紧急需要尽快就医,就选择离家最近/最方便到达的医院,比如宝宝出现高热惊厥、失去意识,或是摔伤、碰伤而失血较多等;到医院直接送急诊或儿科,让病情稍缓解或稳定再作其他打算。
2、一般疾病:选择家附近医院
平常多留意家附近的医院,搜集好相关信息,如医院的等级/医疗水平/医师团队/收费情况等,若宝宝需要就医时看情况选择。
3、重症或疑难杂症:专科医院
如果病情较重或是附近的综合医院没能明确诊治,最好还是选择更权威的专科医院或者儿童医院,以免贻误病情。
提醒:去医院前先了解路线及交通方式,并记下该医院的咨询电话备用。
最后,宝宝生病,妈妈一定首先要放松自己的情绪,不可过分紧张。毕竟,宝宝生病是很自然的事,及时妥善治疗都无妨。妈妈需要及时安抚宝宝,可将其当作一次特别的人生经历。否则,妈妈过分紧张的情绪会感染宝宝,引起宝宝更多的不适感而影响就医。
宝宝体重不增加是怎么回事 消化系统疾病
如果不是喂养的问题,可能是疾病问题,如果宝宝患过肺炎、腹泻或目前患有消化不良,也会导致暂时的体重不增或减轻。尤其是消化系统的问题,会导致宝宝无法吸收热量,或者排泄太多,使得体重增长不达标。妈妈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症状来判断宝宝的疾病,或者带宝宝去看医生,查找原因。
流感疫苗会引起发烧吗 流感疫苗引起发烧需要怎么处理
如果接种疫苗后,孩子的反应比较轻微,不需处理,一般等1到2天后,就可以恢复正常。这期间多给孩子喝点水,饮食清淡些,不要给宝宝洗澡等等,观察两天看看。
如果接种疫苗后,反应重发烧高,那就要做对症处理,必须带宝宝去医院看病,不要只是一味地退烧退烧,不要耽误了宝宝因为生病而引起的发烧。一定要慎重。
如果宝宝接种疫苗后,需要引起重视,平时的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不要给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零食不要给宝宝吃,保证宝宝正常的睡觉质量。
宝宝鼻子进异物怎么办 注意事项
宝宝鼻子进异物,如果家长没有经验,最好不要擅自处理,一定要马上带宝宝去看医生。早点儿去看,医生处理起来会更容易,等的时间越长,问题越严重。比方说,如果是豆子,时间长了会膨胀,更难弄出来;如果是小钮扣,则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
女宝宝十七个月乳房发育大怎么回事
宝宝是不是过早发育啊,建议家长带宝宝去看一下医生,看看宝宝是不是过早发育,平时注意宝宝的饮食,别给宝宝吃反季节的食物,多给宝宝吃应季的食物,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
小儿肺炎该怎么护理呢
1.对于患有肺炎的宝宝,首先要保证的是让其有充足的睡眠,让其身体得到休息。如果家长带宝宝去看病,要注意将各项检查的时间集中在一起,尽量避免让宝宝感到劳累,以免宝宝过多哭闹。
2.有些家长以为只要充分保暖,就能减缓宝宝肺炎的症状,所以不断给宝宝增添衣物,而使得宝宝过热变得烦躁,导致其出现呼吸急促,给宝宝的呼吸增加困难,由此加重病症。因此,家长给患儿增添的衣物和被褥不宜过厚,此外,如果宝宝如果有痰,要尽量让宝宝将痰咳出来,确保呼吸畅通。
3.对待患儿,家长要注意加强对其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如果发现宝宝因流汗而导致衣服潮湿,一定要立即更换衣物,并用热毛巾将汗液擦干,存进患儿散热以及有效抵制细菌。
冰雪游前要做足功课
首先要了解目的地的温度,准备一些必要的冻伤药;
内衣要选择柔软、透气的,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于易发生冻疮的部位要多活动和按摩。
其次,如果去冰天雪地里徒步旅行,脸部、手部要涂防冻油膏,不能在雪地里久留,每隔一段时间要活动10分钟左右,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温。
第三是鞋袜不要太紧,一旦出汗,要勤换鞋袜,特别应注意不要用烫水洗脚,这样会加重冻伤,要多用温水洗脚。
宝宝拉肚子发烧39度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发烧38.5度以下可不用上医院,只需要家庭护理,但宝宝拉肚子发烧39度及以上时,属于高烧,妈妈需立刻带宝宝去看医生,并须及时的进行退烧处理,以免加重宝宝的病情。
宝宝牙齿长歪了怎么办
最好是把宝宝的乳牙拔下来,以免会影响新长出来的恒牙,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请专门的口腔矫正医生进行检查和评估。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采取的治疗方法和需要的治疗时间也就不同。
建议妈妈带宝宝去看正规的牙科医生,因为口腔矫正医生接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会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全面而必要的检查,并会让病人知道颌骨和牙列的发育状况、是否需要做矫正治疗、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治疗过程的安排、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治疗的费用等等,所以这是最好的方法。
带宝宝去医院看病的5个窍门
1.选医院——就近原则
当宝宝生病后,很多家长都是习惯性地带宝宝去儿童医院或是大医院求医,导致了儿童医院、大医院总是挤满了人。其实宝宝的病基本都是常见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等,这些病症一般医院甚至社区医院都能治疗,没必要去挤大医院。医院里的病人越多,室内空气往往就越差,宝宝看一次病,基本都要在医院待上几个小时,再加上此时宝宝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往往是“旧病未除,新病又添”,特别是流行病高发的季节,更容易在医院被传染到其他疾病。
选择近一点的医院,首先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其次也便于宝宝复诊,三也容易与固定医生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如果附近刚好是儿童医院之类的大型医院,那么可以采取家长先去排队挂号、排队候诊,等差不多再回家抱宝宝或通知家人把宝宝送过来的方式,最大可能地降低宝宝待在医院的时间。
2.省时间——提前预约
周末、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小病人急剧增加,所以带宝宝去看病尽量避开节假日这些时间段。现在很多医院都推出了预约服务,比如预约电话或是网上挂号,家长带宝宝去医院之前,可以先预约,最大程度地缩短在医院等待的时间。带宝宝看医生时,最好有两个以上的大人,有利于分工合作,减少求医时间。
新生儿体重增长缓慢 疾病因素
如果宝宝患过肺炎、腹泻或目前患有消化不良、呼吸道反复感染等,也会导致暂时的体重不增或减轻。要想找到宝宝体重不增的真正原因,需要了解宝宝的喂养史和患病史,并作相应的检查,所以建议您带宝宝去看医生,查找原因。
带宝宝去看病,这东西千万不能落
物品1.医保卡
医保卡的作用就是为了应付高昂的医药费,要是把医保卡忘掉,妈妈还可能要花上一笔钱去给宝宝治病。上医院之前要了解清楚哪些药物是在医保范围内,哪些药物是不在医保范围内的。
物品2.病历本
病历本是记录宝宝过去的生病的一本小册子,因为它是医生对患者引起疾病的原因、发生与发展过程、治疗、转归以及既往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经过询问。但是医生面对空白的病历本,不能很好地针对宝宝个体,易将重点漏掉。
物品3.水杯
宝宝感冒、发烧了,身体严重脱水。带宝宝去医院一定要自家的水杯带上,医院的传染源较多,饮水机的水虽然说是经过消毒的,但是出口水的细菌还是有的。由此可见,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定要将其水杯带上装好水。
物品4.毛毯
在将宝宝送往医院的途中,可得带上一张毛毯才行。冬天的时候宝宝睡着了,可以给宝宝盖着保暖。宝宝易出虚汗,还可以用毛毯给宝宝擦擦汗。以免寒气进入,加重病情。妈妈们一定要多加注意。
物品5.纸巾
纸巾可以用来给宝宝擦擦嘴,若是因感冒流鼻涕了,也可以用纸巾帮宝宝擦鼻涕。除了带干纸巾外,还要带上湿纸巾哦!湿纸巾还能保持宝宝屁屁的干爽和洁净,如果是发烧的宝宝,还可以作为临时物理降温之用。
物品6.疫苗记录本
宝宝接种疫苗的具体过程和剂量都要给医生看清楚,因为某些药物在接种疫苗后的一段时间是不宜服用的。所以把接种记录给医生看看,对于宝宝正确用药非常重要。妈妈们可要多留个心眼才行。
为了帮助宝宝预防感冒,妈妈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才行。若宝宝生病了一定要立定送往医院,勿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