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川芎生药材鉴定

川芎生药材鉴定

川芎生药材横切面

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川芎性状鉴别: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川芎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宽广,散有根主迹维管束。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开,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横棕色,近形成层的油室小。薄壁细胞富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结晶。

川芎粉末特征:淡黄棕色或灰棕色。

①淀粉粒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4粒组成。

②草酸钙结晶呈类圆形团块或圆簇状,直径10-25μm。

③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

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含有较多的油滴。

⑤导管多为螺纹导管,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相互联结,亿网状螺纹导管。亦有网纹、梯纹及具缘孔导管,直径14-50μm。

川芎中药化学鉴定

川芎理化鉴别

1.取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2滴,显红紫色。(检查不饱和内酯类)

2.取粉末0.5克,加已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毫升,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的氢氧化钾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至3-4,再加1%三氯化铁已醇液1-2滴,于醚层界面处呈紫红色,(检查香豆精和内酯类)

3.取粉末0.5克,加水10毫升,冷浸过夜,滤过。加1%盐酸至酸性,分取滤液1毫升3份,分别加碘化铋钾、碘化钾和硅酸至酸试剂,分别产生橘红色、白色或白色滑淀。

4.取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5.薄层色谱 取粉末2克,加已醚6毫升,冷浸4h,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1毫升溶解,作供试液。另取川川芎嗪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氧化铝CA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氯仿(1:)展开,用磺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橘黄色色斑。

6.取该品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5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7.取该品粉末1克,加乙醚2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微升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结语:川芎作为植物的根茎,很容易被别的植物所冒充,生活中要想识别川芎得擦亮眼睛,购买川芎一定要去正规的中药房里,千万别从路边小摊上购买。

刺五加生药材鉴定方法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纵皱,弯曲处常有密集的横皱纹,皮孔横长,微突起而色淡。根圆柱形,多扭曲,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皱纹明显,皮较薄,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共同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白以。

1、韧皮纤维长条形,平直或稍弯曲,有的一边波状,末端稍尖或钝圆,长180-650μm,直径16-54μm,壁厚4-18μm,孔沟粗而密,表面可见斜向交错纹理,有的胞腔具菲薄横隔。

2、草酸钙簇晶直径11-64μm,棱角大而较钝;有的含晶细胞数个相接,簇晶排列成行。

3、射线细胞切向纵断面观呈类圆形或长圆形,切向壁具斜向交错或不规则网状纹理。

4、导管为网纹和梯纹。此外,有木栓细胞及少数淀粉粒。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2g,加甲醇适量,制成100%(W/V)溶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紫丁香甙、异贝壳杉烯酸、β谷甾醇、4-甲醇-水(7:3:1,下层澄清液)展形15cm,喷以10%硫酸深液,105℃恒温箱中烘4min显色。供试品溶液色谱中,仅与对照品紫丁香甙、β谷甾醇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与香加皮的区别

五加皮和香加皮同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在日常使用时,人们往往当作同药材使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其列为两种药材,香加皮属有毒药材,其用量和五加皮也不同,故在使用管理中,应严加区别。

五加皮: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夏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长筒状,多为双卷,少数为片状,筒径0.3~1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纵向稍扭曲的竖沟及横向长圆形皮孔,内表面淡灰黄色或灰黄色;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辛而苦。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主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用量4.5~9.0g。

香加皮: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剥去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直径1~2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本品有毒,功能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用量3~6g。

五加皮和香加皮鉴别要点:气味不同,香加皮有特异香气,而五加皮无。

管理要点:香加皮按有毒药材管理。

北沙参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细长国cm,直径0.2-1.5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留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横棕以,有不规则纵沟及裂隙,并有横棕色横长皮孔及较多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渐细,有残留茎基。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形成层环深褐色,木部黄色,放射状。气微香,味微甜。以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未去外皮者木栓层2-11列细胞。皮层为数列细胞,有扁圆形分泌道散在,有的1个分泌道并列或中间溶合成一体。韧皮部宽广,分泌道略呈环状排列,类圆形,直径24-135μm,分泌细胞4-10个;韧皮射线向外扩大成喇兄弟状,并向一侧弯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木射线宽1-3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糊化演粉粒。

粉末特征:黄白色。

① 网纹导管直径17-86μm,网孔长而宽。

② 分泌道多碎断,分泌细胞含黄色分泌物,有的可见节条状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至69μm。

③ 糊化演粉粒呈不规则块状,未加工的可见演粉粒单粒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22μm,脐点点状,复粒稀少。此外,有木栓细胞及射线细胞。

应用鉴别

《本草求真》:沙参有南、北二种,均有清养肺胃之功。北沙参质坚性寒,富有脂液;南沙参空松而肥,气味轻清。体虚力微。一则偏于养胃,一则偏于清肺。对于肺无余热现而发生之咳嗽,由宜北沙参,对于胃虚有余热而发生之咳嗽则宜南沙参。

莪术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定(1)莪术:根茎类圆形、卵圆形、长圆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5cm,直径1.5-2.5cm。表面土黄色至灰黄色,上部环节明显,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体重,质坚实,断面深绿黄色至棕色,常附有棕黄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2)广西莪术:根茎类圆形、卵圆形或长卵形,顶端钝尖,基部钝圆,长3.5-6.5cm,直径2-4.5cm。表面土黄色或土棕色,环节明显成不见,有点状须根痕,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侧生根茎痕,侧生根茎痕较大,位于下部。质坚重,断面棕绿或棕黄色,内皮层环纹黄白色,皮层易与中柱分离,可见条状或点状维管束,气香,味微苦、辛。

(3)温郁金:根茎长卵圆形或长圆形,顶端长尖,基部多钝圆,长3.5-8cm,直径2-4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上部环节凸起,基部有下陷的须根痕,可见短的须根,有刀削痕。质坚实,断面灰黄色或黄棕色,常附有淡黄色或黄棕色粉末,可见点状或条状维管束。气香,味辛、苦。 均以质坚实、气香者为佳。

显微鉴别,广西莪术根茎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有时已除去。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较宽,维管束外韧型,散在,沿中柱鞘部位的维管束较小,排列较密。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含有金黄色油状物。薄壁细胞充满糊化淀粉团块。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1)参见“郁金”条。(2).吸收度检查:取本品中粉30g,加氯仿10ml,超声处理40min或冷浸24小时,滤至10ml量瓶中,用氯仿洗涤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本溶液在242nm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不得低于0.45。

地笋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地笋茎呈方形,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或稍带紫色,节明显,节间长2-11cm;质脆,易折断,髓部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棕色腺点。花簇生于叶腋成轮状,花冠多脱落,苞片及花萼宿存。气微,味淡。

(2)毛叶地笋茎节及叶面上密被硬毛,余均与地笋相似。

以质嫩、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1)地笋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有少数非腺毛,角质层隐现波状层纹。非腺毛,角质层隐现波状层纹。非腺毛1-5细胞,表面隐现疣状突起,长75-360μm,叶脉上的毛长可达520μm,基部细胞较宽,直径32-80μm,并有少数腺毛,腺头1-2细胞,直径16-28μm,柄单细胞。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腺鳞较多,头部直径55-80μm,6-8细胞,亦有少数单细胞头腺毛,叶脉上非腺毛较多,长80-520μm,表面有疣状突起。气孔直轴式。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长方形,角质层有纹理;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头部直径角质层有纹理;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头部直径56-60μm,6-8细胞。气孔稀少。偶见非腺毛。

毛叶地笋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非腺毛较多,1-5细胞,长45-495μ,基部直径32-50μm,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并有腺毛。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腺毛较多,主脉及侧脉上均有众多非腺毛,3-6细胞,长62-600μm;腺鳞头部直径64-72μm。气孔直轴式。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或长方形,角质层隐现纹理。有腺毛及腺鳞。单细胞非腺毛长20-28μm,茎的棱处有少数多细胞非腺毛,长可达750μm,表面亦有疣状突起。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10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进行蒸馏,所得粗挥发油用乙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得挥发油。取挥发油0.1ml溶于石油醚1ml中作供试品液。另以α-蒎烯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薄板上,用已烷展开,置紫外光灯(365nm)观察,供试品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的色斑。

猪苓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菌核呈不规则块状、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以个大、外皮黑色、断面色白、体较重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黄白色。用斯氏液装片可见散在的菌丝及粘结的菌丝团块。菌丝细长,弯曲,有分枝,粗细不一,或有结节状膨大部分,直径1.5-6μm,稀至13μm,大多无色,少数黄棕色或暗棕色;棕色菌丝较粗,横壁不明显。草酸钙方晶极多,大多呈正方八面体或规则的双锥八面体,也有呈不规则多面形,直径3-60μm,长至68μm,有时可见数个集结。粉末遇水合氯醛液粘化成胶冻状。

理化鉴别

取粉末1g,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上煮沸15min,搅拌,呈粘胶状。另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氢氧化钠溶液(1→5)适量,搅拌,呈悬浮状。

藿香药材鉴定

性状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1500px,直径0.2~17.5px;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30px,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225px,宽3~175px;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125px,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略呈方柱形,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

鉴别

(1)本品叶片粉末淡棕色。叶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气孔直轴式。非腺毛1~6细胞,平直或先端弯曲,长约至590μm,壁具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物。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37~70μm;柄单细胞,极短。间隙腺毛存在于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直径13~50μm,长约至113μm;柄短,单细胞。小腺毛头部2细胞;柄1~3细胞,甚短。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叶肉细胞中,长约至27μm。(2)取本品粗粉适量,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分取挥发油0.5ml,加乙酸乙酯稀释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冰醋酸(95: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显一黄色斑点;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蓝色斑点。

中药川芎的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

1.取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2滴,显红紫色。(检查不饱和内酯类)

2.取粉末0.5克,加已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毫升,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的氢氧化钾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至3-4,再加1%三氯化铁已醇液1-2滴,于醚层界面处呈紫红色,(检查香豆精和内酯类)

3.取粉末0.5克,加水10毫升,冷浸过夜,滤过。加1%盐酸至酸性,分取滤液1毫升3份,分别加碘化铋钾、碘化钾和硅酸至酸试剂,分别产生橘红色、白色或白色滑淀。

4.取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5.薄层色谱 取粉末2克,加已醚6毫升,冷浸4h,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1毫升溶解,作供试液。另取川川芎嗪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氧化铝CA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氯仿(1:)展开,用磺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橘黄色色斑。

6.取该品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5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7.取该品粉末1克,加乙醚2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微升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谷精草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为带有花茎的头状花序,多扎成小把。全体呈淡棕色。花茎纤细,长14-24cm,直径不及 1mm,表面淡黄绿色,有4-5条扭曲棱线,质柔软,不易折断。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4-5mm;底部有黄白色总苞,总苞片膜质,倒卵形,紧密排列成盘状。小花数十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粉。用手搓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及细小灰绿色未成熟的果实。气微,味淡。以珠(花序)大而紧、色灰白,花茎短、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1、花茎表皮细胞长方形,表面可见纵直角质层纹;气孔类长方形,保卫细胞长条形,与副卫细胞相平行。

2、花茎通气组织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含细小草酸钙棱晶或柱晶。

3、苞片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略呈棱形。

4、花被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

5、非腺毛1-4细胞,长可达1200μm。

6、腺毛头部1-4细胞,单列,长椭圆形或长条形,长150-218μm,腺柄单细胞,细胞短。

7、花粉囊内壁细胞螺纹加厚。

8、花粉粒直径约27μm,外壁具点状突起。

9、子房壁表皮细胞多角形,壁呈念珠状增厚。

马兰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着生多数浅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叶互生,叶片皱缩卷曲,多已碎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椭圆形或披针表,被短毛,有的于枝顶可见关状花序,花淡紫色或已结果。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有毛。气微,味淡微涩。

如何挑选青葙子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中央微隆起,直径1-1.8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于扩大镜下观察,可见网状纹理,侧边微凹处为种脐。

种子易粘手,种皮薄而脆,胚乳类白色。气无,味淡。

以粒饱满、色黑、光亮者为佳。

新鲜的食物吃起来口感更好营养也更加丰富,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挑选好的介绍,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就能够更好的去选择了,另外平时在吃食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去制作。

雪胆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药村多切成块片出售;块片呈不规则形类圆形,稍卷曲,直径3-10cm,厚4-8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的有凹陷的茎基痕,切面淡黄色或灰白色,质坚实,粉性。气微,味极苦。 以切面色淡黄、质坚实、粉质多、味极苦者为佳。

雪胆显微鉴别粉末特征:黄色。

①演粉粒众多,单粒大多类圆形,直径2-8μm,脐点点状,直复粒少,由2-4分粒组成。

②石细胞淡黄色,类三角形,直径30-108μm,孔沟明显。

③网纹导管多见,偶见环纹导管。④木栓细胞淡黄棕色,多角形。

地笋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1)地笋茎呈方形,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或稍带紫色,节明显,节间长2-11cm;质脆,易折断,髓部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棕色腺点。花簇生于叶腋成轮状,花冠多脱落,苞片及花萼宿存。气微,味淡。(2)毛叶地笋茎节及叶面上密被硬毛,余均与地笋相似。以质嫩、叶多、色绿者为佳。显微鉴别(1)地笋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有少数非腺毛,角质层隐现波状层纹。非腺毛,角质层隐现波状层纹。非腺毛1-5细胞,表面隐现疣状突起,长75-360μm,叶脉上的毛长可达520μm,基部细胞较宽,直径32-80μm,并有少数腺毛,腺头1-2细胞,直径16-28μm,柄单细胞。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腺鳞较多,头部直径55-80μm,6-8细胞,亦有少数单细胞头腺毛,叶脉上非腺毛较多,长80-520μm,表面有疣状突起。气孔直轴式。茎表面观:表皮细胞长方形,角质层有纹理;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头部直径角质层有纹理;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头部直径56-60μm,6-8细胞。气孔稀少。偶见非腺毛。毛叶地笋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非腺毛较多,1-5细胞,长45-495μ,基部直径32-50μm,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并有腺毛。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腺毛较多,主脉及侧脉上均有众多非腺毛,3-6细胞,长62-600μm;腺鳞头部直径64-72μm。气孔直轴式。茎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或长方形,角质层隐现纹理。有腺毛及腺鳞。单细胞非腺毛长20-28μm,茎的棱处有少数多细胞非腺毛,长可达750μm,表面亦有疣状突起。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10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进行蒸馏,所得粗挥发油用乙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得挥发油。取挥发油0.1ml溶于石油醚1ml中作供试品液。另以α-蒎烯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薄板上,用已烷展开,置紫外光灯(365nm)观察,供试品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的色斑。

相关推荐

中药川芎的理化鉴别

1.取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2滴,显红紫色。(检查不饱和内酯类)2.取粉末0.5克,加已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毫升,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的氢氧化钾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至3-4,

漏芦的药材鉴定

药材鉴定】①祁州漏芦 干燥根呈圆锥形或破裂成较大的块状,多扭曲,长10~30厘米,中部直径 1~2厘米。外皮灰褐色或棕黑色,多纵沟及交叉的网状裂纹,时有浮皮,顶端常见灰白色丝状毛茸。 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有灰黄色菊花纹及裂隙,中心灰黑色或棕黑色。臭特异,味微苦。以外皮灰黑色、条粗、质坚、不裂者为佳。主产河北、辽宁、山西。此外陕西、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亦产。②禹州漏芦为蓝刺头的

川芎如何鉴别

川芎性温,味辛,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等症。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藁本的根茎冒充川芎者,使用时注意鉴别。真品川芎外观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圆块,长4~8厘米,直径4~5厘米,表面深黄棕色,有明显结节状起伏轮节。上侧有很多圆形或卵圆形的茎痕,直径5~15毫米,作凹洼状,下侧及轮节上有众多根痕,作小瘤状隆起;质坚硬

白豆蔻的药材鉴定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尖梯形或不规则三角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切向延长。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圆形或类长方形,长40-90μm,直径10-45μm,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褐红色或棕红色,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26μm,直径至21μm,胞腔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由微小淀粉粒集红成的淀粉团,并有细小草酸钙方晶。骨胚乳细胞含糊粉粒。胚细胞含糊粉粒及

椰子的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本品呈心形,直径约5~10cm,有时纵剖成两瓣;种皮棕紫红色,具众多而凹陷的网状纹理,其一侧有数条纵理(种脊),种皮薄。果肉(胚乳)厚约1cm,洁白色,内有大形空腔,新鲜食之香而可口,干时较硬,折断面光滑,富油性。气微,味微甘。如放置时间过长,胚乳变为淡黄,则有脂肪酸败气,味微辛辣。2.显微鉴别:粉末特征:2.1.种皮石细胞长圆锥形或狭椭圆形,长40~70μm,直径20~30μm,淡

鱼腥草的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茎扁圆形,皱缩而弯曲,长20~30cm;表面黄棕色,具纵棱,节明显,下部节处有须根残存;质脆,易折断。叶互。多皱缩。展平后心形,长3~5,宽3~4.5cm;上面暗绿或黄绿色,下面绿褐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成鞘状。穗状花序项。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以叶多、色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显微鉴别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有较密的波状纹理,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油

姜鉴别方法

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晚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柱层为多列扁平木柱细胞。皮层散列多数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中柱占根茎的大部分,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近中往鞘处维管束形小,排列较紧密,木质部内侧或周围有非木化

川芎的鉴别

性状鉴别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显微鉴别川芎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

川芎白芍熟地当归有什么作用 川芎白芍熟地当归喝多少合适

川芎、白芍、熟地、当归四种均属于中药材,有一定的剂量规定。一般常用量为:川芎3-10克,白芍6-15克,熟地9-15克,当归6-15克;建议用量川芎、白芍、熟地、当归各10克。具体治疗用量应在医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沉香该如何鉴别

沉香理化鉴别:取该品醇溶性浸出物蒸干,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于油状物上加盐酸1滴与香草醛颗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渐显樱红色或紫堇色。沉香药材鉴定:全年均可采收,以种植10年、胸径15厘米以上者取香质量较好。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以质坚沉重、香浓油足、色紫黑者为佳。锉末或磨粉用。进口沉香:为植物沉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多呈呈圆柱状或不规则棒状、片状、盔帽状,刀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