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拔罐对痔疮有好处吗 痔疮拔罐的操作方法

拔罐对痔疮有好处吗 痔疮拔罐的操作方法

留罐法:患者取俯卧位,选取上穴拔罐,可以单纯闪火法拔罐,亦可采用三棱针刺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五次为一个疗程。

挑刺拔罐法:患者取俯卧位,选择腰骶部痔点,即腰骶部呈灰色或棕褐色,暗红色,大小如米粒状的圆形,凸出于皮肤的丘疹,压之不褪色;如无明显痔点,则选择尾骨端与肛门之间的长强穴上端,或八髎穴挑治,每次选择一穴,将皮下白色纤维数十条尽数挑断后,局部加拔火罐,留罐十分钟。起罐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


腿部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承山理肠消痔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腓肠肌(小腿肚)肌腹下的“人字纹”凹陷中。

拔罐功效:舒筋活络,理肠消痔。

主治病症: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腓肠肌痉挛,下肢瘫痪。肛门病症:痔疮,脱肛。


拔罐对痔疮有好处吗

痔疮多因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下迫大肠;或因湿热下注,蕴聚肛门,气滞血瘀,经脉壅遏,筋脉驰纵所致,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中医辨证后可以用来治疗痔疮。


痔疮拔罐的位置图图解 拔罐治疗痔疮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少吃油腻,多脂食物,保持清淡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饮水量,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痔疮拔罐拔哪个位置 痔疮拔罐治疗穴位搭配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化瘀镇痛,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常用选穴:

二白穴:是古今治疗痔疮的经验效穴。《玉龙歌》载:“痔痛之疾也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孔最:属肺经,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擅长治疗痔下血。

膀胱经脉:从小腿承山有分支进入肛门,可取近端骶部八髎穴以及远端的承山,飞扬二穴凉血止血,消肿镇痛。


痔疮拔罐的位置图图解 痔疮拔罐的位置图

定穴:大肠俞,气海俞,委中,承山。

取穴:气海俞,大肠俞在背部,当第3,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在腘窝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承山在小腿后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取穴方法:委中在腘窝横纹中央,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气海俞取俯卧位,摸到第3腰椎,其棘突下旁开2横指即是本穴;大肠俞,两侧髂嵴高点连线与脊柱的交点为第4腰椎棘突下,由此旁开2横指处。


痔疮拔罐拔哪个位置

1.会阳穴位置:

俯卧位或跪伏位,会阳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2.会阳穴取穴方法:

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深部有阴部神经干。

3.会阳穴功效:

散发水湿,补阳益气,清热利湿,益肾固带,会阳穴有理下焦、调二阴的作用。

1.白环俞穴位置:

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2.白环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白环俞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3.白环俞穴功效:

外散腰臀之热,益肾固精,调理经带,白环俞穴有调经血、利腰膝的作用。

1.大肠俞穴位置:

大肠俞位于腰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2.大肠俞穴取穴方法:

大肠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

3.大肠俞穴功效:

大肠俞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

1.次髎穴位置:

次髎穴位于骶部,在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骶正中线之中点。

2.次髎穴取穴方法:

俯卧取穴,次髎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3.次髎穴功效:

疏导水液,健脾除湿,补益下焦,强腰利湿,次髎穴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

1.承山穴位置: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角形凹陷处。

2.承山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于其尖下取穴。或者直立,两手上举按着墙壁,足尖着地,在腓肠下部出现人字陷纹,当人字尖下取穴。

3.承山穴功效:

运化水湿,固化脾土,承山穴有舒筋活络,通畅理气,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


痔疮拔罐拔哪个位置 痔疮拔罐操作方法

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施术者找准穴位,并进行常规消毒,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一手持夹着酒精棉的镊子,一手持罐,将酒精棉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片刻,迅速将棉球抽出,即可将罐拔于穴位上,根据所拔罐的负压大小及患者的皮肤情况留罐10-15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痔疮痛怎样缓解 拔罐治疗

取穴:

气海俞:位于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髎:在骶部,当次髎内下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

次髎:在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

下髎:在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腰俞: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

承山: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操作方法:患者取鹤虱的体位,施术者找准穴位,并进行常规消毒,选择大小适应的火罐。一首持夹着酒精棉的镊子,一手持罐,将酒精棉点燃后深入罐内旋转片刻,迅速将棉球抽搐,即克将罐拔于穴位上。根据所拔罐的负压大小及患者的皮肤情况留罐10-15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咯疗程。疗程休息3天。


中医拔罐治痔疮

痔疮是肛门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在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门皮下静脉丛,因血管扩张形成团块。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3种。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下迫大肠;或因湿热下注,蕴聚肛门,气滞血瘀,经脉壅遏,筋脉驰纵,致生痔疮。

临床表现以便血、肛门脱出肿物、肿胀、痒痛为主。内痔生于肛门内(齿状线以下),外痔生于肛门外(齿状线以上),混合痔生于肛门内外。若便血反复出现,可导致贫血而出现头晕、目眩、乏力等贫血症状。

中医拔罐治痔疮--取穴处方:大肠俞

中医拔罐治痔疮--方法: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垂直快速点刺0.5-1厘米,进针后将针体左右摇摆拨动5-6次,同侧下肢有明显酸胀放射感时起针,再用闪火法拔罐于针眼处20分钟。起罐后,用75%酒精棉球压迫针眼,以胶布固定。每隔3日治疗1次,3次为1疗程。

痔疮拔罐的位置图图解 痔疮的治疗方法

1.枯痔散疗法。将枯痔散涂于痔核表面,使痔核坏死、干枯脱落,伤口自愈,该法适用于Ⅲ期内痔及嵌顿痔。

2.口服中药。运用益气固脱、收敛止血、涩肠化痔的内服中药,以减少出血或使出血停止、痔核缩小、减少脱出、减轻或消除症状,该法适用于任何患者。

3.外用药物。一是采用清热解毒、固脱涩肠的中药,煎汤外洗,如苦参汤。可用于各种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二是运用皮肤易吸收之中药或中西药合剂,做成药膏、药布,贴于脐部或骶尾部之长强穴进行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

外科手术疗法,切除痔核,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术中及术后痛苦较轻,创面愈合快,疗效肯定,但要求手术条件较高,是目前治疗痔疮最可靠的方法。

1.药物注射疗法。即硬化萎缩疗法,将硬化剂直接注射于痔核内,可使痔核硬化萎缩或使痔栓坏死脱落。

2.枯痔疗法。即药捻疗法,可使痔组织发生异常和化学炎症反应,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达到治疗痔疮目的。

3.红外线治疗。采用红外线照射或烧烙痔核,从而使痔核萎缩。④冷冻疗法。即使用冷冻机、液态氮作冷冻剂,把痔核冻成块,让其坏死脱落。

4.激光疗法。采用CO2或YAG激光切除痔核,适用于各类痔疮。其特点是出血少。


拔罐治疗痔疮的方法是什么

实证便秘

(一)症状

大便干结,腹中胀满,伴有口干口臭,小便短赤;或伴有胸胁满闷,嗳气呃逆等。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脾俞、大肠俞、支沟、天枢、上巨虚。

(2)定位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3-4]。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合谷、曲池、中脘、天枢、行间。

(2)定位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见图2-15-1]。

天枢:见前。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l、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上述各穴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虚证便秘

(一)症状

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伴有便后乏力,汗出气短;或伴有心悸气短,失眠健忘;或伴有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小便清长,或腹中冷痛,拘急,怕按揉,或腰膝酸冷。

(二)治法

(1)选穴神阙、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

(2)定位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

天枢:见前。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4-1)。

(3)拔罐方法

艾灸拔罐法,先在上述各穴用艾条温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后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痔疮如何不及时治疗的话,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是很大的,拔罐是目前来说很重要的方法,有的人通过按摩穴位促进了血液循环,痔疮是有很多的原因产生的,按摩的效果还是挺好的,但是饮食上面也是需要预防一下,饮食上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避免过于辛辣,切记生冷食物。

相关推荐

背上长痘痘拔罐到底用吗

从中医的角度看,青春痘多为血热所致,在拔火罐的基础上配合放血治疗,能清除热毒,祛湿通络,一般经过2~3次治疗后“火气”立消,痤疮可渐渐平复、消失。现给大家介绍简易的拔火罐治青春痘的方法:1.准备2~3个火罐;2.在背部选取2~3处“个头”比较大的痤疮,以三棱针(或用注射针头)挑刺出血,挤出数滴褐瘀色的血液,直至见到挤出的血液呈鲜红色为止,即停止挤压。3.拔火罐的方法,用棉签蘸酒精在罐内壁擦一下,点

痔疮治疗方法

1、取花椒十几粒,一茶匙食盐,用开水冲开,坐于盆上,熏洗患部,痔疮患者每日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重者可每日早晚各一次。消肿止痛之功。2、取土豆一两个,将土豆洗净后切3-5片薄片,摞在一起,于睡前敷贴在痔疮上,盖一层纱布用胶条固定,次日早取下,连续数日。如果痔疮患者的病还是很严重的话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关键是平时要注意饮食减少对痔疮的刺激,大便要通畅。要不会增加复发的机会。4、鲜胡桃叶100克

刮痧和拔罐哪个效果好 一天中拔罐的最佳时间

建议在上午的时候拔罐最好。虽说一天中并没明确的拔罐时间,但人体在一天中,上午阳气是最旺盛的,因此一天中拔罐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上午。拔罐属于中医外治法,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作用,对于治疗神经性皮炎、痤疮等皮肤病,具一定治疗作用。

拔火罐怎么治疗青春痘

中医认为,青春痘多为血热所致,在拔火罐的基础上配合放血治疗,能清除热毒,祛湿通络,一般经过2~3次治疗后“火气”立消,痤疮可渐渐平复、消失。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为您简单介绍一下拔火罐治疗,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给大家介绍拔火罐治疗青春痘的方法:1.准备2~3个火罐;2.在背部选取2~3处“个头”比较大的痤疮,以三棱针(或用注射针头)挑刺出血,挤出数滴褐瘀色的血液,直至见到挤出的血液呈鲜红色为止,即停止

拔火罐的临床应用

1.拔罐的方法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2.拔罐的应用(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3)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

艾灸治疗痔疮的方法

长强穴和痔点,都是治疗痔疮的首选,《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云:“长强惟治诸般痔”《普济方》云:“灸痔法,疾若未深尾闾骨下谷道,灸一穴便可除去。”此处所指亦已长强穴似。古籍中所载治疗本病,还承山、命门、会阴、飞扬等方法:首先要买一个中间带眼的塑料小凳子,然后洗干净屁屁,坐在一个中间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对准那个眼,肛门对准小凳子的眼。在灸之前,要把屁屁洗干净,肛门直接坐在小凳上,对准眼,就可以灸了,

痤疮拔火罐用吗 痤疮拔火罐治疗处方

治则:清热解毒,解郁散结,取手足阳明经穴和督脉穴位为主。主穴:大椎,合谷,曲池,内庭,阳白。配穴:肺经风热者配肺俞;肠胃湿热者配足三里,脾俞;冲任不调者配血海,膈俞。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

小儿可以拔罐

小孩子能拔罐。不过因为儿童皮肤娇嫩,所以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原因:儿童拔火罐也是好处的,尤其是体质较差的儿童,平时在背部拔拔罐可以提高免疫力。注意:给儿童拔罐时,要掌握好时间,拔到以皮肤发红为宜。但是血液病、皮肤肿胀、疮疡等皮肤损伤时不适合拔罐。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也禁止拔罐。拔的时间过长起疱时,应用消毒针把疱刺破,碘伏消毒后用纱布包扎,以免感染。

痔疮怎么治疗

1、取花椒十几粒,一茶匙食盐,用开水冲开,坐于盆上,熏洗患部,痔疮患者每日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重者可每日早晚各一次。消肿止痛之功。2、取土豆一两个,将土豆洗净后切3-5片薄片,摞在一起,于睡前敷贴在痔疮上,盖一层纱布用胶条固定,次日早取下,连续数日。如果痔疮患者的病还是很严重的话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关键是平时要注意饮食减少对痔疮的刺激,大便要通畅.要不会增加复发的机会。4、鲜胡桃叶100克

痤疮拔火罐用吗

痤疮拔火罐用。痤疮多因热毒所致,治疗时需要以清热解毒,祛湿通络为主。拔罐主要是以罐为主,利用燃火,抽气的方法产生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达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祛瘀排毒,消肿止痛之功。对痤疮一定的治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