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感爆发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香港流感爆发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一、肺部并发症可有以下三种类型
1、原发性病毒性肺炎本病较少见,是1918~1919年大流行时主要原因。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者(特别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或孕妇。肺部病变以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肺炎为主,有红细胞外渗、纤维渗出物和透明膜形成。临床上有高热持续不退、气急、紫绀、阵咳、咯血等症状,体检发现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病程可长达3~4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中性粒细胞减少。x线检查双侧肺部呈散在性絮状阴影。患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痰与血培养均无效,病死率较高。
2、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以单纯型流感起病,2~4日后病情加重,加度增高并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增剧,咳脓痰,伴有胸痛。体检可见患者呼吸困难,紫绀,肺部满布罗音,有实变或局灶性肺炎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着增高,流感病毒不易分离,但在痰液中能找到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杆菌为多见。
3、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流感病毒与细菌性肺炎同时并存,起病急,高热持续不退,病情较重,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除流感抗体上升外,也可找到病原菌。
二、肺外并发症
1、reye‘s综合征系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见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本病限于2~16岁的儿童,因与流感有关,可呈暴发流行。临床上在急性呼吸道感染退数日后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有肝肿大,但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无脑炎征,血氨增高,肝功能轻度损害,病理变化脑部仅有脑水肿和缺氧性神经细胞退行性变,肝细胞有脂肪浸润。病因不明,近年来认为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
2、性休克综合征多在流感后出现,伴有呼吸衰竭,胸片可显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但肺炎病变不明显。血液中可有流感抗体上升,气管分泌物可找到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3、横纹肌肌溶系局部或全身骨骼肌坏死,表现为肌痛和肌弱,血清肌酸磷酸酶升高和电解质混乱,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
奥司他韦为什么难买
奥司他韦之所以这么难买,考虑是两个原因导致:一是需求量大,二是产量跟不上需求。
在冬春季,天气寒冷,大家也不爱运动,许多人免疫 力都会下降,加上室内空气经常不流通,很容易造成流感爆发,而奥司他韦作为《流感诊疗方案》(2018版)中的抗流感病毒推荐药物,此时的需求量就会非常 大,再加上奥司他韦的原料产量少,造成成品药的产量也跟不上需求,因此奥司他韦就变得难买了。
板蓝根可以和感冒药一起吃吗 板蓝根可以治感冒吗
板蓝根冲剂对感冒的治疗作用不是很大,它主要是对感冒期预防作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如果感冒了还是要吃其他药的。而且目前夏季也不是流感爆发时期,所以普通感冒后使用普通的感冒药即可,板蓝根并不能治疗感冒。
六种人不宜做核酸检测 感冒了可以做核酸检测吗
感冒可以进行核酸检测,不会影响检查结果。
因为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 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主要针对的是新冠病毒,不会去检测其它病毒,只要感染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就会显示 阳性,反之则为阴性,但如果不能正常的进行口腔分泌物检测的话,也可以进行ct检查或是抽血来化验。
另外在流感爆发期,患者若有畏寒,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那么需要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以明确是流感还是新冠的诊断。
流感症状
小儿流感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起病急,有高烧、头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出现咽痛,干咳等。
宝宝患流感时的临床症状会因年龄不同而各具特点。
年纪稍大的宝宝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起病急骤,有高烧、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
在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则表现的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不易区分,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患儿常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及流清鼻涕,常伴呕吐、腹泻等,体温波动于38~41℃,可有高热惊厥。幼小婴儿可有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粘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患者往往出现嗜睡、拒食及呼吸暂停,甚至需用人工呼吸器治疗。
乙型流感临床表现与甲型相似,但较多见鼻、眼部症状体征,以及由急性良性肌炎引起的肌痛,主要见于下肢,尤以小腿腓肠肌疼痛为甚,而全身中毒表现如头昏、疲乏等则较轻。丙型流感大多表现为轻症上呼吸道感染。无并发症的流感发热一般持续3~4天,热退后全身中毒症状减轻,但干咳及体力衰弱可持续1~2周。
猪流感的历史
此次世界性的猪流感病毒代号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新毒株,它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类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h1n1亚型引起的猪流感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于1918年首次报道猪流感。1918至1919年间,人群中流行着h1n1亚型引起的20世纪最具灾难性的流感,全球约20亿人染病,4000万人死亡,其中在疫情初期死亡的患者全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当时即发现,猪群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当时人群中流行的流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直到1931年才分离并鉴定了第一株猪流感病毒h1n1。
20世纪每次人流感大流行的前后都有猪流感的发生和流行。大量的研究证实,引起1957年“亚洲流感”和1968年“香港流感”的h2n2和h3n2毒株都是重组病毒株,都经过猪体的基因重配过程。
1976年2月美国新泽西洲迪克斯堡新兵营中发生了一起猪(h1n1)亚型毒株引起的流感爆发事件,约200余人被感染,一人死亡。当时福特总统欲想连任,亲自批准1.35亿美元制备猪流感疫苗,用于全民免疫接种,而其他国家均持观望态度,结果美国推测失误,疫苗也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引起许多异议和诉讼。福特为竞选总统而批准此冒险计划,养猪场提出抗议,要将猪流感改为新泽西洲流感以免居民谈猪色变。本次流感和病原学分析表明,猪型流感病毒是由猪直接传播人。
过去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病例很少见,猪流感病毒通常不在人际间传播。
2005年12月至今年1月,美国只发现过12例人感染猪流感病例,其中11人与猪有过直接接触。在人际传播时,科学家指出,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禽流感症状
【常见症状】
1、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
2、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有时疾病暴发很迅速,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已发现鸡死亡。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2、临床症状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1)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
(2)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胸腔积液、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3、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迅速隔离预防
在禽流感爆发后,阻止禽流感在家禽中的进一步传播,快速果断的将病禽扑杀,同时进行消毒、隔离、减少人接触禽流感病毒的机会。同时在禽流感爆发后应该对有可能接触家禽的人员及时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勤洗手预防猪流感
目前的猪流感是由混合猪只、人类和禽鸟流感病毒的新病毒株A/H1N1引起,在人与人之间具有传染性。
根据美国的纪录,人类感染H1N1猪流感病毒疫情曾在1976年和1988年出现,造成两人死亡。
美国和墨西哥的疫情引发世界各国关切,巴西卫生部昨晚发布声明指出,巴西各州的卫生厅都在密切注意美、墨两国人类感染猪流感的疫情,以防巴西境内出现类似病例。
至于在亚洲,有些国家今天开始对来自墨西哥的旅客和猪肉产品实施检查。
日本最大国际机场成田机场(NaritaAirport)加强卫生监督,菲律宾则表示,菲国可能对到过墨西哥而发烧的旅客实施隔离。
泰国卫生当局也表示,他们正在密切监督这项情势。
针对美国和墨西哥爆发的猪流感疫情,卫生专家提醒,流感爆发后很难防止它蔓延,但常识可以帮助个人自我保护。
他们指出,第一要务是洗手。美国“疾病管制中心”(CDC)代理主任贝瑟(Richard Besser)表示:“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经常洗手。”
咳嗽和打喷嚏可传播流感。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经空气传染呼吸道疾病最容易成为疫情
据香港《文汇报》2月16日报道,过去十多年,全球先后爆发多次大型疫情,先有2003年的非典,再有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至近年的中东呼吸道综合症(MERS)和去年的西非埃博拉等。有专家指出,虽然很难阻止下一次大规模疫情爆发,但汲取多年经验后,国际社会已有能力更快地处理下一次疫情。
英国著名智库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环球卫生安全中心主管海曼表示,经空气传染的呼吸道疾病,爆发成为疫症的风险最大。伦敦帝国学院流感病学专家巴克莱指,相对于非典和埃博拉,流感爆发将更难控制。他指出,无论埃博拉抑或非典,病毒都是在病人出现病症后才会传染,相反流感病毒在还没有症状前就已会散播。
巴克莱指出,预防疫情的困难在于防不胜防,国际医学界正使用名为“传染病剂研究模型”(MIDAS)的预测系统,透过收集病毒病理、人口流动等大数据分析疫情动向,让各国及早采取旅游限制和停课等措施。
一旦爆发新疫症,全球又能如何处理?巴克莱指这因应疾病性质而异,以埃博拉、马尔堡病毒这类单独品种病毒而言,疫苗的作用不大,但可研发针对不同病毒相似病症的药物,减少病毒传染力。但国际有必要研发针对流感的抗流感药和疫苗。曾有疫苗的研发有效阻止了疫情第二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