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按摩哪个穴位 头部按摩
头痛按摩哪个穴位 头部按摩
经常对头部重要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够提神醒脑,还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大脑疲劳、紧张、焦虑感,还能提高记忆力等等一系列作用。特别是患有头痛的患者,更是不能只依靠药物止疼,中医教你按摩头部穴位,健康告别头痛。
老年人头部按摩穴位
假梳头
提神、疏通经气。台湾林口长庚医院中医部中医针伤科主治医师陈玉升说,假梳头,就是用手代替梳子梳头。
将两手十指弯曲呈爪状,指尖轻触头皮,从前额沿头顶推至枕部,再从头顶推到颞侧接近耳朵,不需要很用力,来回各推40~50次,使头部产生热麻感。
鸣天鼓
防耳鸣、护听力。头痛时可按摩天柱穴鸣天鼓。
坐姿端正,手肘能抵在桌子上为佳,按摩方式为双手十指张开,掌心紧盖双耳,食指压在中指上,食指向下轻弹后枕部10下,发出咚咚声。鸣天鼓可帮助醒脑、增强记忆力、强化听力并预防耳疾。
按太阳穴
止痛、醒脑。台北中医诊所院长温崇凯说,以两手食指前端在两侧太阳穴上顺逆时针揉按10~15次。
偏头痛按摩穴位
印堂穴。位于眉心处,平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拔山根。
太阳穴。位于眉毛和外眼角的交线处,按摩太阳穴,有提神醒脑,止痛消疲的功效。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取双耳交线中点处。用手掌轻轻叩击,有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有效果。
合谷穴。俗称虎口,反复按揉可以镇静止痛。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旁开二横指处,艾灸此穴,可以治疗月经性头痛。
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按压阳白,清头明目,缓解头痛。
头痛按摩什么穴位 飞扬穴
位置: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后,昆仑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功效:该穴具有清热安神、舒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眩晕等症。
做法:用食指指腹按揉穴位1~3分钟。
按摩头部穴位防脱发
脱发现在是很常见的问题,很多朋友知道用我国的中医穴位按摩法是可以对治疗脱发有作用的。 我们专家与医生通过长时间的实际操作、观察和总结,认为头部经络按摩对治疗脱发有重要作用。
在专家的参与指导下,在中医经络按摩学说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生发育发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发按摩手法,头部分布督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先从前发际到后发际的纵线按摩,后以三经在头部前发际的四个穴起手,做横线走行进行按摩。邦定育发手法采用点法、按法、揉法、叩击法四种手法,动作遵循轻柔、灵活、流畅、不浮不燥,力轻而富有弹性,轻落至重后轻起,反复施力,做到补能益气生血,泻能活血化瘀。
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各个按摩穴位治疗脱发。
1.百会穴:百脉交会穴,可通畅百脉,调和气血,扩张局部血管,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用按法,以拇指指腹作用于百会穴,力度适中,以患者不觉晕为宜,用力时不是用指力,而是呼气、沉肩、肩发力于臂而贯于指。
2.风府穴:采用点法揉法,以拇指指端沿顺时针点揉旋转5次,力度适中,在点和揉时应向上用力,才能见效,点法、着力点较小,刺激性强,而配揉法可刚中带柔,取长补短。以患者觉酸胀、不感痛为准。
3.风池穴:按摩手法同风府穴的手法,此法疏散在表的风邪,点穴开筋。松解局部肌肉痉挛。
4.太阳穴:较敏感,采用点法揉法,力度为轻缓,以中指指端点太阳穴,由轻至重后轻,旋转揉动5次,动作持续,着力深透。此法可祛散风寒,解除头脑紧张感,以缓解头部血液循环障碍。
5.四神聪:采用点法按法。以双手拇指指腹进行点按,先点按左、右神聪,后前后神聪。祛风邪活气血,健脑宁神。
头部循经按摩结束后,我们还采用了一些放松手法,如叩击法:叩击头部,沿经叩击。用力快速而短暂,刚中有柔,速度均匀而有节奏,此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头皮温度升高,头皮微红,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此法对斑秃效果比较明显。
除此以外外,专家与医生还结合了耳穴的手法辅助育发。《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厘正按摩要述》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耳穴的操作是按脏腑经络辩证现代医学理论取穴,主要采用:"肾穴(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肺穴(耳甲14区),内分泌穴(耳甲腔的前下部),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手法采用揉、搓、捏、点法,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廓至发红,以拇指为基,食指点揉以上四穴,力量轻不觉痛为宜,顺序是由下至上。以食指、中指夹于耳根部,上下搓动5次,力轻至皮肤发红。通过疏通耳部经络达到疏通头部经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以助头发生长 中医说的玉枕骨就是常说的后脑勺,在后头部,人在睡觉的时候,这里正好对着枕头,所以称为玉枕。 这个穴位是和脱发有很大关系的哦。通过按摩那个穴位可以起到防脱发的作用。
头部穴位保健按摩
1.开天目:
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皮肤,以前臂带动手指,自下而上,做双手交替,有节律的抹法。双手共20次,注意力量轻柔,以前额皮肤不变红为度。
2.推前额:
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注意力量不宜过大。
头痛穴位按摩法 少海穴
位置:位于手臂肘部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需要屈肘。
功效:该穴具有益心安神、理气通络等功效,适用于头痛、精神分裂症、眩晕、臂痛等症。
做法:用拇指指腹适当用力下按并揉动穴位2~3分钟。
头痛按摩哪个部位 按揉太阳穴
用两手拇指的指面,按在两侧太阳穴,持续按压片刻,继而作环形旋转揉动,同时,触摸颞肌有无肌性条索祥物,如果触之有痛感,可用其指面处缓缓拨动,至颞肌柔软为主,以疏风清热,明目去头风,可止偏头痛。
头痛按摩哪个穴位 头维穴
位置:位于头侧部发际里,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功效:该穴具有疏风止痛,清头明目的功效,可治疗头痛、头晕、头重、多泪、目眩、脸部痉挛等症。
做法:深呼吸后,吐尽空气,然后用双手的大拇指按揉穴位,每次5分钟。
头痛按摩什么穴位好
1、头痛可以按摩太阳穴
这个位置很好找,顺着眼角边儿,一张嘴,一摸一个坑,这就是太阳穴。揉穴的时候要注意由轻到重,然后再轻轻地揉,最后揉到有酸胀感为宜。所谓酸胀感,就是得气了,得气才能治病。
2、头痛可以按摩太冲穴
在脚上,大拇指和二拇指中间有个缝儿,沿着这个缝儿往前推,直到推不动了,也就是在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有一个穴位用手一掐,会有酸胀感,这叫太冲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一般的常规,但是中医非常有讲究,用脚丫子照样治头病。
3、头痛可以按摩合谷穴
俗称虎口,反复按揉可以镇静止痛。
4、头痛可以按摩肾俞穴
在第二腰椎旁开二横指处,艾灸此穴,可以治疗月经性头痛。
5、头痛可以按摩阳白穴
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按压阳白,清头明目,缓解头痛。
6、头痛可以按摩神庭穴
位于发际线正中向上0.5寸微微凹陷处,长按神庭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有效缓解头痛,十分提神醒脑哦。
7、头痛可以按摩四神聪
一说到四神聪,你就知道这个穴位是干什么用的,就是四神聪明,又精神又聪明。它的位置就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地方。一寸怎么计算呢?一般我们讲“同身寸”,就是病人自己的寸。把拇指伸出来,大拇指的弯曲部分的这上半截叫一寸。在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一扁指的四个穴位叫四神聪,就是四个穴位。偏离一些也没关系,因为按摩穴位和针灸不太一样。
头痛按摩什么穴位
1、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膀胱经的京骨穴,以及小肠经的后溪穴、前谷穴。
2、合谷穴
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手法以拿捏、点按此穴,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称“拿虎口”。如能经常拿捏、点按此穴,具有清利头目、缓解各型头痛。
3、天柱穴
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与头后部的血管有密切关系。
天柱穴的主治病征为:头后部疼痛,失眠等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中药首选穴之一。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它与视神经也有关,能使眼睛爽朗明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反复20次。
偏头痛按摩这些穴位
大多数的偏头痛,发生在如图2-35所示穴位的位置(偏头痛按摩哪个穴位不明白的朋友要好好看看)。要确定疼痛的部位,先用指尖压压看。这样比较要找偏头痛按摩穴位。
偏头痛的人,头部一侧发生抽痛,多是因为颈部后侧“天柱”以下的部位僵硬的缘故。进行偏头痛按摩穴位的人找到僵硬处之后,需要一手支撑患者前头部,以另一手的拇指或食指指腹指压,以便使僵硬感消失,血液循环流畅,头痛症状自然解除。如果还有疼痛的地方,就以确认好的穴位为中心,把中指重叠在食指上,用力地压与揉,疼痛会逐渐地消失(图 2—36)。也不必再为寻找偏头痛按摩哪个穴位烦恼了。
进行好偏头痛按摩穴位指法后,可利用吹风机的冷热风刺激疼痛部位的穴位。先对颈部“天柱”、“风池“轮流吹送热风和冷风,这时后头部扩张的血管会收缩使疼痛消失。接着,也以热风和冷风交互剃激例头部,但最后要以冷风结束(图2—37)。
注意事项
大家要按照以上方式做哦,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高血压头痛按哪个部位 高血糖头痛按摩穴位
取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个穴。
按摩方法:将一只手的五指微微弯曲,在头顶抓50次,每日1次。
功效:刺激四神聪穴有利于消除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的症状。
取穴: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中指分别点按同侧的听宫穴,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功效:利水消肿,止高血压头痛。
取穴:额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用一手的中指以转圈的形式按揉印堂穴,力度稍微重一些,以能承受为度,每次按揉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能清利头目,对高血压头痛,眩晕者有益。
取穴:位于枕骨正下方凹陷处,也就是颈后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此肌肉外侧凹陷处,后发际正中旁开1.5寸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两手分别置于颈后两侧的天柱穴,轻轻拍打,持续3分钟,每日1次即可。
功效:该穴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首选穴之一,按摩此穴不但可以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眼花,还对伴随肩部肌肉僵硬,酸痛,颈椎疾病者有治疗作用。
取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凹陷中。
按摩方法:在按摩时,用一手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1次,即每分钟30次,连续按压2分钟,每日1次,按压时要有力度,穴位下面出现酸,麻,胀的感觉最好。
功效: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刺激合谷穴具有补气安神,益气回阳之功效,可稳定高血压患者急躁,紧张的情绪,对高血压伴随的头痛也有很好的缓解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