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喂养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喂养
新生婴儿喂养主要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等方式。其中,母乳喂养指的是用母亲的奶水喂养,是新生儿喂养的最佳方法;人工喂养则是指当母亲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进行哺乳时,可采用牛、羊等动物乳制成的奶粉或其他代乳品进行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指的是当母亲奶水不足,不能够多次喂养时,配合其他代乳品如牛奶、羊奶等来进行喂养。
1. 喂养最珍贵。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能增强孩子的抵抗能力,对宝宝非常重要。做妈妈的,要坚持多吃饭,把最好的、最多的母乳喂给宝宝,打消不喂奶的念想。
2. 不要轻易更换奶粉的品牌。不同品牌的奶粉,配方成分是不一样的。刚出生的宝贝们消化系统还不完善,轻易的更换奶粉会引起宝宝的不适应,所以,选择奶粉要慎重,选择适合的,不要出现更换的麻烦。
初生婴儿护理知识大全
一、初生婴儿护理知识之—哺乳和喂养
如果条件允许,母乳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越早开奶,多让婴儿嘴巴刺激乳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如果因为个别原因,实在无法母乳喂养,那要选择适合婴儿的奶粉,注意喂奶量和奶具的卫生。
二、初生婴儿护理知识之—居室环境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初生婴儿喂多少奶粉 婴儿喂养奶粉多少合适
按照一般的标准,出生时体重为3-3.5千克的宝宝,在1-2个月期间,每天以吃600-800毫升左右的牛奶为宜,每天分7次吃,每次100-200毫升,如果吃6次,每次吃140毫升。不要喂得太多。
2-3个月的宝宝牛奶的日用量应限制在900毫升以下,计算900毫升产生的热量为2427千焦,已经足够宝宝的需要。一天喂6次,每次不超过150毫升,如一天喂5次,每次不超过180毫升。
3-4个月的宝宝每次牛奶的食用量为200毫升,一天喂5次。如果每天喂6次,则每次的量不得超过200毫升,180毫升较为适宜。为了防止宝宝发胖,每天的总奶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内。
4-5个月的宝宝每日奶量仍维持在1000毫升左右,因为宝宝在4-5个月时的体重增加情况与3-4个月期间区别不大,可给予同样喂养。
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要适当控制奶量,如果让他任意吃的话,宝宝会长得过胖,一般来说,宝宝每天牛奶总量不要超过1000毫升。
6-7个月的宝宝可以添加代乳食物了,这个时候的宝宝的食物依然以奶类为主,宝宝一日奶量大约为700毫升。
7-8个月的宝宝开始增加半固体性的代乳食品。在每日奶量不低于500毫升的前提下,减少两次奶量,用两次代乳食品来代替。
8-9个月的宝宝继续增加代乳食品,此时宝宝可以尝试的辅食种类已经很多了,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500-600毫升之间。
宝宝长到9个月以后,乳牙萌生,消化能力增强,辅食的添加量也要有所增加,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牛奶仍应保证每天500毫克左右。
宝宝长到10个月以后,乳牙已经萌出4-6颗,有一定的咀嚼能力,人工喂养宝宝此时应减少牛奶的量,最好将喂牛奶的时间安排在上、下午,每天牛奶的量不超过500毫升。
11-12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接近成人饮食,有的母乳喂养的宝宝此时也准备断奶,一般来说,宝宝每天补充牛奶的量不应该低于250毫升。
孕期尽早发现艾滋病母婴传播可防可控
问:艾滋病病毒(HIV)在哪里呢?
答:HI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体液中。
问: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呢?
答:1、性传播:男女或男男之间无保护性的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性伴侣越多,被感染的风险越大;2、血液传播:输入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格的各种医疗器械及能够刺破皮肤的工具等都可以传染艾滋病;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以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问:艾滋病孕产妇可以生健康的宝宝吗?
答:可以生健康的宝宝,但需要在孕早期尽早接受艾滋病检测,如果发现感染艾滋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及早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婴儿出生后及时规范治疗和人工喂养,可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问: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哪些阶段?
答: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即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产后传播;90%的儿童感染艾滋病来源于母亲,因此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率为38%—52%。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在部分发达国家,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至2%以下。
问:母婴传播究竟如何预防?
答:目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点领域包括:第一,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第二,预防艾滋病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第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第四,为感染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关爱和支持。这些干预措施的关键点是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和针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早干预,即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问:若分娩时才干预有用吗?
答:如果孕产妇到分娩时才检测,则失去了用药的最佳机会。通常未接受药物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婴儿的感染率超过三分之一,而且所生婴儿5岁之内的死亡率是正常儿童的两倍;因此,要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首先要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其次是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能及早规范的应用抗病毒药物,其所生婴儿也能及早(出生后6—12小时内)应用预防性抗病毒药物治疗。
问: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是否一定要剖宫产?
答: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病毒载量不高、孕产期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阴道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之间没有差异;临产后的紧急剖宫产没有减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作用,反而可能发生较高比例的剖宫产并发症。因此,在孕产妇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艾滋病感染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尽量实施阴道自然分娩,不主张行剖宫产术。
问: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能否母乳喂养?
答:婴儿喂养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喂奶粉)和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三种方式。其中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均可造成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特别是混合喂养发生母婴传播的几率更高。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一定要选择母乳喂养,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即只用母乳喂养,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包括不喝水)。在纯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和儿童应继续应用抗病毒药物,减少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机会。如果母亲出现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应积极治疗,并避免乳腺感染期间进行母乳喂养,及早转为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最好不超过6个月,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转变为人工喂养。在喂养方式转变时,一定要避免混合喂养。
宝宝每个阶段的哺乳次数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最佳的婴儿喂养方法是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
易过敏婴儿半岁前必须吃纯母乳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孩子在6个月内如果能做到纯母乳喂养,要比早早就开始喝牛奶的孩子患过敏症的风险低。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宝宝营养不良,纯母乳喂养时间也不应超过7~8个月。
在宝宝出生后,母亲的乳汁将是宝宝的第一餐,我们应尽早进行哺乳,这样才可以促进母亲乳汁分泌。而且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应该及时让宝宝吃上母亲的初乳。一般情况下,若分娩的母亲、宝宝一切正常,0.5~2小时就可以开奶。
刚出生婴儿的喂养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 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
宝宝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但1个月内的婴儿俯卧还不能自己主动抬起头,只能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一侧,到两个月时能稍稍抬起头和前胸部,3个月时头能抬得很稳。俯卧抬头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颈部,还能增加肺活量。
1.喂养知识
新生婴儿喂养,以母乳最佳,而且越早喂养越好。在婴儿出生半小时内,如果妈妈的乳房中还未分泌出乳汁,也需让婴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同时,母乳喂养也可增进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在母乳喂养宝宝时,喂养姿势也十分重要,其中专家公认的最符合人体科学的喂养姿势是“竖抱位”,即让婴儿在喂养时头部微微向上抬起。婴儿在喝奶时还可以看着母亲,增进感情。喂养婴儿前,妈妈要保持乳头的清洁,喂完后,最好将乳房中剩余的奶水挤掉,防止乳汁淤积,促进乳房正常分泌乳汁。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皮肤娇嫩,衣服和尿布都应该采用吸水性能好的纯棉衣物。其次,衣服颜色应选淡色系,既防止婴儿因漂染色素感染,也方便父母及时发现衣物上的脏污,为婴儿保持清洁。婴儿头发稀疏,头部散热快,头部也就容易着凉,气候寒冷或在室外有风吹的情况下,最好给婴儿戴上小帽。
尿布需要经常更换,妈妈要勤快并且细心地洗尿布,每天白天至少要换4次,晚上也应该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尿布,都要把婴儿的小屁屁洗净擦干,最好擦上少许护肤油。倘若使用尿不湿也需选择透气柔软,不宜包裹太紧,要保证婴儿屁屁干爽透气。
3.睡眠和睡姿
新生儿一天的睡眠时间长达18-20小时之久,但新生儿不宜睡眠过长时间,父母需要每个2-3个小时就把孩子弄醒,让孩子活动活动或者给孩子喂奶。
新生儿睡觉的姿势会影响呼吸,头颅的发育,良好的睡姿配上一个舒适柔软的枕头,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有利。
新生儿以平躺睡姿为好,这样不会压迫肺部,导致呼吸不畅。在喂完奶后,最好采取侧睡,防止平躺时压迫胃部,奶水外溢。
4.疾病护理
新生儿免疫力低,护理时十分需要注意卫生。父母或者他人触碰婴儿前要洗手,细菌接触婴儿皮肤,有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给婴儿洗澡后要用干毛巾将水擦干,难以清理的皮肤褶皱部位要敷爽身粉,或者用吹风机小风慢慢吹干,潮湿的皮肤也易使皮肤感染。
若新生儿有便秘、发烧、感冒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婴儿呛奶的危害
婴儿呛奶最大危害莫过于会造成婴儿脑部缺氧,而造成婴儿死亡。婴儿的神经系统刚刚发育,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他们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咳出。于是,常因奶液对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窒息。同时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若停止供氧5分钟,即可死亡,所以,呛奶很可能会发生婴儿猝死的悲剧。所以为了防止婴儿呛奶事故的发生,最好在给婴儿喂奶的时候维持姿势的正确。
其实婴儿呛奶的时候严重时身上的皮肤的颜色和脸色都会变,而这个时候不少宝妈就会开始手忙脚乱。所以一般是为了宝宝的健康,最好是在喂养宝宝时,在细节处多加注意,以降低呛奶发生的几率。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喂养
初生婴儿喂养方法如下:
1.开始喂养的时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吃母乳或起码在2小时以内喂奶。理由是初乳是新生儿最适宜的食物,因为它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高度浓集的营养素和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物质,而且在生后1小时是新生儿的敏感时期,是建立母子相互依恋感情的最佳时间。所以,只要产妇情况正常,分娩后即可让新生儿试吮母亲的乳头,让孩子尽可能早地吃到母乳。
2.喂养的次数及间隔: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以每日7次,间隔3小时为宜,即6、9、12、15、18、21及24时,夜间凌晨3时,宝宝哭闹可喂一次。由于人乳入胃后大约需3个小时才能排尽,因此每日哺乳的间隔时间不宜短于3小时或长于4小时。
但是,对于新生儿喂奶的间隔时间不要过于拘泥。因为,新生儿阶段,因哺乳分泌量常有不足,孩子可能每次都没吃饱,这就可以不固定喂奶时间,而视母乳分泌多少和新生儿饥饿反应情况灵活掌握,即按需哺乳。
3.每次喂奶的时间:新生儿的哺乳时间,以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为度。在哺乳的头5分钟里,婴儿大约已经吸入乳量的一半(50%),当喂至10分钟时,即可哺喂乳量的80%左右,所余的乳汁已经很少,因此,喂奶最理性时间为15-20分钟,宝宝吮吸太久,容易吸入大量空气而诱发溢乳或吐奶,而且也容易造成乳头皲裂。
新生儿喂养需哺乳
分娩后,很快就面临的新生儿喂养的问题,如何喂养初生婴儿是每个新妈妈都提心吊胆的事。其中最担心的问题是宝宝吃多少就饱了呢?本文就告诉你新生儿喂奶量如何控制。
分娩后,很快就面临的新生儿喂养的问题,如何喂养初生婴儿是每个新妈妈都提心吊胆的事。其中最担心的问题是宝宝吃多少就饱了呢?本文就告诉你新生儿喂奶量如何控制。
新生儿喂养宜按需哺乳
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制喂奶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周。新生儿每次吃到的奶量不尽相同,因此有时孩子吃奶后1小时就饿了,而有时孩子间隔达3小时都似乎还不那么想吃。这些情况都很自然的,而且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食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按所需哺乳为宜。
新生儿按需哺乳的好处
这种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频繁的吸吮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奶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乳腺分泌)。
怎样做到按需哺乳?
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如果母亲奶阵到了,而孩子肯吃,也可以喂,而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
刚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胃容量只有30毫升,每次能吸吮到的奶量也只有20毫升左右。奶量少,加上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孩子很快容易饿了。所以,两小时左右喂一次奶很正常。
TIPS:
出生头两周每天喂奶8~12次是我们推荐的喂奶次数。大致要到第2个月,宝宝才会延长至2。5~3小时喂一次奶,这时他的胃容量已达100毫升以上,摄入的奶在胃中存留的时间延长了。
初生婴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胃容量小,每次吸入的奶量少,约30毫升左右,初生婴儿吸吮动作尚不熟练,对哺喂方法也未能顺利实行,往往每喂一次奶,母婴均疲惫不堪,而婴儿却未能满足食量。婴儿吸吮乳头时常易入睡,捏耳、鼻、抓脚心等均不能唤醒婴儿使他继续吮乳,因此也常影响食量。这样,喂哺后不久,婴儿便因饥饿而啼哭不已。在过去,比较强调喂奶次数,不到一定的间隔时间,不允许再喂奶,常以糖水或牛奶补充,其实这不利于泌乳的促进。
近来,国外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试行按需要不定时的喂哺。从新生儿起,不再强调按时,而据需要进行4-5次不定时的哺乳后,因婴儿已满足食量,便不再啼哭,营养也得到了保证。因此,专家们提出“按需要”喂奶的新观点,改变了过去强调按时喂奶的旧习惯,目前已得到推行。我国在教科书上已有如此规定,由于这种喂哺方法不但符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所以有关人员也在宣传此种喂哺方法,指导产妇试行。在婴儿长到6个月以上,奶已逐渐被其他代乳食品或辅助食品所取代时,再建立按时饮食的制度。
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是任何食物都不能比拟的最佳食品。很多太太都面临母乳不足的情况,新爸爸们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母乳添加催化剂。但添加什么,如何添加又让新爸爸们无从下手。其实解决方案并不是惟一的,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加强宝宝的吮吸。实验证明,宝宝吃奶后,妈妈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这是因为宝宝吮吸乳头,可促进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避免服药。哺乳期内,你一定要提醒太太不能乱服药。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状腺药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医生的嘱咐下服药。
(3)补充营养。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妈的体内,如果妈妈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自然会影响正常的乳汁分泌。你一定要把大厨的职位担当好,为太太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同时,多准备一点汤水,对太太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4)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绪。分娩后的妈妈,在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迷的状态,这会制约母乳分泌。医学实验表明,乳母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乳汁分泌会急剧减少。因此,你有义务为太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并随时关注其心理健康。
(5)食疗。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再结合催乳食物,效果会更明显。如猪蹄、花生米等食物,对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均衡饮食,是哺乳妈妈的重要法则。
哺乳妈妈对水分的补充也应相当重视。由于妈妈常会感到口渴,可在喂奶时补充水分,或是多喝鲜鱼汤、鸡汤、鲜奶及开水等汤汁饮品。水分补充适度即可,这样乳汁的供给才会既充足又富营养。
为了恢复身材而急于减肥的妈妈很难保证奶水的供应。在此建议哺乳妈妈最好能等哺乳期结束以后,再控制饮食减肥。其实喂奶已经消耗了很多热量,只要妈妈们饮食不过量,再配合着做一些产后运动,就能避免脂肪的囤积。
以上就是初生婴儿喂养的关键问题,希望那个可以帮助到大家,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关注他们的生活健康,他们安全的健康的生活,是我们必须要去关注的,自己孩子的生活健康是非常的重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他们,他们的营养和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的重要的。
新生婴儿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无论你的新生婴儿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都可能会出现烦躁、胀气、便秘、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新生婴儿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怎么办?新生婴儿出现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因为,新生婴儿出生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除母乳蛋白外,免疫系统会把部分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当成异种蛋白,这些蛋白质通常分子量比较大,容易剌激新生婴儿的免疫系统作出过强的反应,出现如胃胀气、腹痛、腹泻等症状。
方法/步骤
腹泻,是新生婴儿消化不良的症状之一。腹泻很可能是牛奶不耐受的征兆,对于婴儿无规律地阵发性哭闹、吐奶、排气多、排便次数多且大便稀,如果是混合喂养,将普通配方奶粉替代成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后,腹胀和腹泻症状有所好转,可考虑是牛奶不耐受。
婴儿对于牛奶不耐受分为对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两种情况。据调查,约有50%的0-1岁婴儿会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新生新生婴儿的肠胃发育还不完整,乳糖酶与肠激酶活性较低,难以完全消化摄入的乳糖和蛋白质。在成人的肠道中,乳糖酶和肠激酶被100%激活。
可是对于肠道发育未全的新生儿,乳糖酶的活性可能仅为70%左右,而肠激酶的活性可能仅为25%左右。酶主要负责分解乳糖和蛋白质,使其可以被消化和吸收。如果酶活性不足,有些乳糖和蛋白质逃离小肠,并游离到大肠,在那里,许多细菌分解营养素以供己用。细菌的发酵作用会引起胀气,最终引起婴儿的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
同样,烦躁、胀气等,这些都是肠胃消化不良的最常见症状。需注意,不同的新生婴儿排便会有所不同,受饮食的影响很大。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能每天有多达10次的大便,往往每次喂奶后就会大便,而有些新生儿可能每隔一天才有一次,这仍然是正常的。如果是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婴儿,则每天应该至少有一次排便,否则可能是便秘。如果新生婴儿有肠胃消化不良的问题,你必须优先考虑另一种类型的易消化配方粉—含部分水解蛋白和低乳糖,才可能帮助解决问题,例如美赞臣亲舒易消化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粉。
可较早给早产儿喂奶
有理论认为,早产儿由于肠道没有充分发育,喂奶常会引发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因此许多早产儿护理机构都先给孩子注射营养液,在较晚时候才开始喂奶,此后注射营养液和喂奶还会并存一段时间。
为探明较早给早产儿喂奶是否有好处,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英国和爱尔兰几十家医院中的约400名早产儿进行了试验。这些婴儿都早产5个星期以上,其中约一半人在出生后第2天就开始喂奶,其余人在出生后第6天才开始喂奶。
跟踪观察显示,两组婴儿出现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风险没有明显差异,而较早开始喂奶还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婴儿需要注射营养液的时间缩短,纯母乳喂养开始的时间相应提前,这有利于孩子发育。
在本次试验中,绝大多数早产儿开始喂奶时都是母乳喂养,也有少数婴儿是奶粉喂养。
参与研究的彼得·布罗克赫斯特教授说,总的来说,早点开始给早产儿喂奶更好一些。较早开始喂奶可让婴儿更早地完全依靠母乳,而不再需要特殊医疗器械的护理,这也可以节约医疗资源。
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
1、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之喂养知识
新生婴儿喂养,以母乳最佳,而且越早喂养越好。在婴儿出生半小时内,如果妈妈的乳房中还未分泌出乳汁,也需让婴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同时,母乳喂养也可增进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在母乳喂养宝宝时,喂养姿势也十分重要,其中专家公认的最符合人体科学的喂养姿势是“竖抱位”,即让婴儿在喂养时头部微微向上抬起。婴儿在喝奶时还可以看着母亲,增进感情。喂养婴儿前,妈妈要保持乳头的清洁,喂完后,最好将乳房中剩余的奶水挤掉,防止乳汁淤积,促进乳房正常分泌乳汁。
2、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之尿布知识
尿布需要经常更换,妈妈要勤快并且细心地洗尿布,每天白天至少要换4次,晚上也应该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尿布,都要把婴儿的小屁屁洗净擦干,最好擦上少许护肤油。倘若使用尿不湿也需选择透气柔软,不宜包裹太紧,要保证婴儿屁屁干爽透气。
3、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之注意观察宝宝大便
如何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形状、频率,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0—20小时内开始排胎粪,呈墨绿色,称为胎便,1-2天内排完。若超过24小时不见胎粪排出,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新生儿吃奶后大便开始改变颜色。母乳喂养者大便为金黄色,呈糊状,有时带小颗粒,每日3-6次;牛奶喂养者大便呈淡黄色,软膏状,每日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