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淡水鱼鱼片小心肝吸虫
吃淡水鱼鱼片小心肝吸虫
水煮鱼片和酸菜鱼都是被很多人喜爱的一种佳肴,说起来真的很奇怪,淡水鱼片这样做出来不仅味道鲜美,而且鱼肉嫩滑,可谓是一种享受。在川菜馆里,水煮鱼片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
可是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在品尝美食的时候总是会有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不知道又吃了带有什么添加剂的食物,不知道是否又吃到地沟油?,但是民以食为天,美食的诱惑也是很难抵挡的,吃在中国,这么多的美食不吃,那可真是太亏了,所以,尽管知道食物中有添加剂,比如火锅等,但是还是看到火锅店中人满为患。
淡水鱼现在是大行其道,而且也是因为有了水煮鱼和酸菜鱼,淡水鱼才更受欢迎,加上淡水鱼多为人工养殖,价格上面也非常有优势,所以,吃淡水鱼的人还是很多的,甚至还有很多人吃生的淡水鱼片,这样风险非常大,鱼片一定要煮熟了吃,才能将寄生在鱼内的寄生虫杀死,如果生吃,非常容易患肝吸虫病。
据媒体报道,广西一名男子喜食淡水生鱼片,结果发现不幸感染肝吸虫。科学家研究表明,肝吸虫多存于淡水鱼虾的脊背部和尾部,所以生吃或吃未熟透的淡水鱼虾等淡水产品,极容易感染肝吸虫病。
海鱼因为是生长在海洋环境的海水比较咸,可以杀灭部分细菌,因此,吃海鱼相对安全一些,但是淡水鱼的生长环境却不同,很容易有寄生虫,如果不彻底加热的话,就非常容易将这些寄生虫吃进人体,引发疾病。
据相关的统计,我国有多达1200万人感染肝吸虫病,这是个不小的数字,肝吸虫进入人体后就寄生在肝胆管内,非常容易引发胆管癌、肝癌。然而更可怕的是,肝吸虫雌雄同体可自我繁殖,一年产卵超过100万粒,时间长了,患者肝脏里都会钻满了虫子。而这种肝吸虫的生命力特别顽强,用酒精大蒜芥末对它丝毫不起作用的。杀死肝吸虫的最好办法就是高温,一般只要超过90度几秒钟就能将肝吸虫杀死,所以淡水鱼虾最好还是煮熟了再吃。像水煮鱼和酸菜鱼还是不错的选择。
生猛海鲜尽管是人们的喜爱,生鱼片或许真的比煮熟了的鱼片更加的鲜嫩,但是,如果吃生鱼片的片刻享受却要用健康去交换的话,那确实有点不值得了,所以,千万不要为了满足自已的口感,却伤害到自己的肝胆,而且这种伤害甚至会危及生命,一旦命没有了,哪里还有什么口福可享,所以,爱护自己的健康,不要吃生鱼片。
吃鱼注意事项 吃生鱼片得寄生虫病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日本饮食——生鱼片,觉得味道鲜嫩美味,却不知生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体通过生食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受到感染,症状为疲劳、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严重感染者造成肝腹水,甚至死亡。
生鱼片中的寄生虫
许多人喜欢吃“鱼生”,珠江三角洲的许多食肆也以“鱼生”鲜美招徕食客,更有人以讹传讹认为用酱料拌过的生鱼片不会感染肝吸虫病。其实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叫做囊蚴,具有厚厚的壁的囊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
实验证明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也要经三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
因此,吃“鱼生”,吃用酱料拌过的生的鱼片,或者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都可能染上肝吸虫病的。
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轻者可暂时无症状,随着寄生在胆管中的肝吸虫繁殖增多,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肝脏肿大,部分出现胆囊炎、胆道梗阻,少数人会发展到肝硬化。
肝吸虫病会传染吗
一般感染肝吸虫病与居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及饮食嗜好有着密切关系,广东部分地区如顺德、南海、三水等地居民有吃鱼生和鱼生粥的习惯,很容易感染肝吸虫病,此外,生熟砧板无分开,盛生鱼的器皿盛食,食生葱、生芫茜,饮生水等也可受感染。
肝吸虫病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肝吸虫病不会进行人与人之间传染,人只是中间宿主。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的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然后再侵入淡水鱼或者小虾的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 肝吸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它不是37种法定传染病之内的。
鱼三大部位不能吃
在日本,人们喜爱吃生鱼片,不过,多食用的是海鱼,在中国,也同样有喜爱吃生鱼片的一些人,但是,他们食用的鱼类范围却比较广泛,除了吃海鱼生鱼片意外,还喜欢食用淡水鱼生鱼片,认为淡水鱼抓上来后,蘸酱吃生鱼片别有一番滋味,但是你知道吗,实际上不管是淡水鱼
生鱼片,还是曾经在淡水生活过的海鱼生鱼片,最好不要在没有煮熟的情况下食用,因为,这些这些鱼类身体会有肝吸虫的卵,人在食用后对身体有害。
鱼头
许多人都爱吃鱼头,鱼头的烹饪方法也多种多样,如剁椒鱼头、清蒸鱼头等,但是,鱼头也是鱼身上不能吃的部位你造吗?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生活在水里面的鱼类,体内蓄积了大量的有毒金属污染物,例如甲基汞,有研究人员调查显示,甲基汞含量最高的位置便是鱼头部,虽然大人轻微摄入并无大碍,但是孕妇和小孩,不小心食用,危害很大,将影响胎儿和小孩的智力。
鱼腹黑膜
仔细观察鱼,你便会发现,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鱼,在鱼的肚腹内壁,都有一层黑色薄膜,而这种黑色薄膜也被称为鱼腹黑膜。鱼腹黑膜在鱼腹中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鱼内脏的有害物质渗透到肌肉中去,但是,这也意味着,鱼腹黑膜是有毒物质的聚集地,因此,人在使用的时候,需切记要小心的将鱼腹黑膜清除再使用,不然很容易中毒。
吃生鱼片要注意些什么
生鱼片营养价值确实高
日本料理中的刺身大都选用鲑鱼(三文鱼)、鲔鱼(金枪鱼)、海虾、章鱼等海洋鱼类。在保证其新鲜、安全的前提下,海洋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易咀嚼消化,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矿物质,脂肪含量低,有些(例如鲑鱼)还含有DHA等的ω-3系列脂肪酸,能保障人的脑部健康,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材。
有感染寄生虫的危险
近几年,因为食用生鱼片而感染寄生虫的患者数量急剧上升,一般来说,淡水鱼感染寄生虫的几率比海鱼大,浅水鱼类感染寄生虫的几率比深海鱼大,但也不保证深水海鱼在运输途中染病。建议大家吃刺身时选择正规、卫生的餐馆并选择深海鱼类,避免淡水鱼刺身。
高度酒类不能杀寄生虫
不少人认为吃“鱼生”时喝高度酒可以杀灭鱼肉里的寄生虫。但以肝吸虫为例,就算是70度的酒,也要24小时才能杀死肝吸虫,平时饮用酒远远低于这个浓度,而且酒精在胃中被食物与胃液稀释,根本不足以杀死藏在鱼肉里的肝吸虫囊蚴,更不能预防“鱼生”里的肝吸虫对人体肝脏的侵蚀。此外,酒精可直接加重肝脏的损害,更增加了肝吸虫病对肝脏的危害。
芥末可杀菌
有研究表示,芥末中含有杀菌成分,可以杀死杀死大肠菌、黄葡萄球菌等细菌,并抑制食物中霉菌和其他有毒细菌的生长。所以,吃刺身时应沾点芥末食用。
如何挑选新鲜的挪威三文鱼?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1.选择在大超市购买挪威三文鱼。
2.检查包装上的生产厂家及卖方信息,注意每条挪威三文鱼都具有可追溯性,可向销售人员核实产品的原产地信息。
3.新鲜的挪威三文鱼鱼肉呈橙红色且色泽鲜明,肉质坚挺鱼皮光滑,脂肪分布俨如大理石并具有清晰可见的白色条纹,经指尖挤压后会迅速反弹。
清理的学问
一整块新鲜的挪威三文鱼摆在面前时,可千万不要用水清洗,由于挪威三文鱼生长在冰冷的海水里面,鱼油含量非常丰富,越用水清洗油脂会分泌的越多。正确的处理方法应用厨房吸油纸轻轻吸附挪威三文鱼表面油脂。
薄?厚?
刺身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为度。这里讲的“好吃”有两层含义:一是容易入口,二是鱼片的厚薄能充分体现该鱼的最佳味道。一般鱼片厚约5毫米,就是俗称的2个铜板厚。这个厚度,吃时既不觉腻,又能感受到肉质的充盈。
新鲜装盘
三文鱼刺身的装盘方法有平面拼摆、四角形拼摆、薄片拼摆和花色拼摆等多种。原料的数量用三、五、七奇数的方法盛放,这是做刺身最有特色的装盘方法。供刺身菜肴时,原料要求有冰凉的感觉,可以先以碎冰打底,铺上保鲜膜后再放生鱼片。
搭配的酱料
大家在吃三文鱼刺身时,都会使用青芥末与酱油。青芥末中的辛辣味道有助于提味、开胃,而酱油则能提供咸味、鲜味,调和整体的美味。其实,日本酱油有浓口和淡口之分,就像中国酱油有生抽和老抽的之别一样。因此,我们在将其与刺身搭配时,最好根据所用原料及自己的口味偏爱而定。另外,挤点新鲜的柠檬汁也可以方便的达到提鲜的作用。
如何去存储
为了保证挪威三文鱼的鲜美口感,新鲜的三文鱼最好贮存在摄氏0至4度。如果当天购买的挪威三文鱼没有食用完,可以直接放入冰箱内冷藏,温度须控制在摄氏零下18度或以下。在冰箱的储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天。
吃刺身注意事项
1.老人、肠胃不好、抵抗力弱者少吃/颜宗海说,如果吃到较为不新鲜的生鱼片,轻则上吐下泻肠胃炎,重则发高烧,抵抗力弱者,还可能引发败血症,老年人更是不能常吃,如果要吃实在须挑选环境卫生较佳的店家。
2.婴幼儿、孕妇少吃深海鱼类/在欧美国家孕妇手册均明写,孕妇不合适吃深海鱼类,像是旗鱼、鲔鱼等等,因食物链累积,重金属量因此较多,恐影响胎儿脑部发育,此外,重金属危害,婴幼儿更是首当其冲。
3.淡水鱼寄生虫风险大,要少吃/淡水鱼因淡水河较多寄生虫,导致淡水鱼生鱼片酿虫虫危机,尤其是鲑鱼,有一部份时间须在淡水产卵,所以寄生虫危害较大,应尽量少吃。
4.渔获产地不明,生鱼片食安大问号/绿色和平组织调查,多数渔获来自哪个海域皆不明,颜宗海说,如果渔获产自非法地区或是海域污染地区,生鱼片食安风险就高,例如,若产自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核污染鱼类就可能遭吃下肚。
吃鱼生一定要小心肝吸虫病
感染科主任郭文介绍说,广东省肝吸虫的感染率5.36%,约有500万肝吸虫病人。近年来人们对肝吸虫病的危害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如何及时正确的治疗肝吸虫病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仅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接诊的肝吸虫病人来看约有46%没得到正确的治疗,不少因此耽误了病情。
医院自从上月底开展全省首个肝吸虫专科门诊后,来看肝吸虫病的人增加了许多。不少人都是单位体检抽血发现肝吸虫抗体阳性,但是偏偏验大便却找不到肝吸虫卵。郭文主任说,这些人大多有吃“鱼生”的经历,而且都会以为新鲜的鱼肉用酱料和醋拌过,肝吸虫就能被杀死。
他说,许多人喜欢吃“鱼生”,珠江三角洲的许多食肆也以“鱼生”鲜美招徕食客,更有人以讹传讹认为用酱料拌过的生鱼片不会感染肝吸虫病。其实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叫做囊蚴,具有厚厚的壁的囊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实验证明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也要经三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
因此,吃“鱼生”,吃用酱料拌过的生的鱼片,或者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都可能染上肝吸虫病的。
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轻者可暂时无症状,随着寄生在胆管中的肝吸虫繁殖增多,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肝脏肿大,部分出现胆囊炎、胆道梗阻,少数人会发展到肝硬化。
郭主任说,曾经吃过“鱼生”的人应该到医院去检查,如果抽血查到肝吸虫抗体阳性,则应留大便反复寻找肝吸虫卵。由于虫卵不容易找,所以患者和检验师都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因为只有找到肝吸虫卵才可以确诊肝吸虫病。患上肝吸虫病不要自己买药治疗,应该到医院去找感染科医生,在医生的监控下用药。
为了预防肝吸虫病,我们一定要注意:
1、不吃“鱼生”,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虾。
2、家庭主妇处理过鱼虾后,要及时洗净手、刀、砧板。
3、厨房里的生、熟厨具一定要分开使用。
4、不要用生的鱼、虾去喂狗、猫。
月经期间可以吃生鱼片吗 吃生鱼片注意事项
淡水鱼寄生虫风险大,要少吃/淡水鱼因淡水河较多寄生虫,导致淡水鱼生鱼片酿虫虫危机,尤其是鲑鱼,有一部份时间须在淡水产卵,所以寄生虫危害较大,应尽量少吃。
生鱼片是一种寒性食材,过量食用会加重肠胃负担,严重时会诱发腹泻或者胃痛。
生鱼片本身就是一种性质寒凉的食材,它不能与虾、蟹等寒性食材一起吃,不然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腹痛和腹泻等不良症状。
板栗和鱼能一起吃吗 吃鱼要注意什么
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和有害物质,特别是肝吸虫病,这是一种寄生虫病,一般是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而被感染。因此不建议经常生吃鱼片。
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若是马上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吃鱼的时候需要避免这样的吃法。
因为鱼本身富含嘌呤,若是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因此不建议空腹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