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七种因素
专家介绍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七种因素
(1)饮食过饱:胃食管反流病的促成因素是食管下段括约肌不能有效关闭以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又因饮食过饱引起胃中压力增加,胃排空延缓,胃气上逆导致反流。因此本病多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
(2)过食辛辣酸甜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等这些食物常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使其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
(3)体位因素:身体屈曲、弯腰、头低位、仰卧等姿势时,均可诱发或加重烧心。夜间烧心、胸痛的发作,常在睡眠后3小时左右,胃食管反流明显与体位因素有关。
(4)季节气候因素:胃食管反流发作常与季节气候有关,春夏、秋冬季节转换时易引发旧疾。湿热与受寒也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5)长期便秘:胃食管反流病者往往胃肠动力下降,排空功能障碍,有内热便秘者多,而用力排便,会使腹腔压力增加,诱发胃气上逆而反流。
(6)药物刺激:可刺激胃酸,使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7)情志因素:情志不畅,忧郁恼怒,肝失疏泄,横逆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或肝郁化火,火灼胃阴,胃失润降,食管失于濡润,损伤胃及食管黏膜可诱发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表现是什么
一般而言,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粘膜发生的消化性炎症。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一胃接连区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失调,或由于局部机械性抗反流机制障碍。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物质损伤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
通常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出现,提示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影响胃食管交接处功能的因素包括:括约肌内压,贲门食管交接处的角度,膈肌的作用及重力作用(当患者直立时)。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食管炎,引起食管炎的因素包括,反流物的腐蚀性,不能将反流物从食管内清除,胃内容物的量及局部粘膜的防御功能。
生活中,其症状表现为烧心伴或不伴有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是最突出的症状。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包括食管炎,消化性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及Barrett化生。食管炎常可引起吞咽痛及大量出血。消化性狭窄可出现对固体食物的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消化性溃疡可发生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同样的疼痛,但其部位常局限于剑突区或高位胸骨后区,这些溃疡愈合慢,易复发,在愈合后常遗留狭窄。
后背噎得慌小心是胃病
“饮食不注意容易烧心反酸,而且后背总感觉噎得慌”,从上述临床表现来看,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胃镜检查出糜烂性胃炎,胃镜下没有食管黏膜破损的表现,属于非糜烂性反流病,这样的患者仍需进一步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明确诊断。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程艳丽表示,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熬夜族 吃对宵夜更健康
1.吃夜宵别过量饮酒
平时你会出现胸口有烧灼感吗?饱餐之后,你胃里的东西会反流吗?哮喘、咽炎久治不愈,可曾想到是胃出了毛病?专家提醒,如果有以上症状,你很可能是患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被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反酸、烧心。
专家介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士增多,城市人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常吃夜宵、饮酒过量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该病本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年轻白领罹患该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发病率更有可能呈现上升趋势。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呈现“三低一高”的趋势。“三低”指认知度低、诊断率低和就诊率低,“一高”指发病率高。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为20%至40%,广州则为6.2%,即每100人就有6至7位会经常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专家指出,由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症状五花八门,很多患者还会出现胸痛、气急、慢性咳嗽、咽喉炎、咽部异物感等让人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导致不少患者经常走错门诊。
2.经常熬夜者好吃点夜宵
对于夜宵的取舍,很多爱美的女性往往顾虑重重,怕发胖。其实,只要注意营养搭配,不要暴饮暴食,吃夜宵对体型不会造成影响。夜宵必须要结合晚餐和工作时间来确定,如果白天工作清闲,三餐都吃的很饱,晚上早睡,那么可以不吃夜宵。而如果经常工作到很晚,凌晨还没有休息,加餐非常必要,不但可以让人熬夜工作更有精神,也能起到避免空腹引起的寒冷和劳累感的作用。
胃食管反流是怎么回事
疾病病因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存在酸或其他有害物质如单酸、胰酶等食管反流正常情况下食管有防御胃酸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侵袭的功能,包括抗反流屏障、食管廓清功能及食管粘膜组织的抵抗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病理生理
食管胃反流屏障
是指食管和胃连接处一个复杂的解剖区域,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等,上述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均可造成胃食管反流,其中最主要的是LES的功能状态。
(一)LES和LES压LES是指食管末端约3-4cm长的环形肌束。正常人休息时LES压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食管。LES部位的结构首先破坏时可使LES压下降,如贲门失驰缓症手术后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一些因素可影响LES压降低,如某些激素(如胆囊收缩素、胰生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等)、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腹内压增高(如妊娠、腹水、呕吐、负重劳动等)及内压增高(如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 均可影响LES压相应降低和导致胃试管反流。
(二)一过性LES松弛(TLESR)正常情况下当吞咽时,LES即松弛,事物得以进入胃内。TLESR与吞咽时引起的LES松弛不同,它无现行的吞咽动作和食管蠕动的刺激,松弛时间更长,LES压的下降速率更快、LES的最低压力更低。正常人虽也有TLESR无,但较少,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TLESR较频繁。目前认为TLESR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三)列孔疝 可加重反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可导致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症状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症状有哪些?专家介绍,胃食管反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出现胃食管反流不去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主要有呕吐、反流等等,当出现这些症状就要立即去医院,请看下面专家的介绍。
胃食管反流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一)呕吐新生儿和婴幼儿以呕吐为主要表现。80%以上患儿生后第一周即出现呕吐,轻重程度不一,多数发生在进食后,有时在夜间或空腹时,严重各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含少量胆汁,也有表现为溢乳、反刍或吐泡沫。年长儿以反胃、反酸、嗳气等症状多见。
(2)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症状:①烧灼感:见于有表达能力的年长儿,位于胸骨下端,饮用酸性饮料可使症状加重,服用抗酸剂症状减轻;②咽下疼痛:婴幼儿表现为喂食困难、烦躁、拒食,年长儿诉咽下疼痛,如并发食管狭窄则出现严重呕吐和持续性咽下困难;③呕血和便血:食管炎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和糜烂,出现呕血或黑便症状。
(3)Barrette食管即食管下端的鳞状上皮被增生的柱状卜皮所替代。其主要合并症为食管溃疡、狭窄和腺癌。溃疡往往较深可发生食管气管瘘。
得了胃食管反流症状有哪些?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是多方面的。改变生活方式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是有益的,但是不能控制多数患者的症状,需要联合药物治疗。
吃宵夜也有讲究
1.吃夜宵别过量饮酒
平时你会出现胸口有烧灼感吗?饱餐之后,你胃里的东西会反流吗?哮喘、咽炎久治不愈,可曾想到是胃出了毛病?专家提醒,如果有以上症状,你很可能是患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被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反酸、烧心。
专家介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士增多,城市人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常吃夜宵、饮酒过量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该病本多见于 50岁以上人群,但年轻白领罹患该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发病率更有可能呈现上升趋势。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呈现“三低一高”的趋势。
“三低”指认知度低、诊断率 低和就诊率低,“一高”指发病率高。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为20%至40%,广州则为6.2%,即每100人就有6至7位会经常出现烧心、反 酸等症状。专家指出,由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症状五花八门,很多患者还会出现胸痛、气急、慢性咳嗽、咽喉炎、咽部异物感等让人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导致不少患者经常走错门诊。
2.经常熬夜者最好吃点夜宵
对于夜宵的取舍,很多爱 美的女性往往顾虑重重,怕发胖。其实,只要注意营养搭配,不要暴饮暴食,吃夜宵对体型不会造成影响。夜宵必须要结合晚餐和工作时间来确定,如果白天工作清 闲,三餐都吃的很饱,晚上早睡,那么可以不吃夜宵。而如果经常工作到很晚,凌晨还没有休息,加餐非常必要,不但可以让人熬夜工作更有精神,也能起到避免空 腹引起的寒冷和劳累感的作用。
3.粤式点心不宜搭配茶类饮料
粤式点心在夜宵阵营里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很多人晚上总会到茶楼去吃夜茶,虾饺、烧卖、叉烧包、凤爪、肠粉……面对这些食物,大 家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酌情选择适合自己的点心。太甜的馅料可能会让你的能量过剩,夜间吃油炸食品也不是个好主意。吃点心时选择饮料也有讲究,应 尽量避免喝包括凉茶在内的茶类饮料,要多喝果汁、矿泉水。
胃食管反流病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易复发的消化动力障碍性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主要症状为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6-55岁,西方国家人群相关症状发生率约7 ~15 ,其所耗费的直接医疗费用每年为93亿美元,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列第一位。1999年,北京和上海两地关于常住居民胃食管反流病调查显示其人群患病率为5.77 %。
近年来,我国肥胖人群逐年增大,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有国外学者认为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因素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国外一些研究显示,超重、肥胖,特别是上腹部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而肥胖的程度对于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C级和D级患者的疗效有决定作用, 治疗初体质指数》;25kg/m2的患者,体质指数每降低1。5kg/m2,就能增加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C级和D级患者的治愈率。
肥胖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机制主要是肥胖患者特别是上腹部肥胖患者通过周围脂肪组织增加胃内压力、延缓胃排空、使胃食管连接处的解剖结构紊乱、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等导致胃食管酸暴露增加。众所周知,超重和肥胖主要是长期进食高能量的食物引起,因此,控制能量摄入,保持适宜体重,对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另外,上海和北京的研究提示, 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主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而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一些因素如年龄、饱食、油腻食物、吸烟、饮酒、浓茶、劳累、精神情绪、妊娠、剧烈运动、腹压增高(举重、用力排便)等和胃食管反流病有密切关系,而低脂肪、高蛋白和高膳食纤维素的食物则起保护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饮食宜注意以下几点:
1、定时进餐, 进食应细嚼慢咽,少食多餐。
2、晚餐不宜饱食,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
3、减少脂肪摄入,少食高脂食物,如巧克力、肥肉、煎鸡蛋等,烹调以煮、炖、烩为主,不用油煎炸。
4、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为主,宜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鸡蛋清、牛奶和各种大豆制品等,增加维生素A、C及蛋白质的摄入。
5、减少刺激性调料、饮料和辛辣食品摄入,如辣椒、咖喱、胡椒粉、大蒜、薄荷等,少喝鲜柠檬汁、鲜桔汁、番茄汁等酸性饮料,忌浓茶、咖啡。
6、避免吃过冷、过热、过硬、过咸的食物。
7、每次反酸过后,宜喝少许温开水,以冲洗被酸烧灼过的食管粘膜(无水时可咽唾液);每次饮水量不宜超过200mL,宜少量多次。
胃食管反流胸痛怎么办
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胃食管反流病是高发慢性病。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已经达到5.77%,大城市患病率普遍更高,西安为16.98%,北京为10.19%,上海为7.76%。
“胃食管反流发病率在城市中上升速度很快,年轻化也是一个显著的趋势,现在30多岁就得病的就不少。”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已经成了新的一种“城市病”。
教授介绍,人吃东西时,食物通过食管下到胃里后是不会再回到食管的,但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里的内容物不正常地反流到了食管,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烧心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最为主要的两个症状,反流是指胃里的东西有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有时是酸水,有时是食物),烧心则是指胸骨后有烧灼感。
教授介绍,胃食管反流的病人因症状表现不同,有的去看消化内科、有的看心内科,还有的看耳鼻喉科。其实只要出现烧心、反流和胸痛就应该去看胃食管反流病专科。
胃食管反流也会用“障眼法”
胃食管反流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大部分民众对胃食管反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烧心、反酸的典型症状上,殊不知胃食管反流病还会用其他极具迷惑性的症状,让患者在就诊时找不着北。
“大家都知道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的表现是以食管症状为主的,包括烧心和反酸。需要提一下的是烧心,老百姓讲的烧心是指烧灼感,但只有胸骨后的烧灼感才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教授在“2011年西部消化高峰论坛”上介绍说,应该跟老百姓解释清楚,烧灼感的部位不同,所反映的病症也不一样。
教授说,食管外的症状严格说来包括几大内容,一是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合并有其他消化道的功能性疾病,最常见的就是上腹痛,当然还有腹胀,腹部不适,恶心,食欲不佳,也可能出现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另外,应该引起更多重视的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
据悉,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胸痛、气急、慢性咳嗽、咽喉炎、咽部异物感等非典型症状,从而令很多患者将之误认为其他疾病。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因被症状误导而走错门诊,甚至接受“张冠李戴”式的治疗。对此,教授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填写一份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自测表,做症状自测,并在就诊时完整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
根据我们给大家提出的这个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治疗方法之后,那么大家在选择对疾病治疗的时候要先给自己改善一下饮食习惯,带有辛辣刺激的食物在疾病患病期间是不能吃的,而对于这样的疾病做治疗还要记得合理给自己用药物,不然疾病无法治疗好,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也要记得避免让自己暴饮暴食。
胃食管反流病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现在有不少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在胃镜下看不到任何异常的表现,(胃镜报告也没发现任何问题)但病人仍然有反流、烧心、咽喉不适异物感、咳嗽,胸闷憋气等一系列的不舒服的症状。导致很多患者误认为自身胃肠道没有太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耽误对患者病情的治疗。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检查除了胃镜检查外,还有上消化道造影,食管测压,24小时PH值胃酸监测检查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检查手段明确具体的病情,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主要主张以药物治疗为主,抑酸、保护粘膜、促进胃食管动力。如果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可以采取内镜下的射频治疗,或者在外科进行行微创抗反流手术治疗。
随着我们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精神压力等因素,导致我国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随着年龄的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也会增加,三十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比较高。除此之外,吸烟、长期饮酒、肥胖,喜欢刺激性的食物和酸性的饮料等,都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很多人已经出现了轻度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加注意,避免刺激性的饮食,采取头高脚低的睡觉方式,特别是睡前三小时不能进食,避免胃里的内容物发生反流。
反复咳嗽也可能是胃病
糜烂性食管炎是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属于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咽部或口腔引起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肥胖、吸烟、饮食过饱、过度饮酒、精神压力大等)。另外,服用阿司匹林、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和抗胆碱能药物等也会引起发病。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是胃灼热和反流,不典型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有咽喉不适、慢性咳嗽、胸痛等。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按胃镜下食管黏膜的变化进程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黏膜未受损)、糜烂性食管炎(内镜下可见的食管黏膜受损)和Barrett食管(食管黏膜被变异的柱状上皮替代)三种类型。该病易并发食管狭窄、上消化道出血,而且一旦病程进展到Barrett食管阶段,就有出现食管癌的可能。所以,对该病的早诊早治意义深远,需高度重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有相当部分人像小张那样以不典型症状发病,导致诊治过程大费周折。因此,对呼吸道症状经久不愈的人,尤其要注意胃食管反流病存在的可能,以防延误了治疗时机,使病情进展。目前,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目标是治愈食管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黎苗医生建议,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避免高脂肪食物,戒烟酒及减肥,保持心情愉快,缓解压力等。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足量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必要时联合使用促动力药和黏膜保护剂。为了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经初始治疗后,患者通常要采取维持治疗,坚持较长时间用药。
男性夜猫族如何健康吃夜宵
平时你会出现胸口有烧灼感吗.饱餐之后,你胃里的东西会反流吗.哮喘、咽炎久治不愈,可曾想到是胃出了毛病.
专家提醒,如果有以上症状,你很可能是患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被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反酸、烧心。
专家介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士增多,城市人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常吃夜宵、饮酒过量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该病本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年轻白领罹患该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发病率更有可能呈现上升趋势。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呈现“三低一高”的趋势。“三低”指认知度低、诊断率低和就诊率低,“一高”指发病率高。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为20%至40%,广州则为6.2%,即每100人就有6至7位会经常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
专家指出,由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症状五花八门,很多患者还会出现胸痛、气急、慢性咳嗽、咽喉炎、咽部异物感等让人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导致不少患者经常走错门诊。
经常熬夜者最好吃点夜宵
对于夜宵的取舍,很多爱美的女性往往顾虑重重,怕发胖。其实,只要注意营养搭配,不要暴饮暴食,吃夜宵对体型不会造成影响。夜宵必须要结合晚餐和工作时间来确定,如果白天工作清闲,三餐都吃的很饱,晚上早睡,那么可以不吃夜宵。而如果经常工作到很晚,凌晨还没有休息,加餐非常必要,不但可以让人熬夜工作更有精神,也能起到避免空腹引起的寒冷和劳累感的作用。
粤式点心不宜搭配茶类饮料
粤式点心在夜宵阵营里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很多人晚上总会到茶楼去吃夜茶,虾饺、烧卖、叉烧包、凤爪、肠粉……面对这些食物,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酌情选择适合自己的点心。太甜的馅料可能会让你的能量过剩,夜间吃油炸食品也不是个好主意。吃点心时选择饮料也有讲究,应尽量避免喝包括凉茶在内的茶类饮料,要多喝果汁、矿泉水。
空腹不可吃甜品
除点心之外,口感爽滑、滋味甜美的甜汤和各种制法的奶品,是很多讲究生活质量的人士的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