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的基本症状都有哪些
磨牙的基本症状都有哪些
磨牙的原因
夜磨牙的病因较多。有的源于工作学习过分紧张、疲劳,情绪发生混乱;有的人身体缺钙,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导致磨牙;牙齿畸形错位也是一个因素,另外人们熟知的肚子里有寄生虫,也是孩子磨牙的原因。由于夜间口腔内既无食物存在,唾液分泌也少,牙齿之间得不到必要的润滑,就会形成“干磨”,时间久了,牙齿就会导致严重的磨损。
磨牙的症状
有夜磨牙问题的人,第二天清晨常会感到吃东西时面部肌肉疲劳无力,口不易张开,牙齿很不舒服,这是因为他的口腔一夜都在运动,没有得到充分休息。有的人年纪不大,但是牙齿的咬合面早已经磨成平板。由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过分地磨损,使得下面的牙本质暴露出来,轻者对冷、热、酸、甜等化学刺激或物理刺激过敏,常引起酸痛;严重的可造成牙髓炎、咬合创伤、牙周组织损害、颞颌关节损害、咀嚼肌肉损害等。在儿童中,夜磨牙常常引起牙齿变薄、对冷热刺激敏感、牙髓坏死、牙龈萎缩、面部肌肉疼等症状,而且出现这些症状的可占磨牙者的1/3,可见危害挺大。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磨动牙齿,而是夜里紧咬牙关,时间长了会感到两颊肌肉酸痛。这种毛病不但对牙齿的咬合面有损害,更严重的是损伤承担咀嚼功能的颞颌关节。附着在颞颌关节上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使肌肉纤维结构发生松弛,引起咬合力的下降。
宝宝一岁两个月还没长牙怎么回事 宝宝一岁两个月正常长几颗牙
一岁两个月的宝宝,正常情况下已经长出了6-12颗牙齿了。
一般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6-8个月时,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8-12个月时,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12-16个月时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16-20个月时,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20-30个月时,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月经不调的基本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平时月经规律,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5.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IgA肾病基本症状
IgA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给患者带来的危害较大。了解IgA肾病的常见症状,以便于患者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对患者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IgA肾病的症状较多,表现比较复杂,如果不及时了解会导致误诊。以下IgA肾病专家就为您详细讲解IgA肾病的常见症状。
IgA肾病的常见症状都有哪些?IgA肾病的基本症状:
现在医学对IgA肾病病因的解释还未完全清楚,通常会认为IgA肾病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疾病。目前,IgA肾病的特点是系膜区有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组织对IgA的沉积有着不同的反应,沉积的IgA是否能引起IgA肾病取决于lgA与肾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1、一般来讲IgA肾病患者的小便泡沫比较多,而且长期不容易消失。
2、如果出现尿量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应警惕IgA肾病的发生。正常人尿量平均为每天1500毫升左右,每天4-8次。如果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小便量出现骤减或陡然增多时,就要到医院检查了,看看是不是IgA肾病变。
3、水肿,这是IgA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在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会出现在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4、一般来讲,患者很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四肢无力的现象,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应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可能是IgA肾病。
了解了IgA肾病的常见症状,患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延误患者的病情。那么IgA肾病能治好吗?治疗IgA肾病的方法有很多,想要彻底治好疾病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需要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坚持治疗,切不可疾病乱投医盲目治疗。
颈椎病的基本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磨牙的基本症状都有哪些
有夜磨牙问题的人,第二天清晨常会感到吃东西时面部肌肉疲劳无力,口不易张开,牙齿很不舒服,这是因为他的口腔一夜都在运动,没有得到充分休息。有的人年纪不大,但是牙齿的咬合面早已经磨成平板。由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过分地磨损,使得下面的牙本质暴露出来,轻者对冷、热、酸、甜等化学刺激或物理刺激过敏,常引起酸痛;严重的可造成牙髓炎、咬合创伤、牙周组织损害、颞颌关节损害、咀嚼肌肉损害等。在儿童中,夜磨牙常常引起牙齿变薄、对冷热刺激敏感、牙髓坏死、牙龈萎缩、面部肌肉疼等症状,而且出现这些症状的可占磨牙者的1/3,可见危害挺大。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磨动牙齿,而是夜里紧咬牙关,时间长了会感到两颊肌肉酸痛。这种毛病不但对牙齿的咬合面有损害,更严重的是损伤承担咀嚼功能的颞颌关节。附着在颞颌关节上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使肌肉纤维结构发生松弛,引起咬合力的下降。
蛀牙基本常识攻略
龋齿应该做哪些检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口腔检查,龋病易发生于牙体不易自洁的滞留区,特别是磨牙合面的沟隙或牙列的拥挤食物嵌塞 处,其龋坏深度分三种:浅龋,中龋,深龋。
浅龋即牙釉质龋,牙齿上未形成龋洞,病变仅限于牙釉质内,牙齿病变部位多由半透明的乳黄色变为浅褐色或黑褐色,此时不会产生什么主观症状,但牙颈部浅龋多已破坏到牙本质,应注意。
中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浅层,牙齿已有龋洞形成,牙齿对酸甜食物较为敏感,特别是冷刺激尤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
深龋病变破坏到了牙本质深层,牙齿有较探的龋洞形成,温度刺激、化学刺激以及食物进入龋洞肘均引起疼痛,但在这种情况下,不产生自发性疼痛。
龋齿的危害:龋齿对人类口腔健康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牙髓病变,产生剧烈疼痛,坐卧不宁。它通过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从而降低咀嚼功能,妨碍消化,危害人类的健康。龋齿危害这种疾病的进展是非常缓慢的,在其往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因此得不到早期治疗。龋齿危害另外,龋病及其继发的疾病,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危及人们的生命,通常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样就加重了龋病危害的严重性。尤其在青少年和儿童中,龋齿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得了龋齿会给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龋齿病变类型:分类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龋坏的程度分类
浅龋(牙釉质龋或牙骨质龋):龋坏部位只限于釉质或牙骨质而尚未达到牙本质时。
中龋(牙本质浅层龋):龋坏已由牙釉质或牙骨质进展至牙本质浅层阶段时。
深龋(牙本质深层龋):龋病的病变已发展至牙本质深层,形成很深的龋洞,接近牙髓,但尚未引起不可逆牙髓炎时。
2)按病变发生部位分类
根据龋坏在牙面发生的部位,分为窝沟龋、平滑面龋、颈部龋、根面龋和邻面龋等。
(3)按病变进展情况分类
根据龋病进展的速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慢性龋、急性龋、静止龋和继发龋。
慢性龋:为临床的最常见龋齿类型。龋病过程进展缓慢,病变区着色较深,质地干硬,故又称为干性龋。
急性龋:多见于体质衰弱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龋病过程进展较快,龋洞内腐质较多,质地松软,又称为湿性龋。
静止龋:龋病在进展过程中由于发病因素的变化,龋损停止于某个阶段不再继续发展的状态。
继发龋:是指在补牙充填材料的边缘或下方再发生新的龋坏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充填时未去净腐质或充填材料边缘密合较差的缘故。
宝宝长牙顺序 宝宝长牙的正确顺序
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以上是小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宝宝的出牙顺序与遗传和营养都有关系,通常宝宝是按顺序出牙,但是宝宝长牙顺序颠倒的也不在少数,只要牙齿的质量好,长牙顺序紊乱也没有关系。
宝宝长牙的顺序
宝宝长牙的正确顺序
6-8个月: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然后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以上是小宝宝长牙的正常顺序。小编提醒,宝宝的出牙顺序与遗传和营养都有关系,通常宝宝是按顺序出牙,但是宝宝长牙顺序颠倒的也不在少数,只要牙齿的质量好,长牙顺序紊乱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