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怎样防止牛奶变坏 煮泡牛奶时防止杂菌进入
热天怎样防止牛奶变坏 煮泡牛奶时防止杂菌进入
取来牛奶后,要先煮开,再将锅盖好,如果暂时不喝,则不要掀开锅盖,这样可以杀死奶中细菌,并防止杂菌进入。
夏天如何防止牛奶变坏 牛奶的最佳加热温度
牛奶适当加热,但温度不能太高,不可煮沸,以免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一般建议加热到75℃以下。
饮用一杯约250毫升的牛奶,用煤气灶加热的话,通常是70℃的高温煮3分钟,60℃煮6分钟即可。那么用微波炉,1分钟左右就行了。但要注意使用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喝之前搅拌一下才不会被烫着。
夏天如何防止牛奶变坏 奶锅奶瓶要消毒
每次用煮奶锅后和倒入新奶之前,要将锅清洗干净,小孩的喂奶瓶要用开水洗烫,以免残留奶中的细菌带入新奶之中。
如何防治宝宝便秘
首先,要兑现牛奶进行科学的配置。
稀释
如果使用鲜牛奶喂养一个月之内的宝宝,需要对鲜牛奶加以稀释,最好用米汤稀释,不仅能增加热量,还可避免大蛋白凝块的形成,从而防止便秘。稀释的程度与宝宝的月龄有关,生后不满2周的宝宝可采用2﹕1配置(即2份牛奶加1份水),以后逐渐过渡到3﹕或者4﹕1的配置。满月后即可用全奶。
加糖
在奶内加蔗糖以加强肠内发酵,使粪便酸性增加则粪便变软易排出。
煮沸
一方面可达到除菌的要求,且能使奶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在胃内不易凝成大块。但是煮沸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奶中短链脂肪酸挥发而失去奶香味,且酶及维生素易被破坏。
再次,超过3天不排便的宝宝可以使用通便法。
酸奶的制作方法
生产工艺
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用于凝固型酸奶)、发酵、冷却、(搅拌:用于搅拌型酸奶)、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变性淀粉在配料阶段添加,其应用效果的好坏与工艺的控制有密切关系:
配料:根据物料平衡表选取所需原料,如鲜奶、砂糖和稳定剂等。变性淀粉可以在配料时单独添加也可与其他食品胶类干混后再添加。考虑到淀粉和食品胶类大都为亲水性极强的高分子物质,混合添加时最好与适量砂糖拌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溶解于热奶(55℃~65℃,具体温度的选择视变性淀粉的使用说明而定),以提高其分散性。
预热:预热的目的在于提高下道工序——均质的效率,预热温度的选择以不高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宜(避免淀粉糊化后在均质过程中颗粒结构被破坏)。
均质:均质是指对乳脂肪球进行机械处理,使他们呈较小的脂肪球均匀一致地分散在乳中。在均质阶段物料受到剪切、碰撞和空穴三种效应的力。变性淀粉淀粉由于经过交联变性耐机械剪切能力较强,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有利于维持酸奶的粘度和体态。
杀菌:一般采用巴氏杀菌,乳品厂普遍采用95℃、300S的杀菌工艺,变性淀粉在此阶段充分膨胀并糊化,形成黏度。
冷却、接种和发酵:变性淀粉是一类高分子物质,与原淀粉相比仍然保留一部分原淀粉的性质,即多糖的性质。在酸奶的pH值环境下,淀粉不会被菌种利用降解,所以能够维持体系的稳定。当发酵体系的pH值降至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变性凝固,生成酪蛋白微胶粒与水相连的三维网状体系骨架成凝乳状,此时糊化了的淀粉可以充填骨架之中,束缚游离水分,维护体系稳定性。
冷却、搅拌和后熟:搅拌型酸奶冷却的目的是快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主要是防止发酵过程产酸过度及搅拌时脱水。变性淀粉由于原料来源较多,变性程度不同,不同的变性淀粉应用于酸奶制作中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对酸奶品质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变性淀粉。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制作酸奶所用的仪器、材料为灭菌设备、发酵罐或发酵室、加热罐、紫外线灯、玻璃瓶或瓷瓶或专用纸盆、鲜牛奶、白糖、乳酸菌种(保加利亚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等。
制作步骤:
玻璃瓶等消毒灭菌。玻璃瓶在灭菌器内灭菌半小时,如用蒸锅灭菌需45分钟,接种室内需紫外线灭菌50分钟,接种工具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灭菌30分钟。
牛奶灭菌。把鲜牛奶装入加热罐,并加入10~12%的白糖,在85~90℃下灭菌30分钟或用其它方法灭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以不破坏牛奶原有营养成分为佳,灭菌后冷却。在灭菌前或灭菌过程中最好除去上层油脂,使牛奶脱脂。
接种。把温度低于43℃的灭菌牛奶分装于灭好菌的玻璃瓶中,按牛奶2%~4%的接种量在接种室内接种并搅拌均匀,注意罐装要满,不留空隙,接好后立即封口,以保证乳酸发酵的厌氧条件。然后再送入0~5℃的冷藏室内进行冷藏后熟8~10小时,即可上市销售。经后熟酸乳因含酯类,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冷藏的作用一方面可防止酸度增加,防止杂菌污染,另一方面可使质地结实,乳清回收,从而使酸乳质量的稳定性大为提高。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工作人员要穿无菌工作服,戴无菌手套、口罩,手要清洗干净,不可不戴口罩就接种以防杂菌污染。
质量标准。优质酸乳外观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表面光滑,凝乳结实,组织细腻,质地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无气泡,酸甜适度,不得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如果酸乳中有气泡或瓶盖上鼓或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说明鲜乳在发酵过程中已被杂菌污染不能食用。如生产种(发酵剂)出现以上情况,坚决不能用于生产,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在适温下超时,乳凝很少、乳清分离,甚至不乳凝,出现大量悬浮物并出现臭味,说明菌种衰退严重或菌种已被杂菌污染,应停止使用。如菌种衰退,可把衰退的菌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进行提纯复壮,再进行繁殖,即可得到优良的生产种。
酸奶的制作方法
玻璃瓶等消毒灭菌。玻璃瓶在灭菌器内灭菌半小时,如用蒸锅灭菌需45分钟,接种室内需紫外线灭菌50分钟,接种工具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灭菌30分钟。
牛奶灭菌。把鲜牛奶装入加热罐,并加入10~12%的白糖,在85~90℃下灭菌30分钟或用其它方法灭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以不破坏牛奶原有营养成分为佳,灭菌后冷却。在灭菌前或灭菌过程中最好除去上层油脂,使牛奶脱脂。
接种。把温度低于43℃的灭菌牛奶分装于灭好菌的玻璃瓶中,按牛奶2%~4%的接种量在接种室内接种并搅拌均匀,注意罐装要满,不留空隙,接好后立即封口,以保证乳酸发酵的厌氧条件。然后再送入0~5℃的冷藏室内进行冷藏后熟8~10小时,即可上市销售。经后熟酸乳因含酯类,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冷藏的作用一方面可防止酸度增加,防止杂菌污染,另一方面可使质地结实,乳清回收,从而使酸乳质量的稳定性大为提高。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工作人员要穿无菌工作服,戴无菌手套、口罩,手要清洗干净,不可不戴口罩就接种以防杂菌污染。
质量标准。优质酸乳外观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表面光滑,凝乳结实,组织细腻,质地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无气泡,酸甜适度,不得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如果酸乳中有气泡或瓶盖上鼓或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说明鲜乳在发酵过程中已被杂菌污染不能食用。如生产种(发酵剂)出现以上情况,坚决不能用于生产,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在适温下超时,乳凝很少、乳清分离,甚至不乳凝,出现大量悬浮物并出现臭味,说明菌种衰退严重或菌种已被杂菌污染,应停止使用。如菌种衰退,可把衰退的菌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进行提纯复壮,再进行繁殖,即可得到优良的生产种。
给新生儿喂奶的注意事项
1:奶具消毒。婴儿所用的奶瓶、奶头、汤勺、锅子等,必须每次消毒,并放在固定盛器内,最好是带盖的钢精锅中,以保证清洁和消毒质量。
2:奶液调配时间。牛奶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剂,要防止变质,宜根据季节掌握调配。炎热天,应尽量将煮过的牛奶安排在上午分次吃完,必要时刻每次煮沸后喂哺。晚上的牛奶要煮沸后放在冰箱中保存,或者下午喂奶粉按喂哺时间随时冲调。动机,每日用奶可分上下午两次调配,煮沸好倒入已消毒的奶瓶中,喂哺时用热水温热即可。
如果用奶粉调制时,可适当减少水分(三分之一)冲制奶液成糊状后,吃时再用开水或热米汤添加至应给的水量。这样温度适合,不必再隔水温热,但盛器要严格消毒。若奶瓶中的奶未吃完,应倒入奶锅中煮沸以备下次再用,食用前仍需煮过后再吃。
3:试温。喂奶前需先试温,试温方法只需倒几滴奶于手腕内侧即可,切忽由成人直接吸奶头尝试,以免受成人口腔内细菌的污染。
4:喂奶姿势。婴儿最好斜坐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扶好奶瓶,慢慢喂哺。从开始至结束,都要保持奶液充满奶头和瓶颈,以免将空气吸进。喂奶后需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使空气排出,避免回奶。
5:保暖杯不宜久放牛奶。由于牛奶以及食具中不免会残留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菌,而保暖杯的温度很适宜细菌的繁殖,牛奶和米汤优势很好的细菌培养剂,经过一定时间后,细菌会迅速反之,并产生毒素。
婴儿吃了这种牛奶,就会发生腹泻、呕吐等症状。所以一般可将牛奶和米汤煮沸后,灌入数只小奶瓶中,奶瓶放在阴凉处,上面盖一块洗净的干纱布。待婴儿需吃奶时,取一小瓶用热水温热。
宝宝喝牛奶注意事项
1、每日喝牛奶不要过多:以牛奶为主食的宝宝,每天喝牛奶不得超过1公斤。超过1公斤时,大便中便会有隐性出血,时间久了容易发生贫血。
2、宝宝不宜空腹喝牛奶:空腹喝牛奶,喝进去的牛奶如同流水一样,在胃肠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因此喝牛奶前最好先给宝宝吃一定淀粉类的食物,如饼干、面包、馒头等,这样会使牛奶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与胃液发生充分的酶介作用,牛奶中的营养便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
3、煮牛奶不要去奶皮:在煮牛奶时常在牛奶表面上产生一层奶油皮,不少人喜欢将这层皮去掉,这是不对的,由于这层皮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对宝宝的眼睛发育和抵抗致病菌很有益处。
4、煮牛奶时不要加糖: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在高温下会生成一种有毒物质一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能被宝宝消化吸收,还会产生危害作用。
5、牛奶不要煮得太久:牛奶加热以刚沸为度,久煮的话理化性质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如蛋白质出现凝固沉淀,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也会有一定损失。近年还发现,普遍存在于牛奶中具有防止婴儿腹泻作用的轮状病毒抗体,亦可因热遭破坏。
6、牛奶中不要加钙粉:牛奶中加入钙粉,会使牛奶出现凝固,蛋白质和钙的吸收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它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7、保暖杯内不宜久放牛奶:牛奶煮沸后放在保暖杯中,时间一长,温度会逐渐下降,牛奶中的蛋白质及糖分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湿度下,细菌就会生长,繁殖,使牛奶中微量的维生素全部破坏掉,长期食用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8、不要与酸性食物同食:因为这样会造成牛奶中蛋白与酸质形成凝胶物质,从而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
9、牛奶不可光照:牛奶在阳光下照射30分钟,维生素A和B及香味就会损失一半。
10、不要多饮冰冻牛奶:牛奶的冰点低于水,平均为零下0.55摄氏度。牛奶结冰后,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分离,干酷素呈微粒状态分散于牛奶中。再加热溶化的冰冻牛奶,味道明显淡薄,液体呈水样,营养价值降低,这样也就达不到给宝宝增加营养的目的了。
喝牛奶有什么好处
1牛奶因含高营养、多成分,在夏天极易成为细菌大量繁殖的培养基。所以,鲜奶取回后,要煮沸饮用,最好现煮现喝,剩下的牛奶要放入冰箱中低温保存,以摄氏4℃为宜,但不可使牛奶冰冻,不然营养成分便遭破坏。另外,一时饮不了的鲜奶不要加水,否则容易变质。
2夏饮牛奶,不但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炎炎夏日,人们极易出汗,牛奶中含有78%左右的水分,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夏饮牛奶不仅可以补充肌体损失的水分,还可增加营养成分,这对保持身体健康极为有益。
3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还有微量吗啡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它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并且无任何副作用,而且牛奶粘在胃壁上吸收也好,牛奶中的钙还能清除紧张情绪,所以它对老年人的睡眠更有益,故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喝牛奶的其它好处
牛奶中含有钾,可使动脉血管壁在血压高时保持稳定;
喝牛奶还可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
3可以阻止人体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属铅和镉;
4酸奶和脱脂乳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防止肿瘤细胞增长。
5牛奶中的酪氨酸能促进血清素大量生长;
6牛奶中的碘、锌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7牛奶中的铁、铜和维生素A有美容作用,使皮肤保持光滑和丰满;
8牛奶中的钙能增强骨骼,防止骨骼萎缩和骨折;
9牛奶中的镁能使心脏和神经系统耐疲劳;
10牛奶中的锌能促进伤口更快愈合;
11牛奶中的维生素B2可提高视力。
1l牛奶如何防止变质
将牛奶放在冰箱当中冷藏是最为合适的保存方法,在短期放置的前提下,牛奶的营养成分流失的现象并不严重。
但要注意放置于冰箱冷藏时不要温度过低,当牛奶的温度低于零度时,它本身含有的蛋白质、脂肪会分离,口感会受到影响,也不易于人体吸收其中的营养,经常喝冰冻牛奶还会对肠胃造成损害,易出现反胃、腹胀等不适症状。因此,牛奶适宜放入冰箱冷藏,在喝前应先拿出并置于常温处,放置一会儿再喝。
购买的新鲜牛奶要放置于阴凉处,不要让牛奶暴晒,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B、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铁,经过暴晒,其中的维生素B会很快消失。因此,即便是可以常温储存的牛奶也要立即放到阴凉处储存。
在牛奶开封之后要把出奶口擦拭干净,盖上盖子之后放入冰箱进行冷藏,但是不要与其他物品一起挤压地堆放,过分挤压可能会造成包装的破裂发皱,造成某些细菌进入其中而导致牛奶变质。
长期大量喝牛奶易得白内障
·夏天喝牛奶产生内热“上火”
其实不然,牛奶性微寒,四季都能喝。
·牛奶不宜生喝,加热见沸后即取
牛奶在摄氏100度时乳糖开始焦化,分解成乳酸和甲酸,降低营养价值。牛奶久煮颜色变褐,脂香降低、蛋白质变性出现沉淀,维生素也损失,奶中含有防婴儿腹泻作用的轮状病毒抗体,也遭破坏。
·牛奶煮开稍凉后别加糖
奶中赖氨酸和果糖在高温下形成果糖赖氨酸,对人体有害。糖属酸性,奶中钙属碱性,两者结合使钙大量丢失。最好不加糖。
·不宜空腹喝牛奶
空腹身体处于饥饿状态,需求能量阶段。此时喝牛奶将蛋白质当碳水化合物变成热能而消耗。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很快排泄至肠道,不利于消化吸收。
·不宜和含鞣酸草酸的食物同食
如浓茶、袖子。柠檬,杨梅、石榴、觅草、茭白、菠菜等。因含有大量草酸和鞣酸凝结成块,不易消化吸收,破坏营养。
·牛奶不宜放入冰箱冷冻室
防止脂肪蛋白分离出干酪素,像水样,味道差。
·牛奶宜放在凉爽暗处
因经阳光照射30分钟后,维生素B、C损失殆尽。
儿童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1、煮牛奶不要去奶皮
在煮牛奶时常在牛奶表面上产生一层奶油皮,不少人喜欢将这层皮去掉,这是不对的,因为这层皮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对宝宝的眼睛发育和抵抗致病菌很有益处。
2、每日喝牛奶不要过多
以牛奶为主食的宝宝,每天喝牛奶不得超过1公斤。超过1公斤时,大便中便会有隐性出血,时间久了容易发生贫血。
3、牛奶不可光照
牛奶在阳光下照射30分钟,维生素A和B及香味就会损失一半。
4、不要与酸性食物同食
因为这样会造成牛奶中蛋白与酸质形成凝胶物质,从而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
5、煮牛奶时不要加糖
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在高温下会生成一种有毒物质一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能被宝宝消化吸收,还会产生危害作用。
6、不要煮得太久
牛奶加热以刚沸为度,久煮的话理化性质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如蛋白质出现凝固沉淀,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也会有一定损失。近年还发现,普遍存在于牛奶中具有防止婴儿腹泻作用的轮状病毒抗体,亦可因热遭破坏。
7、不宜空腹喝牛奶
空腹喝牛奶,喝进去的牛奶如同流水一样,在胃肠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因此喝牛奶前最好先给宝宝吃一定淀粉类的食物,如饼干、面包、馒头等,这样会使牛奶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与胃液发生充分的酶介作用,牛奶中的营养便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
8、牛奶中不要加钙粉
牛奶中加入钙粉,会使牛奶出现凝固,蛋白质和钙的吸收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它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9、保暖杯内不宜久放
牛奶煮沸后放在保暖杯中,时间一长,温度会逐渐下降,牛奶中的蛋白质及糖分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湿度下,细菌就会生长,繁殖,使牛奶中微量的维生素全部破坏掉,长期食用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10、不要多饮冰冻牛奶
牛奶的冰点低于水,平均为零下0.55摄氏度。牛奶结冰后,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分离,干酷素呈微粒状态分散于牛奶中。再加热溶化的冰冻牛奶,味道明显淡薄,液体呈水样,营养价值降低,这样也就达不到给宝宝增加营养的目的了。
生牛乳是什么意思 生牛乳可以做酸奶吗
生牛乳可以做酸奶。
酸奶是由动物乳汁乳酸发酵而成,主要原料是全脂乳粉、糖、牛奶,酸奶的发酵过程将奶中糖类、蛋白质分别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操作方法只要将生牛奶先加热到85度进行巴氏杀菌,防止杂菌污染导致发酵不成功,再冷却到43度加入菌种和糖发酵8-10个小时即可。